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審題
本次習作緊扣單元主題: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細緻觀察是本單元的重點。本次習作要求是:把最近觀察時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下來。
寫作方向:1.觀察時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寫物);2.觀察時一處場景(寫景)
其次:說一說自己的觀察感受。
二、習作例文
1.讀一讀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把你覺得它淘氣可愛的部分找出來和同學們交流。
我得好好寫寫我們家的小狗,它叫「王子」,是我們村裡長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隻狗。它跑得特別快,我總也追不上它。不過「王子」很乖(ɡuāi),它總是在前面等著我。(開篇點題——我家的小狗。開篇抓住外形和跑得快的特點總體介紹了小狗——「王子」,寫出了小狗的可愛。)
它喜歡哼(hēnɡ)哼叫和汪汪叫。它汪地叫一聲,晃一晃腦袋,表示想要出去。「王子」又汪地叫一聲,朝鐵路那邊跑去。(「王子」的叫聲不同,表達的想法也不同,寫出了小狗的可愛和淘氣。)
它喜歡同火車賽跑。每次都是它輸(shū),可它從不在乎。每當有火車開過來,「王子」都以為能跑贏(yínɡ)它。等到跑不動了,它便衝(chònɡ)著遠去的火車汪汪叫上幾聲,不知是允(yǔn)許火車開走呢,還是罵(mà)了火車一頓(dùn)(「王子」竟敢跟火車賽跑,真有趣。)2.習作範文2《我愛故鄉的楊梅》
1.認真讀課文,填寫下面的表格,體會作者觀察得細緻。
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等楊梅漸漸長熟,刺也漸漸軟了,平了。摘一個放進嘴裡,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樣細膩而柔軟。(通過從視覺和觸覺以及味覺方面的描寫,寫出了楊梅的外形特點: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漸漸長熟時刺也漸漸軟了,平了。)
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後變成深紅,最後幾乎變成黑的了。(通過從視覺方面,寫出了楊梅顏色變化的特點:先是淡紅的,隨後變成深紅,最後幾乎變成黑的。)
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從味覺方面,寫出楊梅味道的特點: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2.通過我們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可以看出作者在寫故鄉的楊梅,主要採用了哪種寫作方法?
(通感)
3.複習通感
通感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式。
三、觀察方法
1.通感除了是寫作方法,也可以是觀察方法。指的是觀察時不僅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可以用手摸,用鼻子聞,有時還可以嘗一嘗。
2.擴展觀察方法
觀察時要細緻(抓住事物的特點)比如:《我家的小狗》,抓住了小狗的外形、跑得快和叫聲不同的特點進行描寫。
《搭船的鳥》,抓住了翠鳥的外形美麗和捕魚速度快的特點進行描寫。
觀察時要注意事物的變化比如:《金色的草地》,抓住了蒲公英不同時期,花開和花朵合攏時,顏色的不同進行觀察和描寫。
四、寫作方法
確定觀察對象。發現現象或者問題。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寫清楚觀察過程,得出結論或解決問題(運用修辭手法)。如: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蒲公英花朵張開和合上的樣子。)
4.總結得出啟發或感受。
如: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兩個感嘆號,強烈地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直抒胸臆,文章的情感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