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田之路 李智 楊力
8月19日上午9點過,樂山鳳洲島拜佛樓平臺上,一歲半的小航拉著爸爸的手跑來跑去。「昨晚哭鬧了一夜,這麼快就有精神了。」巫阿姨看著孫子,滿眼憐愛。
巫阿姨和孫子
一天前,樂山遭遇特大洪水,市中區大佛壩村鳳洲島與陸地連接橋梁被淹,鳳洲島成為孤島,1020人被困。巫阿姨一家四口就是被困的大佛壩村村民。
凌晨三點被水聲驚醒的慌亂,站在桌上等待救援的無助,看到鄰居蹚水相救的欣喜……回憶起全家逃生的驚險時刻,巫阿姨不禁淚目:「太感謝我們鄰居了,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救了我們。」
18日凌晨三點,巫阿姨的老公第一個被流水聲驚醒。「他說壩壩遭淹了,喊我快起來。」酣睡的巫阿姨,第一反應是「假的吧」。她穿上衣服下床,發現水已經沒過膝蓋,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巫阿姨趕緊抱起孫子,抓起一袋奶粉、一包尿不溼,想要逃。可是,不到10分鐘,水已淹過半身,屋裡屋外一片漆黑。他們無處可逃。
住著平房,他們沒有「高處」可去。先站在凳子上,再站在桌子上。就這樣,巫阿姨一家四口聽著譁譁水聲,在黑暗中等待救援。
左邊為巫阿姨一家四口,右邊為施救的許克強和妻子
大概四點過,他們看到鄰居許克強和兒子許可蹚著水進來了,「他們冒著風險來救我們了!」
兩人一左一右駕著巫阿姨,孫子小航坐在爺爺肩上。幾個人在水裡互相攙扶、小心試探,轉移到許克強家裡,「他家是二層樓房,我們可以待在樓頂。」
發現家裡被洪水包圍後,許克強帶著兒子通知了五六戶鄰居,就是擔心有人被困,「我自己身體不錯,兒子也當過兵,能幫忙儘量幫。」
許可和父親蹚水救助鄰居,腳上有不少小傷口
一天一夜,樂山的雨時斷時續。兩家8口人聚在屋頂,抱團取暖。缺糧少水,身上的衣服幹了又溼。撫慰他們焦灼心情的,是家人安好,都在身邊。
19日上午,8個人都來到了鳳洲島高地拜佛樓。在這裡,聚集著最後一批等待坐船離島的村民。
喝著牛奶、吃著自熱火鍋,三兩圍坐聊天,狗狗相互追逐。生活,有了重啟的跡象。
上午10點30分左右,巫阿姨和家人坐上開往沫若廣場的貨船。
人群中,她抱著孫子轉身,臉上有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