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牆半蹲真的能強化膝關節嗎?

2021-02-12 生態體育

膝蓋是人體複雜的關節,需要進行走路、跑步、上下樓梯等,需要強大的肌肉力量和穩定性。靠牆半蹲是一項基礎的鍛鍊膝關節的動作,屬於閉鏈運動和等長運動,可以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損傷。靠牆半蹲的姿勢是,身體靠著牆面,膝蓋稍微向前然後後背向下滑到一定的角度,此時膝蓋的角度不應該超過90度,以30-60度為宜,從保持15秒開始,逐漸增加到30秒,60秒,每天鍛鍊3-5組,堅持至少兩個月,每周三到四次。對於老年人來說是一項比較安全的練習,如果有膝關節的疼痛要在無痛範圍內進行。

肌肉力量的增長前兩周的增長是因為神經的適應,例如原本神經只能支配10%,現在能支配30%了,但是肌肉的體積並沒有增長,此時很多人認為我力量上去了,可以不用練了就是大錯特錯。肌肉體積的增長至少需要8周,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每周3-4次的鍛鍊。

半蹲這一動作與膝關節緊密相連。當半蹲時,下肢關節的肌肉如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臀大肌等會發生等長收縮,腿部肌肉得以鍛鍊,多餘的脂肪得以消耗,從而提升腿部肌肉的耐力,有利於膝關節穩定性的增強。若半蹲時間持續較長,關節處會出現酸、脹、熱的感覺,那是因為關節腔內的滑囊分泌了大量的關節液,對關節的潤滑、營養、修復具有良好的作用。

同時半蹲還能訓練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等,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提高下肢關節的靈活性,從而對下肢部位起到一定的鍛鍊、保護作用。因此,每天半蹲十分鐘的確能起到修復、保健的功能,對延緩腿腳老化具有一定的功效。但其並非適用於所有人群。對於半蹲時關節疼痛明顯的人群,應慎重選擇,以避免不必要的後果。

每個人做什麼事情都貴在堅持,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處理事情的自律習慣,每天讓自己做著同樣的事情,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健身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每天進行一個動作的練習,時間長了,對身體健康就會有好的效果。

貼牆半蹲是保健我們膝關節的時候必須練得一種動作練習,主要是練習大腿的股四頭肌、小腿的股二頭肌和臀肌,每天做5分鐘的半蹲動作會使自己腿部的肌肉更加有勁,同時在運動中可以消耗腿部的脂肪,還有在運動中對我們身體的腎臟起著重要的作用,長期練習避免腎炎病發。提高人體的腎功能。對於它的好處小編在這裡會做以下說明。

1、每天貼牆半蹲5分鐘對瘦腰有療效

我們在母親的肚子裡喜歡的姿勢不是躺姿、也不是坐姿,相反最喜歡的是蹲姿。因為它讓我們的身體可以盡情的放鬆。我們一些常坐辦公室的人員,每天坐在椅子上,身體姿勢嚴重受損,時間一長會出現腰部酸痛的症狀,貼牆半蹲會使腰部的肌肉得到很好地放鬆,緩解腰部疼痛,同時隨著身體做上下做肌肉收縮運動,燃燒腰部多餘的脂肪,對腰部的減脂有很大的幫助。

2、每天貼牆半蹲5分鐘對腿部肌肉練習有療效

我們在做貼牆半蹲的過程中,對下肢就有了針對性的鍛鍊,特別是膝關節,我們在半蹲的運動中膝關節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使膝關節的穩定性有很大的加強,使自己腿部的肌肉在運動的前提下,增強了力量,腿部更加有速度、有爆發力。使腿的耐力得到提高,更能長距離、長時間運動。

3、每天貼牆半蹲5分鐘對腎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醫生告訴我們,腎氣足了精氣就足,精氣旺盛了身體機能就旺盛,對於身體的各大重要器官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做一上一下的半蹲訓練時,使全身的筋經全部貫通,氣血得到很大的提高,增強了脾腎功能,保證腎臟的正常工作。

如何做靜蹲才是正確的呢?

1、 動作要領:

背靠牆或中間放一個瑜伽球,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因為蹲得太深,會明顯增加髕股關節的壓力,也不對大腿肌肉力量產生強烈的鍛鍊效果。

2、 次數和時間要求:

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鐘,然後重複進行。每天重複3-6次為最好。

3、 特殊注意:

蹲的角度非常有講究,因為維持姿勢的肌肉有"溢出效應",簡單的說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範圍內起維持姿勢的作用。所以,靜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來做。例如30,60,90度3個角度,效果則會更好。

蹲的時候最好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角度進行。否則練習不當會加重損傷。

注意:在組與組之間可以進行拉伸放鬆大腿前側肌肉。在做完後更需要充分拉伸放鬆。拉伸保持30秒,左右兩側各兩次。

靠牆靜蹲練習方法 和要領

靜蹲,是我們臨床中總結出來的一種適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鍛鍊方法,主要是鍛鍊股四頭肌肌肉力量。它因為採用了靜止不動的鍛鍊方式,所以不增加關節損傷,一般不引起疼痛,所以既合理又容易堅持。另外,這種方式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也不需要輔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時運動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鍛鍊方法。適用病症:髕骨軟化,髕股關節軟骨損傷,膝關節骨關節炎(尤其是下蹲能力差的患者),髕骨上下兩極的疼痛性病變,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時鍛鍊很少的想加強大腿肌肉力量的人,關節損傷後處於早中期恢復期的患者等等。具體練習方法:

1、 動作要領: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因為蹲得太深,會明顯增加髕股關節的壓力,也不對大腿肌肉力量產生強烈的鍛鍊效果。重心落於足跟。膝關節在垂直方向 上不能超過足尖。背部要全部緊靠牆壁,不能彎腰駝背。

2、次數和時間要求:股四頭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關節的部位,會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堅持一會兒的話就會感到肌肉充血灼熱的感覺,然後就是酸疼發脹,再然後就是累得發抖,最後就是累得堅持不住只好站起來了。達到這樣的狀 態,就完成了一次靜蹲練習。休息30秒鐘,然後進行下次靜蹲。如此重複進行30分鐘。每天鍛鍊1-3次最好。3、特殊注意:蹲的角度非常有講究,因為維持姿勢的肌肉有「溢出效應」,簡單的說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範圍內起維持姿勢的作用。所以,靜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來做。例如30,60,90度3個角度,效果則會更好。高半蹲主要加強膝蓋上方肌肉,低半蹲加強大腿中部。蹲的時候最好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角度進行。否則練習不當會加重損傷。4、考核辦法:如果您的膝關節在屈膝80°(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100度)左右,靜蹲的持續時間一口氣可以達到20分鐘,就說明您的肌肉力量夠用了。20分鐘的標準是從運動隊中摸索出來的,儘量不要隨便降低要求。否則肌力不足是達不到康復效果的。

關於靜蹲的方法和技巧 這 個方法或者說姿勢是誰發明的已經不可考證,但是相信一定是位古人了。因為在中國武術裡的「馬步」,就是靜蹲的姿勢,武功強調「腰腿樁子」,就是強調下肢和 脊柱(尤其是腰部)的力量是功夫的基礎,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這和我們現代的健身理論強調下肢肌力和所謂的核心部位(指的就是脊柱)的練習是完全一致的。看看現在的健身練習,或者康復治療中的功能練習,有多少練習方式是借鑑或者是靜蹲的演變,至少十幾種。只是現在有更多的器械和設備可以使用,不再象練武功那樣頭上頂碗水,屁股下面的地上點著一支香,雙手平伸地「扎馬步」了。靜蹲的姿勢是這樣的:

上身正直抬頭挺胸,保持身體直立,兩腳分開和自己肩寬一樣的距離,腳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內八字」。背靠牆壁站好,腳跟大約離開牆壁一腳長的距 離。體重平均分配在兩條腿上,緩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為止。保持這個角度,然後逐漸把腳向前移動,這時候低頭看一下,膝蓋和腳尖正好在一條直線 上,換句話說,就是從上往下看,膝蓋正好擋住腳尖。現在的姿勢就是標準的「靠牆靜蹲」的姿勢了。

這時股四頭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關節的部位,會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堅持一會兒的話就會感到肌肉充血灼熱的感覺,然後就是酸疼發脹,再然後就是累得發抖,再然後就是累得堅持不住只好站起來了。達到這樣的狀態,就完成了一次靜蹲練習。之所以練習的時候要背靠牆壁,是希望能更好地刺激到股四頭肌,因為背部在有了牆壁支撐後,大腿後側的膕繩肌群和髖關節周圍的肌肉就可以不必發力幫助保持身體姿勢,只要大腿前面的股四頭肌發力將身體向上向後靠緊牆壁就可以了。 

這樣可以專門練習股四頭肌,避免複雜動作參與的肌肉太多,不能突出練習的重點。當 然,這樣的靠牆靜蹲練習也有不全面的地方。首先,它是靜力性練習,就是通過保持姿勢不必運動關節達到練習目的的。雖然對於肌肉絕對力量和耐力的增強非常有效,但是對於不同角度下關節的控制能力的增強就會差一些。而且靜蹲只是強化大腿前群的股四頭肌,對於外展內收和大腿後群肌肉的練習不是重點。所以這只是下肢肌力練習的一部分,不能單純依靠某一個練習就能全面提高整個下肢的肌力平。以上描述的是標準的「靠牆靜蹲」動作。還可以根據不同需要把這個動作演化成多種練習方法。比如對於髕骨軟化,或者髕骨軟骨某一個位置有軟骨的損傷,就會下蹲到一個特定角度(擠壓到有損傷的部位)的時候感覺疼痛難忍,或者蹲得越低就疼得越厲害。

這時候就可以不必一定蹲到90°。靠牆站好之後,從伸直腿逐漸下蹲,到達感覺疼痛的位置之後,再稍稍高一點,也就是找到一個剛好不疼的角度。這時還是要調整 好腳的位置,同樣應該膝蓋和腳尖正好在一條直線上,才能保證股四頭肌主要受力。這樣就能既不刺激軟骨的損傷部位,不加重症狀,又能練習力量了。等肌力增強 之後,症狀自然也就相應減輕了。

如果只是一條腿有傷病後的肌肉萎縮問題,或者是一條腿萎縮得更嚴重一些,可以採用「單腿靜蹲」練習。就是 調整好靜蹲姿勢之後,把身體重心完全移動到力量更差的腿上,再抬起健康一側腿,就可以專門加強患腿大腿前側肌群的肌力,可以更好地糾正健側患側腿之間力量 的差異,避免肌力不平衡可能造成的新的損傷。當然,這要在練習過一段時間有了基礎之後再嘗試,不然力量太差,單腿根本不能負擔體重,就沒辦法完成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柔韌性稍差的人,在屈膝90°靜蹲的時候,會覺得跟腱的牽拉太強,就是小腿肚子後面扯著難受。這時候可以找一條3-5釐米厚的小木條,在練習靜蹲的時候墊在腳後跟下面,踝關節提高一點,就可以緩解這種不適的感覺。

練習過一段時間,力量提高了之後,可以直接做靜蹲,不必靠牆練習了。這樣不但可以增強股四頭肌的力量,還可以練習到大腿的後群和腰臀部的肌肉。如果希望增強 膝關節在運動中的控制能力,可以在0-100°範圍做蹲起。除非有專業人員指導認為你應該做,否則不建議做深蹲(就是蹲到底再站起來),因為會對關節軟骨 有很大壓力和摩擦。

如果再想增加難度,可以不去靠牆,而是在牆和背部之間靠一個健身球,也就是靠在健身球上做「靠球靜蹲」,這樣就可以增 加難度。因為健身球是有彈性的,你要控制力量的大小不能單純只是使勁向後靠,而且球還會滾動,就更要求控制用力的方向和左右腿之間力量的分配,不能讓球滾 下來。想再難一點的話,就需要平衡墊了。所謂平衡墊是大概8釐米高的一個充氣或者軟泡沫的軟墊,因為是軟的而且有彈性,所以人站在上面會不能預測的向某個方向傾斜而讓身體晃動。站在這樣的墊子上再做靜蹲,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A:靜蹲的標準姿勢。角度比較小(就是蹲得比較高)。B:角度比較大的靜蹲(就是蹲得比較低)。可以看出來,無論蹲得高低都是保持膝關節和腳尖在一條垂線上。C:單腿靜蹲。支撐身體的是需要強化肌力的腿。

D:平衡板上的靜蹲。還 有更難的,需要更專業的設備。不知道中文名字翻譯成什麼好,在有些健身房裡可以看到,大概叫做震顫板吧。是一個電動設備,象一級臺階也可能更象踏板操用的 踏板,下面有類似彈簧的裝置,開動之後它會以不同的速率和幅度不停的抖動!站在上面靜蹲的話就必須整個下肢甚至包括腰腹肌都收縮起來,才能控制自己保持姿 勢和平衡不會掉下來。當然靜蹲還可以繼續演化或者和其它運動或者器械結合,進一步增加難度和強度。但是因為必須有一定的訓練基礎,而且每個人需要的練習方式不同,這裡就不繼續介紹了。

現在回頭來說說靜蹲練習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控制高度:找到適合自己練習的下蹲角度之後,可以在腳尖處的地面上畫條線做個標記。這樣下一次練習的時候就能知道蹲到什麼樣的角度了。如果每次角度不同, 一次高一次低的,就沒辦法掌握練習的量了。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力量提高可以輕鬆完成五次之後,就把腳向前移動半步,蹲得更低一點,練習的強度就又增加了。

(2)根據需要控制時間:如果希望提高耐力,可以蹲得高一點,屈膝角度小一點,每次蹲到力竭為止。所謂力竭,就是實在沒有力氣了,蹲不住了。這樣練習3-5次每天,每次之間的間隔是1-2分鐘(至於為什麼只能休息1-2分鐘,在前面《肌力練習的一些原則》裡具體寫過了)。如果是希望提高絕對力量,增大肌肉的體積。就可以蹲低一些,在90°附近,這樣就會很快達到疲勞力竭。找到一個大約只能堅持1-2分鐘就力竭的角度,1-2 分鐘為一次,間隔15-30秒,5-10次連續練習。要注意的是,不要認為蹲得越低強度就也大,屈膝超過100°之後力距就會減小,股四頭肌受力反而變小 了。

免責聲明: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著作權人或機構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正當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生態體育】分享群體和競技賽事版權資源,共享場館小鎮園區綜合體資源,暢享體育培訓健身旅遊資源,提供賽事運營組織策劃、體育培訓健身指導、體育小鎮場館園區綜合體規劃諮詢,打造全方位全產業鏈體育文化產業休閒服務創新發展平臺。

18831183213

喜歡請關注,推薦請分享,更多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靠牆半蹲注意這些細節避免損傷膝關節!
    有網友在家練習靠牆半蹲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起來的那一剎那膝蓋裡面會有一種悶痛酸痛感,不像是肌肉拉傷那種刺痛。偶爾在起來時還會發出啪嗒彈響聲,於是心裡擔心這樣會不會磨損膝關節?同時還會問這個動作真的能強化膝關節麼?
  • 靠牆半蹲1周讓膝蓋年輕10歲?
  • 靠牆半蹲只能堅持十多秒是什麼原因?強化1處肌肉,助你蹲得更久
    靠牆半蹲做不好?不要擔心,也不一定是大腿肌肉的問題。有可能是動作細節需要調整。靠牆蹲和深蹲這類動作不同,它是靜力性訓練,即肌肉在動作過程中不需要反覆收縮、拉伸,所以你只需要保持相同的姿勢即可,和平板支撐非常相似。為什麼要練靠牆蹲?
  • 靠牆靜蹲能夠強化幫助我們強化膝關節,讓我們的膝蓋更健康
    我們來看看靠牆半蹲的動作解析是怎樣的。靠牆半蹲靠牆半蹲屬於靠牆靜蹲的一種變式,蹲得幅度比較淺,膝關節的屈曲角度比較小,大腿和地面的夾角不小於30度。淺蹲、半蹲和深蹲對於肌肉水平比較薄弱的朋友,一開始做靠牆半蹲可能連20秒都支撐不住,腿部就會開始發抖,但是只要堅持鍛鍊,一段時間後應該就會有明顯的進步,當你能堅持2分鐘以上的時候,
  • 保護膝蓋,從貼牆半蹲開始,堅持一個月讓你的膝蓋年輕10歲
    很多人說我不能騎車、不能打球、不能滑雪、甚至不能跑步,因為我的膝蓋有問題,看這裡,希望接下來的內容能幫助您讓您的膝蓋更年輕。膝關節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這個角度是某些韌帶在起作用,那個角度韌帶使用的模式和使用特點又不一樣了,所以膝關節這種鍛鍊的方法,做靜力鍛鍊的時候,要改變不同的角度,這就是韌帶鍛鍊的貼牆蹲。
  • 貼牆半蹲的好處是什麼
    貼牆半蹲又叫作靠牆半蹲,是一個很有效的訓練運動,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訓練的運動,而且經常做貼牆半蹲是可以給人帶來不少好處的,像鍛鍊肌肉、保護關節等好處
  • 人老腿先老,如何強化膝關節?5個動作,讓膝蓋變得更結實!
    如何強化膝關節?下面給大家帶來5個動作,如果你每天都能堅持練一下,就能讓你的膝蓋變得更結實!1、貼牆半蹲貼牆半蹲能鍛鍊到腿部肌肉,強度也不會很大,對提高腿部肌肉耐力有良好的效果。也很適合膝關節比較弱的人,比如膝蓋受過傷、長期久坐等,貼牆半蹲能夠對膝關節穩定性起到一定的募集作用。長期堅持做貼牆半蹲,能夠增強膝蓋周圍肌肉,從而強化膝蓋,提高膝蓋的穩定性,減少其受傷機率。
  • 經常練貼牆半蹲的好處是什麼?
    貼牆半蹲又叫作靠牆半蹲,是一個很有效的訓練運動,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訓練的運動,而且經常做貼牆半蹲是可以給人帶來不少好處的,像鍛鍊肌肉、保護關節等好處。那麼,經常練貼牆半蹲的好處是什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貼牆半蹲的好處吧!   貼牆半蹲的好處  1.
  • 貼牆半蹲位圖解教你簡單鍛鍊出好身材
    1.首先要找一面牆,整個人背對著牆壁,把你的腳板平貼在地面上,然後慢慢地把兩個後腳跟併攏,這時候你的整個腿部,包括下半身,也就跟著緊緊貼在牆壁上。2.再來就是先彎腰60度,讓自己腰部以上的上半身,可以稍稍離開牆面。
  • 膝關節不好的人,堅持練這4個動作,膝蓋一天比一天結實
    比如快走、深蹲、爬樓梯都能鍛鍊膝蓋,但是如果訓練過量的話,那麼就會適得其反。 所以傷膝蓋還是練膝蓋並不取決於動作,而是取決於自己,當你練到膝蓋發抖的時候,就說明不能練了。
  • 膝關節不適無法負重訓練,如何通過自重提升腿部肌肉,強化膝關節
    任何腿部訓練都能加入彈力帶下面這款雲麥彈力帶就很適合深蹲訓練中想要更好保護膝關節和強化訓練效果的朋友入手。三、靠牆靜蹲選擇一面乾淨的牆壁,將後背牢牢靠在牆壁上,確保肩膀背緊貼牆壁;核心收緊,腹直肌微微捲曲,儘量讓下背部也靠在牆上,
  • 膝關節退退化了,應如何保護膝蓋?
    膝傷的造成有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膝傷的恢復卻絕非如此,要完全恢復,對膝關節而言,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平時做好各種保養工作十分重要,這就像一輛單車或汽車一樣,只有經常保養,才能做到正常有效地使用。下面介紹兩個保護膝蓋的姿勢。第一、靜力平衡半蹲。
  • 跑步和散步,哪個更傷害膝關節?
    實驗數據顯示,比起走路,跑步時膝關節的壓力確實更大,不過人在跑步時步幅更大,腳和地面接觸時間也更短,所以膝關節承受壓力的時間更短。因此同等距離跑步時膝關節承受的總壓力,比起走路時還要小! 不但如此,還有研究表明正確的跑步方式和方法還能促進膝關節的血液流動和細胞再生,從而起到保護膝關節的作用,經常跑步的人患膝關節炎的概率(22.8%)低於不跑步的人(29.8%)。
  • 年過40,膝關節容易退化!醫生:多做3動作、多吃2物,遠離膝蓋疼
    而這其中,膝關節是腿部當中的樞紐,默默支撐著人體大半個身子(除了小腿和腳)的重量,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但是友們知道嗎?與大多數器官一樣,膝關節也會經歷不斷成長、達到巔峰、開始磨損、衰老退化的一生。分界點就是40歲,人一旦過了40歲,膝關節容易退化!膝蓋易各種疼!怎麼辦呢?大眾微健康的專業醫生告訴我們:多做3動作、多吃2物,可穩定膝關節!遠離膝蓋疼!
  • 膝蓋恢復訓練方法有哪些幾大妙招讓膝關節恢復如初
    膝蓋,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屬於鉸鏈關節,它是我們身上少數只能往一個方向運動的關節。在運動中,膝關節的承重大,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造成勞損和傷害。膝關節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多在上下樓梯、下蹲起立時出現疼痛,休息後疼痛能緩解,但嚴重者會出現關節僵硬及畸形。而注意進行科學合理的鍛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療膝關節炎。
  • 飯後貼牆站一站 完美身姿並不難
    ⑦剛開始可以先站5分鐘,慢慢可以延長至半小時。貼壁是個力氣活,如果你手掌貼在身體兩側非常容易聳肩,這是由於貼壁時背後那堵不可移動的牆造成的,不信你可以現在就試試。記得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剛開始哪怕是只站2分鐘也行,慢慢再延長到半小時或以上。另外 ,覺得靠著牆壁太無聊,可以選擇靠著牆站看電視,若覺得站累了也可以四周走動走動。1.站立在距離牆面10-20cm的位置,兩腳平行,約與骨盆同寬。
  • 健身房膝關節康復訓練,練這4個動作,膝蓋越來越強健
    你知道嗎?膝蓋是最容易勞損的地方,因為它一個單關節,就承受了整個身體的重量。所以高強度運動的人,最後都會落下膝蓋傷痛。同時膝蓋也是最容易退化的地方,因為它有一個其它關節沒有的結構,叫髕骨。所以缺乏鍛鍊的人,膝蓋功能也會很差。
  • 膝關節保養指南:每天練這6個動作,膝蓋一天比一天結實
    一、靠牆半蹲靠牆半蹲適合膝蓋強度比較弱的人,比如膝蓋受過傷,或者長期缺乏鍛鍊的人採用。這個動作具有關節穩定性募集作用。通過靠牆半蹲這個動作,可以募集你膝蓋周圍的肌肉,比如大腿和小腿肌肉維持膝蓋穩定性。靠牆半蹲幅度不用太大,一般下蹲60度左右就很合適。當你感覺膝蓋發抖的時候,就可以停止了,休息一會兒,然後進行下一組。二、半蹲側平移比如你有輕微的小腿外翻、X型腿,以及走路臀部擺來擺去。
  • 如何保護膝關節?造成膝關節損傷有5個動作
    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很多老年人的膝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較嚴重的患者連走路都會比較費事。膝關節損傷不是一次造成的,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動作會造成膝關節損傷呢?如何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
  • 運動損傷:膝關節損傷(髕骨勞損)
    相信不少人對膝關節損傷並不陌生,但大家都不是很清楚膝關節是如何造成損傷的?我們先從解刨學看看膝關節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