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價值勝過金銀(箴言3章)附詩篇3篇

2021-12-23 成長靈糧

【本周讀經】

【讀經】《箴言》3章

【金句】

箴3:5-6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箴3:11-12 我兒,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3:12 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分享】

智慧的價值勝過金銀

1-4節,要謹記智慧的法則。智慧有規可循,是清楚的誡命。謹守他的,便有今生的平安和祝福。務要將智慧的法則牢記在心,時刻提醒,這樣便在神的人面前都得蒙祝福。有位父親在自己家飯廳的牆壁上貼一節經文:「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15:17)。原來他有兩個年紀還小的女兒,經常為了瑣碎小事而爭吵,於是他就把這節經文貼在牆上,用來隨時提醒他們在家庭中學習彼此謙讓。

5-8節,專心仰賴耶和華。人最強大的習性就是依靠自己,除非走投無路。但智慧卻要求人仰賴耶和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這樣我們就會擁有健康的身體(肚臍或譯作身體)。因為,對於忙亂和憂慮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認識到神介入到我們的生活更有效的鎮靜劑了。

9-10節,以感恩的心將所得的財物奉獻給神,不僅不會貧窮,反而「你的倉房必充滿有餘」。

11-12節,不要以沮喪的心面對耶和華的管教,因為管教說明你是神所愛。

13-26節,智慧的價值幾許?勝過金銀,珍珠和一切的寶物!帶給人今生和永世的平安和福樂。智慧就是基督,基督是世界的創造者(19-20節),作我們的生命(18節),裝飾(22節),是我們人生的平安(23-26節)。

27-35節,如何與人相處?看到身邊的人需要幫助,應當施予援手;(27-28節)不可設計陷害人,也不必嫉妒人,因為惡人和善人都在耶和華的掌管中,神必「賜恩給謙卑的人」,也必照惡人所行的報應他。

「…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歌羅西書2:9)

【詩篇】

詩篇(The Psalms) 3

3:1 耶和華啊,我的敵人何其加增;有許多人起來攻擊我。

3:2 有許多人議論我說:「他得不著 神的幫助。」(細拉)

3:3 但你耶和華是我四圍的盾牌,是我的榮耀,又是叫我抬起頭來的。

3:4 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他就從他的聖山上應允我。(細拉)

3:5 我躺下睡覺,我醒著,耶和華都保佑我。

3:6 雖有成萬的百姓來周圍攻擊我,我也不怕。

3:7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我的 神啊,求你救我!因為你打了我一切仇敵的腮骨,敲碎了惡人的牙齒。

3:8 救恩屬乎耶和華;願你賜福給你的百姓。(細拉)


相關焦點

  • 牧者靈修丨《箴言》:《箴言》八章
    十四、智慧與聰明的呼叫(8章)(一)呼叫的地點(1-3節)1、在道路旁邊 2、在十字路口3、在城的門口(二)呼叫的對象(4-5節)1、向眾人呼叫(4上)2、向世人呼叫(4下)3、向愚人呼叫(5)(三)呼叫的內容(6-31節)1、智慧的作用(6-9)2、智慧的價值(10-11)3、智慧的重要
  • 有聲聖經┆箴言第三章
    3:13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3:14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3:15比珍珠(或作紅寶石)寶貴。你一切所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3:16他右手有長壽。左手有富貴。3:17他的道是安樂、他的路全是平安。3:18他與持守他的作生命樹。持定他的俱各有福。3:19耶和華以智慧立地。
  • 《3110陳院長生命讀經》舊約最美的一章:神與大衛立永約 (撒下7-9章) 12.18
    《3110陳院長生命讀經》才德的婦人,價值遠勝過珍珠(箴言第31章) 10.31《3110陳院長生命讀經》我求你兩件事,不要不賜給我….(箴言第30章) 10.30《3110陳院長生命讀經》寫給君王、領袖的箴言(箴言第29章) 10.29《3110陳院長生命讀經》四原則,踏上智慧人蒙福的道路(箴言第28章) 10.28《3110陳院長生命讀經》智慧人「務實」的人生觀(箴言第27章) 10.27《3110陳院長生命讀經》避免成為神不喜悅的七種人(箴言第26章) 10.26
  • 【聖經各卷】箴言知多少(3)
    第一章 箴言知多少所羅門的智慧 1、所羅門向神求智慧列王紀上第三章記載,有一個晚上所羅門向神求智慧,結果神把智慧給他了,對他說:「你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
  • 牧者靈修丨《箴言》:《箴言》十九章
    (10:1-22:16)箴言十九章。1節,「行為純正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足人。」我們要認定,純正很重要。沒有權的人,沒有物質、錢財的人,沒有知識的人,只要他純正,還是好的。比如,每一樣產品,它是正品,是質量檢驗過關的,都是好的。哪怕是一根螺絲,只要它是合格的,都是好的。你是一個航空母艦,如果質量不過關,可能虧損更大。所以,純正是很重要的。
  • 有聲聖經┆箴言第五章
    聖經注釋材料僅供參考:箴言第五章  慎防妖冶婦!(五1-14)本章把二章十六至十九節引進的妖冶婦主題加以擴大。這個主題在六章廿四至卅五節和七章一至廿七節也加以發展,給予篇幅描繪妖冶婦毀滅力量的氣勢,使我們毫不懷疑哲人看出她是年輕人道路上最大的危險。埃及哲士也警告他們的學生要提防她。
  • 箭袋禱告之品格篇
    1.禱告祈求敬畏的靈親愛的天父:懇求禰將敬畏的靈放在________(念出孩子的名字)的裡面,使他/她能得知你的權能,專心倚靠禰。主啊,求禰祝福他/她有智慧選擇對的環境、對的朋友、對的時機、對的事情,不敢也不願做神不喜歡的事,使他/她真知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 《今天讀列王記上四章》
    29 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30 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31 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並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的智慧;他的名聲傳揚在四圍的列國。32 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
  • 熟記老祖宗的這3句識人術箴言,擦亮眼睛,慧眼識人!
    《增廣賢文》是一部集結了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的經典書籍,也是古人大智慧的集中體現,成書於明朝,作者佚名,後被清朝儒生周希陶修訂,流傳至今。「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這句箴言的最早出處是宋朝詩人釋師觀的詩作《頌古三十三首》,全詩內容如下:「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誠哉是言也,弄物不知名」,而且這句箴言也被收錄入了《金剛經》!
  • 《列王紀(上、下)》第三講:所羅門的智慧(王上3:1-4:34)
    雖然聖經沒有明文說以色列人不可以跟埃及女子結婚,但我們從亞伯拉罕定意要從他的家鄉哈蘭為以撒娶妻而不選當地迦南女子為妻(創24:3-4)並神禁以色列人跟迦南地敬拜偶像的人通婚一事,就知道神並不喜悅所羅門這門婚事。以色列人曾在埃及為奴,埃及人的異教思想也曾大大影響過處埃及的以色列人,例如在出埃及記32章,就記述過,亞倫受埃及思想影響,在西乃山下造了代表耶和華的金牛犢。
  • 牧者靈修丨《箴言》:《箴言》十三章
    圖源:Pixabay 【第二部分】所羅門的箴言箴言十三章1節,「智慧子聽父親的教訓。」我們可不可能反過來說,聽父親教訓的,就是智慧之子呢?有的父親說,孩子從早晨睡到晚上,從晚上熬到天亮,熬到半夜喝可樂,吃垃圾食品泡麵,能健康嗎?我們沒有知識,不懂得健康常識,年輕的時候糟蹋身體,一旦到年老,身體都透支了。弟兄姊妹,我們需要領受父親的教訓。不過也有些父親是熬夜、亂吃,沒有給孩子榜樣。
  • 箴言(第三章)
    3 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系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7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智慧之寶貴13 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 14 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 15
  • 這就是智慧的見證(箴言10章)附桂格公司的起源及其經商原則
  • 智慧比珍珠更美,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
    箴言8:1-36箴言8:11 因為智慧比珍珠更美,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1智慧豈不呼叫,聰明豈不發聲?2她在道旁高處的頂上,在十字路口站立,3在城門旁,在城門口,在城門洞大聲說:4「眾人哪,我呼叫你們,我向世人發聲,5說:愚蒙人哪,你們要會悟靈明!愚昧人哪,你們當心裡明白!
  • 從聖經《路得記》看3個原則助你找到合適丈夫
    《路得記》裡路得與波阿斯的愛情故事一直被傳為佳話,有基督徒作家從中總結出3個原則,可以幫助你找到合適的丈夫。路得記2章8節記載:波阿斯對路得說:「女兒啊,聽我說,不要往別人田裡拾取麥穗,也不要離開這裡,要常與我使女們在一處。」 21-22節,摩押女子路得說:「他對我說:『你要緊隨我的僕人拾取麥穗,直等他們收完了我的莊稼。』」
  • 【每日箴言】智慧人必享美福
    箴 13:2-3 人因口所結的果子,必享美福。奸詐人必遭強暴。謹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張嘴的,必致敗亡。
  • 【精選文章】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聖經上說,「智慧的價值無人能知」她的寶貴「勝過珍珠」,且「非用黃金可得」。主耶穌的整個前三十年的成長過程中,聖經也只是用極其簡潔的一句話來形容——「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然而,到底什麼是智慧?保羅說過:「我們也講智慧。但不是世上的智慧」,因為「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林前2:6,3:19)。那麼那被稱為「上頭來的」(雅3:17)屬天真智慧到底指的是什麼?
  • 《論語心詮》7.3:述而篇,吾憂章
    07/03述而篇·吾憂章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點睛:本章吃緊在一個「憂」字。▲疏通:「徙」即遷徙,變遷、更改的意思。若見處不明,以為兩種說法皆可,則失卻本章真意,並且不知自修與教化他人,其用心有不同處,而又相輔成,雖相輔成,而又不可混濫。孔子曾自我評價:「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則若就自修自勵而言,唯有「發憤忘食」,唯有「樂以忘憂」,其樂油然而在其中,又何憂之有?若猶為自己作種種憂慮之計,則尚未足以知「學」之一字,亦尚未足以知「樂」之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