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自古以來,鑽石一直被人類視為權力、威嚴、地位和富貴的象徵。作為寶石,必須具備美麗、耐久和稀少這三大要素。鑽石是唯一一種集最高硬度,強折射率和高色散於一體的寶石品種,勝於其它寶石品種。
上世紀70年代,中國人們尚在貧困線上掙扎。這時國家並不富有,人們也通常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殊不知中國人保留著老祖先傳下的美德,節儉、公正廉明,有為共產主義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國家默默地辛勤勞動。在那個簡易樸素的時期,民間發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一個農村女孩在地裡幹活兒時,碰巧撿到一顆重為158.786卡拉的高品質巨鑽,並積極上交給國家。
故事發生在1977年12月21日,地址是山東省沭縣僑民鄉常林村。魏家是村裡的一戶普通家庭,魏振芳的爸爸媽媽全是農戶,全家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為田裡那一畝三分田投入全部心力。那時候,二十一歲的魏振芳與以往一樣翻整農田,眼見太陽就要下山了,村莊裡的別人也早就回家,可是勤快的魏振芳想再多做一點。
因此,魏振芳自己在地裡靜靜地將土壤翻鬆。在不停將土壤翻起來的過程中,魏振芳莫名其妙翻出一個蛋黃尺寸的石塊。魏振芳感覺怪異,拾起來擦乾淨一看,石塊晶瑩透亮、閃閃發亮,她一看就感覺不是尋常物品,因此馬上放下鐵鍬,拿著「石塊」回到家裡。看見放到桌子上的鑽石,全家默不作聲,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最後,沒有上過學的魏振芳張口了,她覺得自己承受不起那麼珍貴的物品,還不如把它上交國家。全家不斷討論,還是沒有結果,魏振芳在哥哥們都表示否認的情況下,還是將這件事情告知了村支書。
村支書害怕懈怠,趕緊匯報給縣上,最終郯城八O三金剛石原生礦的領導幹部獲得了信息,委派了一位權威專家趕到魏振芳家中。經過不斷檢測,確定它是一顆十分高品質的超大金剛石。接著,地委辦公室打電話給臨沭縣規定做好取回來金剛石的配合工作。消息傳出了以後,許多人才知道那顆鑽石是世界第二大的鑽石,在亞洲排名第一,使用價值10個億。
魏振芳全家獲知這真的是一顆十分值錢的鑽石,內心也十分興奮。儘管內心有一點迷失,可是早已選擇上繳國家,就不擔心了。魏振芳的爸爸將鑽石親自包囊好,交給前去承擔交接的臨沂地區建委幹部朱勝利。
朱勝利對魏振芳的個人行為十分讚美,在地委常委會會議上向各位常委會開展了詳盡報告,並提議給予發覺人魏振芳3萬元現金獎賞。地委鎮長朱奇民最後拍板,獎賞3000元。
充分考慮常林村非常貧困落後,地委領導幹部選擇為村內增添一臺24大馬力的大拖拉機,另外充分考慮魏振芳思想進步、覺悟高,選擇由地委同意在岌山公社舉辦數萬人慶功宴表彰會,另外為魏振芳申請辦理農轉非戶口,分配到八O三礦當上職工,再給魏振芳家翻修三間新房。
沒多久,金剛石被逐步送至北京送給國家,由國家領導取名為「常林鑽石」,《人民日報》刊登信息。同一年,中央獎賞給臨沭縣一百萬元人民幣,當中80萬元建了常林尼龍襪子廠,此外二十萬元給岌山公社建了到常林村的常山縣灌溉渠道。
此外,魏振芳也出名了,國內競相邀約魏振芳前往匯報工作,讓她講怎樣發掘鑽石,也是怎樣積極送給國家的。接著,魏振芳前去北京接受領導人員的親切會見,還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報名參加了第四次女性代表大會和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
儘管各種各樣殊榮接踵而至,可是魏振芳沒有迷失自我,維持著最開始的勤快質樸,依然在八O三礦、臨沭縣礦產站、電子材料廠和建設局工作中。魏振芳常說的一句話是:「撿到鑽石就是我一輩子最幸運的事,把它捐贈給國家就是我一輩子最引以為豪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