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色的彼岸》孩子需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需要相信愛

2021-01-08 慢羊說育兒

文/慢羊

那天,哈裡和姐姐阿蛋吵了一架,因為姐姐不肯將筆借給他。他們相互說了些很蠢、很可怕的話。

哈裡說:「你會後悔的,阿蛋,如果我死了,你會後悔的。」

姐姐說:「不,我才不會呢,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所以趕緊消失吧。」

哈裡狠狠地摔上房門,騎上自行車準備自己去買筆。很不幸,他在路上遇上了大卡車,發生了交通事故。

他死了!他才10歲。

有些心願必須要了卻

哈裡一向是個樂觀的孩子,凡事他都願意往好的方向看,他沒有過多地糾結於自己的死亡。

哈裡來到了「他鄉」,那裡是靈魂抵達的第一站。

他們該去的下一站叫作「天藍色的彼岸」,但是,許多靈魂都滯留在他鄉不肯離開,因為他們還有「未了的心願」。哈裡也一樣,他還不能離開,姐姐和他最後的對話在他腦子裡揮之不去。他想和姐姐見一面,想跟她說句抱歉。

他知道姐姐和自己當時說的都是蠢話、氣話。但是,如果他就這麼離開了,姐姐一定會悲傷、自責……他希望時光能倒流,哪怕只讓他找回那最後的十分鐘,他會對姐姐說「再見,阿蛋,我愛你」什麼的,或是哪怕什麼也不說呢。

阿里一心想著回去,不過,他在這裡還是個「新人」,許多事情他還完全摸不著頭腦,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補救的機會。

幸好,他認識了阿瑟——那是個看起來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他也是在少年時代夭折的。不過,阿瑟已經150歲左右了,他穿著古裝。阿瑟在他鄉已經待了很多年了,他一直在尋找未見過面的媽媽。他手裡珍藏著一枚紐扣,他在等一位衣服上缺失了這枚紐扣的年輕女士。總之,在離開之前,他必須找到媽媽,無論等多少年。他相信媽媽也一定在等待著。

阿瑟成了哈裡的嚮導,帶著他向人間跑去。

如果沒人記得你,那你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其實哈裡在世時就想像過這樣的畫面,哪一天他不幸離世了,最好是因為見義勇為去世的,人們會哀嚎啜泣,人們會為失去了一個善良、了不起的孩子而感到惋惜痛心。幻想著人們為他的死如此悲傷,他的心裡總是暖乎乎的。

但是,現在他真的死了。

回到人間的哈裡成了幽靈,他可以自由地飛翔和穿越,只是,沒有人能看到他。

哈裡想回家,想看看爸爸媽媽和姐姐,還有那隻叫阿爾特的貓。他也想回以前的學校轉轉,他想帶阿瑟看看他的班級。他相信,他們還保留著自己的座位,而且座位上一定擺放著緬懷他的鮮花和禮物。

他有些急不可耐了,以至於阿瑟甚至趕不上他飛行的身影。

他聽見了學習球場上傳來的歡呼聲以及傳球時的吶喊聲。

哈裡衝回學校前,阿瑟提醒他說,別抱太大的期望,這樣就不會失望。那個時候,哈裡並沒有意識到阿瑟到底想說些什麼。

他急於回去看看,他相信自己過去在學校、在足球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想知道,沒有他,他們根本就過不下去。他期待看到那樣的畫面。

下課鈴聲響了,哈裡看到許多熟悉的身影從教學樓裡衝了出來。他大聲朝他們打著招呼,但沒有人停下來。是的,在他們的世界裡,哈裡根本就不存在。

哈裡看到了傑利,那是他的「敵人」。哈裡討厭傑利,他相信所有人都討厭傑利。他還活著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同傑利一起玩。

哈裡又看到了皮特,那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們從小玩到大。過去,下課後他們總是一起踢球,或是玩些別的什麼。哈裡真為朋友感到難過,失去了他,皮特一定很孤單無助。

哈裡聽到傑利邀請皮特一起踢球,他相信皮特一定會拒絕,而且甚至會讓傑利「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然而,他們一起玩了起來,一起哈哈大笑,像是多年的好哥們兒。沒過一會兒,其他孩子也參與了進來。

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最大的死敵玩在了一起,哈裡像是被定在了原地,他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他感到了屈辱,也感到了恐慌——所有人都遺忘了他嗎?

許多事,他一直不知道

走廊上,哈裡看到自己常用的掛衣鉤上釘著別人的名字;教室裡,他的課桌後面坐著一個新來的男孩!課堂上,老師講到了負數,同學們在認真學著——教學還在繼續,而他們知道的知識,哈裡已經不知道了。

「沒了誰,生活都會繼續。」哈裡想起了阿瑟之前告誡過他的話。他感到了徹骨的心寒。

難道,自己是這樣可有可無嗎?

哈裡幾乎感到絕望的時候,突然轉身看到了身後的那片牆。

皮特的文章裡沒有悲傷,相反,他記錄的全是與哈裡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讀著那些過往發生的那些趣事,哈裡很感嘆,原來他曾經擁過如此奇妙的人生;

傑利居然寫了很長的一篇文章,他說,「我和哈裡從來都不是朋友……」。他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了得罪哈裡的事,以至於哈裡始終不喜歡他。他說很多時候都想試著和哈裡做朋友,然而哈裡沒有接納。「哈裡死了,我很難過,這意味著我永遠都不可能和他和好了。」

看著傑利的文章,哈裡真的很意外。他一直以為一切都是傑利的錯,是他先撞的人,是他先給自己取的外號,是他總在欺負人……原來他們只是彼此認為對方不喜歡自己,原來他們之間有那麼多的誤會。

「傑利,我們能做朋友嗎?別難過,好嗎?」哈裡朝傑利喊著,可惜,他得不到任何回應。

哈裡在自然角看到了一棵樹,小樹的旁邊插著一塊牌子,上面刻著字。

謹以此獻給哈裡。來自愛你的全體同班同學。

哈裡離開了學校,他沒有想到,原來大家是這樣地愛他和珍惜他。

他很抱歉,不能陪同伴們一起長大。

走的時候,他沒敢再回頭,回頭會讓人悲傷。

他需要去彌補,那樣他的存在才完整

哈裡還要去做一件事,做完那件事,他才能真正平靜,才能心無掛念地去往「天藍色的彼岸」——他還得去跟姐姐和好。

路過墓地的時候,哈裡看到了爸爸,他正在墓前拾掇著鮮花。

哦,爸爸是如此悲傷!

哈裡真希望自己能安慰他兩句。爸爸往回走的時候,哈裡牽住了他的手,雖然爸爸感覺不到。

哈裡回到了家,那裡也充滿了悲傷。媽媽和姐姐看到爸爸走進來,沒有寒暄,三個人只是互相看了一眼。

「我去看過他了。」爸爸說。「我今天早上也去看過他。」媽媽說。「我放學回家的路上也去看過他,可能和爸爸錯過了。」姐姐說。

他們三個人就那麼枯坐著,屋子裡瀰漫的傷痛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哈裡多希望能讓家人高興起來,他想和他們一起玩遊戲,一起哈哈大笑——只要能讓他們振作起來,做什麼都好。可是,他們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姐姐上樓寫作業了,爸爸媽媽壓抑的情緒終於爆發了出來,他們緊抱著哭了好一會兒。終於,媽媽準備要做飯了,爸爸則出去修剪草坪去了。其實,那片草坪已經光禿禿的,並不需要修剪,但他還是去了。

廚房裡只剩下了媽媽和哈裡。媽媽擺餐具的時候很自然地拿出了四個玻璃杯,但她終於想起了什麼,又收回了一套刀叉。她嘴裡喃喃地說著:「噢,哈裡。噢,哈裡。噢,哈裡。」哈裡一邊說著「噢,媽媽。噢,媽媽。噢,媽媽」,一邊將媽媽緊緊地抱住。只可惜,媽媽什麼都不知道。

哈裡上樓去看姐姐了,他得去完成自己的心願。阿蛋的房間很整潔,牆上貼著哈裡的老照片。從前,牆上可沒有這些。桌子上攤著本子和鉛筆,姐姐應該是準備做筆記的。

姐姐雖然手裡捧著書,但眼睛卻是瞧著那些照片,那有他們一家人的合影,有他們兩個人一起的照片,還有一些節日聚會或是度假時拍的照片。

哈裡將他全部的意念都集中到了桌子上的鉛筆上,然後,那隻筆動了。

阿蛋看到了,她嚇壞了,但並沒有尖叫,也沒有拔腿就跑,她甚至沒有喊來爸爸媽媽。她只是坐在那裡,問道:

「哈裡?哈裡?是你嗎?」哈裡讓鉛筆在紙上寫下了:是。

姐姐激動地說著:

「對不起,哈裡,很抱歉和你說了那些話……我真希望時光可以倒流。真的對不起,哈裡,對不起。」

哈裡讓鉛筆寫道:

我知道。我也很抱歉,阿蛋。 原諒我,阿蛋,求求你,原諒我說過的那些話。

姐姐努力地說著:

當然,我當然會原諒你,哈裡。你能原諒我嗎?能嗎?哈裡。你知道我不是有意的,對嗎?我只是很生氣,才說了那些蠢話。原諒我,哈裡。我愛你。」

哈裡的氣力幾乎要耗盡了,他努力地控制著鉛筆,繼續寫道:

我也愛你,阿——

哈裡來不及寫完姐姐的名字,他已經用完了所有的力氣。但是,他已經說完了該說的話,是時候離開了。

他在姐姐的臉頰上親了一下,又下樓擁抱了爸爸媽媽。

雨過天晴,天空上出現了一道絢爛的彩虹。哈裡竭盡全力地向它跑去,他搭乘著彩虹回到了他鄉。

離別當然是傷感的,但是堅強的哈裡不會任由自己沉浸在自怨自艾中。生命還得繼續,即便他已經離開了人間,他還要繼續往前走。

哈裡獲得了姐姐的原諒,他也讓姐姐知道自己原諒她了。

他終於可以平靜地告別曾經的那個世界,繼續下一段旅程。

讓哈裡感到欣慰的是,阿瑟也找到了他的媽媽。他們真的一直在尋找和等待彼此,誰也不曾放棄——或許,沒有人會被輕易放棄。

哈裡終於抵達了「天藍色的彼岸」,在那裡,他會迎來新的開始。

結語: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相信,總有一些人在默默地愛著他們,他們會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吧?

即便生活中可能有那麼多的不如意,有爭吵,有衝突,有冷落,有欺凌,但也有歡笑呀——你給別人帶去過那麼多快樂,別人也曾將快樂帶入到你的生命力。

很感謝小男孩哈裡和我們分享了他的這段特殊旅程,很感謝他教會孩子們珍惜、包容和愛……

《天藍色的彼岸》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亞歷克斯·希勒的重要作品,一經出版就廣受好評,非常值得推薦給孩子一讀。

本文為慢羊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和轉發!部分配圖截自書籍!

相關焦點

  • 最大的痛不是死亡,而是來不及告別|《天藍色的彼岸》
    父母走了,但是愛還在,就在我們心中,永遠永遠......03 死亡的意義:教會我們愛與告別,以及更好的活以上種種,所以,我想趁我還活著教會我的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死亡,萬一哪天我突然不在了,她們也能更好地接受並好好生活下去。
  • 《天藍色的彼岸》:表白最好的時機不是明天,而是現在
    那就是小說《天藍色的彼岸》中,對於死後世界的描寫:明朗而又溫暖,有序又有些浪漫。小說的作者是英國著名小說家亞歷克斯·希勒。小說用一個孩子的視角,帶我們了解人死後的世界,也通過文字,告誡人們學會珍惜和愛。
  • 《天藍色的彼岸》|你懼怕死亡嗎?
    《天藍色的彼岸》是當代英國作家亞歷克斯·希勒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21世紀最偉大的人性寓言」,它對生命的啟示,不但適合孩子讀,同樣也適合成年的我們。最後他在阿瑟的幫助下,靈魂回到人間,經歷各種遭遇後,他接受了自己死亡的事實,完成了最後心願,最後平靜的走向那天藍色的彼岸。01 對我們親愛的人好好說話一天出門前,哈裡與姐姐阿蛋吵了一架。
  • 愛是不需要證明的 相信它的存在即可
    某些在感情裡被挫敗的人,他們往往是那種需要證明才能去相信愛情的人,他們多數自我價值感較低,而且他們需要不斷地證明才可以,這樣的證明會使得愛漸漸淡化,最後變成一場悲劇而告終。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不在少數,潛意識中不相信自己是被愛的,所以總是需要證明自己被愛著,才會去相信愛情。如果又一次沒有被證明,就會陷入恐慌中,變得奇奇怪的,甚至是有些神經質的。
  • 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這個世界需要你
    鄧紫棋曾說:一個人消極是因為不知道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有影響力,地球沒有了我,又不是不會轉,這世界又不差我一個,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因為我相信這世界真的差你一個,我相信這世界是需要你的,我相信這世界需要一個相信你自己的你。
  • 【windy翻譯】藍色彼岸—一款美如童話的春裝
    即使被燒成了灰,也帶來了光明和溫暖,而她自己是在飛向太陽。這個故事很美,也很憂傷。不禁又讓人想起那個憂傷的童話《天藍色的彼岸》。這個探討生死的童話略顯沉重,似乎和今天這款小衣服扯不上關係,可寫著寫著自然而然就想到這個它。悲傷,是的,但其實並不沉重。
  • 曼陀沙華花海中最後一次回眸,男孩踏上去往天藍色彼岸之路
    藍色的封面,乾淨而清澈,在一個有著陽光溫暖、微風輕拂的午後,習慣地在耳朵裡循環著卡洛兒的《假如愛有天意》,然後我捧起了它——《天藍色彼岸》,一個有些柔軟,帶著些許幻想的名字。不帶些許停頓地一口氣讀完,不曾想到的是一部以死亡和離別為開篇的小說卻如藍色鵝絨般唯美輕柔,讓我置身於滿足與幸福之中。
  • 你知道彼岸花花語嗎
    那麼你知道她的花語及寓意嗎?是在中國佛文化裡,給這種圖騰的定義是幾千年來第一朵自願入地獄的花朵,有凌駕於情之上、愛的升華、悟紅塵飄渺自由等說法,意味著唯美優雅在春分前後3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3天叫秋彼岸,曼珠沙華開在春秋彼岸,非常準時,所以又叫彼岸花
  • ▷ 明明可以愛自己,為什麼還是需要另一半?
    相信你一定看過類似這樣的話:「一定要學會愛自己」「為自己而活」……這年頭,似乎只有懂得愛自己的女性,才算思想進步,才會被冠以精神獨立的高大上標籤,否則就會被群嘲跟不上時代潮流。 無論我們多麼肯定「愛自己」的重要性,可生活和內心卻時不時會提醒,總有一些自己愛不到的角落,比如當你需要陪伴、需要傾訴、需要分享的時候,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需要搭一把手而無人在旁的時候。
  • 在你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前你需要知道的
    覺得自己不可愛,自己的人生就是個錯誤,自己是個失敗者,很無能,為什麼自己什麼都沒有,好的家庭,好的顏值,好的經濟條件,而其他人似乎都比自己好,總有個方面,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知道生活的意義.也許那發生在15分鐘前,誰知道呢?事情發生後,我有很多疑問,太多疑問了,實際上它從來沒有消失,我所有的家人都得需要心理幫助。我們現在也偶爾看心理醫生,為了幫助我們走出來。但是我還是想不通,沒有發現任何跡象,相信我,我想了個遍,實在想不出為什麼我兒子要結束他的生命?
  • 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在《愛的藝術》一書中,作者艾裡希·弗洛姆認為愛是一門藝術,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需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愛不僅僅是狹隘的男女愛情,也並非通過磨練增進技巧即可獲得。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就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並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
  • 彼岸花,就像女人對愛的執拗
    那天和曉林讀到蕭紅的書深深的感到每個人面對沉重生活的無力感它會永遠存在於我們一生的影子裡直到彼岸。彼岸花有一種向上的絕美和掙扎佛學中,它象徵的斷除惡業而那種美,帶著些許悲情和無奈花葉不曾相見,千年起落這大概也在訴說著每個人的我執吧。
  • 0319 藍色彼岸
    當然它也可以是一個電話號碼的後四位,如果是那樣的話。故事或許是這樣。    夜雨裡的愛爾蘭咖啡,手裡的姑娘的電話被雨澆溼,氤氳了後四位數字。他打算在接下來的十幾天內打遍從0000到9999的所有組合。老天有天,姑娘的號碼實在是像一種眷顧,在第一天的下午他便聽到了姑娘的聲音。    這讓他一掃上午的不快。
  • 愛,需要親密也需要空間
    黃維仁博士在《愛之火,怎樣燒得美、燒得旺?需要「氧氣」和「燃料」!——為什麼我越愛TA,TA越不在乎我(2)》一文中曾經說:"愛之火如果要能夠燒得美、燒得旺,我們需要氧氣跟燃料。氧氣就是你給你愛人的空間;而燃料,是我們自己內在的自尊、自信,我們的品格。"
  • 5部少兒文學好書,讓陽光與自信陪伴孩子每天,滿滿成長正能量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家長就開始頭疼,不知道應該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圖書來閱讀才是好的。首先,挑選經典名著肯定是沒有錯的,其次,除了那些世界經典以外,少年文學也應該在考慮的範圍之內。文學是一種獨特的品類,在這個品類下講述無數人的無數生活形態,有的接近我們普通生活,有的離我們生活十萬八千裡遠,不管是哪一種,文學都提供給了孩子一種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機會。如果家長們希望自家的孩子變得懂事、變得明事理、變得善解人意的話,那就一定要看一看下列圖書,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用別人的視角」看問題。
  • 婚姻生活需要為愛改變自己
    天主創造了人之後即說:「人單獨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相稱的助手。」人單獨不好,意味著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願意成為孤獨的。這個助手是用男人的肋骨造的,也是很奇妙的,肋骨離心臟最近,肋骨即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又能把人的身體支撐起來。人的心臟是非常脆弱的,需要強而有力的保護,肋骨恰恰起到了作用。其實男女二人是互為助手,互相幫助,一同走人生路。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相對來說,繁殖期成對出現的原雞會共同的築巢(在地面上挖一個淺坑,然後鋪上乾燥的草),此後,雌雄原雞會多次交配,每次能夠產下1枚蛋,總計產下6-8枚蛋後,雌性原雞開始孵化受精卵,大約經過20天左右的孵化器,小雞誕生。
  • 追光的意義是什麼?無限的希望一直被延長,你相信迪迦的存在嗎?
    對於這檔綜藝節目的名字而言,也是很符合當今最熱的跟迪迦相關的話題,如今也是有很多的追光者,最近在視頻網站上也是出現了很多低價的粉絲,很多人都覺得迪迦是存在的,迪迦就是光的象徵,正直勇敢,以微弱的人類之姿與怪獸戰鬥一次,又一次的拯救地球,迪迦奧特曼是光的象徵,象徵著正義與和平,也象徵著變成更好的自己。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好嗎?家長需要知道
    外向的孩子喜歡熱鬧,喜歡融入環境,在人群中獲得快樂。同樣的外向的孩子需要環境去釋放自己,通過表達,活躍,積極的表現獲得關注,關注帶來成就感,進而讓孩子更加喜歡外向的交流方式,結交的朋友多而廣。而內向的孩子,一般喜歡通過獨處獲得能量,獨處的過程中心無旁騖的思考,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從而獲得快樂和成就感。
  • 倔強、孤獨、單純,需要愛卻拒絕愛的女孩,矛盾讓人心碎
    作為這本書的女主人,綠豆是一個倔強、孤獨、單純的女孩,她從原來的生活中逃出來,在十多歲時開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她卻自相矛盾,她遠離自己的生活,同時重複著過去。她一直像10歲的小女孩需要愛卻拒絕愛,這是一個矛盾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