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驚為天人的自殘型帥哥

2021-02-08 物理好教師


說到物理,大家腦海裡第一閃現的就是滿頭蓬髮的愛因斯坦,都說他牛逼,牛逼,卻說不出他牛逼在哪?如果沒有那個人的提攜,愛因斯坦說不定還是無名之輩,受到各方大佬的打壓和排擠,論文也無法通過。


要不是那個人,愛因斯坦還是一位科學共同體之外的專利局員工,在短短的四、五年時間就登頂世界科學之巔,除了他自己出眾的才華和不凡成就,普朗克是他當之無愧的貴人。

1905年,這是愛因斯坦的奇蹟年,這一年他轉正成為專利局的正式員工,完成了博士論文,還發表了光電效應量子論、布朗運動理論、狹義相對論和質能關係等多領域的論文。現在看這些成就都是非凡的,但當時很少有人關注。

當年愛因斯坦的文章在著名學術期刊發表之後,年輕的專利局三級技術專員滿心期待著學界熱烈的討論和讀者雪片般的信件,但這種狀況並未發生。不僅沒有任何大眾媒體報導,在同行內部,當時對這位專利局職員的奇思妙想關注也不多。幾個月後,他才收到了第一封讀者來信,這位讀者就是普朗克。

多年以後,我相信愛因斯坦會感嘆「有一位知己足矣」。比愛因斯坦年長20來歲的普朗克時任普魯士科學院院長。他看出了愛因斯坦關於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與他自己的黑體輻射理論一脈相承,但他特別欣賞的是狹義相對論這篇文章,他給愛因斯坦的第一封信就是關於狹義相對論的一些問題。後來普朗克提名愛因斯坦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再後來又提名愛因斯坦為德國物理學會會長,並多次提名愛因斯坦為諾獎候選人。無獨有偶,普朗克於1918年獲諾獎,提名人正是愛因斯坦。準確地說,他們惺惺相惜。

所以諾貝爾成了他們互刷的平臺。

後來隨著愛因斯坦的腦殘粉越來越多,提名者也越來越多。1921年在14個人的提名下,愛因斯坦終於獲獎了。問題是,1922年居然還踏馬有人繼續提名愛因斯坦!而且提名者比1921年還多啊!

你們是不是不看新聞啊……還是經紀公司請來給愛因斯坦刷票的?不過1922年之後,突然再也沒有人提名愛因斯坦了……為什麼呢?我們真的回不到過去了嗎……

愛因斯坦一共給別人提過9個名,全是咖


然後,被愛因斯坦提名的人全踏馬得了諾獎!

巨巨不愧是巨巨,說誰得獎誰就得獎,諾貝爾再世都沒他這麼厲害。而且1929年居然他還提名了個化學獎是什麼鬼,懂的可真多啊!

然而我統計了一下普朗克、愛因斯坦、薛丁格等人的提名記錄,發現這幫學術界的巨巨們互相吹捧的樣子,整天互相提名來提名去,就跟老鐵們互相刷火箭似的。


尤其是愛因斯坦和普朗克,兩個人不知道有什麼PY交易

1921年,普朗克提名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獲獎了;1922年,普朗克又提名了愛因斯坦……貴圈真亂……愛因斯坦對普朗克那是真愛啊,一直都在滴水之恩,拼命湧泉相報。其實普朗克的成就不差,只是沒有人大力推廣,一直到偶然的一張照片風靡網絡,才被人熟識,這是普朗克的悲哀,一張隨意而拍的側面美顏照,瞬時傾倒眾生。

更讓人羨慕的是,普朗克不僅長得帥,還極具音樂天賦,而且是會彈會唱會作曲的那種!他會鋼琴、管風琴和大提琴,其中,他的鋼琴和管風琴的演奏水平已經達到了專業音樂家的水準。他還上過演唱課,曾在慕尼黑學生學者歌唱協會為多首歌曲和一部輕歌劇作曲。據說,小時候普朗克在家裡彈琴,鄰居們覺得十分動聽,於是就稱他為「普朗克家的舒伯特」。普朗克除了音樂方面的天賦以外,還有極佳的文學才能,沒事還自己寫寫詩句什麼的。。。(這樣的話,作詞也沒問題了)再加上對物理和數學的濃厚興趣,因此,他在選擇大學專業時還糾結了挺久。最後,選擇了自己十分擅長的數學,並且打算課餘時間搞音樂。然而,好好的數學才學到一半,普朗克偶然去聽了一位物理老師的講座,之前中學時期對物理的興趣又被重新點燃,普朗克立馬決定開始兼修物理。在講述能量守恆定律的時候,繆勒為孩子們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建築工人花費了很多氣力才把一些磚塊搬到了屋頂上,後來,雖然建築工人離開了屋頂,但是他所做的功並沒有隨著他的離開而消失,而是變成一種能量被貯存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風吹日曬,屋頂上的磚塊就慢慢地鬆動了。終於有一天,磚塊掉了下來,它們落到了行人的頭上或者是砸到了其他物體上,這個過程就是把先前貯存的能量釋放的過程……這個故事生動地講述了能量守恆定律,把一個複雜的原理融入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之中,使它成為普朗克一生中記憶最深的故事。於是,普朗克不得不在繁忙的數學課程,和同樣需要大量時間的物理,加上大學合唱隊的指揮,以及領導樂隊的活動中。。。遊刃有餘地切換著!

然而,可能是因為普朗克實在是太完美,上帝看不過眼了,只能給他一個悲慘人生。。。

事實上,在普朗克學習物理之初,曾遭到慕尼黑的物理學教授菲利普·馮·約利(Philipp von Jolly,1809-1884)的勸說,叫他不要學物理,這位教授認為:這門科學中的一切都已經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補。(這也是當時許多物理學家所堅持的觀點)但是普朗克堅持學習物理:我並不期望發現新大陸,只希望理解已經存在的物理學基礎,或許能將其加深。

1877年,普朗克來到了柏林大學。在著名物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古斯塔夫·羅伯特·基爾霍夫以及數學家卡爾·魏爾施特拉斯手下學習。本來以為有這幾位導師,自己的學業應該沒問題了,不料,亥姆霍茲與基爾霍夫上課都十分無趣,有時還會講錯……最後普朗克只能選擇自學。。。關於亥姆霍茲,普朗克曾這樣寫道:他上課前從來不好好準備,講課時斷時續,經常出現計算錯誤,讓學生覺得他上課很無聊。關於基爾霍夫,普朗克寫道:他講課仔細,但是單調乏味。臨近畢業,普朗克根據自學的內容,寫了一篇論述「熵增加原理」以及「熱力學定律」的論文。終於熬到了博士論文答辯,離畢業就只差那一小步了。普朗克帶著他精心準備的論文,信心滿滿地參加答辯。然而,這篇學術價值如此之高的博士論文,並沒有得到當時教授們的認可,他們完全不相信普朗克的理論。。。不過,由於他平時的表現很優秀,尤其是他在學校實驗室出色的工作,教授們讓他通過了答辯,獲得了博士學位。

其實,從博士論文開始,普朗克就一直關注並研究熱力學第二定律,發表諸多論文。從柏林大學畢業後,普朗克回到慕尼黑大學當講師,一邊授課,一邊搞研究。大約1894年起,普朗克開始研究黑體輻射問題,發現普朗克輻射定律,提出的能量子概念和常數h(普朗克常數),成為了此後微觀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極為重要的普適常量。1900年12月14日,在德國物理學會的例會上,普朗克作了《論正常光譜中的能量分布》的報告。在這個報告中,他激動地闡述了自己最驚人的發現。他說:為了從理論上得出正確的輻射公式,必須假定物質輻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連續地、而是一份一份地進行的,只能取某個最小數值的整數倍。這個最小數值就叫能量子,輻射頻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數值ε=hν。其中h,普朗克當時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物理常數,它標誌著物理學從「經典幼蟲」變成「現代蝴蝶」。從此,量子論誕生,新物理學革命宣告開始,很快量子論就得到公認。但是,在之後的十幾年,人們始終對他的「量子論」將信將疑,以至於普朗克屢屢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終於,在普朗克被提名多次以及陪跑了十幾年之後,才獲得早該屬於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還不是最慘,甚至可以說這學術上的不公只是他遭遇到的最小的不幸。。。1909年,普朗克第一任妻子因結核病去世。(留下了四個孩子)緊接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普朗克的大兒子卡爾死於凡爾登戰役,二兒子埃爾溫在1914年被法軍俘虜。沒多久,普朗克的兩個女兒又分別於1917年和1919年雙雙死於難產。。。普朗克平靜地經受了這些打擊,格雷特和埃瑪的孩子存活了下來,並且繼承了她們各自母親的名字,普朗克也為她們取名格雷特和埃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傷心欲絕的普朗克投身於反法西斯的活動中。1933年,納粹黨黨魁希特勒正式成為德國元首,諸多科學家受到迫害,特別是猶太科學家。儘管當時普朗克沒有受到納粹的迫害,但是把科學當作生命的普朗克表示:無法眼睜睜地看著昔日同僚被迫害。他們「精確」計算出普朗克有1/16的猶太人血統,說普朗克是「白色猶太人」.。。。於是,納粹就關了普朗克的研究所,把他的理論打成異端邪說(黑體輻射公式被污衊為「只是初等的數學推導」),並逼迫普朗克辭去柏林科學院院長的職務。。。雖然普朗克經歷了這麼多苦難,他依然不放棄學術研究,還是會四處演講。不過,苦難也隨之而來。。。在一次講學途中,普朗克遇上了轟炸,導致他在避彈壕裡躲了幾個小時,甚至差一點就被活埋在下面。

1944年,一場前所未有的空襲炸平了普朗克的居所區,他所有的手稿、日記、書籍和講義以及其他全部個人用品,均毀於一旦,沒能留下一樣東西。1945年,普朗克的二兒子埃爾溫(僅剩的一位)因參與暗殺希特勒未遂而被納粹殺害。至此,普朗克與第一任妻子所生的4個孩子全都去世。。。這無疑給了普朗克致命一擊。此時80多歲的他已經疾病纏身,行動也不便,還要繼續承受白頭人送黑頭人的痛苦。。。

1947年3月,普朗克做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演講——《精密科學的意義和範疇》,在經歷了幾十年殘忍的折磨之後,普朗克只是在演講中無比平靜地說:值得我們追求的唯一高尚的美德,就是對科研工作的真誠,這種美德是世界上任何一股力量,都無法剝奪的,這種幸福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東西,都無法比擬的。不得不佩服普朗克堅強的意志力,在經歷了如此多精神與肉體的磨難後,還能笑對人生。1947年10月4日,普朗克在哥廷根大學醫院中去世,威廉皇家學會為了紀念他,改名為「馬克思·普朗克學會」。人們把普朗克葬在了哥廷根的公墓裡,在他的墓碑上,除了他的名字,只有一行短短的墓志銘,那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物理學常數:普朗克常數h=6.63×10^-34 J·S

愛因斯坦在寫給普朗克的悼詞裡是這樣說的:一個以偉大的創造性觀念造福於世界的人,不需要後人來讚揚,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給了他一個更高的報答。

給人一副科學怪人的形象,很符合大家心目中的科學家的形象,畢竟搞物理和數學的,頭禿了很正常。你告訴我這是普朗克?你說這是哪位明星我都信,但是你說這是那個量子力學奠基人普朗克,你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高中的時候物理書上都有他的照片,明明就是一個謝頂的中年大叔,和這個風度翩翩的帥哥根本不是同一個人,一個人怎麼可能又帥又聰明,這不公平。憑什麼我就是相貌平平,學個高等數學就已經累死了,而他卻美貌與智慧並存。但是,您還真別不信,這就是普朗克。而且人家還不只會物理,他還十分具有音樂天賦,他會鋼琴、管風琴和大提琴,還上過演唱課,曾在慕尼黑學生學者歌唱協會(Akademischer Gesangverein Munchen)為多首歌曲和一部輕歌劇(1876年)作曲。也就是說,人家就算不搞物理,就算去學音樂,也能混的比大多數人要好。事實上,很多的科學家並不只是在某一領域很出彩,而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只不過在科學上的成就更讓世人所知罷了。比如提出過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就會拉小提琴,而且還獲得過獎,就問你氣不氣。普朗克在1879年提交了他的博士論文《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時他才27歲,正是年輕的時候。所以,如果普朗克在看到21世紀高中物理選修3-5教科書上的配圖是,肯定會大呼冤枉:這不是我啊,你別亂說啊。也是,當自己從一個安靜的美男子變成一個油膩的中年大叔時,無論是誰都會崩潰的。但是,物理書上是講述他在量子力學上的成就,他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並提出了普朗克常數,否定了當時物理界對於能量是連續的這一錯誤認識。這時的他已經是48歲了,很符合這個禿頂的科學家的形象。所以,教科書的編撰者如果聽到普朗克的抱怨,他們也會喊冤:普朗克,普大爺,真不是我們故意把您醜化的啊,您在那時真的是這副樣子,這個鍋我們不背。由此可見,搞科學的人,髮際線都很高,就連帥如普朗克,智慧如普朗克這樣的人都無法避免,更何況普通人。當然了,禿頂也是一種智慧的象徵,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嗎「我變禿了,也變強了。」在通往科學的道路上,總是充滿了荊棘,會讓你遲疑,阻礙你前進的道路,當你真的成功趟過了這條路時,你會發現:「誒,我的腦袋咋涼颼颼的呢?淦,我頭髮哪去了。」歲月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帶走了你的頭髮,而科學家則是讓這個過程變快了。不信的話,看看你大學裡面的教授,有幾個還留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向他討教保留頭髮的秘訣,在將來的某一天,你會用到的。同時,如果你有什麼生發的秘訣的話,請趕緊聯繫普朗克、愛因斯坦等一眾科學家,他們肯定很感興趣。畢竟,如果可以的話,誰又願意禿頂呢。普朗克:從前我沒得選,現在,我只想擁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

相關焦點

  • 普朗克人物簡介
    雖然家庭條件優越,但是普朗克學習還是十分刻苦。1867年全家搬去了慕尼黑,普朗克在馬克西米利安文理中學讀書,並在那裡他受到數學家奧斯卡·馮·米勒的啟發,發現自己對數理方面的興趣。從米勒那普朗克學到了生平第一個物理學原理——能量守恆。在這段期間,普朗克第一次接觸了物理學這個領域。換個角度說,米勒應該是普朗克的物理啟蒙老師。
  • 《LOL》泳池派對普朗克皮膚什麼時候上架 普朗克皮膚介紹
    導 讀 LOL泳池派對 普朗克皮膚 LOL泳池派對 普朗克皮膚什麼時候上架,LOL泳池派對 普朗克皮膚多少錢
  • 普朗克常數與一系列普朗克常量分別是什麼?它們支配著這個世界!
    要說普朗克常數就首先要說普朗克這個人,普朗克可以說是量子力學之父,於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並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物理學家。他是最先提出能量子這個概念的物理學大牛,在「紫外災難」中,普朗克利用量子力學的思想完美地解決了「黑體輻射」的問題,提出了普朗克輻射定律。
  • 量子力學的核心,普朗克常數
    普朗克常數定義了我們宏觀實在物理學的尺寸級別,指引了通向奇異量子世界之路。而且微觀世界的量子表現能在宇宙的各種尺度觀測到。實際上,只需要測量陽光的顏色,就能觀測到這種量子表現的效果。甚至還能藉此測量普朗克常數。
  • 普朗克黑體輻射理論
    理想黑體可以吸收所有照射到它表面的電磁輻射,並將這些輻射轉化為熱輻射,其光譜特徵僅與該黑體的溫度有關,與黑體的材質無關。
  • 普朗克常數定義新「千克」
    普朗克常數(記為h)是量子力學中用來計算光子能量的一個常數,它由著名科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體熱輻射的規律時發現,只有假定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地進行的,計算的結果才能和實驗結果相符。這樣的一份能量叫做能量子,每1份能量子等於普朗克常數乘以輻射電磁波的頻率,即E = hv。
  • 因愛人「自殘」而狼狽的明星
    娛樂圈裡的明星,平時很風光,然而一有事情的時候,他們的智 商幾乎為零,甚至有的明星越老越小,什麼事情都要助手和朋友來完成,當然娛樂圈裡的愛情是最不靠譜的,明星在愛情上出事故的例子非常非常的多,他們不知道 是一時衝動,還是為情所困,為了愛情他們總是能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
  • 絕對零度和普朗克溫度是怎麼測出來的?
    物理學告訴我們,理論上最低的溫度是絕對零度,約為-273.15攝氏度,這是無法達到的低溫極限。
  • 內心痛苦換為身體痛苦,選擇自殘的未來?
    當人們的內心陷入痛苦時,這其中又有些人,選擇了自殘。他們為什麼要自殘?自殘甚至會上癮,他們想要通過對身體外部的傷害,來減輕內心的痛苦。為什麼有人會選擇自殘自殘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習慣,是一種會讓人上癮的習慣,自殘成癮的人,他們在生活中往往隱藏得很好,其他人在平時也發現不出什麼異樣。為什麼會有人選擇自殘呢?平常人往往不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
  • 普朗克常數是什麼?為什麼宇宙要依賴它?
    普朗克常數幾乎是所有學過物理的人所知道的,可以說是常識。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於1900年計算得出該常數,這使得他獲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獎。這一常數改變了遊戲規則,其通過描述物質的最細微部分如何在稱為量子的離散束中釋放能量,從而將「量子」本質上置於量子力學中。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 |賢說八道
    普朗克假設,振子只在其能量達到能量單元 ε=hν 的整數倍 nhν 時才會發射輻射,具體的因果性發射機制不知道,但發射以隨機的方式進行:發射的概率為 η,不發射而後繼續吸收能量的機率為1-η。也就是說,每一次當振子的能量 U 為 U=nhν 時,其將全部能量 U 發射出去的事件就可能發生,概率為 η,發射後振子回到靜止狀態開始下一輪的能量積聚。
  • 怎樣幫助孩子擺脫自殘行為?
    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自殘」行為的確有一定的心理困擾,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必須積極面對與處理。當孩子明確表達自殘念頭或出現自殘行為時,作為父母應該做到:(1)用心觀察多陪伴當你發現孩子出現了自殘傾向時候,不要急於打罵孩子。因為打罵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很傷自尊心的。
  • 愛5諸葛大力的偶像普朗克是個什麼樣的人,了解之後你也會崇拜他
    普朗克十分具有音樂天賦,他會鋼琴、管風琴和大提琴,還上過演唱課,曾在慕尼黑學生學者歌唱協會(Akademischer Gesangverein Munchen)為多首歌曲和一部輕歌劇
  • 有聽說過天人五衰嗎?
    天人五衰具體指的是:①衣服垢穢、②頭上華萎、③腋下流汗、④身體臭穢、⑤不樂本座。出自佛家學說。詳細解釋一下:(一)衣服垢穢,謂諸天眾銖衣妙服光潔常鮮,於福盡壽終之時,自生垢穢。出處或者究竟是指哪一類天人,先不去驗證,我們以當今社會的人類來看待這五條定義。
  • 花色豔麗天人菊,美若天人~
    或許你認識金雞菊、雛菊、矢車菊、黃金菊、波斯菊等等,但是你卻不能不知道「天人菊」。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他們的州花就是——天人菊。天人菊是一種在夏日生長在路邊的小花,第一眼看到它時,會感覺它就好像是用轉筆刀削出的鉛筆屑裙子一樣,內紅外黃,特別的別致精巧。
  • 點開你就無法停止,聽雙鋼琴與普朗克的隔空對話
    大公夫人是20世紀初法國重要的藝術贊助人,她希望聽到普朗克和他的童年好友雅克·費弗裡爾——兩人都是傑出的鋼琴家——同臺演奏,就想出了雙鋼琴協奏曲的點子。作曲家寫道,這份委約「令他很高興」,他在當年夏天「只用兩個半月就飛快地完成創作」。9月5日,首演由斯卡拉歌劇院樂隊協奏、作曲家與他的好友共同演奏鋼琴,據普朗克說「毫無瑕疵」且「大獲成功」。
  • 天人的五衰相
    但是在天人的福氣享盡的時候,衣服就開始垢穢了,有汙垢了,髒了、汙染了。頭上的花萎。天人頭上都有「花」,他們的「花」相當於我們人間的頭上的翡翠、珠寶。天人想要什麼,意念一想,頭上就出現各式各樣的「花」。就像很多女孩子如果做天人之後,她們照著鏡子,「我這裡最好來一顆藍寶石」,一顆藍寶石就在那裡了;「我這個地方弄一個髮結」,一個漂亮的髮結就上去了,就像寶冠的翡翠、玉石這些非常好的東西。
  • 天人五衰現象
    經上說,天人很不願意來到人間,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人類身體所散發出的味道或惡臭。他們大約離人類數百公裡就能聞到人類的氣味。天人的身體都是發光的,越是上層的天,光明越大。佛身也常有一旬的光,有特殊因緣時,佛也會放大光明,照徹天地。佛有常光一旬,這個常光要比天人的光強烈的多得多,要光明的多得多。和佛的光比,天人的光是沒法相比的。
  • 析「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關鍵詞,品博大精深的中國優秀文化
    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天人合一」與「天人感應」兩個關鍵詞,前者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原理和哲學思辨,後者則摻雜了太多的封建迷信。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是要人效法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無論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都要保持和諧相處。
  • 就離譜,那些為男友自殘的女孩
    它們宣傳:「如果一個怕疼的女孩子為你劃手指,放血替你擋災,千萬別辜負她。」或是「為了他還是值得的。」一個「血吊墜」送男友,既可以為他闢邪擋災,又能隆重地表達自己的愛意,在這樣的信念下,很多女孩樂此不疲地做著自殘的事。她們也許如上文所說是未成年,也許是執念於那懵懂的愛戀,也許只是為了刻骨銘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