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跑進4小時是什麼水平?步頻練到180,全馬破4很容易!

2020-12-18 跑步時光機

馬拉松成績跑進4小時在跑圈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

在馬拉松藍皮書上出爐了去年馬拉松平均完賽成績,在去年的馬拉松中,全馬男子和女子平均成績分別為04:22:11和04:41:58。

所以,馬拉松能跑進4小時,水平在跑圈中可以算得上中上水平。

馬拉松成績想要跑進4小時,難度高嗎?

全馬破4小時,每公裡配速就是5分42秒,這個速度很多業餘跑者只要經過努力訓練就可以達到,所以難度並不會很高。

那麼,作為一名跑步新手,該怎麼練全馬才能順利的跑進4小時呢?

馬拉松成績想要跑得好,必須要鍛鍊兩個能力,一個是有氧基礎耐力,一個是速度耐力。

有氧基礎耐力的鍛鍊

有氧基礎耐力是跑步中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基礎的一個能力。它就像蓋樓時的地基,只有將這地基打紮實了,才能蓋出高樓大廈。同樣,只有將有氧基礎打好了,才能跑出好成績。

怎樣鍛鍊有氧基礎耐力呢?

超慢跑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法,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基礎耐力。在日本很多跑者平時都是採用這個跑法在鍛鍊的。

超慢跑的一個核心就是慢,它比慢跑速度還要慢,慢到什麼程度呢?

它的速度比走路稍微快一點點,但還是跑步的狀態。從身體感覺上來講,就是在跑步過程中,還能能夠輕鬆的說話,不會覺得很喘。

採用這個跑法有這兩點好處:

1、讓新手跑者更好的堅持下去。

因為這個跑法強度比較低,跑起來不會疲憊,也不容易受傷,即使是新手跑者或者沒有鍛鍊基礎的人也能夠很好的堅持下去。

2、能夠積累跑量,鍛鍊有氧基礎耐力。

超慢跑的強度不高,跑起來很輕鬆,即使跑個20-30公裡也沒有負擔,只有把跑量積累起來,基礎耐力才能夠提升,為後期跑速度打下基礎。

速度的訓練

想要提高跑步成績,除了基礎耐力打好之外,速度訓練也是不能落下。

我們都知道速度=步頻 x 步幅,當步頻越快,步幅越大,速度就會越快。

但凡在馬拉松中能夠跑出好成績的人,他們往往都是大步高頻或者是小步超高頻的方式。所以,要提高跑步速度,就得提高步頻或者步幅,或者是兩者同時提高。

對業餘跑者來說,提升步頻是比較容易實現而且不容易受傷,因為落地次數增加了,可以減少每次落地的壓力,跑起來不容易傷。而新手跑者如果一開始就用大步幅跑步,因為步子大,所以落地時壓力也大,對腿部力量不足的人來說,是非常容易受傷的。

所以,對想要提高速度的跑者,可以先從提高步頻開始,待得大小腿力量足夠了,再開始練習步幅。

跑步最佳步頻

跑步教父丹尼爾斯曾做過研究調查發現,那些頂級馬拉松高手的步頻基本上都在180次/分鐘左右,也因此,180步頻成為了很多跑者眼裡的最佳步頻。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步頻達到了180,那麼步幅只要達到1米,馬拉松成績就可以輕鬆跑進4小時了。一米的步幅對業餘跑者來說,還是很容易的。

如果你的步幅達到了1.5米,那麼馬拉松成績會在2小時36分。像基普喬格的步幅大概是在1.9米左右,所以他的成績在2小時左右。

如何提高步頻

每個人跑步的步頻都是不一樣的,這和自身的身體情況有關係。對有些跑者而言,他們的步頻在180以上很習慣,很自然。而對新手跑者而言,或許160左右的步頻就已經hold不住了。不過,步頻是可以練的。

首先,你要知道你目前的步頻是多少?

這個還是比較好測試的,用運動手錶或者運動app就可以測出來了,或者可以自己數一數跑步30秒鐘腳落地次數,然後乘2就是你的步頻了。

提高步頻的方法

1、和步頻比較高的跑友一起跑。

如果身邊有很多跑友的話,可以找一兩個步頻比較高的跑友經常約跑。在跑步過程中,儘量跟著他的節奏跑,久而久之你的步頻就能夠提上來了。

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我的步頻能上來,很大一部分就是長時間跟著跑友跑出來的。

2、聽一些180節拍的音樂。

如果你是經常一個人在跑,那麼這個方法很適合你。我在沒有和跑友約跑的時候,當時就是聽著180節拍的音樂來練步頻的。這裡推薦一首180節拍的音樂,18分鐘版的《歡樂頌》。

在跑步的時候,設置單曲循環,聽個3遍基本上就能跑完10公裡了。

3、進行擺臂練習。

在跑步過程中,你會發現如果擺臂越快,就會跑得越快。所以,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做一些擺臂的練習,在跑步時候發現步頻變低了,可以通過加速擺臂,步頻就會提上來了。

步頻訓練需要循序漸進,因為步頻一旦提高了,呼吸也會變得緊湊,你的心肺能力要能夠先跟得上。所以,在訓練步頻時,先找到你合理的步頻,訓練一段時間過後,試著加一些步頻上去,一點一點加,當步頻頻率已經很高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增大一些步幅了,你的速度也就會越來越快了。

相關焦點

  • 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而全馬305以內的可能「病情」最重。 破三需要全程配速415,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堅持和超越才有了意義! 那麼,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全馬可以跑進3小時? 現代訓練理論認為,在良好的耐力基礎上,配速+10s,距離可加倍。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為什麼你全馬跑不進3小時?可能因為體重在65kg以上!
    胖子逆襲成跑步大神的例子非常多,比如一名跑者陳曄,曾經他體重180斤,為了健康開始跑步減肥,半年後體重到了145斤。後來參加了馬拉松,體重逐漸降到了125斤,馬拉松成績也越跑越快,跑步兩年成功破3。 從表格來看,如果你現在全馬PB是4個小時,體重是70kg,如果減到65kg的話,全馬成績可以提高到3小時41分!是不是很驚人?
  • 全馬330怎麼完成
    完成全馬330要有三個方面的突破: 突破一:速度訓練,提高強度 速度訓練對入門跑者會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尤其是那些以前沒怎麼運動,新近加入長跑的朋友。這些朋友更願意通過長慢跑發展耐力,下意識抗拒強度練習,畢竟耐力好練,速度難練啊!
  • 基普喬格跑全馬不到2小時有多快,普通人堅持不了60秒
    在昨日結束的奧地利維也納馬拉松比賽中,基普喬格成為人類歷史第一位全馬跑進2小時之內的人,在現場2萬名觀眾與工作人員的吶喊下,他的用時停留在了1分59秒40,這位來自肯亞的馬拉松運動員,奧運會冠軍與世界紀錄保持者,再一次刷新了自己記錄,基普喬格簡直就是機器人,太恐怖了。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在持續快速奔跑一小時後,人都會處於接近或者低於五氧閾值的狀態,這一點半馬和全馬類似。這就是體內絕大部分是有氧代謝,有少部分的無氧代謝。相比全馬,配速也可以稍微快一些。 半馬的入門時間是三小時。新手跑者初跑半馬時可以把目標定位在2個半小時以內,平時訓練的時間只要達到一個半小時就夠了。 而作為正式馬拉松的全馬,難度係數眾所周知,所以難度係數更高。訓練時可以以周圍單位制定長期的訓練計劃。
  • 深度解讀步頻與步幅:合理跑姿應該是這樣...
    例如:在1分鐘內,左右腳共踏出150步,那麼你的步頻就是150次/分鐘,如果左右腳共踏出180步,那麼步頻就是180次/分鐘。    高級組跑者:男子全馬在3小時30分鐘內完成,半馬在1小時30分鐘內完成;  女子組全馬在4小時內完成,半馬在2小時內完成。  經過問卷調查,高級組男性跑者全馬平均完賽成績為252,女性跑者全馬平均完賽成績為341。  中高級組跑者
  • 如何破解全馬撞牆?學會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
    全馬和半馬最大的不同,是你必須去構建一個不同的能量代謝系統。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跑過全程馬拉松的跑友都知道,跑馬過程中最害怕的碰到的「惡魔」就是:撞牆!跑馬後半程,抽筋、體力透支、運動能力急劇下降……舉步維艱還不能停,難受到痛不欲生、萬念俱灰、懷疑人生!
  • 馬拉松賽有人能跑進兩小時
    馬拉松超級明星基普喬蓋是該系列跑鞋的旗手,他穿著這款跑鞋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贏得2016年的奧運冠軍,然後在非正式馬拉松賽中跑進兩小時。 馬拉松跑進兩個小時,這在過去絕對不可思議,也正是他得這個成績徹底暴露了這款鞋,因為隨後他在倫敦接受了英國媒體的採訪,在採訪中他說了很多有意思的事。
  • 全馬世界冠軍科斯蓋將戰倫馬 會穿基普喬格那款鞋
    昨日在賽前的發布會上,科斯蓋和切普蓋蒂奇都承認,這次比賽他們會穿基普喬格去年全馬「破2」時穿的那款有爭議的鞋。儘管這款高科技新鞋符合世界田聯的規定,但據估計這款新鞋能幫助跑者提高5%至8%的成績,因而廣受詬病。
  • 12歲,送你一個全馬(上)
    不過對於熱愛跑步的媽,還有什麼比這更動聽的話呢? 趕緊把利好消息告訴爸爸,大Eric不信,你沒強迫他吧?這什麼話?!跑全馬是能強迫的?你倒是強迫一個12歲小孩試試?! 大小Eric對了半天口供,爸爸跑回來對我說,老四真要跑,其實他體力挺好的,那天老虎頭下來,比哥哥快。這回信了。
  • 他穿著10元的拖鞋又一次跑進了3小時
    練了一個半月的時候,他跟同事問好15公裡的距離,拿著電子表就衝出去了,「正好是天熱的時候,我憑著毅力,快速奔跑,期間累得幾乎忘了自己,」跑完一看計時:58分鐘! 當時拖鞋哥對於配速並沒有什麼概念,他只是興奮於自己終於可以跑30裡了。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換算來自德國10公裡紀錄保持者史迪凡尼)當然,上面的表格對馬拉松成績的預測也會有誤差,比如基普喬格,他的場地10000米最好成績是26分49秒02,路跑10公裡的最好成績是28分11秒,但全馬成績PB是1小時59分40秒。所以,上面的表格更針對的是業餘跑友,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10公裡水平預測一下全馬成績。
  • 【這是真的嗎】瘦5Kg全馬進步20分鐘?!
    跑馬界有一句名言:「瘦1kg全馬可以進步3分鐘」究竟這只是個跟電視新聞一樣不可信的傳言?還是真有其事?!
  • 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從全馬5小時到2小時,在半馬耗時乘以2的基礎上,增加7分鐘到5分鐘不等,約等於全馬耗時,也即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延長10秒至8秒不等。總的時間增加率從2.5%到4.5%左右。
  • 全馬100次跑進2小時20分,川內優輝刷新世界紀錄
    川內優輝作為一名曾經的「最強市民跑者」、「公務員跑者」、「最強業餘跑者」,2019年4月1日,他辭去公務員職務,正式成為一名職業選手,他說:「作為頂級跑者我還有10年、或者5年都不到的時間,我想搏一把,即使死也不後悔。」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最全馬拉松等級標準下面數據數據是2018年中國田協新修訂了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根據全程馬拉松、成績,劃定非專業選手的等級,因評級數據尚未更新,所以這仍是最新標準。
  • 5公裡跑進20分鐘難嗎?要怎麼練才能跑進20分?
    對於初跑者而言,5公裡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也是最容易實現和突破的一個距離,跨過了5公裡這道坎,才會有勇氣向10公裡,20公裡甚至全馬發起挑戰。對於大部分跑者而言,5公裡的成績大概是在25分到40分之間,這對身體的鍛鍊已經足夠了。但是對嚴肅跑者而言,這樣的速度顯然是不夠的,跑進20分鐘甚至更快才是他們的目標。
  • 暖讀|「星星的孩子」跑完廣州全馬,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
    一同奔跑在賽道上的,有4名特殊的跑者,他們都是「星星的孩子」。 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在志願者的陪伴下,他們不僅完成了約42公裡的挑戰,還都跑進了6小時內,最快者僅用時5小時零7秒。
  • 中國馬拉松歷史上,這5位馬拉松運動員跑進了2小時10分
    1、 胡剛軍:中國第一個全馬跑進2小時10分的人胡剛軍,內蒙古包頭市人,我國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1988年10月進入內蒙古體工隊二大隊進行專業長跑訓練,1992年開始進行馬拉松跑訓練,同年4月在天津第一次參加全馬比賽就以2小時14分08秒的成績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