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到今天,大家都逐步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開始追求飲食健康。
藍鵝……好多食品招搖撞騙,奸商當道,黑白難辨,幹著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
今天號主就舉幾個例子來撕一撕。【畫外音:結果你們發現都是你們常吃Der】
【麥片】
首先強調一個老觀念,麥片≠燕麥片。我們提倡的是吃「純燕麥片」,而不是摻雜著大量大麥片、小麥片的麥片。燕麥裡的大量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清理腸道、疏通血管,對於三高和膽固醇都有很好的食用療效。但是如果是大麥片、小麥片這種就沒有這個效果了。
還有一種更喪心病狂的麥片,也是最受歡迎的麥片,叫水果麥片,加了糖、加了各種水果乾、堅果。【此處號主憂愁臉。】水果和堅果都是好東西,但是麥片裡的水果乾和堅果大部分都添加了糖分和鹽分。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自己去配料表裡看一下。號主有搜索過各種麥片品牌,無額外添加糖的有機燕麥品牌也是有的,但是真的很少,而且價格高很多。人家有有機認證,賣得貴也就算了。某些品牌的麥片裡加了那麼多糖和鹽、還有油炸的玉米片、果乾等等,還賣那麼貴,真是暴利啊,號主就不點名了。當然啦,消費者要負很多責任,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自己去回憶一下,這些個麥片吃起來哪裡是燕麥片,明明是膨化食品好不好?!號主吃過一次某霓虹牌麥片,齁甜好嘛……麥片就跟油炸的一樣。然後小夥伴還在那兒幹吃……
另外,麥片所標榜的「低熱量」也是基於嚴格基礎的。同等分量下,燕麥的熱量是高於米飯的。但是由於燕麥所含的膳食纖維高,一般人吃少量的燕麥就能達到飽腹的效果,所以才有了所謂的「低熱量」。而如果是那些添加物過多的麥片,你根本別指望低熱量。而這些麥片在製作過程中,也會加入不少鈉,原先的低鈉食品標籤也不復存在了。
所以,吃麥片,請吃純燕麥片。如果你願意吃圓形燕麥顆粒的麥片,那個營養更好,但是需要煮。上班狗(比如號主我)圖省事,免煮的燕麥片也是不錯的選擇。你們愛吃水果麥片,那請吃水果+麥片,也很好吃啊。誰敢說「我嫌麻煩」,我馬上打死他。
【全麥/粗糧麵包】
麵包真的很好吃。
現在的麵包店越來越多,花樣也是層出不窮。目前比較流行的有幾大元素:「天然酵母」、「全麥麵包」、「粗糧雜糧」。「天然酵母」並不存在不健康,只是沒有商家宣傳的這麼神奇罷了。全麥/粗糧/雜糧聽著都很健康,實則也很健康。藍鵝,前提是:你買的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全麥/粗糧/雜糧麵包。
坦白說,號主吃過不少市售麵包,還真沒吃到過正宗的。
鑑別最直接的方法是看配方表,基本小麥粉還是主角,所謂的全麥雜糧等比例非常非常少,排在配料表的最後三名裡。現在還有一種現做的麵包沒有標配料表,有一個簡單的辨別方法。全麥/粗糧/雜糧麵包吃口都是很粗糙的、顆粒感很強、口感偏幹偏硬,分量也偏重。與之對應的普通的麵包大家都知道了,松鬆軟軟、蓬蓬鬆鬆、麵包體空隙較大、彈性很好。
另外提醒大家,麵包的鈉含量也都是比較高的。這點上全麥麵包也沒有更大優勢。
某寶上其實有賣比較正宗的全麥麵包,大家記得擦亮眼睛選。號主只是說一下自己選購的途徑,不會推薦店家。港真,全麥饅頭也是很好的,別看不起人家樸素呢。各位巧手小夥伴願意的話也可以自己動手做。
【蔬果乾】
又是一個理解不能的作死產物。
號主說過很多次,國人在吃水果蔬菜這方面幸福感指數絕對是爆表的,種類繁多,價格便宜。(別跟我說CPI,整體和西方國家的比還是便宜的。)你們直接拿水果當零食就好了。還有人說自己蔬菜吃得不夠多,買了老貴的進口蔬菜條來吃。
再靠譜的蔬菜條也得靠【油】來保存啊,還標榜說吃了不會胖!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買前看配料表!!!蔬菜乾吃起來乾乾脆脆的,不愛吃蔬菜的也覺得敲美味。是啊,因為人家有【植物油】啊。有的還有鹽、有糖,你當然覺得好吃了,更不用說裡面的營養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要損失多少。
蔓越莓以治療婦科的名頭迅速火遍各年齡層女性群。國內幾乎吃不到新鮮的蔓越莓,大家都去買蔓越莓幹來吃。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試試新鮮的蔓越莓,炒!雞!酸!你根本吃不下的那種。所以,你覺得好吃的蔓越莓幹加了多少糖大家自個兒估摸下。以我個人的看法,我建議大家不要吃蔓越莓幹。保護婦科的方法有很多,沒必要為了這個去吞那麼多糖。
如果說蔬果乾裡比較健康的品種,可能就是凍幹了,以極低溫瞬間凍幹蔬菜水果,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其中的營養成分。但是,能有新鮮的就吃新鮮的啊!為啥要吃乾貨呢!乾貨是用來看的啊。
說到底,任何東西,大家吃下去,至少要知道自己【真正】吃的是啥。而不是商家說啥就啥。
別輕易被糊弄了。以號主的【苦口婆心臉】來Ending吧。
如果愛,請關注並轉發。(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