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嶺南古邑是我家,粵北明珠產紅茶,物寶天華,人傑地靈,種出一片山水畫……」土生土長的英德人官楚堯,是一個愛寫作、愛寫詩的文藝青年,在他眼裡、心裡、歌詞裡,紅茶茶園猶如一片山水畫般唯美。他從小就夢想著帶領家鄉茶葉走得更遠。
近年來,他創作多首歌頌「英德紅茶」的歌曲,讓當地的茶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故事等融匯進朗朗上口的歌詞中。隨著傳唱深入人心,家鄉人親切地稱他為「英德茶少」。日前,官楚堯被廣東省總工會評為「廣東十大職工好網民」。
歌曲創作:把「英德紅茶」傳唱出去
「英德紅茶,世界高香,縷縷茶香,韻味悠長,知青下鄉,華僑農場,經典故事,四海傳揚……」官楚堯創作的這首《英德紅茶》仿佛在講述一段悠揚的故事,其中的情感,最初來源於他的少年時代——他從小對英德茶文化耳濡目染,「一方面,生而知之,我從小就在茶鄉長大,小時候經常跟著父母叔伯上山採茶,下山制茶,對茶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另一方面,親眼目睹父輩因茶脫貧,也因茶滯銷難覓陷入困境,百感交集。」
這些歌詞講述的英德紅茶故事,糅合茶文化以及背後的淵源,包括知青下鄉、華僑農場等場景,聽著歌曲,閉起眼睛去感受,仿佛置身茶園,空氣裡都是陣陣茶香,這種人文風情,讓當地人如痴如醉,不禁為英德紅茶的演變與傳承感嘆一番,其中文化寓意不言而喻。
記者獲悉,官楚堯在2017年10月創作的歌曲專輯《英德紅茶》在網上得到廣泛傳頌;2018年11月在發表中國第一首紅茶專屬歌曲《中國紅茶》後,成為茶歌曲領域的新興音樂創作人;2019年在第15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期間創作的歌曲《紅茶香飄迎客來》上線全網音樂頻道,在經濟年會期間推送,一個星期內達15萬次播放量;2020年1月,為吸引更多年輕人回家鄉創業創作《小城青年》歌曲。通過創作歌曲在網上各大平臺的搜索量達到720萬次。
「我讀書時就是藝術特長生,主修音樂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從一些歌曲中了解到不同的地方文化。畢業後,我在英德的茶葉公司任茶藝師和運營,期間發現很多企業的宣傳方式單一,所以我就想到創作歌曲去推廣英德紅茶。」他說:「小時候採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聽老一輩的人一邊採茶一邊唱客家山歌,山歌句句不重複,每個詞彙都非常有藝術。這也可能是我從小對音樂感興趣的原因吧。」要創作屬於「英德紅茶」的歌曲,必須對當地紅茶文化深入了解。
他告訴記者,英德紅茶文化的核心是「傳承」與「創新」。「英德紅茶真正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意義!英德紅茶從1959年開始擔任出口創匯的重任,是在老一輩領導、老一輩茶人、老一輩知青以及華僑的艱苦奮鬥下逐漸壯大的,同時在省茶科所的引領下,通過科研、技術創新,為傳統的茶產業引進『新科技』,堅持傳統的制茶理念,又不斷創新發展。」
直播銷售:是帶貨更是推廣品牌價值
「廣東省著名的紅茶之鄉、世界高香紅茶、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茶業品牌建設十強縣……這些年來,英德紅茶可謂乘風破浪,不斷提高知名度。過去英德紅茶銷售主要依靠單一的經銷商模式和展會營銷方式,近幾年很多茶企逐步涉足電商領域。」官楚堯說,傳統的銷售渠道發展比較緩慢,但必不可少,因為很多人購買茶葉都需要先品嘗一下,而直播銷售,以主播推薦的方式幫消費者選好茶,真正購買是基於這款茶的公共品牌影響力。
官楚堯平時推廣英德紅茶時,通過百家號、今日頭條、酷狗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抖音短視頻等渠道推送紅茶知識等,目前全網累計閱讀量達192萬次,吸引粉絲累計95400個。全網使用《英德紅茶》等歌曲製作視頻數量6150個,視頻累積850萬播放量。
2020年6月1日,他正式開通「英德紅茶一號店」網絡直播,從只有5人觀看,到87615人觀看,只用了一個半月時間,他的網店被邀請作為「清遠直播興業」項目助力脫貧攻堅,助推復工復產,促進消費升級。「英德紅茶,世界高香紅茶!」官楚堯說,他平時做直播的時候,都是為「英德紅茶」公共品牌做宣傳,為網友介紹英德,介紹茶文化,講解茶葉的衝泡技巧和品鑑方式等。
是什麼樣的感情,讓他如此為家鄉產品奔波?「是因為家鄉情懷!以前在外面跟別人說我來自廣東英德,很多人都不知道英德在哪裡,經過這些年政府部門對公共品牌的大力宣傳,各茶企不斷地參加全國各地的展會,很多人都知道了英德,了解了英德紅茶。而我作為土生土長的英德人,讓大家知道我們的家鄉,喝到我們家鄉的紅茶,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官楚堯說。
本次被評為「廣東十大職工網民」,他說:「以茶會友,以歌說茶;品得到的底蘊,聽得到的文化。希望繼續創作更多音樂作品,拍攝更多短視頻以及進行更多直播帶貨,繼續助力家鄉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