中國天眼有什麼發現?如果遇到暴雨,天眼會變成「水鍋」嗎?

2020-12-23 騰訊網

世界上第一臺射電望遠鏡在1937年建成使用,至今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時間已經有80多年,現在的射電望遠鏡口徑越來越大,靈敏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先進了。當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們國家的「天眼」,其口徑達到500米,綜合性能是美國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10倍。自1994年提出構想,在2016年9月25日建成使用,耗時22年。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現在取得了什麼發現嗎?

天眼的發現

在2020年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已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已達到40餘篇。隨著不斷探索,在接下來天眼還將不斷發現越來越多的脈衝星。

當然,作為當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的功能也不僅僅是用來發現脈衝星,天眼已經啟動了脈衝星測時陣列、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巡天等5個重大和優先項目,未來甚至可能會找到外星人的跡象,相信這是大家最期待的發現之一了。從理論上來說,天眼可以接收到來自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幾乎接近了宇宙的邊緣,所以原則上只要存在達到一定發展水平的外星文明,如外星人能夠發射無線電信號,那就可能會被天眼監測到。可以說,達到一定發展水平的外星文明,在天眼面前可能會「無處藏身」。

除了尋找外星文明以外,天眼還可以將我們的深空通訊能力延伸至太陽系外緣行星,可以將衛星數據接收能力提高100倍。相信大家也知道,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旅行者2號探測器從宇宙深處發回的信號非常弱,是沒法直接接收到的,需要有強大的深空網絡才能監測到這些微弱信號。在天眼的幫助下,我們的探測器未來也能夠飛得很遙遠,帶著我們去領略宇宙深處的風景。

如果天眼遇到暴雨會怎樣?

從天眼的造型來看,就像是一口大鍋,其實這是射電望遠鏡的共同之處之一。這是因為來自宇宙深處的射電波信號到達地球時強度非常弱,一般是沒法接收的。射電望遠鏡就是用反射鏡面將這些微弱信號集中起來收集。當電磁波到達射電望遠鏡後,反射面就會將這些微弱的射電波反射到一個共同的焦點,這時候射電波的強度就比較強了,接收機就可以識別接收到。在接收到這些信號以後,接收機就會進行加工,將其轉化為可供記錄、顯示的形式,讓終端設備將這些信號記錄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射電望遠鏡其實都像「鍋」,不止天眼一個。

由於天眼看起來像一口鍋,如果出現暴雨、特大暴雨,天眼是否會變成湯鍋呢?答案是不可能的,科學家在製造天眼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些問題了,朋友們完全不用擔心。首先,天眼的選址之所以選擇在「大窩凼」,一方面是因為地貌最接近天眼「鍋」狀造型,工程量相對較小,另一方面這裡的喀斯特地質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滲透。也就是說,當出現下雨天氣時,積水就會快速向地下滲透,而不是在地面淤積,所以地面不會出現水淹的情況。

其次,雖然天眼遠遠看起來像大鍋,但是天眼並不是一整塊的,而是由4450個三角形面板製成的反射面組成,這些反射面上面還密布著小孔。當下雨時,雨水會從這些小孔、裂縫流到地面,然後再通過喀斯特地貌快速流走。天眼不會「裝水」,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天眼是否會被暴雨淹沒然後變成「湯鍋」。

相關焦點

  • 如果中國天眼遇到暴雨會怎麼樣?會變成水鍋嗎?
    但這卻引來了另一批網友的擔憂,他們擔憂如果哪天來一場暴雨,直接將天眼灌滿了怎麼辦?還要人專門去排水嗎? 這個問題初看之下有點像「皇帝使用金鋤頭耕地「一樣,但實際是很多人不了解天眼的結構所導致。 中國天眼遭遇暴雨會怎麼辦?
  • 中國天眼如果不排水,暴雨後或變成堰塞湖?
    從高空俯瞰中國最大射電望遠鏡"天眼",它的形狀如同一口湯鍋,放幾個餃子也毫不違和,因此不少人可能都會問:假如遇上大暴雨,會不會填滿?中國天眼如何排水?中國天眼的地勢和結構決定了它無法存水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一處喀斯特窪坑中,因為中國天眼是球形的,並且直徑有半公裡,形似一個大碗,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碗形"地貌,就是為了減少開挖的土方量,省錢。
  • 中國天眼像不鏽鋼碗,為啥暴雨後不會變「湯鍋」?技術含量很亮眼
    但是有很多人覺得奇怪,明明天眼像是一個碗放在地上一樣,卻沒有出現過什麼暴雨後淹水的消息,難道是每到下雨之後就會有工作人員進去把水抽出來嗎?實際上暴雨後天眼不會變湯鍋,是因為其中的技術含量非常亮眼。之所以貴州天眼這麼出名,是因為這座射電望遠鏡的直徑達到了5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甚至於它的綜合性能超過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的10倍,從提出設想到完全建設成功開始運行,中國天眼走過了22年的時間。
  • 天眼遇暴雨會變「湯鍋」嗎?沒想像中那麼簡單,光選址就用了12年
    天眼遇暴雨會變「湯鍋」嗎 雖然很多朋友都沒有親眼看到天眼的樣子,但是從公布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眼非常大,這麼大的一口「鍋」,如果出現暴雨
  • 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為何其它國家,多次要求關閉使用?
    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為何其它國家,多次要求關閉使用?讓科學家們有這樣的想法,難道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中國天眼代表了中國現代的科技進步,我國並沒有考慮關閉天眼,畢竟是眾人努力的心血,即使其他國家科研人員不斷勸說中國人員關閉,但是我國並沒有放棄關閉天眼想法。是因為中國天眼過於強大,影響了其他國家的航天的進步?還是因為中國天眼在宇宙中發現了其他秘密。中國天眼暴露地球位置?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時間:2021-01-04 20:0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到底是什麼情況,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 「中國天眼」意味著什麼
    正是由於這些經歷,彭勃說,「我們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先進的射電望遠鏡。」 如今,「中國天眼」橫空出世。「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是什麼概念?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也是當今探測距離最遠的望遠鏡,可達到 137 億光年之外。
  • 中國天眼真的會給人類帶來麻煩嗎?為何這麼多人要求關閉天眼?
    現如今,許多國家都通過各種手段來阻礙中國的發展,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中國的發展速度超乎他們的想像,讓不少國家產生嫉妒之心。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愛國人士和人民群眾以及科學家們,正是有了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如今的中國,讓中國煥然一新,讓我們更加自信,更加自傲。
  • 中國天眼出現之後,為何一直被建議關閉,難道是它發現了什麼?
    中國天眼出現之後,為何一直被建議關閉,難道是它發現了什麼?根據史料記載,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在地球剛誕生之初,到處其實是一片荒涼的景象。2016年我國建成了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科學家們把它稱作「中國天眼」。可以說中國天眼的出現,不但影響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還對世界對外太空研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然而就是這樣一項偉大的發明,卻多次被專家建議不要再使用,中國天眼到底發現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 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霍金為什麼要阻止?真的有外星人存在?
    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霍金為什麼要阻止?真的有外星人存在?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在這些年的時間中,我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有了質的提升,尤其是在太空領域的探索,坐落於我國貴州省的中國天眼,是當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的出現使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領先歐洲國家十幾年。
  • 天天科普 | 中國天眼能找到外星人嗎?它到底能「看」到什麼?
    截至目前,FAST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FAST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5日凌晨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中國天眼究竟是幹什麼的?為何要尋找脈衝星?
  • 500米口徑中國天眼有大發現,距發現外星人還有多遠?
    而要發現宇宙中從未見過的事物,還得藉助先進的天文設備。據人民日報近日消息稱,中國天眼發現了宇宙中的快速射電暴,這是一種射電波瞬間暴發現象,其持續時間很是短暫,通常只有幾毫秒。但它們往往很難被捕捉到。在天文界中,人們一直在追問,到底是誰發出了快速射電暴,這種射電波究竟包含了什麼信息?如今,人類距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 美國天眼「瞎了」,繼嫦娥五號後,他們又盯上了中國天眼
    然而美國卻高興不起來,美國曾經的驕傲天眼瞎了。 目前全球僅有的兩個天眼望遠鏡,美國有一個,我國有一個。 然而美國的天眼最近卻瞎眼了,全世界只剩下中國一隻眼。
  • 哈勃望遠鏡和中國天眼,誰更有可能發現外星文明?
    哈勃望遠鏡哈勃望遠鏡1990年4月24日,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由發現者號太空梭成功發射。由於位置在地球的大氣層之上,影像不受大氣湍流的擾動,視像度絕佳,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之一。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2016年9月21日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建成。中國天眼,具有中國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口徑達500米,反射面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
  • 近三年多時間裡,中國天眼都有哪些發現?為什麼成果這麼少?
    而中國天眼自2016年啟用以來,除了發現了多達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外,似乎沒有其它的重大發現,而人們非常期待的外星文明信號似乎天眼也沒有什麼發現,因此,不少人認為中國天眼只是徒有虛名,並不強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美國「天眼」退役前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據海外網報導,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於11月30日晚間至12月1日凌晨之間坍塌。 值得注意的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的一些觀測,將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 中國天眼的直徑高達500米,能看到外星人嗎?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到了「中國天眼」,它的口徑高達500米,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那麼,如果用中國天眼,能否看到宇宙的盡頭?能否發現系外行星上的外星人?為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電磁波譜的概念。肉眼能夠看到的光(可見光)是一種電磁波,其波長為360納米至780納米。
  • 「中國天眼」深邃的目光(望海樓)
    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作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工程圓滿收官,意味著中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類探索未知宇宙有了更深邃視角。「天眼」的成功,體現中國智慧、中國技術、中國力量,更彰顯中國擔當。
  • 「中國天眼」被納入大辭海 它是如何捕捉宇宙秘密的?
    從今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起,「中國天眼」便成為中國天文學的另一項重要標誌。這一從1994年就啟動預研究、耗時5年建成,又花了3年時間進行反覆調試才終於通過驗收的巨大裝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那麼「中國天眼」到底是什麼?它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 中國天眼發現「第二個地球」?霍金和劉慈欣警告:不要接觸外星人
    話說,你相信宇宙中有外星人存在嗎?不管你相不相信,科學家霍金對外星人的存在是完全篤定的,他還曾經公開警告過:「我堅信,外星文明確實存在,但人類千萬不要接觸!」「天眼」的主要功能,就是探測宇宙深處的脈衝和引力波,它的觀測範圍非常廣闊,甚至能夠接收到130億光年外的信號。這個廣度,接近了宇宙的邊緣,由此不難看出,這顆「天眼」的功能有多強大。此前,科學家們通過這顆「天眼」,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疑似事宜人類移居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