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生命之源,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有的人水喝得少,排尿次數多。有的人水喝得多,排尿次數少。這是什麼原因?
其實喝水多少與排尿多少並不成正比,多喝水排尿就多這是一個誤區。還有,和人的心理作用,膀胱內括約肌的收縮能力,膀胱的容量,腎功能有很大關係。
人的心理作用: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類的精神比較容易緊張。心理也是影響排尿的一種原因。
當人的神經處於興奮狀態,體內分泌會有不同的變化,這也是有的人一喝完水就想上廁所的原因。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人一喝完水,代謝並沒有那麼快,膀胱內的尿液也並沒有儲存到一定量,不會那麼快有尿需要排出。有很多的人會有一種感覺,在考試前,坐車前,睡覺前都會習慣性地去排尿,但可能很快就又會有尿意,這就是心理作用影響的排尿。
膀胱內括約肌的收縮能力:括約肌就是一種可收縮和舒張的肌肉,膀胱內括約肌就像是水龍頭一樣,能夠起到控制尿意的作用。每個人括約肌的收縮能力都不同,這也是影響排尿的一種原因。每個人括約肌收縮能力都不一樣,有的人括約肌收縮能力強,控制尿意就強,就不會頻繁地想上廁所排尿 。反之,括約肌收縮能力差 ,控制尿意能力就差,就老想上廁所排尿。這就是括約肌收縮能力強弱影響的排尿。
膀胱的容量:膀胱是儲存尿液的的肌性囊狀器官,其形狀、大小、位置和壁的厚度隨尿液充盈程度而異。每個人膀胱的容量都不同。這也是影響排尿的一種原因。
通常成人的膀胱容量平均為350-500毫升,膀胱的最大容量為800毫升,新生兒的膀胱容量約為成人的十分之一,女性的容量小於男性,老年人因膀胱肌張力低而容量增大。
膀胱的容量大,儲存的尿就多一些,排尿就不那麼頻繁。膀胱的容量小,儲存的尿就少,排尿就會相對頻一些。這就是膀胱容量大小影響的排尿。
腎功能:腎臟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生成尿液,通過尿液可以將人體多餘的水分代謝廢物清理出去。腎功能強弱也是影響排尿的一種原因。
腎功能強,泌尿系統相對就好一些,對水的重吸收相對較強,所以排尿就少。腎功能弱,泌尿系統相對就差一些,對水的重吸收較差,所以排尿就多。這就是腎功能影響的排尿。
其實排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保持正常範圍內。人的尿量是每天大約在1000-2000毫升,每天超過2500毫升視為多尿,少尿是每天少於400毫升為少尿,如果是出現多尿或少尿的情況,要考慮做檢查,如腎功能及尿液化驗等。
排尿次數多有心理作用,膀胱內括約肌的收縮能力,膀胱的容量,腎功能四種原因。其次,當人們飲水過多時,尿量排出也多,飲水少且出汗多時,尿量也會減少。此外,尿量變化還與周圍環境(氣溫、溼度)、食物種類、年齡、精神因素、活動量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