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針治療坐骨神經痛的重要穴位和臨床應用

2022-01-28 林君講董針

坐骨神經痛是西醫之病名,患者多為成人,是針灸臨床極為常見的疾病症候群,其症狀包含了部分腰痛,臀部麻木疼痛,大腿痛麻,小腿痛麻,足部的痛麻等表現,歸屬於中醫中的坐臀風、腿股風、腰腿痛等病名中。主要症狀為疼痛多由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沿大腿後側、胭窩(腿彎)小腿後外側直至足的外側,呈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

坐骨神經系由腰4-5、骶1-3脊神經根組成,是全身最大、最長的一條神經,它從梨狀肌下孔出骨盆,至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結節和股骨大轉子之間下行至大腿後面,沿途分支到大腿後側肌群。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內出現放射性的疼痛稱為坐骨神經痛,是臨床常見的一個症候群。

   坐骨神經痛通常分為根性坐骨神經痛和乾性坐骨神經痛兩種,臨床以根性坐骨神經痛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病位在椎管內脊神經根處常繼發於腰椎管的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結核、脊柱炎等。乾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部位在椎管外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常見於髖關節炎、骶髂關節炎、臀部損傷、盆腔腫物、梨狀肌症候群等病。

   腰椎間盤突岀是引起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常常是坐骨神經痛和腰痛同時出現,或者岀現在腰傷後數小時至數日內。平臥時,患側下肢無法拾高40°-50°,甚至更少時即腰痛,並向下肢放散,這個症狀對診斷椎間盤突出有決定性意義。因受累神經根的不同,下肢部的疼痛和感覺障礙範圍也有區別。如腰4(少見)為大腿和小腿前內側至足內緣;腰5(多見)沿小腿前外側至足背;低1(多見)為大腿後、小腿後外側至足外緣。

本病治療方法雖然甚多,但較為理想可靠的方法不多,其中針灸對本病有著滿意的療效,通過長期的臨床來看,針灸可謂優勢方法之一,是值得臨床推廣運用的優勢方法。

【董氏針灸特效用穴】

1、刺血:金林穴(第四五六胸椎外開六寸處);委中穴瘀絡;四花中外。

2、毫針:靈骨穴、大白穴;鼻翼穴;上三黃穴;手五金穴、手千金穴;中白穴、下白穴;腕順一穴、腕順二穴;心門穴。

【臨床運用及說明】

刺血治療是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極為重要的方法,刺血也是董氏針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臨床治療中也經常是先刺血,再毫針刺。刺血所用最多的就是在背部金林穴或委中穴、小腿前外側的四花中外穴找瘀絡點刺放血。

金林穴在背部的第4、5、6胸椎外開6寸處,主要用於本病的治療,經臨床運用確有實效,三穴點刺血治療,非常合乎「瀉絡遠針,以上治下」。

委中穴是治療腰背腿痛之要穴,臨床有「腰背委中求」之用,點刺時以委中穴周圍瘀絡用之。金林穴與委中穴可以交替用針,因為委中穴操作更為方便,治療效果也極為確實,所以在臨床用委中穴更多。

靈骨、大白二穴可以說是董氏針灸的大穴要穴之一,臨床運用廣泛,二穴有涵蓋三焦之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治療坐骨神經痛便是主要作用之一,凡是虛證坐骨神經痛,無論病在少陽經還是太陽經均可以治療。(楊維傑老師說,董公經驗治療坐骨神經痛,最常用靈骨、大白,幾乎十之八九的病人來看診,都是針靈骨、大白,不論太陽經走向,或少陽經走向的坐骨神經痛,都能治療。但觀察老師下針次序,皆是先針靈骨,再針大白,因此靈骨是主針,大白是副針)。我們在治療用針時一定要注意方法,在針刺時一定先針健側的靈骨穴,然後再針刺健側的大白穴,二穴針刺要深,靈骨穴針刺深度要達到2寸左右、大白穴達到1.5寸左右,療效才能發揮,針刺得氣後一定要配合動氣針法。最好再在患側加用牽引針,牽引針一般選擇疼痛經脈的輸穴,如病在足少陽膽經就用患側的足臨泣穴為牽引針,病在足太陽膀胱經就用患側的束骨穴為牽引針,兩經均牽及時二經之輸穴皆刺。當針刺得氣後,將靈骨穴、大白穴和牽引針一同捻轉行針,使兩組穴能夠相互牽引,這是一個用穴的基本操作過程。同時針刺留針時間要不低於45分鐘,在留針期間可以捻轉行針2-3次,只有把這幾個方面處理得當了,治療效果才會好,否則療效就難以發揮。

上三黃穴組治療本病在臨床上也經常用,但主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尤其是急性發作者效果確實,水腫症狀明顯的時候,本穴組有消除水腫的功效,因本組穴作用於肝,肝主筋,所以對本病有非常好的治本的功效。

鼻翼穴主要針對疼痛症狀明顯的患者,尤其是氣虛氣鬱所致的坐骨神經痛,配靈骨大白效果更佳。鼻翼穴對臀部疼痛具有較好的療效(鼻尖應對尾骨尖,鼻翼對應臀部),上曲穴也對應臀部,兩穴可作配穴治療臀部疼痛。

手五金穴、手千金穴,二穴在手太陽與少陽之間,筋下骨前,貼筋貼骨,筋骨並治,筋應肝,骨應腎,又太極全息對應對側小腿,所以治療坐骨神經痛療效好,尤其是坐骨神經痛放射到小腿外側的麻痛效果顯著,與靈骨、大白二穴相比,二穴更偏於實證的治療。臨床治療時還可根據疼痛經脈來用方,若病在足少陽膽經可用董氏奇穴的中白穴、下白穴,或前臂背側的火串火陵,也可以用手五金穴、手千金穴。若病在足太陽膀胱經就可用董氏奇穴中的腕順一穴、腕順二穴,也可以用心門穴,心門穴在小腸經上,也是同名經的運用,心門穴對臀部疼痛或腹股溝處疼痛具有特效作用,均為健側取穴,同樣再在患側加用疼痛經脈之輸穴為牽引針,這種用方主要用於病變為實證,疼痛經脈非常明確的時候。若診斷合理,組方正確,手法得當,不僅可有立竿見影之效,也有治本之功。

臨床兩種常見類型:

氣虛型:越走越痛,休息減輕或不痛,用靈骨、大白、鼻翼。

血瘀型:休息疼痛(晚上),走走活動減輕或不痛,重點是刺血,如金林、委中、四花中外或其它部位瘀絡,針心門、玉火。

其它療法:刃針松解腰六步;豎橫針法;體態矯正祛痛術。

林君,男,74年生,湖南常寧人,常住海南海口。1994年入伍前即學醫多年,入伍後畢業於原第一軍醫大學,原海南省軍區某部醫療機構負責人、主治醫師、專業技術九級(副團),中校軍銜。從事臨床醫療工作28年,2017年轉業後自主擇業。現任職於海口德信綜合門診部,為河北珍方中醫培訓機構董氏針灸課程講師。痴迷中醫外治療法,專注於對董針的學習研究,並結合多年大量臨床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對腹針、臍針、浮針、刃針、套管針、豎橫針法、面雕、埋線、刺血、灸法、肌筋膜激痛點療法等均有學習。主講的董針課程通俗易懂,案例豐富,對學員認真負責,教學從不保留,深受廣大學員喜愛,主講的董針治療常見病公益網課,一年半時間即超40萬人次學習。國內外學員已達4千多人。

 

不要怕把治好病的辦法教給別人,別人治好了病,也是你的功德,過於保守,那也是心靈上的一種犯罪。(林君)



關注公眾號,乾貨內容不斷更新中

相關焦點

  • 坐骨神經痛按什麼穴位
    坐骨神經痛也成了現代人亞健康的主要表現之一,按摩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效果不錯,很多養生館也有這種治療項目。那麼坐骨神經痛按什麼穴位?
  • 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案
    壓痛點在臀點以下,Lasegue徵陽性而Kernig徵多陰性,脊椎側彎多彎向患側以減輕對坐骨神經幹的牽拉。4、「坐骨神經痛」診斷和鑑別:根據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劇疼痛的因素,減痛姿勢,牽引痛及壓痛點等診斷不難但確定病因十分重要。
  • 中醫偏方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疼痛的一個綜合病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坐骨神經痛。
  • 慄瑤醫案|董氏奇穴和五輸穴的運用治療坐骨神經痛55例
    從去年到今年,
  •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及治療
    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乾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於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乾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症候群、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
  • 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及康復治療
    坐骨神經痛是指由各種疾病和病理因素導致的坐骨神經根或幹受到相關刺激,引起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分布區疼痛的臨床症候群,沿著腰部、臀部的後方
  • 根性坐骨神經痛採用中藥蜂蠟外敷療法的臨床效果 !
    根性坐骨神經痛是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的一種類型,受損部位為坐骨神經的根部,通常是由腰椎間盤膨出或突出致腰椎管畸形、狹窄等引起。本病可引起坐骨神經分布區域陣發性、持續性燒灼和刀割樣疼痛,且多為單側發病,在夜間病情易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對於病情較輕者,臨床上通常採用保守治療方式。保守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前者止痛效果快,但藥物持續時間短,副作用較大;後者副作用小,但臨床效果不確切。相關研究提出,臨床中可採用多種療法疊加治療本病,但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潛在的不利影響。
  •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坐骨神經痛,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並且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有許多人會患上坐骨神經痛。那患上坐骨神經痛的時候應該怎麼治療呢?
  • 3穴解決坐骨神經痛
    今天就看看「軍旅神醫王一針」如何3穴解救你的坐骨神經!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本身或周圍組織病變所造成的坐骨神經通路及分布區產生的自發性疼痛。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本病屬於中醫學的「坐骨風」「環跳風」「腿股風」「痿病」範疇。1.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呈放射性疼痛,在壓迫神經根時常因咳嗽、打噴嚏等動作致疼痛加劇。
  • 坐骨神經——不要痛
    (自己感覺很嚴肅)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病,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布區域疼痛為主的多種症狀表現症候群,臨床上非常常見,很多都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的,患者經常體驗到一種貫穿臀部並向下延伸到腿部後方的疼痛感。然額,坐骨神經痛並不一定起源於腰椎,骨盆或臀部受傷、坐骨神經受到直接的壓力,都會引發坐骨神經痛。這種疼痛或輕微,或嚴重,有時會引起腿部發麻,行動不便,甚至嚴重到下不了床!
  • 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的中醫治療,療效顯著
    中醫認為該病是因脊椎氣血不順、外部損傷或風寒溼邪使得經絡受阻,以藥物、針灸及牽引作為主要治療方式。         坐骨神經痛(Sciatic)是指由於多種原因而引起的刺激和壓迫導致的沿坐骨神經走行和分布區域內(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腳的外側面)的放射性疼痛。隨著祖國醫學不斷發展,對坐骨神經痛治療的也越來越到重視。
  • 【理療】坐骨神經痛
    定義: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的疼痛,及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和足外側的疼痛,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症,骨骼關節炎均可導致坐骨神經痛。久居溼地,或涉水冒雨,汗出當風,衣著單薄等,風寒溼邪入侵,痺阻腰腿部;或溼熱邪氣侵淫,或溼濁鬱久化熱,或機體內蘊溼熱,流注膀胱經者,均可導致腰腿痛。本病以腰或臀、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以放射性、電擊樣、燒灼樣疼痛為主症,一般病初以溼邪為主,主要屬足太陽、足少陽經脈和經筋病證,久病則正虛邪盛,虛實夾雜,除氣血不足外,也可損傷肝腎。
  • 診斷和鑑別--坐骨神經痛
    4、「坐骨神經痛」診斷和鑑別:根據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劇疼痛的因素,減痛姿勢,牽引痛及壓痛點等診斷不難但確定病因十分重要。  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病,而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通常我們所說的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的疼痛。坐骨神經分布區包括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其疼痛多在夜晚明顯,可以是陣發性疼痛,也可以是持續性疼痛,疼痛多從臀部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放射。
  • 坐骨神經痛早期症狀及治療方式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  (一)坐骨神經痛的臨床治療方法  1、臥床休息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患者應該多休息,  特別是椎間盤突出早期臥硬床休息  2、藥物治療治療坐骨神經痛:  西藥:止痛劑,維生素B族,短程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但是無法達到根治的目的。對於一些重症坐骨神經痛患者可採用此方法緩解,口服這類藥物不宜過多,否則對自己的肝臟和腎臟都會帶來太大的影響。
  • 緩解腰腿痛早知道: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以及坐骨神經痛吃什麼藥好
    大夫告訴她這種腰腿痛屬於坐骨神經痛。小美心裡出現了一連串的疑惑,明明之前的大夫說自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為什麼這次又診斷為坐骨神經痛呢?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坐骨神經痛吃什麼藥好?有什麼方式可以緩解嗎?確實相對於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症這個病名似乎更為大家所熟悉,究竟兩者有什麼區別?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是什麼?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哪種好?坐骨神經痛吃什麼藥比較好呢?
  • 外周型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技術
    因為中軸型坐骨神經痛與脊柱的不穩定性有關(會因為過度較深層徒手治療而惡化),對這種類型的坐骨神經痛,最安全的方法是緩解伴隨慢性疼痛的全身保護性張力,而不是對腰部神經根進行深層的集中治療。與中軸型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相比,外周型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式是不同的。
  • 坐骨神經痛
    二、回答諮詢的問題1、坐骨神經痛是怎麼回事?   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病,而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通常我們所說的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的疼痛。  (推薦搜尋引擎用詞: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疼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症狀 坐骨神經炎 坐骨神經疼痛 坐骨神經病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症狀 孕婦 坐骨神經 孕婦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怎麼辦 如何治療坐骨神經痛)2、坐骨神經痛有幾種?
  • 骨科康復 | 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及康復治療
    來源:康復彙編輯:Kf姐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和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又叫坐骨神經炎,目前發病原因不明,臨床上也比較少見,大部分出現症狀的人群是以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為主,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再進一步分類可分為根性疼痛和乾性疼痛。
  • 坐骨神經痛按摩調理都有哪些?
    坐骨神經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其主要症狀為臀部、大腿及周邊放射性疼痛,多發於中老年人,與長期不良坐姿、勞損、肥胖、腰部疾病等均有關聯
  • 調理坐骨神經痛,有個穴位一定不能少!
    秩邊穴在臀部,和環跳穴結合起來,是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絕佳穴位。有此症狀的時候,趴在床上,讓家人在秩邊和環跳上用力按摩,每穴按摩3-5分鐘,就會感覺到疼痛感消失不少。所以,它在治療坐骨神經痛方面,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如果是用艾灸調理的話,則見效更快!坐骨神經痛配穴:①腎俞、大腸俞、次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