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妓文學與那個年代的社會現狀

2021-01-09 苦艾文藝

本文約3700 字

15min

[導讀]作為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爾克斯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他的成功給很多熱愛文學的人,帶去了極大的精神體驗。對於《枯枝敗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些都是非常棒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苦妓回憶錄》作為馬爾克斯晚年的作品,在創作過程其實是對川端康成筆下的《睡美人》的一份致敬。昨晚翻看了由丹麥導演卡爾森·亨寧依據《苦妓回憶錄》所拍攝的同名電影,電影的情節我就不談了,但談到藝妓,往往其背後伴隨著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心酸往事,對於個人而言是屈辱的,對於一個國家的歷史而言,就像是一道帶血的傷口,即便是好了,也會留下一道難以洗去的疤痕。在此,我只是想藉機談談藝妓與日本文學的發展關係,以及其背後的歷史。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寫得不好之處請各位指正。

一、生活的苦痛

說到日本藝妓,時間得倒退回日本的大正時代(1912-1926年),早期的大正時代,在歷經明治改革之後出現了一段相對短暫而穩定的時間,然而好景不長,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使得改革之後所取得的一點點經濟成績,頓時化為了齏粉。

結果,還沒等整個日本國內緩過神來,隨之而來的,便是30年代初的「經濟大蕭條」,這場「大蕭條」,波及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其中包含英,美,法,德等,當然啦,還包括日本。兩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使得整個日本社會底層的民眾陷入了生存危機。

危機來的時候,擋刀的總是底層群眾,而對於那些社會上流人士來講,可謂是我心依舊。大正時代早期,因明治改革的成功,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坐收漁翁之利,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整個社會的經濟得到高速發展,這時湧現出了一大批揮金如土的富豪。

即便是到了昭和年間,那些富豪依舊大手大腳,揮金如土,沒要絲毫檢點的行為。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莫過於海運業暴富商人山本唯三郎,曾經在飯館消費完畢後,點燃了一張面值最大的百元大鈔(當時的30美元)來尋找鞋子,這時旁邊的藝妓看得目瞪口呆,他又掏出一張擦鼻子後扔掉。與此同時,普通民眾的貧困年復一年地加深,城市中的「殘飯屋」越來越多。

所謂「殘飯屋」,就是將別人每天吃剩下的殘羹剩飯收集起來,然後再向餓肚皮的貧困階層廉價出售的店鋪。對於戰前的日本來講,這些「殘飯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著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它們主要集中在城市貧民窟的周圍。而經營「殘飯屋」的人將收集來的殘羹冷炙裝入木桶,然後放到拉車上拉回貧民窟,每次看到剩飯拉車回來,貧民窟中都會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然後大家等著開飯。

由於當時的經濟低迷,不景氣,加之日本國內的局勢動蕩,軍部勢力的抬頭,使得整個日本國內極為混亂,底層民眾活得極為艱辛。全國從上之下,迫切需要找到一個對外緩解自身壓力的出口,於是就悍然發動1937年的盧溝橋事件,從此也就拉開全面戰爭的帷幕。

而這個時候,也是日本色情爆發的時代,人們容易誤會戰前日本女性似乎都是溫婉,害羞的大和撫子(類似於中國的賢妻良母),可謂是大錯特錯。這個時候也是色情與混亂席捲日本的時代。

說到日本的色情業爆發,在此不得不提咖啡館女招待,當時的咖啡館在大阪,東京等地異常火爆。咖啡館之所以紅火,並不是那個時代的日本人有多麼喜歡這種完全不屬於日本的舶來品,而是咖啡店所帶來的的特殊服務。

由於咖啡館女招待的大量出現,很快就變了味兒,咖啡館與色情開始出現了融合。而能夠享受這些服務的,往往都是些社會名流,達官顯貴,財界大亨,他們開始頻繁出入以東京新橋為中心的花街柳巷展開交際,其中也不乏一大批文人雅士,像畫家黑田清輝,和田英作,岡田三郎助等;作家歐森外,正宗白鳥,正岡芸陽,押川春浪等。

二、關於藝妓文學

關於文人出沒於花街柳巷,我在這裡要提一位在日本文壇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那便是《人間失格》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的一生,大多數時間是伴隨著酒精,嗎啡和女人度過的,而且一生自殺次數達5次之多(只有最後一次成功了,當時39歲,和一位迷戀他的女粉絲跳玉川河自殺),太宰治的第一個「心中」對象姓田部,然而當其發現與一位畫家出軌時,太宰治幾近崩潰。分手多年以後,太宰治和朋友參觀那位畫家的一個畫展,太宰治跟朋友說:「畫得不怎麼樣啊。」

《人間失格》是一部自我靈魂讀白式的作品。小說的主角從青年到中年,總在不停的逃避,沉淪,自我放逐,自殺,酗酒,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他渴望被愛,渴望抒發自我內心的痛苦,可他又在不停的自我否定,看上去像個矛盾體。這一切看上去,與他自身是多麼的相吻合。

除了太宰治,另外不得不提的,還有一位耽美派作家永井荷風,作為日本唯美主義文學的開山祖師,他有很多作品流傳於世,主要作品有《地獄之花》,《隅田川》,《爭奇鬥豔》,《梅雨之後》,《纆東綺譚》,《兩個妻子》,《東趣話》等,其中《地獄之花》帶有自然主義的傾向。

他的寫作風格多帶有纏綿雅致的筆調和香豔的情色趣味,讀起來,就如同耳畔之側,吹起了一陣陣香風。永井荷風一生最高的傑作便是《纆東綺譚》,該小說以東京社會底層的陋巷為背景(作為一名帶有自然主義傾向的作家,陋巷恐怕是他最好展示才華的舞臺吧)。

講述了單身中年小說家大江匡,為了寫一部小說《失蹤》,而暫住在富有傳統特色的纆東,偶然間邂逅了一個曾經是藝妓,現在淪為娼妓的女子阿雪,通過不斷的與阿雪接觸,漸漸的阿雪對其推心置腹,並且有意與他建立長期的戀人關係,最後當戀情還未發展到不可控之前,離開了阿雪,各走各的路......(寫到這裡,我禁不住插上了耳機,聽了一遍臺灣歌手李宗盛與歌手陳淑樺對唱的《你走你的路》),

《隅田川》描寫了十八歲的長吉,面對自己的青梅竹馬阿絲要當藝妓的苦悶心理,小說始終伴隨著長吉對自己未來的悲觀與無助心理,表現了阿絲的堅韌樂觀,長吉的軟弱,無助。

谷崎潤一郎,作為日本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曾今在1958-1965年7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聽上去是不是讓人想起了村上春樹)。他的作品《痴人之愛》,《文身》也屬於藝妓文學。《痴人之愛》描寫的是28歲的河合讓治收養了一位15歲的打工妹娜奧密,意圖將其調教為「偉大而了不起」的女性,供其吃穿,學英語,交際舞,想把她培養成自己喜歡的女人以及未來帶出去羨煞旁人的妻子。

結果,娜奧密風流成性的天真外表下,暗藏心機,反而將河合讓治給降服了,並任其擺布...(用當下的話講,就是個心機girl)。《文身》描寫了紋身師清吉的夢想是用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技術,在美女的背上刺出一隻巨大的母蜘蛛圖案,並欣賞美女的痛苦,然而在一次偶然的過程中遇到一位見習藝妓,最後在她的身上實現了她的理想。

岡本加乃子在其《老妓抄》中講述了藝妓小園在其年老之後,為了尋找自己一生所渴求的真愛,將一個修電器的青年男子養在家中,以幫助其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好的環境並沒有使其更加努力,反而開始漸漸懷疑自己的夢想。

廣津和郎在其長篇小說《女給》,可謂是對日本咖啡館全盛時期做了最細緻,最全面的描寫。女主人公小夜子出身北海道,因意外懷孕不得不離家到東京打拼,其中做過小偷,最後來到銀座做了咖啡館女招待,在做女招待的過程中認識了詩人吉水和會社職員相良,特別是對相良用情頗深,遂鬧出自殺事件...

白樺派作家裡見弴在三部曲《遲到的初戀》,《夏會》,《買妻的經驗》講述了一個青年放蕩不羈的生活作風,在懂得愛與被愛之後,全身心投入愛戀之中,並積極向上的故事。

泉鏡花做為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的傑出作家,其作品《婦系圖》中,主人公早瀨主稅與藝伎阿鶯相愛並同居,後被其老師酒井俊藏給拆散了,然而,酒井女兒妙子也是他當年與藝伎所生。後來阿鶯得重病,臨終時喊著主稅的名字。酒井終被藝伎阿鶯的人品和真心感動,而主稅最後為酒井老師的女兒妙子相親時受辱,復仇後也服毒殉情自殺。

渡邊淳一作為日本當代有影響力作家,其作品《失落園》也算是藝妓文學,《失落園》在1997年發表之初,在整個日本文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小說的女主人松原凜子是醫學教授之妻,男主人公久木祥一郎是出版社的主編。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上他們邂逅了,雙雙迅速墜入愛河而無法自拔,可這種婚外戀卻為各自的家庭所不容,最後導致這對中年男女雙雙殉情自殺。《失樂園》出來之後,很多人認為是受昭和十一年(1936年)阿部定事件的影響做創作的(關於阿部定事件可以上網查)。

文章的結尾處,在此我不得不搬出大家所熟知的知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兩部作品《伊豆舞女》和《雪國》,第一次接觸了他的作品是在上高中的時候,《伊豆舞女》作為課文走進了我的高中生活,第一次讀,感覺怎麼能有人將少男少女那種朦朧的愛戀之美寫到如此極致而超脫,對審美的分析以及細膩情感的把控,他簡直做到了恰到好處。

讀完之後,我內心按捺不住手舞足蹈起來,一頓狂喜(高中時期我可沒談戀愛哦,我只是感覺寫得好而以)。此後的日子裡,我又反反覆覆讀了很多遍,以至於,最後川端康成這個名字被我深深的記住了。

藝妓文學作為反映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與縮影,它們不僅僅代表著當時日本那一代人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下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更是一場場靈與肉的考驗與掙扎,而掙扎的出口,卻通向了我們(以侵略他國作為宣洩自身情緒與壓力的出口)。

註:有空我希望寫一篇關於日本的咖啡,咖啡女招待,以及日本與咖啡之間的淵源的文章

參考資料:

[1]:日本「藝妓文學」與身體審美 | 百度學術

[2]:永井荷風,一位叛逆、反俗、反戰、懷古的唯美派作家 | 上海譯文

[3]:日本藝伎及其文化淵源 |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網

[4]:《1937年的日本》| 潘越

相關焦點

  • 日本藝妓文學:「身體審美」的感性呈現
    藝妓文學"顧名思義就是描述藝妓生活的文學作品,或藝妓為主人公的文學作品。按照文學性的強弱,"藝妓文學"可W分為文學色彩較弱的紀實類作品和文學色彩較強的小說類作品。世界上對藝妓真實情況作介紹的主要作品有:美國作家阿瑟?
  • 日本藝妓老照片:造型奇葩,色彩搭配驚悚!
    藝伎是在日本男權社會極端膨脹為背景下產生的。她們的服務對象通常是那些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在日本,談論生意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伎相伴,為他們斟酒上菜,調節氣氛,當然這種服務的開銷也著實不菲。下面展現的是一組一百多年前日本藝妓的彩色好片,十分難得!但是也有造型十分獨特的藝伎老照片,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 日本藝妓與上海
    著名的日本藝妓與上海在歷史上也有一段緣分。1880年,上海開了三盛樓茶屋,聘用了三位日本藝妓,學幾句蘇州方言,為中國客人服務。接著,上海又出現了美滿壽、開東樓、玉川品香、登瀛閣等茶屋,人們簡直是趨之若鶩。當時,上海盛行的妓女評選中也可發現日本藝妓的名字,她們都身穿和服,或手持花傘,或三味線,表演的應該是日本的歌舞。
  • 日本藝妓真的不是妓女嗎
    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在昂貴的餐廳和茶舍裡,談論生意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妓相伴,為他們斟酒上菜,調節氣氛,而這最少也要花費1千美元。藝妓並非日本特有。黃遵憲認為藝妓「甚類唐宋官妓、營妓」。中國的唐宋時代,士大夫攜妓吟唱,是當時普遍的習俗,在中國浩瀚的詩詞曲賦中,留下了不少詠唱歌姬的佳句。當時中國的官妓,以及朝鮮的妓生,和日本的藝妓都有相類之處。
  • 《藝妓回憶錄》:傾訴了一個日本二戰時期前後,悽美的愛情故事
    最早聽說《藝妓回憶錄》是因為《take me hand》這首歌,輕快優柔的曲風配上主角小千代和主席的那段對話,讓我的心一下子為之傾倒。這部電影是2005年由羅伯·馬歇爾執導的一部愛情劇情片,豆瓣評分7.4分。整個影片按照主角千代的回憶為主線,回憶自己的悲慘一生。實際上,千代的遭遇,是整個二三十年代日本貧苦女性悲慘命運的一個縮影。
  • 日本藝妓真的不是妓.女嗎
    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在昂貴的餐廳和茶舍裡,談論生意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妓相伴,為他們斟酒上菜,調節氣氛,而這最少也要花費1千美元。藝妓並非日本特有。黃遵憲認為藝妓「甚類唐宋官妓、營妓」。中國的唐宋時代,士大夫攜妓吟唱,是當時普遍的習俗,在中國浩瀚的詩詞曲賦中,留下了不少詠唱歌姬的佳句。當時中國的官妓,以及朝鮮的妓生,和日本的藝妓都有相類之處。
  • 探尋日本末代藝妓:花街最後神話(圖)(二)
    這位藝名為紗幸的藝妓,原籍澳洲,她在日本居住多年,是400多年來取得藝妓之名的第一位白人。據悉,紗幸畢業於日本應慶大學,在英國牛津大學取得商業碩士學位後,轉修社會人類學,專門研究日本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紗幸已經把她難能可貴的學藝經驗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在西方世界廣為傳播。藝妓文化在西方產生影響的巔峰之作,當屬歌劇《蝴蝶夫人》。
  • 你不知道的日本藝妓文化 日本文化
    藝妓作為一種出現在18世紀的職業,並不是妓女,而是女人用嫻靜的談話和優美的舞蹈與音樂招待男客人。藝妓與舞妓是不一樣的,舞妓是日本藝妓在見習階段時名稱。通俗地講,一般地舞妓之後(20歳以後)變為藝妓。舞妓到藝妓,是級別的升高。
  • 你不知道的日本藝妓文化
    藝妓作為一種出現在18世紀的職業,並不是妓女,而是女人用嫻靜的談話和優美的舞蹈與音樂招待男客人。藝妓與舞妓是不一樣的,舞妓是日本藝妓在見習階段時名稱。明信片上的藝妓  風姿妖嬈的日本花魁:  舞妓藝妓與賣身的妓女是萬萬不可同日而語的。
  • 日本藝妓頭飾 和風髮簪
    簪是古代婦女髮型中最基礎的固定和裝飾工具。日本傳統髮簪有兩種:玉簪 和 平打簪高高梳起的頭髮是藝妓的又一個標誌,而藝妓區裡面的髮型全部由髮型師和假髮製作師負責。藝妓從不當眾披散頭髮,除非是在舞蹈中扮演某個舞臺人物。藝妓會把頭髮整潔地盤在飾物或假髮下面--假髮被梳理成十八世紀九十年代高雅而含蓄的島田髻。五年的藝妓學徒生涯以裂桃式髮型為標誌--腦後梳一個髮髻,用一塊紅布把髮髻分成兩半。
  • 東瀛之美 感受京都藝妓與東京藝妓的不同
    東京的藝妓與時俱進,在尋求新的生存空間時,還出現了一些「兼職藝妓」。為挽救這個行業,一些藝妓開始求助於網際網路,但結果並不樂觀。有人提出,如果不建立藝妓考試制度,使藝妓獲得社會保障,解決養老問題,藝妓業將面臨消亡。  「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在做一場夢,一切都像是虛幻的,而我就是電影的女主角,神話故事裡的女英雄。
  • 日本藝妓非妓,但若失足,竟如此可怕丨日本物語
    今天,日本全國真正專業的藝妓只有200多名,還有幾千名是非專業和學徒的。藝妓雖然名字中有「妓」字,但並不是妓。然而因為藝妓行業求人益多,多少不免有唯利是圖的業者,所以也有藝妓為了金錢,開始從事性交易。這是藝妓行業決不允許的,一旦發現有人這樣做,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其實日本各地都廣泛存在形同娼妓的賣身藝妓,真正一流的藝妓還是「賣藝不賣身」。
  • 《藝妓回憶錄》:日本藝伎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藝伎回憶錄》中有一個片段,裡面有個非常漂亮的小女孩,有網友評價說,那個小女孩的眼睛是我不曾見過的璀璨星河,其實這便是藝伎了。這部影片講述了小百合從一個漁村兄啊女孩成為日本歷史上最著名藝伎的故事。大家不要想多了,藝伎不是藝妓,是賣藝不賣身的。最初是都是男性,到了十八世紀才逐漸變為女性表演,所以最古老的藝伎可能大概是這樣的。藝伎文化出現在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大約到了明治時期達到巔峰,只要有榻榻米的地方便有藝伎,她們與木戶孝允、 伊藤博文、桂太郎、井上馨等一大批倒幕志士,演繹了一場又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 日本藝妓脫下和服的時候
    這是一組來自1900年日本藝妓的老照片,在我們常見的日本藝妓照片中,日本藝妓均是穿著改良版藝妓和服,梳妝著日本女性傳統的髮型,而她們妝束也極為特別。在1900年,日本的攝影師大野平治花了大筆資金僱傭了數名當時從事藝妓這個職業的女性,讓她們脫下傳統的和服,穿上西式的裙裝,髮型改變為自然髮型,卸下藝妓傳統的妝容,然後面對鏡頭,一組在1900年與其他藝妓照片有著明顯差異的照片便這樣誕生了
  • 日本藝妓為何有如此奇怪的妝容?
    大家還記得當初火遍全網的《藝妓回憶錄》裡眼若星河的「小百合」嗎?這部好萊塢大片讓日本藝妓這個行業展現在世界的眼前,也讓世人對藝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藝妓最早出現在十七世紀的東京和大阪,而且都是由男性所從事。
  • 娶過藝妓,喜歡過未成年,讓渡妻子給朋友!曾經的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谷崎潤一郎
    小說揭開了昭和年代日本上流社會的內幕,同時展現了關西的風土人情,被譽為最上層的風俗小說,才不世出的物語文學,豔麗的繪畫長卷。 當他知道無望以後,便緊接著將相思之情轉放於一位藝妓3姑娘身上。待將這位藝妓娶回家以後,發現其是個賢良淑德的良家婦女。或許是與他所期待的樣子相去甚遠,因此不滿而看上了當時才13歲的妻妹。為了得到妻妹,谷崎潤一郎開始撮合妻子和好友,與此同時斥巨資將那位有著「美足」的妻妹捧成演員。但終究是郎有情妾無意。 於是他中途反悔將妻子推向好友,並與這位好友絕交。
  • 在日本當藝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提起日本的藝伎,大多數人都會想起數年前由章子怡和鞏俐主演的那一部《藝妓回憶錄》,影片就是以一名叫小百合的日本小女孩的視角講述自己與藝伎這個職業一生的糾葛。藝伎(Geisha)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
  • 藝妓的故事!
    不過,藝伎業在二次大戰後大為蕭條了,只是在經濟恢復後一段時間內,隨著公司公關業的升溫,旅遊業的興旺,藝伎又興盛了一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藝伎還保留有幾百人之多。但之後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經濟的衰退,公司生意減少,藝伎業再度陷入低谷﹐據估計,目前京都的藝伎只不過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了,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 動漫圖片:日本藝妓髮型圖片
    很多小夥伴們都喜歡日本動漫,也有一些漫迷被動漫中的日式民族服裝所吸引。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日本藝妓髮型。島田髮髻首先是島田髮髻,在日本很是流行。一些崇拜影星和追求時尚的女孩子都喜歡這個髮型。再穿上日式和服後,整個人都顯得典雅大方。
  • 中西導演拍「藝妓」差距明顯,以《海上花》、《藝伎回憶錄》為例
    侯孝賢導演的《海上花》改編自著名小說《海上花列傳》,文本以19世紀末的上海為背景,再現了上海「青樓」女子與嫖客之間的複雜關係,揭示出上海社會的畸形病態。《海上花》裡的「海」是上海十裡洋場。據說這部電影從拍攝期到上映,遭到了日本文化界的集體抵制。電影講述了一個藝妓的成長曆程和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電影將日本特有的藝妓文化通過華麗的穿著、鮮豔的妝容藝妓獨特的歌舞展現在觀眾眼前,雖說是日本故事,但一個美國導演選擇的卻是三位中國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