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君獲悉,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其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
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曾經靠極致簡約收穫一波文青忠粉,今日的MUJI卻也想要加入被人成為「布滿地雷」的生鮮賽道,生鮮零售行業的機遇與難點在哪裡?
上上參謀專業分析師最新報告《2020年中國生鮮零售行業分析報告》,用專業角度幫你解析:
【完整版報告(含行業概況、消費趨勢及市場趨勢)盡在上上參謀】
中國生鮮零售市場具體可分為三大層級,層級之間業態漸趨小型化。
從各業態銷售渠道佔比情況來看,近年來我國農貿市場銷售渠道佔比不斷下降,超市渠道則不斷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線上渠道的迅速擴張,該渠道零售額佔比由2014年的1.3%逐年增長至2019年的6.5%,成長勢頭較為強勁。
根據企業的運營模式、配送方式和發展品類等不同,我國生鮮零售市場商業模式大致分為7類:綜合平臺型、農場直銷型、垂直電商型、O2O型、社區便利店、社區團購和生鮮新零售型。
其中,生鮮新零售商業模式近幾年異軍突起,發展勢頭迅猛,使得「線上+線下」雙線融合商業模式成為新趨勢。
京東生鮮
「買手制+自營」模式 全渠道運營
京東的生鮮業務已經形成B2C+O2O的立體格局,結合特有的「買手制+自營」模式與強大的物流供應鏈體系,推動用戶服務和體驗創新升級。
多利農莊
從田間到餐桌 直供高端會員
多利農莊採用「從田間到餐桌」直供高端會員的模式,在單位團購領域做得比較成功,其主要營收來源是家庭宅配及企業事業單位的福利採購,產品銷售主要依靠官網和線下來配合操作。
天天果園
依託供應鏈 全渠道運營
天天果園通過與線下門店結合、短距離配送等方式著力解決生鮮高損耗痛點,且公司自建的冷鏈物流體系以及全渠道銷售模式可以及時調整庫存,將損耗率控制在較低水平。
每日優鮮
城市分選中心 社區前置倉
每日優鮮通過「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商業模式,為會員提供極速達服務,並實現大規模分布式倉儲體系的數據化管理。
此外,基於前端用戶數據的積累和騰訊的大數據賦能,每日優鮮通過自建的數位化供應鏈為用戶精準選品,持續推進生鮮產品的標準化和品牌化。
每日優鮮的盈利模式:高運營效率、高毛利、高坪效。
每日優鮮在北京地區的門店坪效達到10.8萬/平米/年,遠高於傳統商超1-2萬/平米/年的坪效水平;在門店運營效率上,每日優鮮門店損耗水平可控制在3%以內;門店毛利率水平也較高。
永輝超市
產品直採+全程冷鏈物流配送
永輝超市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參與到商品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圍繞產業鏈打造出一系列精細化、創新性的零售技術,成為其他零售商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
永輝超市的盈利模式:網際網路經營思維,造就高毛利。
永輝超市定位年輕白領的中高端即時需求生鮮便利店,選址在商務區或高端社區附近,以網際網路思維經營,注重線上渠道的拓展,成熟門店單店年租金在60萬元/年左右,單店年毛利率較高,為22%;坪效也較高,為3萬元/年/平米。
興盛優選
「預售+自提」模式 全品類供給
興盛優選以社區門店超市為依託,通過「預售+自提」的模式,所有商品今日下單,次日達到門店,提貨地點多為線下門店,為社區家庭解決以生鮮水果為核心的全品類精選的商品需求。
盒馬鮮生
線上+線下+物流+餐飲 形成消費閉環
盒馬鮮生基於「吃」這個場景定位,為消費者提供了集生鮮超市、餐飲、物流、企業與粉絲互動於一體的消費體驗。
此外,盒馬以線下體驗門店為基礎,依靠線下已建立起的消費者認知和美譽度,將消費者引流到線上,從而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統一,提高自身的線上商品轉化率。
盒馬鮮生的盈利模式:高毛利、高坪效。
盒馬鮮生作為新零售商業模式的開創者,其盈利模式具有高毛利(25%左右)、高坪效(4-5萬/年/平)、數位化運營費率集約等優勢,且毛利仍有較高的上升空間。
風口不止是機遇,也意味著風險和挑戰。
對於生鮮電商來說,高成本、高損耗、低利潤、盈利模式不穩定等特點始終是行業痛點,燒錢、倒閉、不成熟等問題一直存在,投了幾百萬最終打了水漂的故事不少。
跟行業龍頭爭奪市場「必死無疑」,但生鮮是民生高頻消費品,年輕一代對健康與養生也日益追求,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才能迎上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