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提起鑽石,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很多年輕人在結婚時,都會購買鑽戒。而那小小的一顆鑽戒,便要成千上萬。但因為廣告商「鑽石恆永久,一顆永流傳」的宣傳語,不少年輕女孩都趨之若鶩。除了鑽戒在陽光底下閃閃發光的特質外,還因為它象徵著愛情的永恆。可以說,很少有女孩不喜歡鑽石的。而在43年前,山東一個女孩在地裡幹活時撿到了一顆重158.786克拉的鑽石,卻主動上交了國家。
魏振芳撿到鑽石
1977年12月份的一天,21歲的山東姑娘魏振芳與生產隊的社員一起到地裡翻整土地。傍晚時分,社員們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陸續開始回家,魏振芳也是如此。就在她準備離開時,突然發現鄰近地頭上還有一塊茅草沒有拔完。魏振芳是一個熱心腸的姑娘,工作時一直倡導「今日事今日畢」,所以她便主動去鄰近地挖茅草。
就在她揮動鐵鍬時,突然看到地裡有一個鵝黃色的東西。儘管魏振芳沒有讀過書,也沒有上過學,但她卻知道,眼前這東西,就是傳說中的「鑽石」。為何一個鄉下姑娘能認識鑽石呢?此事還得從離常林不遠處的羅家莫疃村羅佃邦老人說起。
魏振芳將鑽石上交國家
1937年秋天,羅佃邦在金雞嶺幹活時撿到了一塊重達281.25克拉的巨大天然金剛石,這就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的目前為止最大的鑽石——金雞鑽石。當時有人用40畝地、兩頭牛、一輛車與他交換,羅佃邦都沒有交換。後來因為這顆鑽石,羅佃邦全家搭上了性命,還有一些偽軍和漢奸也因此喪命,最終鑽石被日本人掠奪回了國內。魏振芳總是聽父親講起此事,所以對鑽石有了大概的了解。
當魏振芳將鑽石交到父親手上時,父親激動的雙手顫抖不已。一方面,他為女兒好運氣欣喜不已。另一方面,他又為全家人的未來擔憂。畢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不久之後,便有人得知了魏振芳撿到鑽石的事情,附近八零三礦的領導聞訊上門,做好鑽石的保護工作,以免被投機分子給騙去。
一開始,魏振芳家人想將鑽石留下當「傳家寶」。畢竟這麼大的鑽石,全中國都沒有第二顆。但魏振芳的父親經過深思熟慮後,還是決定將鑽石上交國家。因為以他們的能力,不一定能護得鑽石周全。所以在1978年,父親領著魏振芳上北京,將撿到的巨鑽親自上交給國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新聞聯播節目裡,向全世界宣布了魏振芳獻寶的消息。
因為魏振芳捐獻的常林鑽石堪稱金剛石的「中國之最」,不僅使我國獲得了這顆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天然鑽石,而且還使我國發現了大規模的金剛石原生礦,所以國家決定對她進行獎勵。當領導問她想要什麼時,魏振芳想了半天說:「俺大隊太窮了,連臺拖拉機都沒有。要獎的話,就給俺大隊一臺拖拉機吧!」
魏振芳獲國家獎賞
國家滿足了魏振芳的要求,獎給常林大隊一臺24馬力的拖拉機。除此之外,國家還獎賞給魏振芳千元獎金,同時為她辦理了農轉非戶口,安排她到八零三礦當了工人。魏振芳所在的縣和公社也跟著沾了光,臨沭縣得到國家100萬元的獎金,縣裡用這筆錢建了一個常林針織廠。岌山公社得到20萬元獎勵,公社用這筆錢修建了嶺南頭電灌站,極大改變了當地的水利灌溉條件。
而魏振芳也因為此事成為了名人,時常被各地邀請去開會、做演講。1978年8月,她還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全國第4次婦女代表大會,會議期間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95年,魏振芳又參加了聯合國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且被列為重點採訪對象。可見,任何事情,有舍才有得。魏振芳正是因為放棄了對鑽石的私人佔有欲,才能得到後來的一系列東西。如果是你撿到鑽石,你會作出何種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