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什麼才是你想要的樣子?/unsplash
在搜尋引擎裡輸入「黎貝卡」,鋪展在眼前的將是這樣的結果:
「1個人住230㎡,黎貝卡的家是所有女生的夢」
「黎貝卡做了什麼,讓45萬人都跟著她買買買?」
「中國時尚博主收入排行曝光,黎貝卡登頂」
……
在弗裡德曼筆下的這個幾何級增長的加速時代,「黎貝卡」這個名字,如同中國的GDP增速和高鐵時速,代表著一種數字奇蹟。
2014年底,公眾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正式上線,首篇推送僅靠6位閨蜜分享,一夜之間閱讀量破千。寫到第3篇推送《林青霞:只要她想,隨時可以讓全世界為她驚豔》時,她就收穫了開號以來的首個10w+。
從媒體人到網紅,黎貝卡成功了。/unsplash
之後的一個個高光瞬間,例如被香奈兒邀請看秀和4分鐘賣出100輛寶馬Mini,相信你或多或少都從網絡、他者口中聽說過。
如今被奉為「買神」的黎貝卡,本名方夷敏,原是報社的首席記者,跑過8年時政,做過6年娛記。在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浪潮裡,用戶藉助媒介表達的生態環境得以重構,方夷敏憑藉紮實的內容功底順利轉型,成為了書寫時尚的主語。
從女媒體人到網紅的通路,不只有方夷敏走過。其他前赴後繼投入自媒體紅海的女媒體人,她們現在過得如何?她們又是否已經在這個流量時代中擁有姓名?
北京,雪菲
「您好,抱歉地正式通知您,公司將於2019年9月8日與您正式解除勞動關係。公司將按照勞動法規定支付您相應的離職補償金……」
這是雪菲今年第4次收到閨蜜發來的裁員郵件截圖。
閨蜜羨慕她,「在這個到處裁員的時候懷上,有個免死金牌在手。」自懷孕以來,類似的話雪菲早已聽過不少,但真正能夠全然樂觀解讀其中內容,還是在不久前。
6月剛懷孕時,雪菲仍在北京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運營美妝公眾號。在推送的照片裡,雪菲符合外界對於「網紅」的普遍定義:面容姣好,妝面精緻,手中握著當季美妝新品。
雪菲用來測評的部分護膚品。
這樣的她像是水面的反光,不真實、不穩定又極易消失,在更多不被記錄的時刻裡,焦慮與無力,才是她觸碰到的現實切面。
在媒體圈時,雪菲已經做到了頗為資深的醫療線記者,一個媒體新手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她只用花幾個小時就能弄好,剩下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
在媒體日子輕鬆的背後,是上升空間的收窄。為了爭取更多,雪菲決定辭職,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做公眾號。她想,一夜成名的故事大概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現實卻指向了相反的方向。開始做公眾號以後,一周五更的快節奏讓雪菲直接跳過996的適應期,迅速進階到007(從0點到0點,一周7天不休息)工作制。
「本來我有供應商幫忙寫推送,應該是不用那麼辛苦的,但他們都寫得很敷衍,沒有什麼乾貨。」雪菲覺得很崩潰,每次供應商交過來的稿子,她都需要推翻重寫。只要一睜眼,就開始在想該找什麼素材來改稿子。無法暫停的輸出讓雪菲感覺人快被掏空了。
你們看到的光鮮,是無數加班的燈光匯聚起來的。/unsplash
爆款仍未做出,好不容易攢起來的粉絲卻一直在掉。有次與供應商討論一個關於成年人快樂瞬間的選題時,雪菲忍不住哭了出來。雪菲覺得,自此做美妝號以來,她都沒有過什麼快樂的時候。
雪菲是在持續的焦慮中發現自己意外懷孕的,她的心情有些複雜。
早在跑醫療線的時候,雪菲就被很多醫生科普過,最好在30歲前生孩子。因此,在29歲懷孕,對雪菲來說本應是件天隨人願的事。但這份上天贈送的禮物,早在暗中標好了需要支付的價格。
在韓國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裡,就職於公關公司的金智英懷孕後倍感焦慮。丈夫讓懷孕的金智英不要只想著自己會失去什麼,要多想想她會得到什麼。金智英情緒激動地說:
「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
像金智英這樣害怕失去的職場女性,其實在雪菲的公司裡就有不少。有些女同事,工作5年左右,為了想再升一級,婚結了但孩子遲遲不敢要。也有些女同事,即使已經躋身管理層,生完也只是休兩三個月的產假便回崗,害怕位置不保。
在網際網路裁員潮的背景下,「懷孕」二字裹挾了太多變數,這讓雪菲不由自主地焦慮起來。
就算早期連續孕吐幾個月,休息不好,雪菲也不敢請假,每天硬撐著上班,她覺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守住自己的崗位。
直到一天早上,雪菲上廁所時發現自己有出血症狀。去往醫院的路上,她腦子裡揮之不去的,是跑醫療線時反覆聽到的術語——「先兆性流產」。
幸運的是,經檢查並無大礙。但雪菲想起前一晚加班到凌晨1點,還是心有餘悸。雪菲撫著隆起的肚子,那一刻她突然想慢下來。
雪菲的孕期照。
「我也接近30了,如果這一次有什麼意外,也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會再懷上。」雪菲於是決定轉崗,不再運營美妝號,要把生活重點轉到自己和孩子身上。
崗位改變後,雪菲擁有很多個人時間。她開始為自己找消遣,其中一項便是追劇。在朋友的安利下,雪菲追起了《小歡喜》。
對於這部劇,雪菲印象最深的不是童文潔追打方一凡、英子跳海這樣的經典橋段,而是每次開播前的廣告,海清說著「在唯品會買的新套裝,都是好牌子,天天有3折」。
懷孕以後,很多舊衣服都穿不了,又不願意買媽媽味很重的孕婦裝,雪菲一直在找有設計感、但價格不貴的大碼連衣裙,所以就下載了唯品會APP看看。
她下的第一單是一條彩色針織連衣裙。裙子穿上身好看又修身,打完折只要79元,她特別滿意。自此,雪菲時不時上唯品會逛逛,她的購物車裡出現最多的是兩樣東西:自己的衣服和寶寶的衣服。
雪菲給寶寶買的衣服。
在給寶寶買衣服時,雪菲幻想過一些美好的情景。比如說買帽子時,雪菲會想像在一個陽光斜斜灑下的午後,氣溫不冷不熱,她推著寶寶到樓下小區曬太陽,給他拍了很多照片。
常常有人問雪菲,她對寶寶有什麼期許,雪菲總是這麼回答,「自己努力了這麼多年,很想要去爭取一些東西。但到頭來發現,人其實爭取夠了就行,也不用太多。更重要的是快樂,希望寶寶的人生能更快樂」。
廣州,米婭
手機屏幕上,時鐘從19:59撥轉到20:00,米婭迅速打開唯品會APP,將早已收藏好的商品全部加進購物車付款。
對於全職當網紅的米婭來說,這是她為數不多的休閒時間。米婭原本在傳統媒體裡深耕,後來結緣一群投契夥伴,便離開了報社,創業做網紅。
一開始寫職場話題,米婭發現難以變現,便改寫時尚。不斷試錯與重來,團隊的人也因各樣原因都離開了,只有她還在堅持。她從不覺得只剩自己一個人,因為曾經的夥伴都把夢想寄托在她身上,一直支撐著她。
但,「自媒體創業」並不是米婭生活中的唯一難題。用米婭的話來說,壓在她肩上的,還有兩座更大的山。
去年冬天,晚上10點多,撥回廣西柳州老家的一通電話改寫了米婭的生活走向。米婭發現,父母經常一天只吃兩頓飯,而且都是在奇怪的時間點吃下的。他們會下午3點才去做早飯,然後將午餐順延到晚上10點,甚至半夜。
問及原因,父母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開始記不得時間了。
第二天,米婭從廣州趕回老家,推開家門,原本整整齊齊的家變得一片狼藉,父母床上堆積著尿溼的褲子,髒亂不堪。米婭說,父母當時看起來好像活不久了,似乎下一秒就會離開。
當天,米婭就把父母帶回到廣州看病。原來,父親患的是額顳痴呆,母親則是阿爾茨海默症,都已進入痴呆的中晚期。從那時起,米婭與父母的相處便成為她認識老人痴呆症的過程。
「他們會忘記很多事,但有我幫他們記著。」/unsplash米婭意識到的第一件事是,「不管自己怎麼掙錢,總感覺錢不夠花。」 多奈哌齊、美金剛和利斯的明,每一種治療老年痴呆症的藥都無比昂貴,父母兩人的醫藥費一個月就高達3000多元。如果遇上父母中風入院,治療費更是高昂得讓米婭喘不過氣來。
除此以外,米婭還需面對不少由父母造成意外開銷。母親試過將用電飯煲煮電水壺,也試過把電飯煲放在煤氣爐上煮,家裡每一次的損壞換新都是由米婭來支付。最近,父親在等電梯維修時,一個不耐煩就把電梯顯示屏錘壞,結果賠了950元。
米婭坦言,自己其實是個內心特別脆弱的人。但她也很清楚,在照顧痴呆父母這件事上,掉眼淚無補於事,只有在每次崩潰後迅速進行心理建設,才能繼續往前走。
今年有一次,母親半夜摔倒,額頭撞到桌角撕開了一道口,血流了一地。米婭用幹毛巾捂著傷口,血還是止不住。明明害怕母親就這樣走了,但米婭沒有讓情緒表現出來。去醫院的路上,米婭一直安慰母親,「別怕!沒事的,有我在呢!」
「別怕,我在。」圖為米婭和父母。
但米婭始終不明白,為什麼外界對痴呆老人並沒有很寬容。母親經常走丟,小區在調監控找人時會特別不耐煩。有時候鄰居以為父親在樓道裡留下排洩物,其實那是其他鄰居的狗亂拉的尿。光顧的小吃店老闆甚至會說,我才不要活這麼老,誰都嫌棄,早死早解脫。
感受過太多外界不善意的目光,米婭更想趁著父母記憶消散前,讓他們每天都過得很快樂。老人痴呆以後,吃是他們的第一訴求,她想把給父母做的每一段飯都記錄下來,便轉型成為美食博主。
儘管照顧父母的開銷大,但只要有閒錢,她就會給父母網購一些衣服,希望父母不僅吃好,也能穿好。像剛過去的唯品會11.11大促,米婭買了不少爸爸裝、媽媽裝和老人鞋,她覺得很開心,都是質量很好的牌子,價格基本上是實體店的3折。
米婭說,她從來不覺得自己很慘。因為只要父母在,家就在,她的生活就不是一場悲劇。
她們與黎貝卡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雪菲和米婭,這兩個跑去當網紅的女媒體人,她們活成黎貝卡了嗎?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雪菲告別了自己的美妝博主生涯,產後是否會復出仍是未知。而米婭則在一邊照顧父母,一邊在等待,等待成名的那一刻。
儘管如此,她們都在與時間的並行中,漸漸看清了心之所向。
當雪菲拆開唯品會寄來的快遞,把綿軟的珊瑚絨寶寶連體衣捧在手上時,她發現自己最期待的原來是媽媽這個角色。
在距離北京一千多公裡以外的廣州,米婭給父母換上了新衣新鞋,兩個老人自言自語道,「在這裡有人照顧,哪裡都不想去了」。米婭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不管大富大貴,還是窮困潦倒,她都想一直帶著父母。
你想要的自己,又是什麼樣的呢?/unsplash
曾有人在知乎上問過,怎樣才能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一個回答獲得了極高的點讚數,它是這樣說的:
「就像是考試時候做選擇題,我們得先知道具體有哪些選項,才能夠找到正確答案。」
雪菲和米婭都沒有活成黎貝卡,但這並不是一件值得遺憾的事情。因為於她們而言,黎貝卡或許更趨近於一個選項。而在起與落、得與失中找到的「自己」,才是那個最後寫在人生考卷裡的答案。
特別感謝唯品會提供的會員故事。儘管寫到這裡必須擱筆,但我們都知道,兩個女媒體人的故事還在繼續。今晚8點,唯品會將啟動感恩黑五大促,不僅有冬裝特賣,更有全球精選好貨,數千家品牌將以「真3折」的優惠回饋用戶。不知道這次被雪菲和米婭放進購物車的,又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