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原本是一件讓人喜出望外的事情,但有些孕媽卻在孕早期就出現了陰道出血的情況,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通常是「糟糕,不會流產吧!」
其實引起孕早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種,並非所有的出血都是流產。今天,袋鼠麻麻就和你聊聊:孕早期為何會陰道出血?
通常只是在內褲上發現有些許出血,或者在上完廁所後擦拭的衛生紙上看見一點點血跡,血跡的顏色從紅色到褐色深淺不等。這種情況多屬於孕早期的「功能性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準媽媽可不必過於擔心。
導致這種出血的原因,多與受精卵著床(點擊查看:受精卵著床記)和宮頸黏膜破裂有關。
受精卵形成併到達子宮後,要植入到子宮內膜,同時要把植入的那一部分變成胎盤,以便從母體獲取營養。而在植入的過程中,就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血管破裂。
由於生理和體質問題,有些媽媽在出血後會迅速吸收,有些媽媽會有一過性出血,還有一些媽媽則會持續出血1~2天。
這種出血一般不會伴有腹痛等不適感,媽媽要做的就是注意保持清潔,一般不會影響胚胎發育。
為什麼宮頸管黏膜會破裂呢?主要是因為隨著胎兒的發育,會把子宮體撐大,而宮頸卻不會被撐大,在宮頸和宮體交界的部位,內膜和子宮壁會發生錯位,這時候可能會有少許出血。
這種出血,多在孕30多天、40多天開始出現,可以持續一天、兩天、一周、兩周,可以斷斷續續,也可以連續每天有一點點。量是很少很少的,少到大多數馬大哈都不會在意,少到你可以沒有任何感覺,孕媽不用過於擔心。
出現陰道出血,並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同時還伴有腹痛等症狀,在臨床上往往被診斷為「先兆流產」。但關於「先兆流產」這個診斷,其實目前多數婦產科醫生都認為是個頗有爭議的診斷。許多在孕早期發生的腹痛和陰道流血,很難界定其是正常妊娠還是真的「先兆流產」。
妊娠早期,自然流產率本身就比較高,而這些流掉的胚胎,絕大多數是存在問題的,屬於「優勝劣汰」的結果。如果出血量多於月經量,而且越來越多,甚至為鮮紅色,多數情況下此時胚胎發育已經停止。這種情況,與其說是「先兆流產」,不如說是「註定流產」,不建議做保胎治療。保險起見,需要做B超來確認胎兒的狀態。
如果妊娠物完全排出,出血會逐漸減少,腹痛減輕,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如果妊娠物沒有完全排出,出血仍多,腹痛明顯,為不完全流產,多數情況下需要緊急清宮。
除出血外,如果準媽媽還伴有下腹部一側持續隱痛或酸脹感,說明宮外孕的可能性較高。不過,單憑這幾點,是無法確認宮外孕的。如果要確診,還需要通過檢查,當血HCG>2000IU/L、陰道B超未見宮內妊娠囊時,異位妊娠(宮外孕)診斷基本成立。
另外,無論是否有宮外孕的徵兆,一旦確認懷孕,還是要儘早去醫院檢查,排除宮外孕。
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著床,如輸卵管、卵巢等部位,隨著胎兒的發育,就很容易造成著床部位的破裂。而一旦發生破裂,孕媽會突然感覺下腹部撕裂樣疼痛,常伴有噁心、嘔吐,極度痛苦,面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下降等,病情發展迅速,能導致失血性休克,後果很嚴重。
如果是有過宮外孕病史、曾患附件炎症、輔助生殖受孕的高危人群,發生出血需要立刻就醫。
(關於「宮外孕」的治療方法,請點擊:這些症狀提示宮外孕!準媽媽一定要當心)
這種情況多是因為準媽媽感染了盆腔炎症或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等疾病,做血常規檢查時可見白細胞升高等炎症跡象,不過這些疾病一般在專科醫生細心的檢查下都可以發現。
對於這種原因引起的陰道出血,應及時治療原發病,否則極有可能會誘發流產。
袋鼠麻麻有話說:
總之,引起懷孕早期陰道流血的原因有很多,並不一定代表流產,孕媽不要一發現出血就亂了心神。但也不能輕視,安全起見,應及時到醫院婦產科就診,以防萬一。
>>>>你還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直擊↓圖片可閱讀)
內容合作:zhangdan@1zdaishu.com
市場合作:yzx@1zdaishu.com
轉載須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