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在潮汕粿條基礎上發明泰式炒麵!

2021-02-27 食在揭陽

提起泰國美食,冬陰功、咖喱、各種海鮮馬上湧入腦海,近年來泰式炒麵(Pad Thai)在世界各地也是越來越火。這道美食已成為泰國的國家料理,但它的烹調方法和用料其實都與中國烹飪有聯繫。

Pad在泰語中意為「炒」,Thai即是泰國,Pad Thai即「泰式炒」,實為一種炒麵。近年來,這種炒麵在美國十分火爆,成了美國泰餐館的標配。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到泰國,Pad Thai在中國遊客中也有了名氣。

泰國最有名的泰式炒麵店要數曼谷瑪哈猜路上的「提沙麥泰式炒麵」,這家店是泰國歷史最久的泰式炒麵店,可追溯至二戰中期。現在,店內五個炒鍋每天不停轉,店外的泰國和外國遊客為了大飽口福大排長龍。

「提」在泰語中意為「天賜的」,「沙麥」則來自店面創始時的主廚沙麥·百沙末的名。店內資深員工本對記者說,沙麥二戰時就來到這裡開炒麵店,當時店沒有自己的名字,就以店所在的地區「鬼門」為名,稱為「鬼門炒麵」,直到1966年9月9日,正式改名為「提沙麥泰式炒麵」,至今也有50多年了。如今,這家泰式炒麵老店依然算是泰式炒麵的「領跑者」,他們開發的蛋包炒麵廣受歡迎。

沙麥·百沙末如今已經過世,她的丈夫措·百沙末介紹說,早年的泰國炒麵就是配上炒雞蛋加糖,不會有很多的配料,後來為了提升味覺體驗開始加入蝦汁,成為這家炒麵店的特色。據他介紹,二戰時期的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發明了泰式炒麵,這位總理還認定他們的店為泰式炒麵最佳餐館,曾邀請外國客人來品嘗。

為何這位總理要發明泰式炒麵呢?據泰國《泰叻報》早先報導,鑾披汶·頌堪在二戰後期因茉莉香米價格攀高,呼籲百姓多吃粿條,即中國潮汕式的麵條,但因為粿條是中國食物,於是強調「泰化」的鑾披汶·頌堪在中國粿條的基礎上發明出了泰式炒麵,起初名字還叫「炒粿條」,或者「泰國炒粿條」。

此後,泰式炒麵風靡泰國,起初都用泰國各地的粿條廠產的米線製作,後來莊他武裡府的一家華人粿條廠產出了保質期較長的米線,於是都改用這種「莊他米線」。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旅遊專欄上由戴維·法利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名泰式炒麵廚師西麗加楞·沙瓦迪認為,米線和炒這種烹飪方式是泰式炒麵的核心,而它們都是在250年前由中國傳入泰國的,不僅如此,泰式炒麵的配料,如豆腐、幹蝦,很明顯都是從中國傳入泰國的。因創新加入的食材不一樣,在甜、鹹、酸三個味道上的把控各自不同,所以泰式炒麵的呈現方式也有差異,比如有的店裡依然選擇放在盤子裡,有的店裡盛在蕉葉上。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泰式炒麵就像泰國的文化一樣,吸收了不少包括中國文化在內的外國文化精華,再經過演變與改造,產生出了不一樣的精彩。

來源/新華社(曼谷) 記者楊舟

視頻/鳳凰視頻

在揭陽,吃什麼、上哪吃、哪好吃、怎麼吃,盡在「食在揭陽」。

相關焦點

  • Pad Thai ——體味舌尖上的泰國
    從貌不驚人但聞名世界的街邊小吃攤,到米其林星級餐廳,種類豐富的泰國美食,令泰國擁有享譽全球的飲食文化。其中,國民級美食——泰式炒麵(Pad Thai),更是泰國美食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Pad在泰語中意為「炒」,Thai即是泰國,Pad Thai即「泰式炒」,從名字上即可看出這道美食在泰國受喜愛的程度。
  • 潮汕粿條來了,豬肉丸湯粿條愛了!
    潮汕粿條做法多種,可以做紅粿,可以湯豬肉丸粿條,可以炒盤牛肉炒粿條,還可以做菜粿早餐吃。也只有在家鄉才能經常吃到菜粿(買粿條來自己包菜吃,餡有好幾種。),在廣州最常吃的還是豬肉丸湯粿條(或各種湯粿條)和清炒粿條或豬肉炒粿條。
  • 從潮汕傳去泰國,這碗變味的「貴刁」又回來了
    竟然在泰國吃到了潮汕粿條一時興起點了份泰式貴刁獨特的泰味瞬間點燃了本辣的食慾回來後,一路苦尋終於給我找到了一家敲正宗的泰國貴刁via@Alee's Pic•ㄕㄩㄈㄤ★ㄩ「貴刁」其實是潮汕話粿條的讀音,早年潮汕人下南洋將這些家鄉味道帶到了泰國。
  • 潮汕粿條吃著究竟有多好?在潮汕遊子心裡,是一份獨特的家鄉記憶
    很多人會把粿條跟河粉混了。其實它們不一樣。粿條的米漿比重大,白白嫩嫩還厚實,一咬下去,牙齒仿佛沒有阻力,勝在口感上更飽滿。▽ 炒粿條河粉薄了一些,白皙晶瑩,薯粉和澱粉比例大,牙齒接觸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齒間的彈力。
  • 傳統又經典的潮汕特色:沙茶醬撈粿條
    最近小區樓下開了一家潮汕牛肉粿條店,作為一個地道的潮汕人,看到家鄉美食,腳它突然就不聽使喚了,走進去看了一圈,不得不說還是很傲嬌的,店裡就一道吃食,那就是粿條,材料自由選擇,加1兩牛肉12元,1兩肉丸12元,1兩牛肚15元……emmmm……看到這裡我果斷選擇出門右拐
  • 廣東有多好吃,潮汕美食之粿條,如何千變萬化打動你的心?
    大家好,我是萄萄,作為一個土生土生的廣東人,今天萄萄要帶大家走進潮汕美食!說起潮汕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萄萄第一想到的是手打牛肉丸,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只要與牛肉丸相關的總會被貼上潮汕的標誌,但是潮汕怎麼可能只有手工牛肉丸呢?
  • 來試試這碗潮汕風味的牛肉丸粿條湯,爽口彈牙的牛肉丸太好吃了
    如果我問你們潮汕著名的小吃有什麼?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哪個?牛肉丸?砂鍋粥?蠔烙?潮汕粿品?滷味?還是粿汁?其實潮汕的特色小吃非常多,但幾乎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潮汕的手打牛肉丸。牛肉丸作為著名的潮汕美食,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用特製的方形錘刀手工捶打。牛肉丸肉質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加了一些嫩筋,吃起來更有嚼頭。在汕頭,幾乎很多的牛肉丸店從以前的手打也慢慢地轉化成了用機器去完成。但對於嘴刁的潮汕人來說,還是習慣性地會去找一些手打的牛肉丸店鋪,純手工的牛肉丸在口感上,彈性,肉質的香味都是機械製作出來的牛肉丸無法比的。
  • 潮州特色「碟中諜」炒粿條,焦香酥脆的粿條,加芥藍牛肉真是絕了
    ,所以人們常說「每逢來潮汕都會胖三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在潮汕眾多的美食中,一份芥藍牛肉炒粿條就很經典了,對於當地人來說,這就是一種很美味的主食了,從中午可以一直吃到凌晨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美食|粿條!超多種吃法,見都沒見過...
    粿條乃潮汕地區特產,是河粉的進化改良版,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粿條」一名是福建閩南地區和廣東潮汕地區的叫法,同屬於閩南語系地區的海南省全省和廣東、福建、臺灣等省份的客家人則將其稱為「粄條」。粿條多以炒和「湯」出現於席上,各地食法大同小異。
  • 粿條與河粉,只差那麼一點點
    粿條源自於潮汕,河粉源自於廣州,兩者同樣是以大米為主料的衍生物,到底有何不同呢?許多潮汕人見到河粉,都會說:「這不就是粿條嗎?」同樣的,許多廣州人見到潮汕的粿條第一反應都會說:「這就是手工河粉呀!」
  • 不貴的「貴刁」,吃出跨國版的潮汕味道
    從澳門開來的茶餐廳泰國籍潮汕粿條
  • 舌尖上的美味——潮汕美食篇
    對於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 「食神」蔡瀾說到廣東美食種類不計其數,但真正能讓大多數人熟知的也只有兩類——廣府美食、潮汕美食。潮汕美食,它那從山吃到海的飲食文化註定能讓潮汕成為堅不可摧的「美食聖地」,所以美食名家蔡瀾先生才會對潮汕飲食給出如此高度的評價。潮汕粿品去一次潮汕地區,你會感覺自己每天都吃好多種叫<粿>的小吃。像河粉一樣的叫「粿條」,但像糯米餈一樣的糰子也叫「粿」,像鱟粿、水粿、檳醅粿、豬朥粿,還有「粿汁」……
  • 粿條和河粉有什麼區別
    粿條 ≠ 河粉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太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這怪不得他們其實連「食神」蔡瀾也曾說道:粿條粵人稱之為沙河粉 簡稱河粉(《蔡瀾談食材之粿條》)從外形看 潮汕的粿條 跟河粉長得一樣其實不然
  • 潮汕美食千千萬,談談你對潮汕美食的評價和最喜歡哪些潮汕美食?
    潮汕早餐的美味和多樣,實在讓人印象深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嘗嘗潮汕人吃的早餐都有哪些吧。牛肉牛雜粿條中國各地都有當地特色的米麵類美食,而在潮汕的米麵美食,那就非粿條莫屬了,粿條之於潮汕,好比竹升面之於廣州,拉麵之於蘭州,炸醬麵之於北京。一早起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粿條配上剛剛燙熟的鮮嫩牛肉,實在是享受。
  • 抗美援朝那會「炒麵」怎麼來的?總理特意趕到東北開個炒麵煮肉會
    抗美援朝那會「炒麵」怎麼來的?總理特意趕到東北開個炒麵煮肉會你問我勝利是怎麼來的?我告訴你,是那些可愛的人,一口炒麵,一口雪,扛過來的。炒麵是怎麼來的?後來人們曉得了這個消息之後,挨家挨戶都開始做起了炒麵。在第二次戰役即將開始打響的時候,總理還特意過來參加,而這個會議就被稱為了「炒麵煮肉會議」。這個會的內容就是要在一個月之內製作完成650萬斤炒麵,以及52萬斤熟肉。但這個任務非常艱巨,而且時間也比較緊,動員了整個東北人民,但也最多只能解決50萬斤,為此任務到了瓶頸。
  • 舌尖上的潮汕
    當然,人們一日三餐,已習慣了吃乾飯、粥,特別是潮汕人。潮汕每個家庭都喝粥,因此以粥為特色的餐飲市場,很有堅實的市場基礎,旺盛的生命力。以粥為主食,早餐吃粥,配以炒菜、小菜,是潮汕人生活的習慣。綿綿香滑,稠稀適度,清而不淡,早餐食粥,既養胃清腸,又養生,這也難怪我很喜歡早餐到公司吃早餐了。經常的,在陪客人用餐的最後,我們也喜歡來上一碗番薯粥,來上一小碟鹹菜、菜脯,也是一種較具特色的待客之道。
  • 最近上熱搜的潮汕,居然還有這麼好喝的湯!
    再get一個隱藏菜單,把豬雜都選上再加一份粿條,同樣的價格又得到了一碗豬雜粿條,豬雜讓骨湯的香濃更加渾厚,秋天來這樣一碗豬雜湯粿條滋潤又滿足。作為一個花生口味愛好者,這碗只要5元的拌粿條是我的心頭好!別家的拌粉拌麵只會提供醬料,而捉肉王的拌粿條上卻撒了不少花生碎,和沙茶醬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吃,口感層次更豐富,喜歡花生口味的朋友我強烈推薦你!
  • 在汕頭這座美食之都,一碗美味的牛肉粿條絕對是你不想錯過的東西
    小編之前有篇文章提到的潮汕美食之一是關於牛的,提到牛肉,自然離不開一碗鮮而不膩的潮汕牛肉粿條。中國南北差異較大,在南方,人們的主食除了米飯外,雜糧也是人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之一。在潮汕,人們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用米漿製成的一種白色呈條狀的東西,稱之為「粿」,將它切成條狀,稱之為「粿條」。在小編讀大學的時候,經常和南方的舍友爭論的一點就是「粿條和河粉到底有什麼區別」,每次都爭的面紅耳赤。以致於小編在廣州吃粉吃多了,都漸漸混淆粿條和粉的區別了。著名美食家蔡瀾在他的《蔡瀾談食材之粿條》就說過,「粿條,粵人稱之為沙河粉,簡稱河粉。」但是粿條和河粉真的一樣嗎?
  • 潮汕紅桃粿做法和竅門-潮汕小吃-潮汕小站
    潮汕紅桃粿簡介 潮汕紅桃粿,是潮汕地區傳統的小吃之一。其由糯米和麵粉為主材料,並且使用了桃果型的模具製作而成,固被稍為「紅桃粿」。由於桃果象徵長壽,所以紅桃粿也代表祈福祈壽的願望。同時在時年八節的時候,也會被做為祭拜先祖的祭品之一。
  • 廣州美食嘗遍100道|長得差不多,憑什麼你叫粿條我叫河粉?
    粿條,是我來廣州吃的第一頓。也是鬧了笑話的第一頓~那天情況是這樣的,我飢腸轆轆地走在石牌東路上,看到裡面有人在吃粉(我當時以為是粉!)。我就走進店裡跟服務員說「我也要一碗粉」。服務員指了指牆上的菜單,讓我自己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