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山神土地的地位其實非常的低下,比如孫悟空就總是拿土地爺出氣,經常不是老倌老倌的叫就是土地老兒。按照天庭規矩,人間地面每隔十裡就會有一個山神和一個土地。管理方圓百裡的百姓和花精草妖,相當於這一地村長。但也還是有少數非常厲害的土地還有山神的,權限很是大,非比尋常。比如西遊世界最牛的土地爺,火焰山土地。火焰山縱橫八百裡,也就是方圓五六千裡都是屬於火焰山的土地爺掌管。管轄的範圍也是一般的土地的五六百倍了。這樣的土地少說也是縣市級別吧!
西遊記中最牛的山神是誰呢?是南海觀世音菩薩所在的道場山神珞珈山山神。西遊世界的變化之術只是改變了仙人的外在容顏,並不是無中生有。在白龍澗因為小白龍吞吃了唐三藏的白龍馬順帶著把馬身上的配件也都吞吃了,當小白龍變作白龍馬的時候是沒有鞍韉可以用的。沒有馬鞍的馬要是在平地上騎還好,要是跋山涉水沒有馬鞍是根本騎不住的。唐僧師徒勉強行走著,在黃昏時來到一個廟宇前。裡面有一個老人自稱是西番哈密國的廟寺的廟祝,見到唐三藏來借宿非常熱情的接待了他,管吃管住的。
當孫悟空帶著白龍馬去後院準備餵馬,但是因為沒有鞍韉不好拴住馬。雖然白龍馬是小白龍變化的,但是因為變化的是凡馬,又有誓言作證所以就要和凡馬一樣。孫悟空想找個合適的繩子拴住馬,看見院子房簷下有一條晾衣繩,孫悟空的性格又不可能先打招呼所以直接就用了。本來只是扯一條晾衣繩的繩子沒有什麼,雖然是沒有打招呼,可是卻被主人家看到了。若是主人家大度一些也就過去了,可惜這個人也是有些狂傲之人,竟然笑著說:「這馬是哪裡偷來的?」
看過西遊記都應該知道孫悟空最最痛恨的兩件事,一個就是在天庭做弼馬溫的時候,另一個就是做齊天大聖時偷吃蟠桃盜仙酒了。每次別人提起弼馬溫和偷東西時,孫悟空總是直接急臉了。這下一個凡間老頭竟然如此嘲笑他,孫悟空頓時大怒啊,可是他拿繩子時候本就被看見,所以只能爭辯說:「你那老頭子,說話不知高低!我們是拜佛的聖僧,又會偷馬?」本來這樣說孫悟空已經算是給面子了,作為主人呢丟的東西也是看到了並且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大度一些這事也就過去了。
可是那老者竟然還是不依不饒的說:「不是偷的,如何沒有鞍轡韁繩,卻來扯斷我曬衣的索子?」如此咄咄逼人孫悟空當時就要暴走了,還好唐三藏聽到爭吵出來了,拉住孫悟空連忙道歉並解釋沒有馬鞍的緣由。聽到這,老人提出自己不會怪罪還願意拿出珍藏的鞍具給唐僧用。
聽到這孫悟空直接就看出不對了,用起了他的火眼金睛分辨出對方其實不是凡人。這老人是誰呢?在送完鞍具唐僧拜謝的時候,老者直接跳入雲端介紹了自己的來歷:「聖僧,多簡慢你。我是落伽山山神,蒙菩薩差送鞍轡與汝等的。汝等可努力西行,卻莫一時怠慢。」本來這小白龍就是觀音菩薩勸服的,當發現唐僧沒有鞍具之後就用仙家手段直接通知山神送來這副鞍具,本來這是件好事,沒有任何的難度,可惜這山神自尋煩惱,鬧出了許多的紛擾。
當鞍具送完之後,唐僧是拜謝的,可是孫悟空卻是昂然而立,唐僧立刻斥責了他,孫悟空卻說:「象他這個藏頭露尾的,本該打他一頓,只為看菩薩面上,饒他打盡彀了,他還敢受我老孫之拜?」山神送鞍具本是好事,但卻因為看不清實事惹的孫悟空一腔怒火。珞珈山山神為什麼敢嘲笑孫悟空?
原因其實也不難猜,山神雖然卑微,但是也要分地方。珞珈山作為菩薩的道場,山神自然就覺得高人一等了,是奉旨的。因為這樣的原因他覺得自己是「欽差大臣」,所以珞珈山山神就飄了,有些找不到北了。可是山神沒有想到取經人物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孫悟空,觀音送鞍具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緩和孫悟空之間的關係。
當初騙孫悟空帶上緊箍咒,孫悟空和觀音差點翻臉,觀音好說歹說才勸住了孫悟空信守承諾,唐僧責成孫悟空找鞍具,孫悟空答應了找,觀音菩薩想孫悟空之想,所以才讓山神去送的。沒想到山神竟然還給辦砸了,珞珈山山神在觀世音菩薩那印象大跌,沒過多長時間,觀音菩薩就重新讓黑熊精來當守山大神了。曾經是最牛氣的山神,可惜揣摩錯了上司的意思,直接就被打入了「冷宮」。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濁清酒拜謝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