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3700 字
15min
[導讀]作為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爾克斯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他的成功給很多熱愛文學的人,帶去了極大的精神體驗。對於《枯枝敗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些都是非常棒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苦妓回憶錄》作為馬爾克斯晚年的作品,在創作過程其實是對川端康成筆下的《睡美人》的一份致敬。昨晚翻看了由丹麥導演卡爾森·亨寧依據《苦妓回憶錄》所拍攝的同名電影,電影的情節我就不談了,但談到藝妓,往往其背後伴隨著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心酸往事,對於個人而言是屈辱的,對於一個國家的歷史而言,就像是一道帶血的傷口,即便是好了,也會留下一道難以洗去的疤痕。在此,我只是想藉機談談藝妓與日本文學的發展關係,以及其背後的歷史。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寫得不好之處請各位指正。
一、生活的苦痛
說到日本藝妓,時間得倒退回日本的大正時代(1912-1926年),早期的大正時代,在歷經明治改革之後出現了一段相對短暫而穩定的時間,然而好景不長,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使得改革之後所取得的一點點經濟成績,頓時化為了齏粉。
結果,還沒等整個日本國內緩過神來,隨之而來的,便是30年代初的「經濟大蕭條」,這場「大蕭條」,波及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其中包含英,美,法,德等,當然啦,還包括日本。兩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使得整個日本社會底層的民眾陷入了生存危機。
危機來的時候,擋刀的總是底層群眾,而對於那些社會上流人士來講,可謂是我心依舊。大正時代早期,因明治改革的成功,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坐收漁翁之利,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整個社會的經濟得到高速發展,這時湧現出了一大批揮金如土的富豪。
即便是到了昭和年間,那些富豪依舊大手大腳,揮金如土,沒要絲毫檢點的行為。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莫過於海運業暴富商人山本唯三郎,曾經在飯館消費完畢後,點燃了一張面值最大的百元大鈔(當時的30美元)來尋找鞋子,這時旁邊的藝妓看得目瞪口呆,他又掏出一張擦鼻子後扔掉。與此同時,普通民眾的貧困年復一年地加深,城市中的「殘飯屋」越來越多。
所謂「殘飯屋」,就是將別人每天吃剩下的殘羹剩飯收集起來,然後再向餓肚皮的貧困階層廉價出售的店鋪。對於戰前的日本來講,這些「殘飯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著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它們主要集中在城市貧民窟的周圍。而經營「殘飯屋」的人將收集來的殘羹冷炙裝入木桶,然後放到拉車上拉回貧民窟,每次看到剩飯拉車回來,貧民窟中都會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然後大家等著開飯。
由於當時的經濟低迷,不景氣,加之日本國內的局勢動蕩,軍部勢力的抬頭,使得整個日本國內極為混亂,底層民眾活得極為艱辛。全國從上之下,迫切需要找到一個對外緩解自身壓力的出口,於是就悍然發動1937年的盧溝橋事件,從此也就拉開全面戰爭的帷幕。
而這個時候,也是日本色情爆發的時代,人們容易誤會戰前日本女性似乎都是溫婉,害羞的大和撫子(類似於中國的賢妻良母),可謂是大錯特錯。這個時候也是色情與混亂席捲日本的時代。
說到日本的色情業爆發,在此不得不提咖啡館女招待,當時的咖啡館在大阪,東京等地異常火爆。咖啡館之所以紅火,並不是那個時代的日本人有多麼喜歡這種完全不屬於日本的舶來品,而是咖啡店所帶來的的特殊服務。
由於咖啡館女招待的大量出現,很快就變了味兒,咖啡館與色情開始出現了融合。而能夠享受這些服務的,往往都是些社會名流,達官顯貴,財界大亨,他們開始頻繁出入以東京新橋為中心的花街柳巷展開交際,其中也不乏一大批文人雅士,像畫家黑田清輝,和田英作,岡田三郎助等;作家歐森外,正宗白鳥,正岡芸陽,押川春浪等。
二、關於藝妓文學
關於文人出沒於花街柳巷,我在這裡要提一位在日本文壇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那便是《人間失格》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的一生,大多數時間是伴隨著酒精,嗎啡和女人度過的,而且一生自殺次數達5次之多(只有最後一次成功了,當時39歲,和一位迷戀他的女粉絲跳玉川河自殺),太宰治的第一個「心中」對象姓田部,然而當其發現與一位畫家出軌時,太宰治幾近崩潰。分手多年以後,太宰治和朋友參觀那位畫家的一個畫展,太宰治跟朋友說:「畫得不怎麼樣啊。」
《人間失格》是一部自我靈魂讀白式的作品。小說的主角從青年到中年,總在不停的逃避,沉淪,自我放逐,自殺,酗酒,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他渴望被愛,渴望抒發自我內心的痛苦,可他又在不停的自我否定,看上去像個矛盾體。這一切看上去,與他自身是多麼的相吻合。
除了太宰治,另外不得不提的,還有一位耽美派作家永井荷風,作為日本唯美主義文學的開山祖師,他有很多作品流傳於世,主要作品有《地獄之花》,《隅田川》,《爭奇鬥豔》,《梅雨之後》,《纆東綺譚》,《兩個妻子》,《東趣話》等,其中《地獄之花》帶有自然主義的傾向。
他的寫作風格多帶有纏綿雅致的筆調和香豔的情色趣味,讀起來,就如同耳畔之側,吹起了一陣陣香風。永井荷風一生最高的傑作便是《纆東綺譚》,該小說以東京社會底層的陋巷為背景(作為一名帶有自然主義傾向的作家,陋巷恐怕是他最好展示才華的舞臺吧)。
講述了單身中年小說家大江匡,為了寫一部小說《失蹤》,而暫住在富有傳統特色的纆東,偶然間邂逅了一個曾經是藝妓,現在淪為娼妓的女子阿雪,通過不斷的與阿雪接觸,漸漸的阿雪對其推心置腹,並且有意與他建立長期的戀人關係,最後當戀情還未發展到不可控之前,離開了阿雪,各走各的路......(寫到這裡,我禁不住插上了耳機,聽了一遍臺灣歌手李宗盛與歌手陳淑樺對唱的《你走你的路》),
《隅田川》描寫了十八歲的長吉,面對自己的青梅竹馬阿絲要當藝妓的苦悶心理,小說始終伴隨著長吉對自己未來的悲觀與無助心理,表現了阿絲的堅韌樂觀,長吉的軟弱,無助。
谷崎潤一郎,作為日本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曾今在1958-1965年7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聽上去是不是讓人想起了村上春樹)。他的作品《痴人之愛》,《文身》也屬於藝妓文學。《痴人之愛》描寫的是28歲的河合讓治收養了一位15歲的打工妹娜奧密,意圖將其調教為「偉大而了不起」的女性,供其吃穿,學英語,交際舞,想把她培養成自己喜歡的女人以及未來帶出去羨煞旁人的妻子。
結果,娜奧密風流成性的天真外表下,暗藏心機,反而將河合讓治給降服了,並任其擺布...(用當下的話講,就是個心機girl)。《文身》描寫了紋身師清吉的夢想是用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技術,在美女的背上刺出一隻巨大的母蜘蛛圖案,並欣賞美女的痛苦,然而在一次偶然的過程中遇到一位見習藝妓,最後在她的身上實現了她的理想。
岡本加乃子在其《老妓抄》中講述了藝妓小園在其年老之後,為了尋找自己一生所渴求的真愛,將一個修電器的青年男子養在家中,以幫助其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好的環境並沒有使其更加努力,反而開始漸漸懷疑自己的夢想。
廣津和郎在其長篇小說《女給》,可謂是對日本咖啡館全盛時期做了最細緻,最全面的描寫。女主人公小夜子出身北海道,因意外懷孕不得不離家到東京打拼,其中做過小偷,最後來到銀座做了咖啡館女招待,在做女招待的過程中認識了詩人吉水和會社職員相良,特別是對相良用情頗深,遂鬧出自殺事件...
白樺派作家裡見弴在三部曲《遲到的初戀》,《夏會》,《買妻的經驗》講述了一個青年放蕩不羈的生活作風,在懂得愛與被愛之後,全身心投入愛戀之中,並積極向上的故事。
泉鏡花做為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的傑出作家,其作品《婦系圖》中,主人公早瀨主稅與藝伎阿鶯相愛並同居,後被其老師酒井俊藏給拆散了,然而,酒井女兒妙子也是他當年與藝伎所生。後來阿鶯得重病,臨終時喊著主稅的名字。酒井終被藝伎阿鶯的人品和真心感動,而主稅最後為酒井老師的女兒妙子相親時受辱,復仇後也服毒殉情自殺。
渡邊淳一作為日本當代有影響力作家,其作品《失落園》也算是藝妓文學,《失落園》在1997年發表之初,在整個日本文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小說的女主人松原凜子是醫學教授之妻,男主人公久木祥一郎是出版社的主編。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上他們邂逅了,雙雙迅速墜入愛河而無法自拔,可這種婚外戀卻為各自的家庭所不容,最後導致這對中年男女雙雙殉情自殺。《失樂園》出來之後,很多人認為是受昭和十一年(1936年)阿部定事件的影響做創作的(關於阿部定事件可以上網查)。
文章的結尾處,在此我不得不搬出大家所熟知的知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兩部作品《伊豆舞女》和《雪國》,第一次接觸了他的作品是在上高中的時候,《伊豆舞女》作為課文走進了我的高中生活,第一次讀,感覺怎麼能有人將少男少女那種朦朧的愛戀之美寫到如此極致而超脫,對審美的分析以及細膩情感的把控,他簡直做到了恰到好處。
讀完之後,我內心按捺不住手舞足蹈起來,一頓狂喜(高中時期我可沒談戀愛哦,我只是感覺寫得好而以)。此後的日子裡,我又反反覆覆讀了很多遍,以至於,最後川端康成這個名字被我深深的記住了。
藝妓文學作為反映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與縮影,它們不僅僅代表著當時日本那一代人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下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更是一場場靈與肉的考驗與掙扎,而掙扎的出口,卻通向了我們(以侵略他國作為宣洩自身情緒與壓力的出口)。
註:有空我希望寫一篇關於日本的咖啡,咖啡女招待,以及日本與咖啡之間的淵源的文章
參考資料:
[1]:日本「藝妓文學」與身體審美 | 百度學術
[2]:永井荷風,一位叛逆、反俗、反戰、懷古的唯美派作家 | 上海譯文
[3]:日本藝伎及其文化淵源 |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網
[4]:《1937年的日本》| 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