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

2021-01-09 二毛語文化

導語: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

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所謂「江戶」就是「東京」的舊稱,從德川家康開啟幕府以來的400多年,以日本的政治中心地發展起來,是18世紀時期名副其實的天下首府。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城變成了東京城,江戶也被改稱為東京。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可一探江戶時代到現代為中心的歷史、生活及文化。重現當時很多場景、建築與人物的模型,與各種感官體驗享受,讓人讚嘆不已的唯妙唯肖工藝技術,與可玩可看的內容實在多不勝數,總讓人意猶未盡。

「江戶東京博物館」共7樓層,1樓為特別展示區,5~6樓為常設展示樓層。常設展示室從3樓購票後搭乘直達手扶梯進入6樓展示樓層,分為「江戶區」與「東京區」兩部分。另外,若想觀賞企畫展則從1樓入館。一上六樓映入眼帘的就是重現當時木造日本橋樣貌的模型,令人震撼與停不下來的猛拍照,走在上面仿佛進入江戶時代的時光隧道。過了日本橋之後出現在眼前的是宏偉的立體模型。以僅有的資料和資訊為基礎,根據江戶的城鎮劃分的街道和人們細緻地製作,每各人偶的表情與和服花紋細節皺褶都非常真實的表現出來,超吸引人的目光,傳達出街道的氛圍和生活方式。江戶町人的住宅風格「棟割長屋」上梁長屋,一棟房子裡有很多家庭一起居住,透過一個薄的拉門被隔開,可以窺見當時大家在很有限的空間裡生活的樣子。浴室、洗手間、洗衣場都是共用的,圖中應該是單身男性的房間,工作以在家製作手工藝品為主,據導覽說因為這家的廚房顯得特別乾淨,擺設也較為簡單,故猜測為單身男性居住,是不是很有趣呢!

「錦繪」製作工程為浮世繪的一種,為江戶的出版和資訊的代表,「繪草紙屋」是實物大的複製品。說起來媒體的起源和歷史就是從這裡開始!像是以相撲或是歌舞伎演員等有名人物請浮世繪師描繪的人物像,以便宜的價格販售,是現在雜誌的起點,也是江戶重要資訊被妥善保存的重要依據。雖然只是複製品,但如此充滿真實感。江戶時代的速食屋臺!幾乎為移動式的木造屋臺、密集地在江戶的街道上。歌舞伎的舞臺劇「芝居と遊裡」,是江戶時代的娛樂場所,美麗的歌舞伎舞臺與明亮的燈光,忠實呈現當時的熱鬧氛圍。明治時代のスカイツリー(Sky Tree)~「凌雲閣」,高聳的建築顯得格外明顯。從明治時代到大正12年在東京都淺草,因外形似「比雲還要高」而命名,建築物內是名產店、休息場所、展望臺等。關東大地震時毀壞了一半,當時就被拆除了。

在進入明治時代的東京,人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外國文化引進,像是淺草的「電器館」即電影院。電影館的入口附近,裝作偶然樣子的男性故意掉下來的情書,讓中意的女性撿起,這是經常發生在那個時代的男女戀愛畫面呢。讓人看了不經意的會心一笑。可以看到比較富裕家庭的和洋折衷住宅模型,與江戶的長屋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有榻榻米,也使用木質的地板,與較為洋式的家俱、時鐘、玩具等,都可感覺到時代的變遷。戰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東京下町的房屋真實地描寫了在空襲來之前的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室內掛著防空頭巾,也有為了了解空襲資訊的必需品-廣播,窗戶上貼著防止因暴風而飛散玻璃的紙,在電燈上掛了遮蓋不漏光的電燈。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個好的解釋。

相關焦點

  • 從江戶到東京
    該主題就是在這座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最充滿科技感的超級大都市裡,普通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源自日本的現實,東京以其三千五百萬居民、摩天大樓、時尚電子產業、垃圾分類、人潮洶湧卻秩序井然的街景而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都市。但都築響一卻在表達,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過上了時尚雜誌所宣傳的那種精緻生活。
  • 日本千年風物——江戶唐紙
    「江戶唐紙」起源要追溯至平安時代(794-1185),是從當時的中國隋唐引進的「圖形唐紙」,帶到日本後便就地取材,運用和紙進行仿照變成了如今的「江戶唐紙」。江戶唐紙(karakami)在如今的日本已經成為了國家指定傳統工藝品,但在江戶唐紙出現之前,唐紙還是中國的唐紙。
  • 《東京歷史迷走》,一段穿梭於江戶與東京之間的奇妙之旅
    我們這一代的文學愛好者很多都是讀著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長大的。這位生於江戶時代,頭像曾被印在1000日元紙幣上的「國民大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大作家生活的時代,共同迷走於東京的前世今生吧!
  • 2020年初東京熱門展覽精選!感受日本江戶時代民間藝術的多姿多彩
    今天是大年初二,鼠年的第一篇推送,給大家分享一下最近東京正在舉辦的一些人氣展覽。這三場展覽中,有從「窗」引發的對人生的思考,也有展現江戶時期的書畫文學與藝術文化的絢爛,還有精彩有趣的燈飾作品展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開啟這場東京展覽之旅吧。
  • 2020年春季東京熱門展覽精選!盡賞江戶匠人大師的心血之作
    春季伊始,許多人氣展覽也在東京悄悄上演。其中,既有展現江戶工藝與藝術輝煌的特別展出,也有知名平面設計師矢後直規的首個大型個人展,還有奇趣的「櫻與水母」特別展。無論是哪一個,都非常值得一看。接下來,就由小途為大家逐一進行介紹。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日本東京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1.日本東京:明治2年3月28日,日本的都(みやこ)從京都遷移到東京。①德川幕府時代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名為東京後。日本 東京新宿街道2.日本 東京國立博物館。主館中分類展出了日本美術品、出土文物、工藝品。③東洋館中陳列著亞洲、埃及等地的美術品和考古文物。另外法隆寺寶物館中收藏有7至8世紀奈良法隆寺中的寶物約300件。館內時常舉辦以某一專題為中心的"專題展覽"以及跨學科的展覽。3.日本 東京江戶東京博物館(Edo-Tokyo Museum)。
  • 1603年-1868年德川時代日本首都在哪裡?其實不是京都而是江戶
    在談及日本歷史的時候,往往有這麼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容忽略:慶應四年(公元1868年)七月十七,明治天皇下詔將江戶改名為東京,並在同年十至十二月行幸東京,隔年(明治二年,1869年)更將皇室與政府駐地從京都遷到江戶,我國一般直接稱這個事情為「遷都東京」。
  • 中心的轉移——淺析江戶時代日本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
    前言曾經去過日本旅遊,或是對日本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到日本遊玩,京都和東京一定是兩個必去的城市。東京和京都一個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另一個則是古色古香的歷史名城,在這兩個城市中,遊客可以體驗到截然不同的風情。
  • 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
    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項目,其中一站就是東京,但並非是如今的東京,而是19世紀初的江戶。大英博物館日本館藏項目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哈夫特(Alfred Haft)通過浮世繪作品走近江戶的美景美食,推薦最佳「酒店」和遊覽路線,連何處可以「買買買」都有涉及。
  • 東京博物館館長:日本很多流行文化都從文物中汲取靈感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館長錢穀真美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日本從古至今崇尚中國的美術品、文物。許多中國已經失傳的文物,在日本至今有所保存。」東京國立博物館內的日式庭院。
  • 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日本江戶時代,江戶人愛漂亮,對於穿著打扮特別講究。不但女性講究,就連男性也對自己的形象也非常注意,妝容凌亂,絕對不會出門。比方說,江戶人喜歡洗澡,大馬路上必定設有湯屋,大白天也上澡堂。
  • 日本大屋書房 紙上的江戶時代
    這是一家專門出售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時代的古書店,如果對日本歷史感興趣的話,可以藉此書店對日本最後一個幕府時代進行全面的了解。大屋書房宛如「藏經閣」,藏書涉及江戶時代各個領域。所藏的線裝書內容涵蓋歷史、地理、文學、美術、書道、茶道、音樂、武術、科學、醫學、繪本等,可以滿足讀者對江戶時代的所有好奇心。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打造「掌上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5月18日電(記者馬崢 張夢恬)輕輕滑動指尖,從繩紋時代到江戶時代的土器、佛像、武士刀、書畫等歷史文物,悉數躍然於手機屏幕上,猶如一個包羅萬象的「掌上博物館」。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
  • 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
    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集.江戶時期日本著名畫家狩獵常信繪畫小品.
  • 日本文化達人茂呂美耶經典之作《江戶日本》時隔十年增訂再版
    日本文化達人用中文寫作的經典作品 日本文化入門書時隔十餘年增訂再版 著者:【日】茂呂美耶 著 出版年月:2020年1月 定價:59.00元 字數:194千字 插圖:154幅 頁碼:288頁 編輯推薦 日本文化達人茂呂美耶暢銷書修訂回歸
  • 從浮世繪「穿越」兩百年前的江戶: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
    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項目,其中一站就是東京,但並非是如今的東京,而是19世紀初的江戶。大英博物館日本館藏項目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哈夫特(Alfred Haft)通過浮世繪作品走近江戶的美景美食,推薦最佳「酒店」和遊覽路線,連何處可以「買買買」都有涉及。
  • 從江戶時代傳承至今的「虛浮世界的繪畫」
    英國V&A博物館的日本藝術品永久收藏,涵蓋了公元六世紀至今的歷史,其規模堪稱英國之最。自1852年創立起,V&A博物館就開始收藏日本藝術品,並從中架起一座橋梁,溝通了日本藝術、設計師、生產商與英國民眾。這一傳統延續至今,其中浮世繪版畫呈現在展覽中。
  • 日本傳統工藝篇|魔幻般光與影的玻璃工藝品 江戶切子
    江戶切子是顏色純正、花紋精緻的彩色玻璃器皿,是一種在玻璃上切割圖樣花紋的技法,也可以說它是一種雕花玻璃,源自日本江戶時期。手工職人在玻璃表面設計與打磨美麗的圖案,從而讓玻璃擁有了迷幻般光和影的效果。江戶切子據說是在1834年江戶(現在的東京)的大傳馬町,由經營玻璃店鋪的加賀屋久兵衛所開創的。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最後一個封建武家時代。武家時代,即武士家族統治的時代。江戶時代的幕府叫江戶幕府,江戶氏族是十二世紀日本豪族,所以建築的城池叫做江戶城。江戶幕府又被稱為德川幕府。因1615年德川家康滅掉了豐臣秀吉家族,統一全國,在江戶建立幕府而得名。統一日本後,德川家康發展農業、改革經濟、穩定政治,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江戶時代日本人民分為了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商人。日本的封建制度氏歐洲式的封建制,各個地域被分割稱之為藩,每一個藩都有自己的領主,稱之為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