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屋書房 紙上的江戶時代

2021-01-08 人民網

電子閱讀方興未艾,紙質書的出版和實體書店都面臨不小的衝擊。在如此艱難的生存環境之下,全球的書店經營者們,有的不得已放棄,有的則堅持「一縷書香拂喧囂」的初心,傾力打造舒適的逗留空間,繼續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大屋書房外觀 李沐航攝

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的神保町,自日本明治時代以來設立了多所學校,學術氣氛十分濃厚。據說神田周邊分布著近200家舊書店,擁有書籍超過1000萬冊。從日本文學、外文書到專業書,涵蓋範圍廣泛,每天吸引眾多學者、古書愛好者在此「淘寶」,大屋書房就「藏身其中」。這是一家專門出售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時代的古書店,如果對日本歷史感興趣的話,可以藉此書店對日本最後一個幕府時代進行全面的了解。

大屋書房宛如「藏經閣」,藏書涉及江戶時代各個領域。所藏的線裝書內容涵蓋歷史、地理、文學、美術、書道、茶道、音樂、武術、科學、醫學、繪本等,可以滿足讀者對江戶時代的所有好奇心。浮世繪方面,這裡收藏著眾多浮世繪大家之作,比如葛飾北齋、廣重、英泉、豐國、國芳、芳年等。

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起源於17世紀,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在亞洲和世界藝術中,它呈現出特異的色調與丰姿,歷經三百餘年,影響深及歐亞各地,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多受此畫風的啟發,因此,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比如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歐洲的畫壇影響就非常明顯,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較為有名的《北齋漫畫》是葛飾北齋的繪本畫集,全15篇、約4千幅圖,彩色折繪本由三種顏色(黑色、灰色、肉色)印刷。畫集於1814年北齋54歲時首版。作為學習繪畫的典範教材,在當時大受好評。其中包括市井百態、山水鳥獸、神佛妖怪等,甚至是西方遠近法都有涉及。

書店的另一個特色是收藏江戶時代舊地圖,古地圖呈現的時間歷程,既是日本文化資料的重要文獻。大量古地圖陳列在書架上,視覺衝擊力非常大。地圖分類也非常詳細,包括萬國圖、日本全圖、道路圖、江戶川切面圖、京都繪圖、大阪繪圖、區域圖等等。

據工作人員介紹,可能由於專業性太強,所以店裡的客人都是以日本人為主,外國遊客來此獵奇的居多,而且現在的售書方式也在改變,客人主要是通過大屋書房的官方網站進行挑選,再來店裡查看或購買,或者乾脆直接網上購買。

店內收藏著海量江戶時代的珍貴書籍 李沐航攝

多年來一直喜歡大屋書房的日本客人說,這是神保町眾多古書店之一,但這裡會有非常齊全的江戶時代藏書以及浮世繪,特別在浮世繪的藏品中,連葛飾北齋、廣重等重量級人物的作品都可以找到,可以說大屋書房就如同一個博物館一樣。詳細的古地圖分類也非常令人吃驚,如果是一個喜歡歷史的人,在這裡肯定會非常激動。(李沐航)

相關焦點

  • 日本千年風物——江戶唐紙
    「江戶唐紙」起源要追溯至平安時代(794-1185),是從當時的中國隋唐引進的「圖形唐紙」,帶到日本後便就地取材,運用和紙進行仿照變成了如今的「江戶唐紙」。江戶唐紙(karakami)在如今的日本已經成為了國家指定傳統工藝品,但在江戶唐紙出現之前,唐紙還是中國的唐紙。
  • 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
    所謂「江戶」就是「東京」的舊稱,從德川家康開啟幕府以來的400多年,以日本的政治中心地發展起來,是18世紀時期名副其實的天下首府。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城變成了東京城,江戶也被改稱為東京。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可一探江戶時代到現代為中心的歷史、生活及文化。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日本百貨從何來?江戶、明治和大正時代
    文化活動是日本百貨店的傳統節目,也是其特質之一。近年來日本百貨進入中國,延續了這一傳統。比如,上海古北財富中心的日系高端百貨高島屋(Takashimaya)」2012年12月登陸中國後,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櫻桃小丸子中國行展覽、日本插花藝術展、兒童俱樂部創建等。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來了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最全的浮世繪藝術大展,140餘幅經典原作基本涵蓋各個時期的名家名作,系統梳理了浮世繪的發展脈絡魯迅曾說:「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 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日本江戶時代,江戶人愛漂亮,對於穿著打扮特別講究。不但女性講究,就連男性也對自己的形象也非常注意,妝容凌亂,絕對不會出門。比方說,江戶人喜歡洗澡,大馬路上必定設有湯屋,大白天也上澡堂。
  • 明治維新前的準備,江戶時代日本如何將識字率提高到世界第一?
    江戶時代但是大家要注意一點:日本是有假名和漢字兩套文字系統的,日本漢字識字率都能比中國略高,那能讀假名的就更不用說了,進入日本的西方人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日本人驚人的讀寫能力。18世紀,日本人文化水準很高,這是毋庸置疑的。
  • 日本江戶時代,既有醃梅當藥,也有廢紙當味增湯配料的黑暗料理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既有醃梅當藥,也有廢紙當味增湯配料的黑暗料理日本進入江戶時代後,全日本資源向江戶城集中,江戶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由此形成了區別於京都的獨有文化,並逐步取代京都,成為日本各行業的中心地帶。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最後一個封建武家時代。武家時代,即武士家族統治的時代。江戶時代的幕府叫江戶幕府,江戶氏族是十二世紀日本豪族,所以建築的城池叫做江戶城。江戶幕府又被稱為德川幕府。因1615年德川家康滅掉了豐臣秀吉家族,統一全國,在江戶建立幕府而得名。統一日本後,德川家康發展農業、改革經濟、穩定政治,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江戶時代日本人民分為了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商人。日本的封建制度氏歐洲式的封建制,各個地域被分割稱之為藩,每一個藩都有自己的領主,稱之為大名。
  • 除了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丨江戶時代的趣味畫集
    獵人與狸/金魚與紅鯉魚獵人與狸金魚與紅鯉魚大開本雙聯頁,一勇齋國芳弘化四年至嘉永五年(1847—1852年),上總屋巖藏版上圖是擅長創作滑稽畫的國芳所特有的幽默畫風據說這種畫最初源於日本平安時代的將和歌描繪成蘆葦或流水模樣的葦手繪。文字繪也被編入富有遊戲之趣的繪歷中。
  • 日本江戶時代,離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江戶城的獨有情況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離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江戶城的獨有情況現代社會,離婚是一件極其繁瑣的事情,不過相比於現代社會,日本江戶時代,在江戶城想要離婚卻是一件極其輕鬆的事情。不過,在初期平民人口較少,多為臨時到江戶工作的人員組成。隨著江戶城逐步開發,平民開始從農村湧入江戶城,除少部分拖家帶口外,其餘均為單身漢。他們多為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建築工人、木材工人、石料工人等,人口湧入讓這座日本新興的政治、經濟中心充滿人氣。
  • 看板娘,江戶時代的平民偶像
    看板娘,江戶時代的平民偶像文 | 於晨《笠森お仙》是鈴木春信的名作,作為江戶幾大浮世繪畫匠之一,他畫中除了傳統的吉原題材,還常以茶室女侍、售貨女郎為主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以江戸谷中笠森稲荷門前「鍵屋」的「看板娘」 お仙為模特,畫出了《笠森お仙》,作品出版之後就大受歡迎。一時之間,在江戶城中掀起了一股追捧お仙的熱潮,男女老幼都來到鍵屋想要見一見這位畫中仙,店裡來客絡繹不絕,這是お仙和春信始料未及的。
  • 從日本江戶時代特色文化來談談落語的衰落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日本江戶時代,民間的傳統曲藝文化中出現了落語這種表演形式。從內容和表演形式上來看,日本江戶時期的落語曲藝和華夏中原地區的單口相聲很相似。 除了曲藝文化領域上的競爭,民間觀眾的喜愛熱度和町人地位的高低也影響著它是否會經久持續地發展下去。
  • 江戶時代的享保改革,日本的封建勢力為何無法擺脫困境?
    事實上這屬於一種嚴重的誤解,封建時代有封建時代的歷史規則,不可能一個統治集團就長久下去,日本的皇室能夠長久,原因在於日本很長時間都是「虛君制」,天皇基本不掌握實權,真正掌握實權的是武士集團,而武士集團的最高領袖稱為「徵夷大將軍」,將軍的中樞統治機構叫「幕府」,這才是日本真正的中央政府,而不是以天皇為首的朝廷。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從匪徒到大眾:日本江戶時代的文身潮
    「史客兒」微信公號:skdyh8在江戶時代
  • 中心的轉移——淺析江戶時代日本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
    實際上,在日本的歷史中,東京和京都也一直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尤其是在江戶時代,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之所以說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微妙,是因為在江戶時代,天皇是居住於京都的,而德川幕府的將軍則居住在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京都與江戶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與天皇和幕府將軍之間的關係一樣,是十分之微妙的。
  • 摘要:三分鐘了解,江戶時代的日本蛋糕是如何從奇葩變成好吃的
    摘要:三分鐘了解,江戶時代的日本蛋糕是如何從奇葩變成好吃的完全依賴進口的金平糖、有平糖、蜂蜜蛋糕等都是葡萄牙商人傳入日本的點心,到了江戶時代,日本人終於開始自己製作。尤其是蜂蜜蛋糕,在沒有烤箱的情況下,為了做出接近正統的口味,江戶時代的廚師費了極大的工夫才製作成功。不過,甜品在日本是極為高檔的食物,特別是在日本還沒有引進甘蔗種植前,甜品全靠進口。這就造成了甜品的價格居高不下,甚至可以和金小判相等。在一些時代劇中,時不時可以看到,商人為了賄賂幕府官員,而將金小判裝入小盒子中,作為禮物送給相關人員。
  • 這個寒冷的季節,白布溫泉之行,感受江戶時代風格的東屋旅館
    白布溫泉位於山形縣米澤市的南部,西吾妻山麓的溫泉街,江戶時代被稱為奧羽三高湯。現在,停業的賓館和旅館隨處可見,曾經的繁榮已經銷聲匿跡,但到處都有讓人回想起從前的舊貌,不過在溫泉愛好者中,這裡還是作為秘湯之一而被人們所喜愛。
  • 和菓子小歷史:江戶時代燦爛的和菓子文化
    江戶時代飲食最大的特色就是庶民階層的飲食文化相當勃興,且很多商人有錢之後,也可以一嘗以往只有貴族才能吃得到的美食。貴族的飲食向下載播、平民的飲食文化也向上流動,再加上此一時期從西方傳入的飲食文化,讓江戶時代也成為和菓子文化最為燦爛的時代。和菓子當中需要大量的砂糖,日本的砂糖本由僧人帶進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