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還是掉隊,或許就看這幾年。
廣州銀行IPO,再次將中小銀行的發展現狀推至臺前,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依然是兩大痛點。今年以來,受宏觀環境及疫情的影響,中小銀行的生存與競爭壓力進一步顯現,業績和科技創新能力兩級分化的趨勢也比去年更加明顯。未來,如何重整複雜的內部管理及組織架構,從而提高金融科技創新和差異化發展效率,依然是不少中小銀行在短期內難以突破的瓶頸。
01
資產質量承壓 業務亟待豐富
截至2020年6末,國內共有銀行業法人機構4607家,其中國有大型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城市商業銀行134家、農村商業銀行1478家,以及其他農村金融機構2424家,後三者是中小銀行的主要構成部分,共計4036家。
數據可見,中小銀行雖然不一定為我們日常熟知,卻是數量最龐大的隊伍。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小銀行之間的差距也在進一步拉大。
據普華永道統計,截止至2020年6月末,35家已上市的城農商行(除錦州銀行之外)不良貸款餘額為1812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 15.31%;逾期貸款餘額27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79%。35家銀行中有25家銀行逾期餘額增長。不良率上升,逾期率略有下降,兩者之間的剪刀差縮小。
2020年上半年,城農商行繼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核銷和轉出的準備金規模為34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7.24%。與大型商業銀行不一樣的是,城商行的資產質量表現還有明顯的地域差異,與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
▲ 城商行不良率和逾期率變化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
某種程度上而言,中小銀行與區域經濟結構、業務結構的關聯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貸款集中度上升,如果風險管理不到位又容易對資產質量造成影響。近幾年來,中小銀行因為授信集中度過高被罰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以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居多。僅2017年,各地銀監局就曾開出逾50張授信集中度違規罰單。
以近期在IPO進程中的廣州銀行為例,也因前十大客戶授信集中度較高而被證監會要求說明原因,並披露前十大客戶的主要情況。根據廣州銀行招股書,截至2019年12月31日,向最大十家客戶發放的貸款和墊款餘額佔該行資本淨額達47.62%。除了授信客戶集中度較高之外,廣州銀行的授信行業集中度也較高,主要為房地產、租賃、商務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合計佔該行全部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的29.90%。
從業務結構來看,中小銀行通常也較為單一,中間業務收入佔比小,嚴重依賴息差收入是普遍現狀。加之今年受疫情影響,各大銀行讓利實體,加大小微企業低息貸款投放,則進一步擠壓了中小銀行原本就依賴利息收入的利潤空間。而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影響尚未釋放殆盡,後續不良壓力依然在提升。
從資產結構來看,自2014年金融投資佔比及同業業務快速擴張以來,中小銀行更是時候「糾正」歷史遺留問題。2014年至2016年期間,在流動性寬鬆的宏觀環境下,大部分中小銀行金融投資佔比迅速上升,貸款佔比則大幅下降,部分中小銀行貸款在總資產中的佔比甚至將至37%,而六大商業銀行同期貸款佔比均在50%以上。資產端快速擴張,存款端卻跟不上,於是通過同業業務融入大量資金,甚至有銀行一邊大量發行同業存單,一邊大量購買同業理財套利。為防資金空轉,去嵌套降槓桿,2017年同業業務開始全面收緊,但中小銀行的資產結構調整卻仍需要時間。
02
業績分水嶺正在顯現
雖然不少中小銀行都面臨著利潤下滑,資產質量承壓的局面,但行業仍有領跑者。
截至今年上半年,寧波銀行資產總額已超1.5萬億,營業收入199.81億元,淨利潤78.43億,不良率0.79%,資產質量位居同業前列。而在今年的多份季報中,寧波銀行均強調了科技賦能的重要性,重視提升零售戰略地位,優化利潤結構:
「報告期內,公司各利潤中心藉助金融科技精準賦能,商業模式系統化持續升級,戰略轉型縱深化穩步推進,推動公司盈利結構持續優化。」
重視科技能力,服務小微企業,轉型大零售,成為寧波銀行形成差異化競爭的主要策略。
寧波銀行在企業貸款市場主要深耕長三角小微企業,今年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已達925億元。
自2019年開始,寧波就已就已開始發力大零售戰略,去年僅個人業務新增員工就達1400多人。得益於財富管理、銀行卡等業務的快速增長,寧波銀行今年前三季度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持續42%的高增速,手續費淨收入貢獻營收26.71%,同比提升4.4%。
從資產端的結構調整來看,寧波銀行2020年Q1、Q2和Q3的貸款環比增幅分別為10.6%、7.1%、4.6%,雖然增幅邊際有所放緩,但資產端貸款在總資產佔比已經上升至41%。Q3零售貸款相比Q2增長350億,佔總貸款比重上升至35.4%。與此同時,寧波銀行加大投資類資產、表外業務的計提,前三季度計提撥備70.35億,其中貸款計提61.94億,同比多提14.89億;非信貸資產計提8.4億,同比多提3億。
不少業內分析報告均預計,寧波銀行未來三年的盈利情況將保持可觀增速,資產質量也將繼續保持穩定。
除寧波銀行之外,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不俗的中小銀行還有杭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東莞銀行、溫州銀行等。
其中,溫州銀行的資產結構調整也非常明顯。2014年至2017年期間,由於投資業務擴展,溫州銀行貸款在總資產的佔比逐年下降,最低將至34.31%,2017年後隨監管政策變化開始回升,去年末已回升至51.47%。不過,2017至2019年期間,溫州銀行貸款投向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過高。今年10月,溫州銀行還因虛增存款、貸款「三查」不到位,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等違規行為吃下地方銀監局開出的罰單。
雖然步伐參差不齊,但中小銀行之間的差距的確在迅速拉大。
上半年,銀保監會聯合五部委印發了《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下一步,摸清中小銀行風險底數、組織清產核資,支持中小銀行多途徑補充資本,健全公司治理機制,強化股權管理,把補充資本跟優化公司治理有效結合,增強中小銀行資本實力,提高信貸投放能力,將成為中小銀行努力的重要方向。
03
變局:突圍的四大路徑
在當前的現實環境下,中小銀行想要突圍而出,需要內外兼修多管齊下。從現有的一些發展案例中,中小銀行的差異化出圈策略,也有跡可循。任澤平在《中小銀行:困境與突圍》中,全面地概括了中小銀行未來想要突圍而出的四大路徑:
一是,借力金融科技,提升風險辨識能力。
隨著金融科技影響的逐步深化,部分中小銀行已經在謀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手段,改善風險定價和管控模型,改造升級信貸審批發放流程、營銷系統、風險預警系統,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及風險識別能力,提高服務小微及民企客戶的收益風險比。在金融科技領域,中小銀行的IT系統改造歷史包袱小,可以根據當前和未來需要來更新IT系統及數據體系,比大中行更加靈活。
二是,明確自身定位,差異化競爭。
在異地經營受限的背景下,未來中小銀行仍主要立足於地方:一是通過差異化定位提供的差異化價值,即在業務布局上「有所為,有所不為」;二是通過更加高效的服務和更低的價格,深化差異化定位優勢,充分將自身經營優勢與地方特色結合起來,打造「拳頭產品」「拳頭服務」,塑造業務壁壘,打造核心競爭力。
部分深耕地方的中小銀行,通過細分領域優勢以及精細化發展戰略,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經營戰略,同樣獲得較快發展。以泰隆銀行為例,其自成立之日起即專注小微企業貸款,做到了較強的細分市場專注性,而專注性保證了泰隆銀行在業務領域實現高熟練度和專業性,能夠迅速滲入細分市場,運用多種模式控制風險,並且使得內部管理體制高度匹配小微發展模式。
三是,完善公司治理,補充資本與加強內部管理並重。
自2019年以來,監管多次強調要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深化中小銀行改革,未來中小銀行公司治理不斷完善將是主旋律。
從主要方向來看,未來的補充資本將與改進公司治理和完善內部管理相結合,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補充資本的同時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及機制。以常熟農商行為例,其於2007年引入交通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0%,交行通過派駐高級管理人員,充分發揮其在人才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優勢,優化常熟農商行股權治理結構,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小微業務體系以及較為完備的風控模式。
四是,兼併重組整合資源,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大量的中小銀行經營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中小銀行服務能力差、經營風險高,部分地區還存在中小銀行數量過多,且競爭激烈。在中小銀行經營風險加大的背景下,未來中小銀行整合資源、兼併重組是大勢所趨,通過併購等方式,中小銀行經營管理水平、抗風險能力有望得到提升,改善盈利能力。
—THE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