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在農村趕大集賣幹品調味料生意怎麼樣?

2020-12-23 劉敏KHJ

導讀:調味料利潤大,家家過年都買它,春節趕集掙一呱。

春節前在農村大集賣乾貨品,是個不錯的生意,值得提倡。幹品調味料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幾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大集幹品調味料的生意也日益紅火。

三年前,臘月廿六是我們這兒最大的年集,親戚讓我幫他到集市上賣乾貨調味料,早上我到攤上一看,四五米的攤子早已有三個人在幫忙出攤擺貨。

食鹽,味精,醬油醋,腐竹,粉皮粉條,大料面等等,一包包,一袋袋,一瓶瓶,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別看攤小,就是貨兒全。

大約一個小時後,趕年集的人逐漸地多了起來,買乾貨調料品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們四五個人各管一塊,答詢,還價,裝包,收款,忙得不亦樂乎,到收攤時候,已近晚上7點有餘。大集上華燈初上,仍有零星買賣聲。

臨走之時,親戚給我們裝全了過年用的調味品。他數了數一天賣的錢,近三千元,他攤小,不敢貪利,掙得少,也就是六七百塊錢。他告訴我,街裡的那幾個調味品店一集連賣加送,帶上紅白喜事用,一個年集賣個一萬兩萬不在話下,獲利幾千乃至上萬也不是怪事。

朋友老李常年在外打工。每年一進臘月,他就匆忙回家,到批發市場購批乾貨調味料。老李是個精明人,他找到批發商,同他們商談,拿錢進貨賣,剩餘返貨退款,確保穩賺不賠。由於他年集都賣幹品調味料,一個春節期間,他就到周邊菜市場趕集銷售,掙錢多少,沒人知道。只聽他說,過個肥年還花不了錢。

由此說來,農村年集去賣幹品調味料確實是個不錯的生意。

相關焦點

  • 「網絡中國節·春節」濰坊:趕大集買年貨 熱熱鬧鬧過大年
    臘月二十九,正值濰坊市坊子區南流鎮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南流大集,臨近春節,使得這個年集更加熱鬧。早晨8點多,已經有很多農民步行前去趕集,大家三三兩兩、互嘮家常,結伴挑選著年貨,完全沒有顧忌寒冷的天氣。「不怕擁擠,』擠』才有』集』的味道嘛!就要過年了,要的就是這種氛圍」劉大姐笑著告訴記者。春聯是新年必不可少的年貨之一,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以此表達人們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每年春節,我們都會買對聯、福字回家貼在門上窗戶上,圖個吉利討討喜。
  • 大運河畔捷地村新春年集見聞:趕年集 看變化
    趕年集 看變化——大運河畔捷地村新春年集見聞新華社石家莊1月22日電20日清晨6點,天還沒亮,河北滄縣捷地村村民買樹強就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他系上圍裙、戴上套袖,磨快了鋼刀,把新鮮牛肉裝上小車,運往集市上的攤點。
  • 為什麼農村一些人即使不買東西,也要去鎮上趕大集?
    農村確實有很多人即便不買東西,也要去鎮上趕大集,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什麼呢?因為對他們來說,趕大集除了可以購買所需的生活物資,還可以看到街上琳琅滿目的商品,開闊眼界,給平時農忙的鄉村生活增添一點新鮮感和樂趣。
  • 春節將至,往年熱鬧的農村大集卻冷冷清清,為啥?看完心裡有數了
    今天是正月初六,是我們村子的大集,今天去趕集時發現,大集上絲毫看不到往年這個時候該有的熱鬧非凡的景象,相反趕集的多是上了歲數的老人,賣東西的商販也都在五六十歲,看不到年輕人的影子。距離春節還有23天的時間,到年根下也只有4個大集,但是在大集上卻絲毫看不出要過年的感覺。
  • 兩大思路,讀懂農村最缺什麼生意
    對於網上熱議的話題「農村最缺什麼生意」,小編認為可以從兩大思路思考:一是時效性需要,所謂的時效性需要,從種植方面而言,一年四季,農村在不同的季節需要種植不同的作物,會側重有所需要。比如春季開耕,農村最需要的就肥料、種子、耕田工具等;從民間節日而言,農村有民間習俗節日,每個民間習俗節日都有特定需要,比如春節,農村最缺最需要的就是應節商品,比如春聯、煙花、炮竹、年糕、水果等;二是客觀上需要。大多數農村是以種養為主,從產業而言,屬於第一產業。而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在農村是最缺的,也是最需要發展開發的。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手搖爆米花,勾起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春節前去濟南仲宮趕農村大集,在大集上看到了老式的手搖爆米花。在我們很多人童年的記憶裡,老式爆米花一直留有印象,現在只有在農村大集上還能見到這種老式製作爆米花的手藝人。
  • 為什麼農村一些人不買東西也要去趕大集?集市有啥吸引他們的地方
    顧而看到這個話題,我一下子想起了農村老家的一些年邁的老太太,有的彎著腰,頂著一頭白髮,有的拄著拐棍兒,走在鄉間小路上,去趕集的場景。從農村集市上回來,走累了,還會坐在路邊的草垛上,或是農田排水溝上面小橋的護欄上,坐下歇息。有的抽根煙,有脫掉鞋子,抖落上面的泥土,碰上熟人,可能就會坐人家車跟著回家了。
  • 鄉村趕年集,小路上堵車,哪裡來這麼多車?
    九十年代趕年集,大街兩邊都是手扶拖拉機,拉很多村裡人購買年貨;2001年代趕年集,集市兩邊摩託車「亮瞎眼」;好嘛,現在鄉鎮趕年集,鄉鎮小道上竟然會「堵車」,街道兩邊找不到停車位。這種現象說明人們生活條件好,也印證了時代的變遷。
  • 記錄,瓦房店農村大集,馬場大集上的煙火味道
    馬廠的集雖然沒有什麼當下流行高端的產品,但是這裡的民風和地產特色會深深的打動你…… 每到過年總是在想著哪個村趕大集啊,讓城市裡的孩子們看一下趕集玩多有趣,也回憶一下自己趕集情景,一晃在縣城住了幾年的,這些年都沒有去村裡趕過大集呢,很是懷念,有時候大集上賣的東西縣城裡找不到,而且還便宜。
  • 在農村,這幾種小生意,不需要多少投資,但利潤卻很高
    針對現階段在農村不可以外出打工的人而言,假如找不著賺錢方式,那樣就非常容易讓日常生活舉步維艱,有很多人 也想做生意賺錢,但煩擾手上沒有做買賣的成本。實際上,在農村有一些小生意不用是多少項目投資,看不起眼,但盈利卻很高。我這裡強烈推薦好多個那樣的小生意,僅作參考。
  • 憲法宣傳趕大集 法治惠民潤鄉村
    本報12月24日訊(通訊員 許譽文) 近期,雙泉司法所聯合弘泰法律服務所開展了以「憲法宣傳趕大集,法治惠民潤鄉村」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  當下正是農閒時節,在雙泉鎮熱鬧的集市上,既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又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獨具冬日特色的普法宣傳「攤位」。
  • 「年味」變淡又添一錘,農村趕集越來越冷清,大家都不買年貨嗎?
    距離2021年春節還剩兩個多月的時間,往年這個時候,不少家庭已經開始為春節置辦年貨了。由於年初的疫情影響,不少人上個春節過得十分平淡,甚至連走親訪友這個必要的環節,都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說起置辦年貨,有農村生活經驗的小夥伴都知道,每當到了春節來臨之際,農村的「趕大集」就成了小孩們的天堂。在北方,趕集又被叫做「趕交流」,一個地方一個叫法,但是最多的還是稱其為「趕集」。用北方的方言來說是趕集,用普通話來表述其實就是上街購物,只不過農村的趕集更加熱鬧、更加物美價廉。
  • 過年前一個月做什麼生意賺錢?
    今天是11月的最後一天了,眼看著快過春節了,此時也是農民朋友相對空間還有一些閒錢的時候。不少人都會利用過年前的一段時間,去逛逛集市備備年貨。因此,對於商家而言,要抓緊找找貨源,蹭這個節日掙一筆。那麼過年前一個月做什麼生意賺錢?一起來了解下吧。
  • 清明假期到濟南南山趕大集注意些什麼,趕集攻略請收藏
    3月31日,因疫情關閉了兩個多月的濟南仲宮大集正式開放,為即將到來的清明假期添加了好去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大集上了解到,南山另外兩個大集,柳埠大集和西營大集也允許趕集了。那麼,目前趕大集該注意些什麼?
  • 2020北京房山春節年貨大集匯總(時間+路線)
    2020北京房山春節年貨大集匯總您別急,小編帶您到房山,趕年貨大集,又便宜又新鮮,而且喜氣滿滿!  【房山春節年貨大集1、韓村河大集】  韓村河大集整體呈「田」字形,以中軸線最為熱鬧,各種吃的、用的、玩的一應俱全,看熱鬧的,駐足詢價的,推車裝貨的,整條大街水洩不通,人流移動相當緩慢。既然走不動,那就慢慢逛!
  • 「短篇小說」黑老鴰趕年集
    文|張文廣解放初期最使小孩子難忘的是趕年前大集。這個時候的集叫花花街。臘月二十六是前張家屯大集,幾場大雪過後,雖然說都把雪及時的掃了起來,用車子推進灣裡。天一放晴,還是溼漉漉地。各家的房簷上掛滿了粗細不等、長短不齊的冰溜子。
  • 過大年趕年集擺攤
    和現在相比,以前商店的生意相對來說還是可以的,每逢逢集,商店裡擠滿了人,要這要那的,忙的人暈頭轉向,有的時候有的人拿東西我們渾然不覺,張冠李戴找錯錢的事也時有發生。過年前的那幾天,就必須擺攤了,人們忙碌了一年,為了過個好年,開啟了買買買模式,街道擠的人都走不過去,擺攤的人不愁東西賣不動,買東西的人就怕自己沒買到便宜又實惠的。
  • 2020北京通州張家灣春節民俗文化大集(時間+地點)
    2020北京通州張家灣春節民俗文化大集圖片來源攝圖網(ID:400084267)  民俗文化大集時間:每逢農曆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  民俗文化大集地點:張家灣鎮東永和屯村  為方便百姓售賣土特產商品、置辦年貨及生活物品——張家灣民俗文化大集每逢農曆「五」和「十」都會舉辦。
  • 農曆逢三六九,趕海陽大集,年味來了
    海陽大集,是秦皇島市區最好的大集。不僅位置好,而且種類齊全,鍋碗瓢盆各種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水果蔬菜豐富。個人認為,這是秦皇島最有生活氣息的大集。海陽大集,海鮮比白菜還便宜海鮮一定是秦皇島各個大集的主角,海陽大集也不例外。
  • 青島:百年大集開市忙 疫情防控不鬆手
    10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大集時,雖然下著小雨,但已經有不少商戶擺好攤位,時蔬、水果、海鮮等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姜岱強是大集上的「老人」,他已經在大集上擺攤十多年了。「從春節那會大集就停了,一直都在等著重新開集,雖然我們在家等的挺著急,但是這段時間是防疫關鍵時期,我們更不能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