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群經之首,無易不成將相,不讀易不為太醫。易經講的是天道,地道,人道,氣勢磅礴,字字精煉,可謂一字能表千言,是一部集哲學,教育,數理,軍事,養生,文學於一體的巨著。
易經最原始的時候是一本關於佔卜的書籍,後來慢慢地人們在易經上面加上了一些內容,讓易經不單單是佔卜了,還能看風水,帝王之術、經商之道、天文地理等等都包含在了易經裡,可以說易經是中華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易經,很多愛好者都是買書自學,但是很難理解其中的真理。
想要學習好易經,必須扎紮實實從最基本的知識學起,有了堅實的基礎,再有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易經中的真諦,感受它的魅力所在。
一、《易經》是什麼?
《易經》是夏代的《連山易》、商代的《歸藏易》及周代的《周易》的合稱。其中《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所以從狹義的角度來說,《易經》就是指《周易》。
史學界認為《周易》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聖合著,即伏羲畫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著爻辭,孔子撰《易傳》。
二、什麼是爻
組成易經最多的符號是橫線,那麼這些橫線代表什麼呢?
在《易經》經文中,用"-"表示陽爻,用"--"表示陰爻。陰陽爻就組成了卦。
具體說,每一個卦有六個爻,或者是由三個陽爻或三個陰爻組成;或者是由一個陰爻與兩個陽爻;或是由一個陽爻與兩個陰爻組成。為什麼需要三爻?因為三爻分別象徵「天、地、人」三才。
三、易經的表達方式——八卦
易經的表達方式是八卦,而八卦又延伸為六十四卦。
八卦是由: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單卦組成。知道了八卦就可以推出六十四卦。
乾代表天,
離代表火
震代表雷
兌代表沼澤之地
坤代表承載萬物的大地
坎代表水、月亮
巽代表風
艮代表高山
為了幫助我們記憶,古人總結了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四、為什麼會有六十四卦?
兩個單卦組合在一起就是「復卦」,又稱「重卦」。因為一共有八個單卦,兩兩相組,總共六十四種不同組合,這就是所謂的六十四卦。
這些才是《易經》的主體,告訴我們宇宙的六十四個密碼,大千世界都逃脫不了這個秘密。
每個復卦都有六個爻組成,上面三爻組成的單卦,叫做上卦或外卦。下面三爻組成的單卦,叫做下卦或內卦。
五、易經為何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按其數字排列運行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就是先天八卦數。
後天八卦為周文王所制,又稱文王八卦。其排列次序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沒有形成以前的狀況,叫先天,有了萬事萬物,就是後天了。換句話說,人在娘胎裡是先天,離開娘胎是後天。先天八卦說的是宇宙形成時的狀況,後天八卦說的是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法則。
先天八卦是體,後天八卦是用。如用八卦探求事物的本體實質為何,可以用先天八卦;而用八卦推演萬事萬物變化態勢,則要用後天八卦。
請注意,現在使用後天八卦居多。
《易經》是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一部寶典。 易經是中國儒家千年總結的哲理和經驗,它包羅萬象涉及的範圍很廣,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包括在內的一部百科全書。易經是解開宇宙人生的
俗話說,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今天給你推薦的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注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而是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教你掌握規律,站在今天看明天,你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趨吉避兇,今天的選擇至關重要。」
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每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就向成功的人生邁進一步。
恰逢出版社活動,這本《圖解易經》僅需45塊錢,也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受益終生,是非常不錯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面的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