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調味料利潤大,家家過年都買它,春節趕集掙一呱。
春節前在農村大集賣乾貨品,是個不錯的生意,值得提倡。幹品調味料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幾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大集幹品調味料的生意也日益紅火。
三年前,臘月廿六是我們這兒最大的年集,親戚讓我幫他到集市上賣乾貨調味料,早上我到攤上一看,四五米的攤子早已有三個人在幫忙出攤擺貨。
食鹽,味精,醬油醋,腐竹,粉皮粉條,大料面等等,一包包,一袋袋,一瓶瓶,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別看攤小,就是貨兒全。
大約一個小時後,趕年集的人逐漸地多了起來,買乾貨調料品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們四五個人各管一塊,答詢,還價,裝包,收款,忙得不亦樂乎,到收攤時候,已近晚上7點有餘。大集上華燈初上,仍有零星買賣聲。
臨走之時,親戚給我們裝全了過年用的調味品。他數了數一天賣的錢,近三千元,他攤小,不敢貪利,掙得少,也就是六七百塊錢。他告訴我,街裡的那幾個調味品店一集連賣加送,帶上紅白喜事用,一個年集賣個一萬兩萬不在話下,獲利幾千乃至上萬也不是怪事。
朋友老李常年在外打工。每年一進臘月,他就匆忙回家,到批發市場購批乾貨調味料。老李是個精明人,他找到批發商,同他們商談,拿錢進貨賣,剩餘返貨退款,確保穩賺不賠。由於他年集都賣幹品調味料,一個春節期間,他就到周邊菜市場趕集銷售,掙錢多少,沒人知道。只聽他說,過個肥年還花不了錢。
由此說來,農村年集去賣幹品調味料確實是個不錯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