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球2米深處挖到的土,還能保證每一層都原汁原味嗎?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成功挖土,都有哪些「神器」相助?從月球2米深處抓回來的土,能保證每一層都原汁原味嗎?

圖片來自國家航天局

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能夠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探測器鑽取採樣前,月壤結構探測儀對採樣區地下月壤結構進行分析判斷,為採樣提供數據參考。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其中,鑽具鑽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圖片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長得像鏟子、勺子、筷子模樣的一體機「神器」機械臂,同時具備挖土、鏟土、夾土三種功能,能將月球表面的浮土採集起來。當然,嫦娥五號不僅能採集月球表面的土,還能把月球上深約2米的土也挖出來。

圖片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鑽具上2米長的鑽杆在月球上接收到地球發來的指令後就會不斷向下鑽進。鑽杆具有獨特的空心結構,內層有專門用來裝土的小軟袋,可以一邊鑽一邊把土收起來,同時還可以保證不同深度鑽到的土層層分離,不混在一起,完好保存月壤的層理信息,保證每一層土都原汁原味。

那麼,怎麼在無人採集的情況下判斷土有沒有抓到、裝滿?這就要依靠嫦娥五號的小相機團隊了。月球土快裝滿時,小相機就會敏銳捕捉到畫面,採樣工作就會停止。

為了確保月球樣品在返回地球過程中保持真空密閉以及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探測器在月面對樣品進行了密封封裝。

圖片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打包「神器」月球土壤封裝裝置具有自動關閉的蓋子和用於打包密封的封條,可以把機械臂表採和鑽採機構獲得的土同時打包。在打包的同時,封條對土壤進行密封,從而保證在返回地球途中不接觸大氣,保證帶回來的土壤純天然無汙染。

月球距離地球30多萬公裡,打包完畢後,樣品就要直接交給嫦娥五號專屬月地物流了。

採集到的月壤和月巖樣品放到上升器後,上升器從月球表面起飛、上升,把月壤和月巖樣品送到月球上空,等待前來接應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完成無人交會對接,上升器把攜帶的樣品轉移至返回器。隨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月球軌道上尋找合適的時機、加速從月球飛回地球。

在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飛到距地球5000公裡時,軌道器留在月球軌道,返回器將獨自帶著月球樣品飛回地球,以半彈道跳躍式動作返回地球,最終降落在指定地點。

從月球來的這份專屬快遞,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月球咋「抓土「?嫦娥鑲上金剛鑽!
    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 看似簡簡單單的採樣挖土,卻蘊含高科技! 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
  • 科普|月球上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
    月球上挖土是如何選址的?嫦娥五號回家帶回來珍貴的「月球土特產」,是繼美蘇採樣後40多年來,人類再次成功獲取的月球樣品,選取的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將為科學家了解月球的完整歷史做出貢獻。說到選址,裡面的講究還真不少。
  • 為了月球這抔土-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作為探月三期工程中最核心的一個任務,如何採集到儘可能多的月球樣本並且封裝好,是嫦娥五號的研製重點。經過嚴苛的論證,大家決定同時採取兩種取樣方法。 「一種是鑽取,一種是表取。鑽取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表取是採用機械臂末端固定鏟挖型採樣器,進行表層和次表層月壤採集,實現多點、多次採樣。」彭兢介紹。
  • 不僅去月球挖了「土」,還帶回了「玉兔」
    兩種型號的長徵五號都是採用模塊化設計,芯一級對應5米直徑火箭芯級模塊,芯二級對應5米直徑火箭上面級模塊,助推器對應3.35米直徑火箭助推級模塊。有了如此強大的運載火箭,嫦娥五號才能順利進入外太空,進行長達23天的「月球之旅」。
  • 月球「土」特產已籤收!習近平發來賀電
    「說到月球的特別之處,最容易讓大家想到的就是月球的特殊環境:月球表面幾乎是真空的,還有無處不在的月塵顆粒,大小都有,最小的只有幾個微米,比PM 2.5還要細微。」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在公開演講中表示。與地球上風化剝蝕作用形成的土壤不同,月壤是覆蓋在月球表面的厚層巖屑和玻璃質物質,直徑多小於1釐米。
  • 嫦娥五號在月球挖的2KG土為啥這麼重要
    接下來,讓我們回顧嫦娥五號的探月之旅,聽聽專家給咱們分析嫦娥五號挖的土為啥這麼重要。嫦娥五號任務是近年來中國航天難度最大的一次航天任務。它在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對月球表面探測基礎上,首次對月球表面月壤和巖石進行自動採樣,首次從月球表面起飛,首次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地方交匯對接,首次帶著月壤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直接返回地球表面。
  • 嫦娥五號,去月球抓把土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前幾日,還聽到嫦娥四號在月球重啟執行任務的消息,昨日,就有了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的消息。 嫦五抓把土 在月球表面抓把土,是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
  • 40年前美國送中國1克月球土壤,如今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中國發射火箭的次數實在太多,大家可能都記不清上次發射火箭是什麼時候,幹什麼用的了,這一次為什麼會如此引人關注呢?因為這次真的不一樣——嫦娥五號是去月球「挖土」,然後再帶著土回來!這件事,至今只有美國和蘇聯辦到過。月球土壤十分珍貴,並且研究價值巨大!
  • 中科院金屬所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中科院金屬所馬宗義介紹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12月4日電 (沈殿成)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
  • 40年前美國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次我們親自去月球挖2000克
    這些程式步驟,說來輕鬆,但其實每一步都極具技術含量。比如嫦娥五號8.2噸的噸位——這哪裡是體態輕盈的嫦娥?分明就是一頭非洲象。再比如看似簡單的「吃土」動作,在月球上,就沒那麼簡單。「輕輕地你來了」,最後還要「輕輕地走」,「吃完土」小兔子3號(上升器)還要升空返回地球,但想要從月面起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上升器必須突破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2.9km/s。而且,月球表面可沒有一馬平川的起飛地,更沒有成熟完備的發射塔架。此外,交會對接。「為了吃土,放你走」,「吃完了土,還得再回家」。
  • 中科院金屬所用鋁基複合材料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看完只想說太不容易了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看完只想說太不容易了時間:2020-12-02 09: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看完只想說太不容易了 由於月面無大氣環境,所以探測器可以非常接近月面,但很少會低於15千米,幾乎就是是登月專用軌道,到近月點時候著陸器上的主火箭發動機點火
  • 嫦娥五號從月球挖的土壤無價,美國卻僅開價一美元購買!
    比如說太陽風裡就有少量氦-3,有一些會吹到地球的大氣層外邊,還有一些吹到了月球上。 我們的地底下也有氦-3,它是由放射性物質核裂變產生出來的。地球在形成之後的幾十億年裡一直都在釋放這種昂貴的氣體,剩下少量沒釋放出來的都深埋在幾百公裡以下的地幔,我們無法開採。 要氦-3幹嘛用?
  • 月球取土,地質科技來幫忙
    團隊根據實際月壤的可能狀態和月面低重力的工作環境,選取了不同類型的玄武巖、火山灰、斜長巖、鈦粉等數十種與月壤性質較為相似的地球巖石和礦物,選擇特定的工藝,對巖石進行破碎加工,製造出顆粒形態和成分等都與實際月壤相似的原料,進而將不同粒度的原料進行配比。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 嫦娥五號重8噸 為什麼只挖2公斤月壤呢?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目前嫦娥工程最複雜的一次任務,也是收官之戰,寄託著無數國人的希冀和對月球的嚮往。關注度越大,關注人越多,對於嫦娥五號的相關問題也就越多。這不,就有網友質疑:去一次月球那麼難,為什麼長徵五號起飛重量達800多噸,嫦娥五號重量達8噸,卻只挖兩公斤月壤呢?怎麼不多挖點?
  • 月球背面存在巨大金屬物,重達218萬億噸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月球一直都能引發人類無限的迷思和柔情。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的關注。這些探測器為我們帶來了大量來自月球背面的詳細數據,在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之後,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他們在月球背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金屬物。研究人員在《地球物理通訊》雜誌上發表文章稱: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地下深處29萬米左右的位置埋藏了約218萬億噸的巨大金屬物!
  • 蘇聯當時擁有超前的科技,為何挖地球就挖到12262米,不繼續挖?
    其實這樣的問題其實還需要科學知識來回答,那麼根據常識來判斷的話,地球是不可能挖穿的,我們也不能夠從地球的一邊挖到另一邊。根據人們的研究,我們發現地球分為許多層,我們每往下面挖,下面的溫度就會越高,在最深處的時候竟然達到了驚人的5000度,這樣的溫度很多的挖掘工具都會被直接燒成灰燼,讓挖掘工作無法進行。
  • 月球是空心的嗎?月球上的它很關鍵,獲得新突破!
    太空是一個值得永生研究的空間,在這個巨大空間中存在諸多比地球還要神秘的物質,當人們踏入太空的那一刻感覺很自豪,但同時也很畏懼,地球在巨大太空中實在是太過於渺小,就連地球旁邊的月球也是如此,通過科學家對月球的了解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月球是空心的嗎?其實月球上的它很關鍵,讓研究人員獲得重大突破!
  • 這份月球「土」特產到底有啥用?
    他還介紹 之所以能夠發現這個小可愛 是因為執行此次任務的飛機 加裝了能夠捕捉紅外影像的設備 「只要是自身能夠發熱的 我們都能夠將它捕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