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我們經常吃,是非常美味的一種水果。吃荔枝的時候,外面紅色的皮和裡面黑色的核,都是不能吃的,我們一般會將荔枝果肉吃掉,然後將裡面的核去掉。其實,這些被我們忽略的荔枝核,也是很有用的,一起來看看荔枝核的功效吧。
1、治療痛經
痛經是很多女性朋友都有一個毛病,一般在月經期會出現疼痛難忍的現象,這多是因為體內的氣血不暢所致。我們可以用荔枝核來泡茶喝,可以梳理氣血,讓氣血暢通起來。長期這樣服用荔枝核,可以讓氣血慢慢暢通起來,痛經現象自然就可以治療好了。
2、理氣止痛
荔枝核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體內中氣鬱結所致的疼痛有極好的治療作用。現代人大多壓力過大,又沒有好的發洩方法,長此以往,這些鬱氣、怒氣得不到發洩,在體內淤積起來,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尤其是女人,情緒波動很大,可以服用荔枝核來理氣。
3、治療胃脘疼痛
荔枝核的作用是理氣止痛,可以用來治療胃脘疼痛。經常有胃脘疼痛症狀的人,可以用荔枝核和木香搭配服用,先將二者研磨成粉末,再用開水泡服,可以將鬱結在腹脘部位的鬱氣散掉,有緩解胃脘疼痛的功效。
4、治療寒疝腹痛
荔枝核具有極好的止痛的功效,對於寒疝腹痛症狀有極好的緩解的作用。小腸疝氣的時候,可以用荔枝核煅存性,再調酒服用。若是腎臟腫大如鬥狀,可以用荔枝核、舶上茴香和青皮一起錯三銼散,再炒出火毒,將其研磨成粉末之後,用酒調服。
理氣中草藥:荔枝核
別名: 荔仁、枝核、大荔核。
荔枝核主產於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屬於無患子科常綠喬木植物荔枝樹的成熟種子,是一種常用藥,一般夏季採摘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及肉質假種皮,曬乾;或將荔枝核搗碎,用鹽水拌勺,燜潤,再用文火加熱炒幹。現代研究發現,荔枝核中主要含有皂苷、鞣質、揮髮油、甘氨酸等營養物質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微苦;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行氣散結,散寒止痛。用於寒疝腹痛,睪丸腫痛,以及肝氣鬱結引起的胃痛、痛經或產後腹痛等。
服用禁忌:無寒溼氣滯者忌用。
古籍摘要:
《本草綱目》:行散滯氣 治頹疝氣痛,婦入血氣痛。
《本草備要》:入肝腎,散滯氣,闢寒邪,治胃脘痛,婦入血氣痛。
良方精選:
《方1》
配方:荔枝核適量
製法:荔枝核烘乾研末
用法:餐前30分鐘溫水送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功效:適用於中老年無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
《方2》
配方: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製法:將荔枝核敲碎,放入砂鍋,加適量水,浸泡片刻後,煎煮半小時,去渣取汁,趁溫熱調入蜂蜜拌勻。
用法:分2次早晚服用。
功效:適用於各類慢性盆腔炎
《方3》
配方:荔枝核(鹽水炒)10枚,馬蘭鮮根60克
製法:將上述中藥加水煎煮,濾渣取汁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用,連用5日。
功效:利尿涼血、行氣止痛、清熱解毒,適用於睪丸炎
《方4》
配方:荔枝核適量
製法:將荔枝核焙乾後研成粉末狀
用法:外敷
功效:適用於外傷出血。
《方5》
配方:荔枝核、香附子各60克
製法:將上述中藥一同研成粉末狀
用法:溫酒送服,每日2~3次,每次6克
功效:適用於氣滯型痛經
推薦:更多 民間偏方 健康資訊,長按手指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