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站是供熱管網與用戶連接的關鍵,其作用是將熱網輸送的高溫熱水的熱量與小區供熱管網中的低溫熱水進行熱量交換,以合理的壓力將熱量輸送到用戶家中,並根據室外氣溫的變換進行調節,以滿足用戶需求。熱力站的建設、管理成效直接影響供、用暖水平和質量。
2020-2021年度供暖季即將拉開帷幕。為促進全市熱力站建設標準化、管理規範化,進一步提高供熱服務質量,拉近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石家莊市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開展「熱力站開放日」活動的基礎上,今年繼續以開放日的形式,迎接市民對供熱工作檢閱,接受群眾供熱問題諮詢。
2020年「熱力站開放日」具體時間為2020年10月24日、25日的9:00至17:00。開放日期間,石家莊市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及高新區轄區範圍內的居民熱力站均將向社會開放。
●改造老舊供熱設施 防患未然
「今年冬天感覺冷得早,咱們會不會提前供暖?」「聽說已經開始打壓試水了,什麼時候到我住的小區」……上午9點半,在位於裕華區育才街燕港新村小區院內的燕崗新村換熱站,不時有市民經過測溫、登記後,來到諮詢臺詢問今冬供熱情況。
「燕崗新村換熱站供熱面積約15.6萬平方米,服務38棟居民樓以及一座幼兒園。」 石家莊華電供熱集團有限公司裕華管理處運檢部主任助理馬越峰說。
據馬越峰介紹,燕崗新村換熱站於1997年建成投運,因站內換熱機組老化嚴重,年久失修,換熱效率嚴重降低,二次管網跑冒滴漏嚴重,用戶投訴較為集中。2018年實施「一管到戶」接收後,石家莊華電供熱集團在2019年夏季有針對性地對該換熱站進行了站內全部改造,改造後將1套換熱機組改為2套,配有板式換熱器2臺、循環泵2臺、補水泵2臺。換熱站採用電動調節閥、PLC自控櫃等自控設備,全面實現了換熱站自動控制。經過一個採暖季的運行,該換熱站機組換熱效率明顯提高,耗電量明顯降低,相同流量下二次網供水溫度平均提升了5℃。
為進一步做好燕崗新村小區供熱工作,今年石家莊華電供熱集團有限公司裕華管理處對該小區二次管網進行了局部改造,將小區內所有樓棟單元閥門和樓棟總閥門共計332個進行更換,切實消除閥門鏽蝕、關斷不嚴、增大失水量以及大面積停熱等安全隱患;對該小區上採暖季投訴較高,反映供暖效果不好的43#、45#、47#三棟樓,進行樓前直埋管段更換,共計556米,用以提高採暖季供暖效率。
屋子更熱,民心才更暖。通過改造提升,今年冬季將享受到更舒適室溫的不僅僅是住在燕崗新村小區的居民。
石家莊華電供熱集團有限公司發言人李揚介紹,為提高今冬供熱質量,石家莊華電供熱集團有限公司結合往年投訴情況及檢修技改工作計劃,開展了幼師路DN1400主管道系統修復工程、裕西隔壓站擴容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串改並工程等重大、特大基建技改項目,共新建、改建供熱管網312公裡,改造供熱面積1127萬平方米,改造小區138個。目前,各項工程均已完工。全年共完成檢修項目2666 項,為今冬供熱設備運行提供可靠保障,目前檢修的供熱設備均已達到注水條件。
同時,石家莊華電供熱集團有限公司今年「一管到戶」及散戶開發新接收用戶108141戶, 涉及換熱站145座,小區184個。在發放熱費卡的同時,該公司會對用戶提出的用熱問題進行上門服務,解決用戶實際問題。「華電供熱集團對外客服熱線「966366」已投入使用,現有座席工位28個,共有接線員人員47人,24小時接聽用戶來電,確保有訴必接、接訴必處。」李揚說。
●應用推廣新技術新舉措 提質增效
上午十點半,在位於新華區紅星街的柏林南換熱站,工作人員正在為前來諮詢的市民介紹今年供熱工作實施的新技術。
「為保障2020-2021供暖期安全、可靠供熱,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大力實施大溫差供暖改造、供熱站升級改造等民生工程。」國家電投集團東方能源熱力公司生產技術部主任吳松說。
吳松介紹,為改善供熱運行效果、提高供熱質量,國家電投集團東方能源熱力公司於今年4月份著手實施大溫差供暖改造工程,創新應用補燃型大溫差機組這一能源領域新技術,建設2座中繼能源站和16臺57.2兆瓦補燃型大溫差機組,總裝機容量為900兆瓦。該工程將實現新華供熱區域16萬民用熱用戶、267家工商企事業用戶、2024萬平方米的供熱負荷城市熱網的大溫差輸送。按照工程計劃進度,9月30日主體工程建設已完工,目前零網、一網已注水打壓、循環泵逐臺試運完畢,一網進行冷態循環,為順利供熱提供了堅強保障。
為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改進環保指標,國家電投集團東方能源熱力公司實施了天然氣供熱站節能環保改造工程,對所屬的2臺天然氣鍋爐進行低氮改造,對燃燒機進行了更換,煙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降低為30mg/Nm3以下。項目實施後,可進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粉塵顆粒等汙染物的排放,有效改善燃氣鍋爐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穩定的熱負荷。
打好供熱「硬仗」,提升供熱保障和服務同樣重要。吳松介紹,國家電投集團東方能源熱力公司在開展「冬病夏治」,結合上個採暖季供熱情況,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換熱站、小區二次管網改造工程基礎上,還提高了智能管控水平,完成了180座換熱站自控系統改造調試,實現了數據遠傳、設備遠控,90%自管換熱站實現了無人值守。各小區累計安裝室溫監測點6000餘個,實現對所有供熱區域內供熱質量的監控。搭建綜合智慧供熱平臺,統籌監控調度,科學調節,實現了系統平衡、按需供熱。
進一步擴大、完善「零跑腿、一次成」的指尖服務業務,開通22條熱線座席,40餘名熱線人員24小時在線守候,上線應用客服微信機器人「小智」,增設微信座席及回訪專線,讓溫暖不「缺席」;開通了官方網站、微信、支付寶平臺、網銀等多種網際網路繳費渠道,微信服務號定製「指尖微服務」,熱用戶可以足不出戶的進行熱費繳納、用熱開通或報停等業務。
●準備時間縮短 供熱質量不降
「今天開展的熱力站開放日活動,展示了供熱企業7個月來的工作成果,展示了企業風採,接受了群眾檢閱。」市供熱中心總工程師王宏偉說:「通過開展熱力站開放日活動,可以廣泛接受群眾合理化建議,面對面解決居民的供熱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解困釋惑。同時,可以更好向居民普及供熱常識,宣傳我市廢熱利用、低氮改造等清潔取暖政策,展示供熱新技術、新措施,講解供熱發展方向。」
據王宏偉總工程師介紹,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我市2019至2020 供暖季延長供熱時間近1個月,為新的採暖季預留的準備時間比往年少。市供熱管理中心緊鑼密鼓的加強督導,各企業克服困難,目前我市主城區老舊供熱管網和供熱設施改造、「冬病夏治」工作已告一段落。
在熱源保障方面,通過在西柏坡廢熱入市系統首站新增7臺加熱器,2#泵站增加了雙電源設施,在新華熱電建設了16臺大溫差設施,華電裕西新建3×70MW天然氣調峰鍋爐和對隔壓站進行擴容改造,鹿華電廠進行了靈活性改造等措施。今年的熱源保障能力和運行安全性比往年有較大提升,能夠保障群眾過冬需要。
在「冬病夏治」方面,繼續對老舊設施進行更新改造。今年對幼師路等一次管網改造110公裡,對186個老舊小區進行了升級改造或消缺改造,目前已完成160個,其餘項目正在最後的收尾,各區正在組織督導還在施工的項目全部於10月底竣工,具備供熱條件。同時,制定了《「冬病夏治」檢修工作導則》,指導供熱企業進行標準化供熱設施檢修工作,開展了供熱行業「冬病夏治百日攻堅活動」,各企業對3547項排查問題進行了檢修維護。
在提升服務方面,今年我市定位為「供熱服務提升年」,制定了《石家莊市城市供熱服務標準(試行)》,明確城市供熱的術語和定義,引導企業供熱服務標準化。制定了108個重點小區提升計劃,問計於民,通過硬體改造、管理提升、薄弱戶改造等措施,力爭今冬供熱效果明顯改善。今天開展的熱力站開放日活動也是對108個小區所做的工作進行驗收。
從市供熱管理中心獲悉,目前各個小區都在進行打壓試水,查漏補缺,在這提醒大家注意查看供熱企業的通知,試水期間家中留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020-2021年度供暖季,各供熱企業於11月1日具備供熱條件,隨時做好供熱準備。屆時將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啟動氣象會商機制,如果遇到連續降溫天氣,將會提前啟動供熱。
市供熱管理中心提示,正式供熱以後,個別用戶會在供熱出現暖氣不熱的情況。其中,當所處的整個小區裡暖氣不熱時,可能是熱源、管網、熱力站故障或小區停水、停電造成的。用戶可採取臨時取暖措施並耐心等待,具體原因可通過供熱企業了解相關信息,問題排除後會儘快恢復供熱。
當僅是個別用戶家暖氣不熱時,可能是入戶閥門未打開、除汙器過濾網堵塞、管道積氣造成的;當用戶家室內局部不熱時,可能是管道堵塞、水力失調。
上述兩種情況,用戶可嘗試以下操作排除供熱故障:
排氣。分戶供熱的用戶可通過打開自家排氣閥或樓道頂端的排氣閥進行排氣;串聯供熱(上供下回老系統)的用戶可從頂層用戶整體供熱系統的高點排氣閥進行排氣。供暖初期集氣現象較為集中,另外因停電、停水、維修等原因短暫停供後,供熱系統中也會產生積氣,需要重複排氣,以確保熱水循環暢通。
檢查閥門是否打開。個別時候閥門出現故障,外表看是開啟狀態,但內部結構仍處於關閉狀態,這種情況,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處理。
清洗除汙器。分戶供熱系統用戶可先關閉除汙器兩端的閥門,或關閉入戶供、回水閥門,擰開除汙器堵帽,取出濾網,用毛刷清洗乾淨後裝回原位,然後緩慢打開除汙器兩端閥門,或先打開回水閥門,再打開供水閥門,正常供熱。也可請專業水暖工對室內供熱設施進行衝洗。
用戶遇到的不熱問題,自己無力解決的,可以撥打供熱企客戶服務熱線,進行諮詢或報修。
(記者趙曉華、王寵)
來源:石家莊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