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基金固收策略組:萬億級REITs登場 公募基金加緊布局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大咖觀市

近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時,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有分析指出,《通知》和《徵求意見稿》的出臺對化解我國地方債務、推動基礎建設有積極意義。

REITs的英文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可以投資於房地產,也可以投資於基礎設施資產,可以簡稱為「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通過公司、信託或其他組織形式募集資金並投資於具有穩定收入的房地產、不動產及基礎設施資產,由專業的機構進行管理,並將大部分收益分配給投資者,使得中小投資者有機會參與大規模不動產投資,將不動產市場與資本市場有效結合。REITs在國外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投資工具,基礎設施與持有型房地產是REITs的兩類重要基礎資產。從全球REITs的發展經驗來看,這兩類資產的REITs市場均運行良好,發展成熟。REITs最早集中在持有型房地產領域,現已廣泛應用於無線通訊設施、港口、收費公路、電力設施、物流倉庫、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領域。

《通知》也指出,基礎設施REITs是國際通行的配置資產,具有流動性較高、收益相對穩定、安全性較強等特點。

1)支持基建補短板行業

《通知》指出,在區域方面,基礎設施REITs試點優先支持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海南、長江三角洲等重點區域,支持國家級新區、有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試點。

在行業方面,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行業,包括倉儲物流、收費公路等交通設施,水電氣熱等市政工程,城鎮汙水垃圾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汙染治理項目。鼓勵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以及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科技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園區等開展試點。

2)有利於化解地方債務

有行業數據顯示,REITs作為權益類的金融工具,對底層資產的負債率一般有明確要求,通常不超過45%,實踐中,美國、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REITs的負債率長期保持在30%左右。因此,REITs能夠有效起到降低宏觀槓桿率、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作用。

據悉,目前國內的類REITs以債務性融資為多,一些類REITs並不完全持有物業的產權。此次《徵求意見稿》起草說明中也明確指出,目前我國境內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募REITs。

3)公募基金或迎接REITs大發展

截至2019年末,美國公募REITs市場規模約1.3萬億美元(約合7.9萬億人民幣),佔GDP的6.5%。按此比例推算,中國公募RETIs市場規模可達6萬億人民幣,市場空間巨大。

《通知》在初期試點中指出,由符合條件的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依法依規設立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經中國證監會註冊後,公開發售基金份額募集資金,通過購買同一實際控制人所屬的管理人設立發行的基礎設施資產支持證券,完成對標的基礎設施的收購,開展基礎設施REITs業務。然而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基金公司布局公募REITs面臨很大挑戰。首先是好項目難找。基金公司要把REITs和其它類固收產品的收益率做相比,吸引投資者;其次是《指引》徵求意見稿提到」基金公司需要設置獨立的基礎設施基金投資管理部門,配備不少於3名具有5年以上相關投資管理經驗的負責人員。可以說,基金公司目前沒有相關人才儲備,業務的前期投入相對較大。

由於目前剛開始徵求意見,而且基金管理人、財務顧問、中介機構等參與方前期需要做大量的盡職調查、項目審批等籌備工作。各家基金公司也在抓緊時間布局,公募REITs正式推出還有待時日。

由格林基金資深固收團隊傾力打造的格林泓鑫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代碼:A類006184、C類006185),是一隻具備「避險+增值」優勢的純債類基金,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類別。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當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時,可以把錢放到債券型基金伺機而動;對於偏穩健或較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債券型基金是資產配置的「穩定器」。

策略組

格林固定收益策略組介紹

黃鯤先生

擬任副總經理。金融學碩士,超過30年的金融從業和管理經驗,國內固定收益領域資深專家。曾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張曉圓女士

現任格林泓鑫純債基金經理。天津財經大學碩士,6年固定收益領域經驗。注重長期穩健回報,在有效控制風險及保持流動性的基礎上,把握趨勢,精選個券。

楊帆先生

投資經理,天津大學博士。投資風格穩健。投資上信用債配置,利率債交易,國債期貨對衝三位一體,有效控制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

尹子昕女士

投資經理。英國布裡斯託大學金融碩士,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3年固定收益領域經驗,投資交易經驗豐富,擅長低成本融資。

相關焦點

  • 重磅進展來了:基金公司全力衝刺萬億級公募REITs「大蛋糕」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重磅進展來了!基金公司全力衝刺萬億級「大蛋糕」!中國基金報記者陳源 若暉有望打開萬億級發展空間的公募REITs正漸行漸近。創金合信基金reits基金管理部提出三個方面來提升競爭力,一是在運營管理層面,基金管理人要以股權經營的思維投資運營基礎設施項目公司,由於基礎設施項目類別較多,不同類型的項目公司在投資運營過程中,涉及的專業類別完全不同,通過尋找專業的人才,搭建體系化的人才梯隊,基金管理人要儘快培養自己股權投資運營管理的能力。
  • 公募基金再議2021「固收+」攻守之道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曹雯璟2020年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刷新歷史紀錄的同時,「固收+」產品迎來大爆發。根據Wind統計,偏債混合型基金為代表的「固收+」產品去年共成立345隻,較前年增長3倍,而去年發行規模超2800億,較前年增長5倍。
  • 基金扎堆發行「固收+」策略產品 偏債混合型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11%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個月以來,多家基金公司提高了布局「固收+」策略產品的速度,原本在今年年初就悄然走紅的「固收+」產品迎來新一輪發行小高潮。 「固收+」產品扎堆發行 近一個月以來,公募基金髮行市場中「固收+」產品的發行節奏明顯較上半年有所提速。
  • 年終戰打響,青島公募基金「拓荒者」站上「固收+」風口
    冷文鵬表示,「而青島最吸引我的還是它的包容性,從市委書記對我們幫助青島推進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建設的殷切期望,李滄區青島國際院士港積極幫助我們選址和落戶,到各大券商和本地企業紛紛向興華基金的到來表示擁抱和歡迎。」布局 「固收+」,重點關注智能製造、光伏發電等領域  2020年,「固收+」成為理財圈的熱詞。
  • 聚焦絕對收益 興業基金持續布局「固收+」產品線
    市場人士分析,「固收+」產品以債券為底倉,適當配置權益資產增加收益彈性,可以較為充分地把握震蕩格局下股債雙市場的投資機會,因此格外受到市場關注,也成為越來越多穩健型投資者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首選品種。為滿足投資者配置需要,興業基金固定收益投資團隊聚焦絕對收益,近年來持續布局「固收+」產品線,現有產品包括興業收益增強債券、興業機遇債券、興業穩健雙利一年持有期債券等在內的二級債基,以及興業聚盈靈活配置混合、興業聚鑫靈活配置混合、興業聚華混合等「聚」系列偏債混合產品,「固收家·慧投資」的子品牌日漸深入人心。
  • 權益基金和固收+兩手抓 三大渠道全面推進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方麗 陸慧婧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註定成為公募基金史上的一段「高光時刻」———發行上,主動權益爆款基金上演「連環炸」、百億基金層出不窮、新基金募集規模已達2.9萬億,全年有望突破3萬億大關。業績上,主動權益基金表現超越滬深300,多隻基金收益率翻倍。
  • 「固收+」頻上新 公募多樣化做加法
    原標題:「固收+」頻上新 公募多樣化做加法來源:中國證券報2021年以來,「固收+」產品持續走俏。在目前100多隻新發基金中,「固收+」產品數量超過20隻。此外,公募基金還在「+」策略上進行了多樣化嘗試。
  • 中國女性基金經理大調查:固收部門易掌握話語權
    雖然監管部門對基金公司一門心思發展固收產品頗有微詞,但佔比高達七成的固收類基金產品,卻也為女性基金經理提供了更多的職業機會。此外,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從女性基金經理的持倉偏好看,相對於男性基金經理前十大重倉股集中投資的策略,以及更加偏好科技股的投資,女性基金經理持股風格相對分散,且對大消費情有獨鍾,尤其對食品飲料、醫藥、日用品等領域有較大程度的偏好,顯示出女性基金經理的策略更加傾向於投資組合的安全穩定。
  • 銀行理財產品闖關權益投資:PK公募基金戰績如何?
    相比之下,權益型基金產品的情況要熱鬧得多。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年內新基金髮行已達1408隻,合計規模達3.06萬億元。其中,790隻為權益基金,包括被動指數型基金、增強指數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權益型基金髮行量佔新發基金數量的56%;發行總規模達1.74萬億元,佔新發基金總規模的57%。
  • 明星產品有煩惱 "固收+"基金打新策略面臨雙重衝擊
    但隨著「固收+」以及同類穩健型產品規模的不斷增加,打新策略面臨失效風險;另外若明年市場風險偏好下行,底倉收益更是難以保證。「固收+」的得力幫手今年來,「固收+」再次成為市場的明星。Wind統計顯示,12月以來,新發的「固收+」基金超過10隻,佔全部新發基金數量的1/3。
  • 明星產品也有煩惱,「固收+」基金打新策略面臨雙重衝擊
    在註冊制紅利下,基金的打新收益尤其是3億~5億基金的打新貢獻明顯,加之底倉普遍上漲喜人,打新成為固收類產品的一大重要收益來源。但隨著「固收+」以及同類穩健型產品規模的不斷增加,打新策略面臨失效風險;另外若明年市場風險偏好下行,底倉收益更是難以保證。
  • 「固收+」基金火力全開 今年規模已翻倍
    來源:證券時報網股市震蕩,「固收+」基金規模大增,前三季度增長逾4000億元,比去年漲了一倍。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型基金等「固收+」基金受到投資者青睞,有基礎市場走勢的影響,也有資管新規淨值化轉型、基礎利率下行等背景因素的刺激。
  • 首發規模是去年的4.3倍,「固收+」基金為何突然火了?
    就在上個月底,某頭部公募發行的一隻「固收+」產品引來近200億資金的瘋狂追捧,再一次印證了「固收+」的魅力和火爆。隨著「固收+」產品的火爆,多家頭部公募基金也紛紛加碼布局這一領域。本周內,包括富國、銀華、平安、廣發等在內的多家頭部機構將發行10多隻偏債混合產品和二級債基。
  • 基金公司大打「年終規模戰」!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公募基金總規模已升至18.42萬億元,從單個基金公司的規模排名來看,排名前三的天弘、易方達、匯添富強者恆強,頭部基金公司優勢明顯。非貨基方面,規模已超11萬億元,其中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基規模合計4.15萬億元,前二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基規模合計達7.74萬億元,分別佔全行業的40%和60%左右。
  • 年內「固收+」基金髮行已超160隻 募集規模近2500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發「固收+」產品已突破160隻,募集規模近2500億元,而去年全年,該類產品發行數量為70隻,募集總規模為690億元。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固收+」產品作為債券型基金的一種,由於其兼顧穩健與收益的雙重特點,深得投資者青睞,與此同時,目前多數公募正在加快布局該類產品。
  • 關於公募REITs的最新消息都在這了!基金公司準備得如何?產品什麼...
    每經記者:王晗 每經編輯:肖芮冬近日,隨著證監會一則《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的發布,中國公募REITs正式開閘。有機構預測,參考REITs發源地美國市場規模以及GDP規模佔比推算,中國公募REITs市場規模可達6萬億元人民幣。
  • 鵬華基金張佳:精準擇時打造優質「固收+」 掘金萬億潛力市場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餘世鵬)震蕩市中,追求穩健收益的「固收+」基金成為各大基金公司產品布局重點。近日,鵬華基金固定收益總部專戶債券投資部總經理張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鵬華基金從2018年就著手布局「固收+」產品線,近三年多來,這類產品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投資體驗,有望成為資管新規背景下承接萬億級規模理財需求的潛力產品。
  • 固收、權益斬獲「冠亞軍」,易方達香港獲「2020年度離岸中資基金...
    出海12年來,易方達香港在固收、權益、指數量化、大類資產配置等領域持續發力,投研實力穩步提升,產品線齊全均衡,旗艦產品表現持續領先,為投資者創造了長期不俗的回報。本次公司旗下固收及權益類產品同時獲得最佳回報獎,一方面是對易方達在離岸市場深厚積累的投研能力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易方達香港全面嚴謹的合規風控、高效穩定的運營及交易平臺、細緻專業的市場服務等綜合實力。
  • ...公募基金年內發行總規模已超3萬億元 專家:展現A股市場三大進步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1332隻,發行總份額2.99萬億份,如果算上部分已經募集結束但尚未宣告成立的基金,公募基金年內發行總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
  • 東方紅新發「固收+」產品獲市場認可 固收類基金長期業績領先
    2020年權益類基金憑藉高光的業績表現,成為眾多投資者投資首選。但是,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以來,對於穩健型投資者而言,長期表現穩健的固收類產品則是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壓艙石」。目前,東方紅資產管理正在發行「固收+」策略基金——東方紅錦豐優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基金代碼:010700)獲得了較高的市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