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詩歌《爺爺》火了,短短26個字,卻道盡了「祖孫情深」
眾所皆知,小學生掌握好語文課程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而作文題在語文試卷中的佔到比例相對而言較高,故而家長們在緊抓夯實孩子們的語文基礎的同時,對於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十分地看重。我們都記得,以往在學習語文寫作的時候,往往是先學"看圖寫話",然後學寫段落,而後成文。而現如今,小學生的作文文體,也有了一些變動,詩歌在小學生寫作中也日益流行起來。
前些日子,便有一位小學生的詩歌《爺爺》火了,全詩僅用短短26個字,卻道盡了"祖孫情深",擊中了無數人的內心深處。原詩寫道:
《爺爺》
爺爺還活著的時候,
這個世界的風雨
都繞過我
向他一個人傾斜。
詩歌用最質樸的言辭卻道出了最真切的深情,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這位小學生對爺爺的愛與感恩,以及深切的思念,我們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這位爺爺在世時對自己的小孫子有多麼的疼愛與珍惜。這也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在親情的長流裡感同身受。
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小學生的感染力與領悟力,佩服他小小年紀便有的細膩且出眾的寫作能力。這也讓眾多家長們頗感羨慕,同時又十分憂心自己的小孩子為何總是寫不好作文。
為什麼孩子的寫作水平參差不齊?
1.孩子們的天賦不同
寫作是需要資質的。有一些小孩子也許天生就是寫作這一塊料,加之家長有一定側重、有加以培養教育,他們在寫作上自然會比其他小朋友要出眾一些。
2.孩子寫作態度不同
寫作的態度是影響寫作成果的一大因素。小孩子願意觀察生活、善於體悟生活,把寫作當成一個思考和表達的認真的過程,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才有感情、有深度。而有的小孩子僅僅只是把寫作文當成一項任務,只求趕緊湊完字數,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不會太好。
3.孩子的文學素養有差異
寫作是需要文學學識積累的,小孩子看的書愈多、汲取的學識越多,腦袋中便有更多地寫作素材、就能掌握更多地寫作技巧,在寫作時也便更加的遊刃有餘。而閱讀量不足的話,面對寫作時便會有一些力不從心。
故而,儘管小孩子的寫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先天的資質所影響,然而 ,更為關鍵的是家長們尚可憑藉後天的努力付出,來助力小孩子提高寫作水準。
如何幫助小孩子提高寫作水平?
1.讓小孩子多讀書
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若想小孩子作文寫得好,首先需要提高一下小孩子的文學素養。讓小孩子多讀一些書、讀一些好書,將書籍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在長時間的積累與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水準。
2.讓孩子多感悟
藝術來源於生活,若想提高小孩子的寫作水平,還應當提高小孩子的觀察力和感悟力。讓小孩子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在觀察中了解細節、獲得素材、體悟人間冷暖情感,這樣小孩子寫出來的作文才能更真實、更動人。
3.讓孩子多練習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果想要小孩子寫好作文,一定要監督小孩子勤於練習。在平時的生活中,應當鼓勵孩子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記錄下每日的所見所思所想;在小孩子閱讀學習的同時,也要讓小孩子養成寫讀後感、觀後感的習慣,這樣才能加強自主思考、真正去了解作者的用意、把書本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財富。
總結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子女若能學好語文、寫好作文,這對於家長而言無疑是一件極好的事情,而這也是一件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的事情。家長們在子女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加強監督、多多引導,幫助小孩子提升文學素養、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