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裡的人間煙火

2020-12-21 和訊

青羊菜市場,算得上是成都最好的菜市場之一。

吳哥賣花的小哥。

函館菜市場的帝王蟹。

阿爾菜市場的蔬菜水果明媚動人。

也可能我孤陋寡聞,記憶裡面不僅是梵谷,好像絕大部分畫家,都很少去碰菜市場這個題材,搞不懂是為啥子。也許熱愛和信仰都是排它的,你信了藝術,就不太接受菜市場——因為它很容易搶奪信仰的位置。你一旦開始畫它,就會愛上它,浸入人間煙火之後,大概就沒心思搞藝術了。

我有個習慣,或者叫愛好,就是每到一個新地方,只要有機會,喜歡到當地的菜市場去轉一下。其實出門在外,自己做菜的機會差不多為零,但並不影響逛菜市場的熱情,因為總會看到一些特別新奇的東西。

□易大叔 文/圖

1

法國的阿爾菜市場

吃欺頭

如果梵谷喜歡做菜,應該不會結局悽慘。當然,反過來說,做菜其實也消耗才華。如果他喜歡做菜,就莫得人盡皆知的藝術家梵谷,對這個世界來說,損失更大——因為吃飯雖然快活,也不過人生走流程,沒辦法像藝術那樣,只要幸運,就能永恆。之所以需要幸運,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並不總能如願。絕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會被歲月洗白,而且縱觀全球幾千年,能夠永恆的藝術品,並不多。

以前看梵谷給弟弟拉奧寫那些信,就曉得,在吃喝這個問題上,除了苦艾酒,他對飯菜沒太多興趣,更不可能熱愛做菜。他的快樂,差不多全在繪畫上面。他當然也喜歡錢,拉奧幫忙賣脫一幅畫,他會高興半天,而且一直安慰拉奧,總有一天,自己的畫會非常成功,可以賣很多的錢。終其一生,梵谷都在為錢所困。有時候我也亂想,要是他自己做菜,應該能夠節約很多錢,可以吃得很快活,健康狀況可能會好一點。因為阿爾那個地方,周圍都是豐饒鄉村,充沛的陽光養出很多極好的農作物和果樹,家禽牲畜也都健康活潑,做成飯菜,應該可口。

我有次到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做活路,攝製組落腳的那家酒店,在城鄉結合部。第二天早上,我一個人從酒店跑出來亂轉,沒幾步就到田壩裡面去了。地裡有西紅柿和茄子,顏色透亮純淨,顯然是陽光照得足夠。說實話,我四顧無人的時候,其實已經起了心,想偷摘一個番茄來吃。但轉念一想,萬一被人抓個正著,自己丟臉事小,關鍵是把同胞的臉都一併丟了,而且摘的番茄肯定也吃不成,很不划算,所以忍住沒動手。

我們那天拍攝的內容,有兩個我非常喜歡,就是逛菜市場和做燒烤。這個菜市場,露天擺攤,小推車之類的就在行道樹下面,算是佔道經營。不到一公裡的長度,據說每周一次,像我們川西農村的趕場。那天陽光清澈,蔬菜水果和各種肉類奶製品都有,顏色全部明媚動人。為了節目拍攝,我先嘗了一個橘子,然後對著鏡頭很誇張地讚嘆說,味道跟小時候吃的橘子一樣。事實是,那個橘子確實好吃得很,咬開之後,可以感覺到很脆的小粒果肉,在齒間裂開,汁水豐潤香甜。這個好吃,我估計是果子新鮮,再加上品種不錯,又是農民自己家裡的果樹,照顧得細心。

吃完橘子之後,攝製組去拍其他場景,我就晃到一家奶酪攤兒,開始品嘗各種奶酪。那個老闆看我吃得高興,開心得很,把紅的綠的黃的各色奶酪,都切下一小塊請我吃。我這人格局不大,只要是吃欺頭,胃口和心情都特別好,就守到那個攤兒一直吃,終於吃得不好意思,就買了一大塊很臭的軟酪。我一句法語都不懂,但在菜市場上,你交流起來根本不成問題,比如我在一個攤兒上拿顆草莓吃,味道好,就朝攤主比個大拇指,對方高興得很,主動又遞給我一顆。我沒有買,她也不生氣,相互笑一個了事。

就又想起梵谷,不管是在雷米爾還是在奧威爾,他其實畫了大量的田野和農民,播種或者收割。在阿爾也一樣,各種炫目的田野,還有那些農民男女,播種,收割,休息,他都畫了很多,但就是沒有畫過菜市場。在阿爾的廣場旁邊,有個酒吧,他經常在那個酒吧喝酒,也畫過那個酒吧。按理說,那個時候的廣場,應該就是農民進城擺攤兒做買賣的地方,隨時看得到,但他顯然沒興趣,不然,畫作裡面肯定少不了菜市場。

2

北海道海邊菜市場

吃蟹肉刺身

記得有年我到吳哥去耍,中午大家休息的時候,我一個人跑到菜市場去,有好多稀奇古怪的瓜果蔬菜,而且顏色鮮豔濃烈,當然還有油炸的青蛙和蜘蛛這些,我後來買了一根烤香蕉,味道不咋地,但還是開心得不得了。吳哥的菜市場有點像成都,鮮花也跟雞鴨魚肉或者瓜果蔬菜擺在一起,有個賣花的小哥,一直看我笑,我先沒搞懂他笑啥子,就上前看他的花,他用手指我的光腦殼,又指天上的大太陽,我才反應過來。一個小女娃子,就拿起一頂草帽過來,想要賣給我。我當然擺手表示不需要。這個時候,來了好幾個跟他們年齡差不多的,指著我的光腦殼,全部笑得前仰後合。小娃兒的時光,就是這麼高級,可以為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就隨便歡樂半天。

還有一次,我跟家人到北海道的函館去耍。那個地方農產品(000061,股吧)很好,我們在田壩裡的小攤兒,就吃過很脆的甜玉米。臨走那天,專門到一個碼頭的集市上去轉,那個地方很像我們青石橋水產市場,賣水產和吃海鮮的店,都在一起。我們去選了扇貝和帝王蟹,還有魚,就在簡陋但很乾淨的店裡吃海鮮。印象最深的,是帝王蟹,個頭巨大鮮活,老闆用帝王蟹的大腿做刺身,雪白蟹肉,放在盤子裡,還在輕微抖動,蘸一點芥末和生抽就吃,第一次吃到那麼好的蟹肉刺身,口感順滑,芥末的辣味裡有一絲蟹肉的微甜。這個鮮味,可能只有在海邊的菜市場才吃得到。當然,其實更大的快樂,還是看到那麼多鮮活的魚蝦貝蟹,都養在乾淨透明的水裡,然後瞬間就成了碗裡的吃食——人其實都是殘忍的,也許我們的潛意識裡,都喜歡看到鮮活的生命,通過吃喝,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3

成都的青羊菜市場

放個風兒

曾經有那麼幾年,忙於各種工作雜事,白天黑夜滿腦殼都是做活路的念頭,半夜醒來眼睛一睜,就使勁想活路該咋個做起走,簡直覺得惱火得很。只要周末沒事,我都跑到家附近的青羊菜市場去買菜,心情一下就放鬆很多,比看書看碟子都管用。

青羊菜市場,算得上是成都最好的菜市場之一,價格在城區內是很便宜的,而且季節跟得特別緊。比如天剛剛一冷,那種平時在鄉壩常見的新鮮腐乳就出來了,在竹篾片編制的篩子裡很整齊地擺起,外面裹一層幹海椒麵,吃起來綿軟香糯,有一股老豆腐才有的那種獨特清香味。又比如春天剛剛一到,這個地方馬上就有椿芽出來,完全跟郊區鄉壩裡面的趕場同步。因為青羊菜市場有一個優點,就是它的外面街上,經常有很多郊區的農民擺攤,所以各種時令蔬菜瓜果來得飛快,而且新鮮。這個格局,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自由市場。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絕大部分的食品供應都是來自國營商店,而且全部憑票,每個人每一個月,吃好多大米麵粉和菜油,都是定額,肉類當然就更不消說。到了春節,有花生和糯米之類的號票發下來,歡天喜地到國營糧店排隊去買。我現在都記得到,小時候跟外婆去排隊買肉,那種肉叫鹽鮮肉,顏色蠟黃,表面上看得見大量的鹽顆粒。賣肉的櫃檯分工明確,一邊是收號票和錢,另一邊負責割肉和過秤。那個年月,刀兒匠是極受敬重的職業,因為他的刀鋒走向,直接關係到買的豬肉是否優良。我那個心氣很高的外婆,每次輪到割肉的環節,都禁不住堆出笑臉,把自己對豬肉的肥瘦需求,認真告訴師傅。割肉師傅神情木訥,嚴肅而權威,很少看出他對誰有明顯的好惡。他的表情,都在刀刃上了。下刀的時候,大家的心就懸起來,目光跟著刀鋒,看它在整片豬肉中遊走,引來心中的暗喜,或者失望嘆氣。

那個時候,在國營商業系統之外,還存在著一個商業體系,就是我們說的自由市場。我曾經好幾次,跟表姐表哥到茶店子的自由市場買東西。記得每次都是周六,五點來鍾天沒亮就出發,在一塊空地上,很多農民挑起擔兒來賣。黑暗中很多手電筒晃動的光亮,隱約看見時令的瓜果蔬菜和雞鴨魚肉之類,還有很稀缺的雞蛋鴨蛋。只要有錢,想買啥子就買啥子,而且根本用不著低聲下氣,賣主和顧客完全平等。我看到那麼多平時少見的東西,高興得到處亂跑。早上回到家裡,外婆和表姨開始清點買回來的稀奇,說說笑笑,有過節一樣的氣氛。當然,自由市場也比較麻煩,因為天亮之前就要散場,如果被抓到,據說錢物都要遭沒收,所以大家買賣都比較慌張。後來聽一些外地朋友擺龍門陣,就曉得那個時候,其實各地都有這種自由市場,根本滅不掉。畢竟,菜市場是人間煙火的能源儲藏地,要是菜市場都沒有了,哪裡還有人間煙火?

再回到阿爾。那天我們買了很多東西回酒店,就在牆角一處燒烤爐那裡做燒烤,我在鏡頭面前裝模作樣做了幾樣菜,記得是雞中翅、茄子和牛排之類,佐料用的是紅酒、海椒麵和薑絲,反正市場上能夠找到的川味調料,都用上了。然後,我們把酒店前臺的一個法國小妹兒喊來,請她品嘗。小妹兒長得乖,看我們攝像機和話筒啥子的一堆人圍到她,很緊張地吃了一口雞翅,就使勁點頭,說好吃。實話說,看她一臉通紅的樣子,我估計她肯定遭辣慘了,而且未必喜歡這種味道,但在這個氛圍下,她也只有穩起。我當然也曉得,那天的燒烤其實完全要不得,但大家還是吃得很高興,因為開始吃的時候,緊張的活路已經做完,有了那個輕鬆,吃啥子都是對頭的了。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我愛這人間的煙火
    所以我也不喜歡趕集,特別是在夏天,天氣又熱,街上滿是黑壓壓的人頭,不小心還會被別人踩到鞋子,耳朵還要承受著讓我抓狂的叫賣音樂,於是我的整個身體都在抗拒,抗拒這種我一開始接觸到並且膚淺理解的人間煙火。長大後我無數次在想,或許也只是因為音樂的緣故,沒有那些叫賣的音樂,沒準兒我真的會這樣喜歡上趕集,喜歡上這個最能感受到人間煙火氣息的活動。我討厭俗氣,但是卻無法避免。因為我身處人間,一介凡夫俗子,偏說自己出淤泥而不染,這樣顯得太過矯情。
  • 即使山河遼闊,我依然愛這一捧人間煙火
    生活本就是這樣熱氣騰騰的底色,這樣的鮮活柔化了生命裡的那些堅硬,與我們平日談論的詩和遠方毫不相干,它就是滾滾紅塵,它就是世俗人間,它讓你覺得其實一切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糟糕。人間煙火味,最是平常,恰又最撫凡人心。
  • 人間最暖煙火情
    載著新鮮水靈蔬果、活蹦亂跳海鮮、新鮮豬牛羊肉的攤販,陸續抵達菜市場,大爺大媽們也出了門。攤販們來到各自的攤位,將自己一天的希望整齊地擺放在攤上,然後一個個精氣神十足地扯開嗓門,讓菜市場成了那個時間點小城最熱鬧的地方。 豬肉攤前,攤主在有限的空間裡將豬肉擺放得井然有序,要肥要瘦,要骨要肉,一眼瞧去一清二楚。
  • 從地攤經濟,探尋古詩詞裡的人間煙火
    自從國家鼓勵地攤經濟的政策一出臺,擺攤的風氣如雨後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一夜之間,街市小巷,,火樹銀花處,小店小攤間,萬頭攢動,人聲鼎沸,各式商品琳琅滿目,那股濃烈的,久違的人間煙火氣息瞬間又回來了。此時,我便想起陸遊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只覺此詩甚是應景。從地攤經濟,探尋古詩詞裡的人間煙火,品味古人筆下的地攤文化。
  • 人間煙火最動人的朋友圈文案:為何你捨不得這人間煙火,煙火即歌
    1.生活就是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手執煙火謀生活,心懷詩意以謀愛。 2.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3.在刮小風,在下小雪,在等跨年的小紅花,和新年的煙火,還有更好的我們。
  • 好的感情是沾染人間煙火,又不困於人間煙火
    這聽起來詩意的人間煙火,卻是最磨人心性的,有人手忙腳亂,有人悠然自得,如果打理得好,也會是浪漫的生活。01人間煙火是愛的成全小金和丈夫都是普通工薪族,收入一般般,還有個懂事聽話的兒子。有一次在商場裡,丈夫多看了某品牌褲子兩眼,差不多一千塊的價格,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小金就毫不猶豫地替丈夫買了下來。丈夫說太貴了,自己又不是領導,又不是老闆的沒必要。小金很體貼的說:男人在外面打拼,面子還是很重要的,再說了男人又不像女人常買衣服,所以衣服質量應該選好一些的。而且不是有人說過,男人想要成功,先從包裝自己做起。
  • 觀潮|「爆改菜市場」:在改與不改中留住城市「煙火氣」
    沒有菜市場就沒有城市  著名歷史學家、法國年鑑學派的代表人物費爾南·布羅代爾曾說:「沒有市場就沒有城市。」菜市場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間,最有人間煙火氣。提起菜市場,很多人依然停留在「髒亂差」的老印象裡,其實隨著近年來各地城市更新改造,菜市場的「顏值」、功能定位、管理服務水平都在提檔升級。
  • 湯馨敏 ll 人間煙火
    關鍵是,我把它從冰箱裡拿出來解凍到放進蒸鍋之前,壓根就沒有想過要檢查一下它的肚子——在我過去的買魚經驗裡,魚到我手上都是剖好後的,我以為天下的魚都這樣。那條魚算是白買了,因為我們誰也不敢動筷子。更鬱悶的是,YY這個大嘴巴,還沒從我家出去,就發了一條朋友圈,把我蒸魚不剖試圖謀害親閨蜜的糗事廣而告之,那之後直到現在,再無一個勇士,敢來我家混吃混喝。
  • 《唐詩裡的煙火人間》:詩人不食人間煙火?其實他們也是俗人一個
    他們並非都是不食人間煙火之人,也如同你我一般都是俗人一個。詩聖杜甫曾有「人民詩人」的美譽。在他的詩歌中展現了安史之亂時期,人民大眾在戰爭影響下的艱難痛苦生活,飽含著不幸民眾們的血淚故事。人們對於杜甫本人及其詩歌作品的印象與評價也大多都是能夠反映人間疾苦現實主義詩歌。可是事實上,從前的杜甫可並不是如此的高大上。
  • 一種好的感覺是參與人間煙火而不被困在人間煙火
    這是真正的人間煙火氣,也是最幸福在生活中的意義。誰說:人間煙火氣,最感動人。這樣,無論曾經是驚天動地是愛情,無論婚姻是多麼令人羨慕,最終都是回歸平淡,回歸平淡的生活,回歸吃喝拉薩,幸福,憤怒,悲傷和歡樂。這聽起來很有詩意,但卻是最讓人心碎的。有些人很著急,有些人很放心,如果管理得很好,這就是浪漫生活。
  • 愛上「人間煙火」這個詞!
    前天和一個平時不怎麼聯繫但一打電話就有驚喜的朋友聊天,聊到前一段時間的抑鬱,他建議我多做做飯,感受一下生活的氣息,那樣會更有人間煙火氣,多寫寫文字,文字是最好的治癒。就那一瞬間,好開心,因為最近我的心裡一直出現的詞語就是「人間煙火」,這個詞從朋友的口中說出來,就像是靈魂上的默契。
  • 尋遍長沙N個小推車,在這裡找到了真正的人間煙火.
    📍 南門口菜市場古龍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在那裡你能了解一座城市的真實面貌,能看到這個城市的民生百態,菜市場裡滿眼的煙火氣息。南門口的菜市場最先迎接你的是鐵鍋裡「噼噼啪啪」的油炸聲,空氣中漂浮著一縷縷的蔥香味和門外站滿了排隊買早餐的市民。
  • 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撫人心
    6.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陳大咖《不過一碗人間煙火》7.慢品人間煙火色,閒觀人間歲月長。8.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 《人間煙火色,是人們在四季的柴米油鹽裡,搗騰出來的生活色》
    煙火色,是兒時廚房上煙囪的煙青色,柔柔的灰,淡淡的暖。    煙囪灰,古人叫「百草霜」,由廚房上百次的燒火而成,有春天燒過的油燜春筍,夏天炒過的苦瓜,秋天煨過的紅薯,冬天滾過的羊肉湯。   人間煙火色,是人們在四季的柴米油鹽裡,搗騰出來的生活色。春風柔情,草長鶯飛,也吹醒了廚房,從煮了一冬的鹹魚臘肉,有了芽嫩綠肥的色彩。
  • 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所以才會有詩常云: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所謂煙火氣,是食物的氣息,也是生活的氣息。它就存在於一瓢一飲、一粥一飯中,平時也許毫不起眼,卻總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給我們溫暖的慰藉。當感覺寒冷的時候,迷茫的時候,困頓的時候,能夠快速治癒我們的,往往並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而是那清淺的人間煙火。
  • 品味西街西的人間煙火
    西街西段開始湧入新鮮元素狀元井美食雲集活色生香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凌晨時分,街上做早點批發的店鋪們,最早升起這座城市的煙火。天剛露白,以西街菜市場為圓點的西街早市便開始了一天的繁華,四面八方的攤販,披星戴月挑著擔趕來這裡;街上兩側賣滿煎糕、油條、花包、發糕、饅頭的店前,擺滿了一個個熱氣騰騰的蒸屜,批發的小販、上班族、買早點的主婦們,來去匆匆;菜肉檔口裡的小販,一邊利索地稱著物品,一邊熱情地跟顧客家長裡短……入夜後,以炒田螺、滷料、燒烤等為代表的泉州特色風味下酒菜,又升起了另一波的煙火
  • 四方小院,人間煙火
    真正惦記難忘的是曾經擁有過,又漸漸失卻的小院煙火。作家白落梅在她的書裡說:「我亦可貪戀人間煙火,殷實人家,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著流年,幸福安康。」世間再大再繁華,所要不多,不過小院煙火。嚮往小院,所要亦不多,不過充滿生機的煙火。看著地裡的種子,陸陸續續釋放自己,冒尖、生長;瞧瞧伏在菜花上的黃蜂,因為生機充滿活力,飛來飛去。
  • 擾攘過後,惟餘人間煙火
    上闋講天地不仁,下闋言人間煙火。侯孝賢的兩部片子——《悲情城市》和《戲夢人生》——講的也是這個主題。喜歡《悲情城市》的人,一定會注意到一個場景:一大堆朋友的聚會上,梁朝偉和辛樹芬二人獨處一隅字條交流的那個場景。這個場景的鋪排很有意思。剛開始是全景,一幫仁人志士慷慨激昂縱論家國時事,時為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臺灣之初,社會劇變矛盾尖銳。
  • 人間煙火色,最撫凡人心
    · 萬物初萌春醒色 ·春風柔情,吹醒了溪頭,草長鶯飛,也吹醒了廚房,從煮了一冬的鹹魚臘肉,有了芽嫩綠肥的色彩。時常覺得大自然的安排真是巧妙,就在大家吃的脂肥指膩的時候,廚房燒出了最新鮮的春味,就像灰暗的冬總是挨著最鮮明的春。春天的煙火色,是醒來,新新的黃,嫩嫩的綠。
  • 最是人間煙火色
    同樣可惜的是那個柚子,準備帶回老家時發現皮上有白斑,只好把它埋到樓頂花盆裡做堆肥了,但得處理一下,將柚子皮剪成小塊 ,把果肉掰成小塊,一邊思忖,人的大腦和柚子差不多大小,若是沒有了思想,一個人腦和一顆柚子大概也就沒有什麼區別。回鄉路上,前半程弟媳給我講之前她的車和另一輛車的擦碰事故,好在是對方全責,但是耽擱了時間,影響了心情,我也在慌亂中忘了應該要帶回家的東西。後半程聽她講她娘家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