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來看,健身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映照到酒店領域,根據美國酒店及住宿協會(AHLA)2018年住宿調查顯示,平均有75%的酒店提供健身房或健身設施,相比2004年上漲了12%。
在中國,即便健身房原本是五星酒店評級的標配,但更多中檔酒店開始配置健身房。比如亞朵酒店開設了獨立的健身服務部門,華住集團投資共享健身倉「公園盒子」布局在旗下酒店周邊。
然而,希爾頓全球健康高級主管Ryan Crabbe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約只有10%-15%的住客會使用健身房。康奈爾大學酒店管理學院報告顯示,46%的旅行者希望在酒店住宿期持續健身,但實際上只有22%的旅行者會這樣做。
由此可見,大家對酒店健身房的態度是:
我可以不去,但你不能沒有。
什麼樣的人願意去酒店的健身房呢?
1、極其自律的人
因為本身有非常規律的健身習慣,「一天不健身,渾身不自在」。所以即使是出差旅行,也一定會選擇入住健身房設施很好的酒店。
2、本地的健身愛好者
住在酒店附近,有錢又愛健身。不願意去人潮湧動的健身房,更喜歡安靜的酒店環境,辦個年卡,想健身就健身,想遊泳就遊泳。
3、熱愛打卡拍照的帥哥美女
星級酒店的環境自然不必多說,很多酒店的健身房,要麼面朝大海,要麼超大落地窗。熱愛打卡的美女帥哥們,必然會準備一套健身look,露出一點點人魚線、馬甲線、八塊腹肌,點讚數輕輕鬆鬆過萬。
大家為什麼不願意去健身房?
1、怕尷尬
這裡不像自己熟悉的健身房,沒有熟人也沒有熟悉的教練。進入新的環境已經挺尷尬了,即使能硬著頭皮拿起器械準備健身,可能還找不到熟悉的器材,看看這裡大家的身材,再看看自己的,算了算了,乖乖回去躺著吧。
2、沒時間
出門在外的時間總是計劃的滿滿當當,辦完事情都是累成一攤,根本沒有剩餘的精力支撐自己走去健身房了。
3、沒興趣
平常就沒有健身習慣,自然就不會特意去酒店的健身房,即使是出於好奇,也只是遠遠看一眼就夠了。
面對這種情形,酒店為了各位房客的健康也是想盡了方法。既然怕尷尬、沒時間,那就把健身器材搬進客房內吧。就這樣,客房內的新興健身方式也在興起。
希爾頓全球健康高級主管Ryan Crabbe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約有四分之一的住客則表示對客房內的健身更感興趣。
為此,希爾頓推出了「Five Feet to Fitness」健身客房,讓客人能夠在房間內進行鍛鍊,目前已在全美14家希爾頓及旗下酒店推出。
這類酒店客房內配有11件健身器材和配件,包括一臺室內自行車和一個小型訓練站Gym Rax,並且在房間內配有器械的訓練指導視頻。同時還會根據住客的需求,個性化提供健身設備。
同樣的,在客房內推出健身模式的還有威斯汀酒店,通過與美國家用單車品牌Peloton合作,威斯汀在全球30多家連鎖酒店推出客房內的單車鍛鍊。
住客可以通過Peloton單車上的屏幕選擇觀看直播課程或點播訓練視頻進行鍛鍊。美國精品連鎖酒店Kimpton Hotels,在每間客房內都配備了瑜伽墊和點播健身節目,可指導客人進行15-75分鐘的瑜伽或普拉提課程。
那為了讓大家有興趣,酒店的康體部門,想了很多花招,比如青城山六善酒店的普拉提課程,可以在戶外涼亭嘗試瑜伽,並從各個角度欣賞美麗的風景。
本來,出門遊玩的本質就是嘗試新鮮事物,這正好讓沒有健身興趣的人體驗到了他平時不會做的事兒,將酒店健身變成了旅程的一部分。
同時,為了讓一個人不孤單,酒店的健身房創造出了社交性,在這裡可以認識很多人,也可以有人激勵你去健身,是不是聽起來就有動力了許多?
比如Westin 與Keep推出了特色的跑步路線。每一家威斯汀酒店都有一張精選周邊風景的健康跑地圖供賓客使用,這張地圖路線會被上傳到 Keep App中,在跑步的同時還能夠記錄運動數據。一邊結交新朋友,一邊欣賞城市的美景,你還會覺得一個人不想運動嗎?
你們看,酒店為了讓你們去他的健身房真的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後大家住在酒店的時候,不妨去酒店的健身房運動運動,鍛鍊了身體不說,可能還有」額外」收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