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四時期兒童的被發現,專門為兒童而創作的文學作品產生了,誕生於二十世紀初葉的兒童文學迄今已經歷了百年。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兒童文學也濡染了鮮明的時代性、人文性,強烈的社會性,並始終沒有背棄現代中國文學的人文傳統,兒童文學匯入了現代文學的洪流當中,同時也保持著其面向兒童寫作的這一特殊性,成為一個未曾斷流的文學傳統延續百年。
最近,「兒童文學光榮榜」書系出版,這套書收入了兒童文學發展的七十年中最具文學性、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包含冰心、洪汛濤、孫幼軍、束沛德、金波、張之路、高洪波、曹文軒、湯素蘭、伍美珍、薛濤、殷健靈等作家在內的寫作於各個時期的75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均納入其中,體裁涵蓋小說、童話、散文、詩歌、科幻、寓言等兒童文學各個品種。
兒童文學光榮榜書系 立封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說:「通過選本的方式,我們希望做出一個導引: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都在裡面,還有一些作家的名聲可能沒有那麼大,但是他們的某些作品非常有影響、有代表性,則也被涵蓋其中,從這兩個方面加強了這套書的經典性。」
75本作品基本可以代表性地呈現兒童文學在七十餘年間的發展脈絡,有的作品也深刻地體現著時代的烙印,如出版於1961年的《小布頭奇遇記》,娃娃「小布頭」的奇遇就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社會主義時代的真實寫照:小布頭碰巧坐上火車跟下鄉的小電動機一起去了農村,他看到了公社社員熱烈歡迎工人老大哥「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場景,他看到的是公有制下的社會圖景,社員們愛機器,是因為它為人民做貢獻;各種玩具、機器、生活用具如小發電機、大鐵勺,也都各司其職,勤懇做事。《小布頭奇遇記》從童話的維度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社會的集體主義、理想主義的信念。另外,作者孫幼軍的行文、語言、情節的設計也都非常有時代感,這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兒童來說,或許也是一種陌生化和有新奇感的閱讀體驗。
發布會現場
11月7日下午,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兒童文學光榮榜」書系新書首發式暨座談會在中國出版集團11層會議廳舉辦。活動現場,選編顧問束沛德、金波、張之路、王泉根、高洪波、朱永新、張明舟、陳香、李巖、臧永清等進行對談。
作家束沛德在論壇中回顧了七十年間兒童文學的發展歷程:中國作家協會在1955年起草了第一個關於發展兒童文學的指示,也是在毛主席的倡導、《人民日報》的社論以及中國作家協會的批示之下,五十年代迎來了兒童文學的第一個春天。
「當時發動193個北京、華北地區作家為兒童寫作,就集中出來一批兒童文學作品。現在留下來能夠進入光榮榜書系的等等的很多作品還是當時出版的,有成人文學作家寫的,也有兒童文學作家寫的。我印象很深的包括嚴文井《小溪流的歌》,這本書將詩情跟哲理相結合,就像他自己說的童話是一個特殊的事情。第二個《小兵張嘎》刻畫的是小兵張嘎這樣鮮明豐滿的形象,到現在影響都很深遠。第三個柯巖的《小兵的故事》。這三本兒童文學可以代表五十年代兒童文學達到的水準。當然後來也有左傾思潮的侵襲等等使兒童文學發展受到了影響。」束配德說。
兒童文學的第二個春天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廬山會議《人民日報》又發表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少年兒童文學讀物創作和出版的工作的文章,作家的創作激情空前高漲,張之路、高洪波、曹文軒、秦文君等都是八十年代開始湧現的作家。
「從新世紀以來,兒童文學的發展,以及曹文軒得了國際安徒生獎,現在很多成人文學作家參與到兒童文學創作,圖畫書這幾年的興起,科幻文學等等這幾年都有大的發展,這些都預示著兒童文學確實處在蓬勃發展新的即將迎來一個春天。」束配德說。
金波
兒童文學作家金波的創作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1955年左右,「我吸收了很多營養:比如中國傳統民間的童謠,蘇聯的兒童文學,五四以後有一些作家比如葉聖陶、冰心等。當然,由於我們學習蘇聯兒童文學的創作經驗,50年代到60年代時,兒童文學比較強調教育功能,使得那個時候兒童文學創作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教。就像茅盾總結的:『政治掛了帥,藝術脫了班,情節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乾巴巴』。這是茅盾1961年的時候閱讀1960年大量作品之後,概括的當時兒童文學創作的情況。」
「當然後來隨著『文革』的開始,兒童文學的寫作上也遇到坎坷,『文革』十年裡,所有兒童讀物都算上才1200本。當時做兒童文學出版的只有兩家出版社: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專業為孩子寫作的兒童文學作家也就20名。」金波說。
評論家王泉根談道:「兒童文學市場化以後,所經受的衝擊和壓力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大,如果五六十年代主要是政治文化對文學影響的話,那進入改革開放以後到今天,是商業和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共同作用下的一種文化。一個優秀的作家作品要為我們今天的兒童所接受,某種角度來說比我們50年代難度更加大。兒童文學作家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今天這代人兒童文學作家,中堅力量可能是60後、70後,80後很快會起來,90後也快起來了,50年慢慢退到第二線了。要看原創性成果就是60後、70後,這批作家四五十歲了,他們的思想、創作、審美理念越來越成熟。」
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談道:「我覺得兒童是最值得尊敬的人類,他們是以他的天真、真誠、赤裸裸光腳丫的形象來向世人、大人、成人們展示他們的存在。三個月的孩子就有自己的意識了,再大點就有他的表達方式,我們現在對孩子的認知有了更深層、更科學的理解,需要將他們作為可尊敬的人類,以一種平等的交流協作方式,不是高高在上訓斥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