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消費結構的改變,美妝企業在未來如何採取合適的營銷策略?如何充分利用平臺經濟,響應新時代客群的消費價值觀轉變進行差異化戰略?如何培育人才?如何進行有效的企業變革管理?這是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4月19日,歐萊雅中國總裁兼執行長Febrice Megarbane費博瑞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助理教授鄒德強共同做客21大學直播間,帶來《2020不確定時代下的逆勢增長》的主題交流分享,聚焦消費者洞察力、數位化能力與企業長期競爭力構建。
歐萊雅2019全年業績增長10.9%,2020年一季度下滑4.8%,全球不確定性下如何開展業務?
4月17日,歐萊雅集團公布2020年第1季度財務數據。銷售額72.2億歐元,同比下滑4.8%,按固定匯率計算,下滑5.0%。
「2019年,歐萊雅集團銷售增長了8%,其中中國市場的業績增長超35%,是15年來最快增速。」3月5日,歐萊雅中國區總裁兼CEO費博瑞在該公司線上年度戰略溝通會上總結了歐萊雅2019年在中國取得的成績。
而在發布會不久前,歐萊雅集團剛剛發布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歐萊雅的銷售額觸達自2007年以來的增幅峰值,增長10.9%至29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84億元),高於市場預期。中國所在的亞太地區成集團最大市場,銷售額增長30.4%至96.5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39億元),増勢最為顯著。
4月17日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安鞏表示,2020年第1季度,全球化妝品市場總體下降近8%。在這個艱難時刻,歐萊雅的銷售額同比下降4.8%,依然好於市場平均水平。四大業務部門表現各有不同:多個國家的香水商店、百貨公司和美髮沙龍均被關閉,導致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和專業美發產品部受到的影響最大。大眾化妝品部的下降幅度較小,主要由於大眾市場的零售活動仍在繼續。活性健康化妝品部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得益於藥房渠道仍在營業,也因為我們的多個品牌滿足了消費者在特殊時期對健康相關產品的強烈需求。
所有地區均逐步受到銷售渠道關閉和開始實施封城措施的影響:中國首先自1月起採取該措施,之後全球其他國家採納了同樣的措施,西歐地區自3月起開始,北美從3月底開始。旅遊零售業務則由於國際出行上的嚴格限制而遭受重大影響。
中國在美妝產品消費上已經開始出現鼓舞人心的復甦跡象。中國市場第1季度增長6.4%。(21世紀經濟報導4月17日 盧杉《歐萊雅2020一季度營收下滑4.8%,電商增長52.6%,中國市場業務恢復》)
在21大學節目中,歐萊雅中國總裁兼執行長費博瑞認為,與其他市場相比,中國的美妝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正因為如此,之前中國消費者習慣於使用1到2種護膚產品。如今,產品數量增加到了4到5種。當時的美妝是剛剛起步的品類,如今挑剔的中國消費者正在推動著美妝不斷發展,使用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對美妝行業而言,這為現有品牌提供了不斷增長和滲透的機會。從另一方面來說,費博瑞也提到在消費者中存在不同的群體。一些消費者很關注特定的產品和服務。針對這一塊,可以引入新的品牌,提供新的靈感,同時也滿足了中國消費者對美妝、靈感和時尚的新需求和夢想。
現有品牌和新品牌的增長之間實現均衡,同時,在新產品和明星產品的增長之間也需要均衡,美妝行業尤其如此。「之所以強調美妝行業,是因為美並非是一種商品,而是對更好的品質和結果的追求。從根本上來說,這也是我們100多年來一直在做的工作。在品質、配方和真正的益處上,我們始終在為創新進行投入。」費博瑞講到。消費者總是希望獲得更好的東西,而預測這種預期,並啟發他們的方式就是要做出真正的創新。
在數位化時代,電子商務算法正在推動大品牌變得更大。以前沒有線上模式的時候,就已經如此。現在的線上模式把這個效應進一步放大。現在的數位化技術能將更多的產品推向不同的消費者。這完全改變了過去那種向所有人宣傳一款產品的營銷方式。如今,可以將每款產品向特定的消費者群體進行精準宣傳,而這些產品其實就是專為他們打造的。這是一種年齡方案,是針對年輕還是年長的消費者?是針對某些皮膚類型,更乾燥的皮膚?混合膚質還是更油性的皮膚?這是否是面向西方人的美妝靈感,或中國人,或是亞洲人的美妝靈感?這讓公司能夠實現大的創新,實現很多的創新。因此,每個品牌都有一定數量的「爆品」,針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數字經濟時代來了,美妝行業如何擁抱數位化營銷?
根據國際機構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880億美元,其中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87億美元,佔據了全球12.7%的市場份額,僅次於美國的18.3%,成為全球第二的化妝品消費市場。而且中國在市場規模增速上已經成為全球第一,2009-2018年間中國化妝品行業年均複合增速為9.9%,比美國的3.3%高出6.6個百分點。
美是品牌,是服務,也是體驗。科技如何讓美變得更加個性化?如何在消費者目標方面做到更加精準?如何讓美更加以消費者為中心。作為一家公司要如何繼續推進基礎業務,即研發、創新、營銷,同時還要利用科技向消費者提供超越產品的服務。
數年前,歐萊雅集團的執行長安鞏先生曾表示,數位化將為美妝行業帶來變革。數位化在當時才剛剛起步,還無法明確究竟會對美妝行業帶來何種影響。不過,費博瑞表示他認識到,數位化和美妝是天生一對,因為數位化對美妝具有放大作用,能讓美妝更加個性化。這是他的堅定信念。同時,他還堅信數位化和營銷是無法割裂的,營銷與數位化必須融合。
因此,時代更迭後,這不是數位化的營銷戰略,而是數字時代的營銷。數字時代的營銷意味著,要評估所有的工具,要更加以顧客為中心。因此,從營銷的角度,消費者是不變的因素,因為只要消費者的行為能夠適應新的科技,營銷者就能運用這些工具做出響應。
費博瑞講到歐萊雅如何從大公司成為HUGE的公司,歐萊雅HUGE計劃的發展,以及它在中國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HUGE計劃中也有Horizon(拓視野),聚全球為中國,在中國惠世界。還有其中的U(鏈你我),即要向消費者和員工賦能,並與他們共同創造。還有G(善增長),即未來健康且可持續的增長;E(築生態)指的就是生態系統。中國提供的生態系統是獨一無二。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助理教授鄒德強在節目中表示,具有前瞻性的公司希望變革自己的業務模式,一些公司已經重新定義了收入模型,收入來源。例如,亞馬遜在幾年前推出了「Amazon Prime付費會員計劃」,和Netflix的模式相似。自2019年以來,蘋果公司通過提供服務,比如iCloud,獲得了比銷售產品更高的收入。最近幾年,業務模式上最具前景的創新就是「平臺經濟」,即在一個雙面或多面市場中經營。
疫情下的「口紅效應」,費博瑞表示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鄒德強表示現在的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的視野更加廣闊,不僅專注於自己的興趣,也受到社會價值的驅動,例如動物權益、瀕危物種、公平發展、氣候變化以及一些其他的主題,比如歷史和文化遺產的保護。一些美妝品牌與故宮推出聯名產品,深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個人價值逐漸向社會價值轉化。
此次的全球性疫情對消費者的行為產生了巨大影響。費博瑞認為美妝將發揮重要作用,因為他們在很多危機時刻都見過這種情況,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稱之為口紅效應,危機越嚴重,口紅的銷量就越大。同樣,在SARS期間也有「V形反轉」,急速下跌之後快速上漲,比之前更強勢。原因何在?因為美妝產品並非大宗商品。美妝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護膚品為例,人們護膚是因為他們相信美麗的肌膚體現了一種內在美。這表示人們也願意照顧好自己,然後,會關注安全有效的產品,對待產品會更加理性。作為品牌必須做出調整,向消費者宣傳產品的獲益、功效、承諾以及配方,對他們重新開始消費做出回應,但是他們在消費時可能會有新的想法或期望。同時,也有新機遇,因為消費者希望看到創新,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新品牌能以不同的方式與他們溝通。
經歷這次疫情,雖有危難但同時也看到了很多機遇。費博瑞表示,「我對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都充滿了信心。」
-----------------------------
21大學是《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的讀者線上交流平臺,以視頻、音頻同步直播的形式為讀者們深度解讀最新熱點、提供最豐富的資訊,充分發揮《21世紀經濟報導》作為現代文化產業新引擎的作用,創造更高的商業文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