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譁啦啦的流,寶寶怎麼又哭了?面對動輒以哭鬧來表達自己情緒的寶寶,新手爸爸媽媽們總是感到困擾不已。那麼,有沒有比較簡單的檢查方法,能夠快速判斷並找出寶寶的哭鬧原因呢?或者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寶寶儘快安靜下來乖乖不哭呢?希望我們的這個專題,能對年輕的新手爸爸媽媽有一定的幫助O(∩_∩)O~。
其實,寶寶在哭鬧時,閉眼張嘴、雙臂伸屈,兩腿亂蹬,是一種良好的健身運動哦,不僅鍛鍊了神經肌肉的功能,而且增加肺的擴張,加大了肺活量呢,這有利於氣體交換;同時,還加速了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嘿嘿,另外,寶寶哭鬧一般是由於肚子餓了、想喝水了、生病了、或者尿布溼透等一系列原因造成,因而爸爸媽媽們應該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查明原因,及時解決,這樣才會對嬰兒的發育成長提供有益的幫助哦。
一、小寶寶哭鬧的原因
原因一:寶寶是否餓了
1• 哭聲短而有力,比較有規律,漸漸急促。
2• 3~4個小時需要餵奶一次,間隔時間不能太久。
3• 經常性1~2小時就哭鬧,有可能是一次性奶量不夠。
原因二:檢查尿布是否溼了
1• 如果紙尿褲太沉,寶寶會很不舒服的。
2• 如果有紅屁股的現象,抹點護臀霜。
3• 衣褲如果溼了,一定要及時更換。
原因三:檢查寶寶身上是否有異樣
1• 寶寶是不是出疹子了?
2• 打預防針的地方是不是有紅腫現象。
3• 有沒有被蚊蟲叮咬。
原因四: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
1• 幾聲緩慢而拖長的哭聲打頭陣,聲音較低發自喉嚨。
2• 經常陪寶寶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
3• 一般情況下,抱起來就沒事了。
原因五:檢查寶寶鼻子是否通暢
1• 寶寶鼻子容易堵塞,需要經常清理。
2• 可以藉助小工具,比如小棉籤,吸鼻器等。
3• 使用工具時一定不能太深入,避免弄傷寶寶。
原因六: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腹脹
1• 來得突然,第一聲又長又響,之後屏息,接著大哭。
2• 摸摸小肚子是不是硬邦邦的。
3• 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藥物。
原因七:寶寶是不是穿的太多或太少
1• 要根據室內的溫度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
2• 太多或太少都會讓寶寶感到不適。
3• 原則上寶寶的衣服和大人同步即可。
原因八:寶寶是想睡覺了
1• 哭聲不太大,有規律,比較纏綿,甚至有些不安。
2• 讓他做一些緩慢的或有節奏的運動。
3• 講一些撫慰的話幫助他放鬆或讓他睡覺。
原因九:周圍環境是否安靜?溫度是否合適?
1• 家中過於嘈雜,會讓寶寶煩躁不安的。
2• 睡覺的時候一定要儘量保持安靜。
3• 室溫最好控制在15~20度。
二、如何安撫哭鬧寶寶
1、襁褓法
有人認為緊緊包裹起來會讓寶寶哭得更厲害,其實不然。因為寶寶在媽媽的子宮中是被緊緊包裹著的,所以一旦胳膊被包裹起來,他們會更有安全感。
做法:襁褓包裹寶寶也有技巧,不要把寶寶全身垂直包住,包成「蠟燭包」。應該儘量把寶寶的手臂裹緊,而把腿放鬆,否則會影響寶寶髖部發育。
2、側臥法
寶寶哭鬧時,許多父母習慣把寶寶仰抱,但仰著會讓寶寶有一種往下掉的感覺。
做法:安撫寶寶時,不要讓寶寶的臉對著媽媽的胸口,聞到母乳的味道會讓他更容易哭鬧。正確的方法是讓他臉朝外,側臥,讓寶寶回到在母體中時最傳統的姿勢。
3、噓聲法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9個月,無時無刻都存在著聲音——— 媽媽的心跳聲,腸胃蠕動的聲音,血液流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還有來自外界的各種各樣豐富的聲音。
做法:在寶寶耳邊不斷地發出「噓」聲,寶寶哭得多大聲就噓得多大,這同樣能讓寶寶迅速安靜下來。在寶寶的語言裡,噓聲就表示「我愛你」。
4、搖晃法
寶寶在充滿羊水的子宮裡時,其實一直都在晃動著,無論媽媽是在走路,坐著看電視或是睡覺時翻身,1天24小時都在晃動著。
做法:有節奏的晃動對新生寶寶非常管用,會讓寶寶感覺非常舒服和放鬆。家長在搖晃寶寶時注意強度要適當,不能過於激烈,特別要小心寶寶的頭部。
5、吮吸法
寶寶在預產期前3個月就開始練習吮手指了。吮吸不僅能緩解寶寶的飢餓感,更重要的是會激活大腦的鎮靜神經,將寶寶帶入深層次的鬆弛狀態。
做法:要提醒年輕媽媽的是,給孩子吮吸奶嘴時,不要把奶嘴掛在寶寶脖子上,以免傷到寶寶,也不要在奶嘴上沾糖。
三、寶寶愛哭鬧之疾病篇
造成小兒哭鬧的原因中,是不排除有一些病理性因素在裡面哦,爸爸媽媽們要注意了。其中以腹絞痛最為常見,其他還有乳糖不耐、牛奶蛋白過敏、外傷等可能。如果爸爸媽媽們已經確認寶寶哭鬧不是因為生理性的因素,那就要加強留意寶寶是否有其他異常的狀況表現哦,以便能及早就醫確認,來保證寶寶的健康!
1、腹絞痛
媽媽們是不是對寶寶夜晚哭鬧特別擔心又煩躁哦,是呢,造成小兒夜啼的原因很多,其中又以腹絞痛最為常見呢。現今醫學上推測說可能是因為為寶寶腸壁神經尚未發育成熟,故易因腸子蠕動過快、糾結而導致寶寶的疼痛呢,真的好令人擔心。不過醫生說必須先排除其他生理性、病理性因素後,才會考慮腹絞痛的影響呢。
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腹絞痛是怎樣作用於寶寶的吧。腹絞痛好發於2周~3個月的寶寶,其兩大發作尖峰時間分別為傍晚4~8時、夜間11點到凌晨2點。因腹絞痛而哭鬧的小朋友,表現包括:突然大哭,且持續約2、3小時左右;腹脹;臉部脹紅;嘴唇有些蒼白;拳頭握緊、雙腳蜷縮著或有些踢腿動作等等。因其每次發作可能持續數小時,且難以安撫,常令家長疲憊不堪。
要提醒爸爸媽媽們的是,若為腹絞痛所引起之小兒夜啼,通常非偶然發生,一個禮拜可能會有好幾天出現上述症狀,家長如發現孩子年齡、發作時間點、症狀相符臺,就要特別留意哦。
一般絞痛時,疼痛的時間不是很長,多是短暫的,疼痛後,一般狀態較好,寶的這種情況多是受涼引起的,應該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以給寶寶穿一個小肚兜,腹痛時可以進行腹部的按摩,最好不要使用清涼油,多給寶寶喝溫水。嚴重的腹絞痛可能是患腸胃病,或腸梗阻造成的,建議最好及時帶寶寶就醫進行B超的檢查!
2、乳糖不耐
配方奶、母乳中皆含有乳糖,如果寶寶喝奶後,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便可能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哦,一般較常見於配方奶寶寶。寶寶如有乳糖不耐的問題,喝完奶後容易因脹氣而感到不舒服,有時輕敲他的肚子還可聽到「扣扣」的聲音,而且大便帶有酸氣,並伴隨有哭鬧的狀況呢。
3、牛奶蛋白過敏
牛奶蛋白過敏者一般於新生兒階段內便會開始出現症狀,有些寶寶可能以腹脹、拉肚子、皮疹來表現,嚴重時會出現血絲黏液便等。而寶寶身體不適,自然難以順利入眠囉!
4、便秘
羅國正表示,所謂「胃不合、臥不安」,這句話在小朋友身上體現特別明顯呢。孩子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比較容易有便秘的問題,而解便不順便也會成為寶寶哭鬧的主因。
5、呼吸道過敏
一般而言,氣管過敏或鼻過敏較少見於新生兒階段,多半至孩子3、4歲後才慢慢出現。呼吸道過敏者夜間容易鼻塞,大一點的孩子或許可以靠著用嘴巴呼吸來緩和,但較小的朋友就只好用哭鬧呼吸空氣及表達不適啦。
6、外傷
像是寶寶有嚴重的尿布疹,或幼兒身上有其他外傷等,這類案例雖然不多,不過傷口疼痛的確可能造成小兒夜啼的情形呢。
7、其他
包括腹股溝疝氣,或其他身體器官病變如腸扭轉、腸套疊等,均為導致小兒夜啼的原因之一,這類個案大都需手術治療(⊙o⊙)…。
哭鬧是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哭鬧是健康的表現O(∩_∩)O~,那是孩子告訴你他需要你呢。 如果做父母的能讀懂孩子的哭鬧、姿勢和平常的行為,你和孩子的關係一定會更加親密滴。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你就應該學著傾聽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傾聽就是你要集中注意力,用觀察的心態去傾聽,而不是以焦急憂慮的心態對待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