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全馬撞牆?學會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

2021-01-20 全民跑步

全馬和半馬最大的不同,是你必須去構建一個不同的能量代謝系統。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跑過全程馬拉松的跑友都知道,跑馬過程中最害怕的碰到的「惡魔」就是:撞牆!

跑馬後半程,抽筋、體力透支、運動能力急劇下降……舉步維艱還不能停,難受到痛不欲生、萬念俱灰、懷疑人生!

都說30公裡以後,才是全程馬拉松真正的開始,這之後的狀態才是決定能否跑出目標成績的關鍵。熬過撞牆的人,在心理上已經是個馬拉松戰士了。

跑馬中沒有遭遇「撞牆」,完成了比賽目標,配速一穩到底,甚至跑出負分段的人,才是真正的跑馬「高手」,這些人備戰期間確實是練到位了。

何為「練到位」?難道只是簡單地積累跑量嗎?

在平時,我們會看到很多跑者為了能夠達到目標,平時訓練可以說非常刻苦,感覺要是自己跑得不夠快,身體不累、沒有被掏空,就是不努力不勤奮的表現,就不會有進步。

然而很多人到了比賽時,卻沒能跑出相應的成績。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不少跑者平時多堅持中低強度的慢跑,日常10公裡,周末跑跑半馬,配速不快,反而更能在比賽中獲得超出預期的好成績。這又是為什麼?

是否會撞牆的一個重大因素是耐力,很多跑者速度有餘而耐力不足。耐力為何不足?

其中涉及到一個耐力訓練的根本問題,就是能量來源!想要提升你的耐力,就要學會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

你或許疑惑能量來源不是主要「糖」嗎?為什麼要學會利用脂肪作為身體能量來源呢?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這個被很多人忽視的問題。

為什麼要重視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

說起地球上耐力最好、最有名的馬拉松運動員,大家都會想到的是現在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普喬格。

然而,還有一種雪橇犬,可以一天不間斷地跑5個馬拉松,並且可以連續跑一周,即便他們連續9天奔跑1600公裡,它們在終點撞線的速度和出發的速度,都一樣快。

這是因為他們有著非常獨特的供能方式,那就是不需要糖原供能,僅僅需要脂肪和蛋白質。他們的身體裡有著源源不斷的能源,而且不會產生「尾氣」。

而其他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由糖原、脂肪、蛋白質的混合供能方式。所以有人說,雪橇犬會一直跑到骨折才會跑不動。

因此,決定耐力的能量代謝能力,遠遠比肌肉能力重要。

從人體供能方式上來說,人體內的能量來源有糖、脂肪、蛋白質,其中蛋白質供能佔比只有5%;但是不管你吃多少碳水,身體裡最多儲存大約600g的糖。

一般來說,慢跑1公裡,每1公斤體重消耗1千卡能量。比如,一個體重70kg的跑者,跑一場全馬需要2940千卡的能量。即使你的身體存滿了糖原,1g糖會產生4千卡的熱量,最多也只有2400千卡。

所以只用糖原作為能量來源,是不足以支撐你跑完全馬的;況且人體不會讓你身體內的糖原全部消耗掉,因為糖是大腦唯一的供能物質,為了自保,身體會預留一部分糖供給大腦,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低血糖時,會頭暈眼花,身體不受控制,一個重要原因是大腦的能量供應不足。

研究發現,如果完全是糖供能,你只能以馬拉松的配速去跑100分鐘,因此沒有人能夠僅靠糖供能去完成全程馬拉松。

而哪怕一個體脂率只有13%的人,身體內的脂肪都可以供你去跑20場馬拉松。

所以,馬拉松最佳的方式是使用混合動力,一開始儘量使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減少糖原的消耗,到了比賽後半段,就可以放開使用糖原了。

脂肪是清潔能源,幾乎沒有尾氣,但是脂肪是慢速能源,只有在低強度中才能培養它的供能比例。

很多跑者在馬拉松比賽中撞牆,就是因為身體供能方式選擇錯誤,一開始速度太快,大量糖原被消耗,半馬或者10K比賽你這麼做沒有問題,但是全馬就不行了。

因此說到這兒,那些每天喜歡追著速度跑的人,是不是應該明白,為什麼拉長距離之後你的速度就無法維持了。

因為在日常訓練中,你從來沒有耐心培養過你的脂肪供能系統。

全馬與半馬的最大不同:去構建不同的能量代謝系統

身體內最多儲存600g 糖,如果在高強度下去跑半程馬拉松,僅供使用1小時;而這1小時正好是半馬精英選手完賽半馬需要的時間。

如果把強度放慢到跑全馬的強度,那麼這些糖僅夠維持100分鐘;因此對於全馬選手來說哪怕是精英選手,也要依賴於脂肪代謝的幫助,才能完成你在比賽中的能量供應。

因此全馬和半馬最大的不同,是你必須去構建一個不同的能量代謝系統。

如果日常你總是以半馬配速,或者更快配速去訓練,意味著你始終在鍛鍊你的糖代謝系統;在全馬比賽中你的能量供應,是無法把這個速度支撐到終點的。

如果你還不了解,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張圖:

橫坐標是VO2MAX(最大攝氧量)百分比,百分比越高說明運動強度越大。縱坐標是脂肪和糖原作為能量來源的百分比,紅色的線是脂肪,藍色的線是糖原。

可以看到,隨著運動強度增加,脂肪作為能量來源的比率將會減少,而糖原作為能量的比率將會增加,中間會有一個交叉點。

當運動強度在這個交叉點以下,那麼將主要以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但運動強度在這個交叉點以上,那麼將主要以糖原作為能量來源。

這也是為什麼要讓減脂跑不能跑快了,而是需要控制在中低強度去慢跑,就是為了更多地消耗脂肪。

如何才能學會利用脂肪作為身體主要能量來源?

同樣是跑步,不同的強度決定了能量代謝系統的不同,比如100米、200米、400米運動員,主要以爆發力為主,依賴糖供能,這些運動員在退役後很少會轉換項目去跑長跑或馬拉松。

而不少跑5000米、10000米的運動員,卻常兼顧半馬、全馬項目,比如貝克勒、基普喬格、法拉赫等都是退役後轉為跑馬拉松,因為中長跑是建立在耐力訓練的基礎上。

上圖中講到的交叉點,對不同水平的運動員來說是不一樣的。有些非洲精英選手,運動強度在70、80%VO2max的時候,還處於以燃燒脂肪為主的階段,這就非常厲害了!

這是如何做到的?很大一個原因,是長期有氧訓練積累的結果。

我們會發現在馬拉松比賽跑得好的往往是一些老將,比如1984年出生的基普喬格在35歲時還能全馬破2;目前中國馬拉松一哥董國建,去年32歲時跑出2:08:28的中國年度最佳戰績;還有不少老爺子,五六十歲還能跑出破3的戰績!

當你的有氧基礎很牢固,那麼你的身體就能更有效的利用脂肪和碳水。一名訓練有素的中長跑運動員擁有很好的代謝靈活性。

Stephen Seiler博士是一名運動學專家,他表示,要想提高代謝靈活性,建議遵循80/20的訓練原則。也就是80%的訓練都是有氧訓練,20%才是速度或者強度訓練。

200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提高耐力最好的方式是持續有氧訓練與高強度間歇訓練相結合。單純練間歇或者單純練有氧,都不能達到最優效果。

什麼是有氧訓練呢?之前馬拉松助手也寫過很多相關的文章。其實你可以簡單理解為慢跑,就是跑步的時候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

想要提升耐力,有氧訓練可以遵循下面三條:

1. 心率:平時跑步,大多數時候不要讓心率超過最大心率的85%。也可以用最大有氧心率跑MAF180,即跑步時心率不超過「180-年齡」。

2. 跑步時間:日常跑步時間最好在1小時左右;周末適當拉長跑步時間,但最好不超過2.5小時。

3. 規律:一周跑堅持3-5天,貴在自律堅持。

所以說,要想提高身體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的能力,就要堅持有氧慢跑來提升耐力,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安全的方式。

不過,很多人認為有氧慢跑的訓練效果不明顯,其實這是因為堅持的時間不夠長,耐力就是耐心,訓練耐力的過程,是對體質的開發和改變,因此是漫長的。

耐力和速度好比挖地基和蓋樓房,耐力是基地,速度是高樓,只有地基挖的足夠深,你才能獲得可持續的速度。

當你有氧訓練持續時間足夠長,才能慢慢領會其真正的威力。

相關焦點

  • 馬拉松中的「撞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會出現「撞牆」呢?目前科學上還沒有根本性的判定,但一般情況下無非下面幾種情況。1、體能消耗過大馬拉松本身就是消耗強度特別大的運動,能量的供給主要來自於「糖」和「脂肪」的混合供能。但是「糖」轉化為能量的速度要大於「脂肪」,且速度較快,所以,在30公裡之後,會出現糖原過大消耗,體能上就會使你有不想跑、想退賽的想法。2、身體代謝廢物堆積馬拉松比賽中,一旦你的速度過快,就會出現氧氣供應不足,導致糖原轉化能量的時候完全沒有被氧化,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形成乳酸的堆積。
  • 擁有8萬卡路裡的脂肪,你為什麼還是會「撞牆」?
    但你知道肌肉是如何消耗身體能量的嗎?不同的運動形態下,消耗方式又有哪些不同?本文對此做個簡單介紹,希望幫助做不同運動種類的人群,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體能補充需求。肌肉的重複伸展和收縮,是任何一項體力運動的基礎動作。要完成這些動作就需要能量,身體通過分解一種叫三磷酸腺苷(英文簡稱ATP)的高能化合物,來釋放能量,供給肌肉。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比說用95%有氧跑全馬,90%的有氧跑半馬,那么半馬中產生的乳酸就會是全馬的兩倍。這對人體乳酸耐受力和速度耐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全馬,配速也可以稍微快一些。 半馬的入門時間是三小時。新手跑者初跑半馬時可以把目標定位在2個半小時以內,平時訓練的時間只要達到一個半小時就夠了。 而作為正式馬拉松的全馬,難度係數眾所周知,所以難度係數更高。訓練時可以以周圍單位制定長期的訓練計劃。
  • 生酮飲食機制:大腦是如何利用酮體作為能量來源的?
    在生酮飲食模式下,人體的主要能源代謝將從利用葡萄糖轉變為利用脂肪,通過肝臟代謝產生酮體。那麼,大腦是如何利用酮體作為能量來源的呢?這些酮體可以利用轉運蛋白MCT穿過血腦屏障,並被用來生產ATP,以滿足大腦的能量需求。B. 生酮飲食會增加脂肪酸水平,減少大腦中的糖酵解過程。
  • 如何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撞牆的 6 個技巧!
    撞牆發生在20英裡標記附近,它是當一個跑步者的糖原(儲存的能量)在肌肉內耗盡點。迫使跑步者放慢速度,有時步行。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有可能避免撞牆。以下是在馬拉松比賽中如何避免撞牆的一些提示。 每周長跑
  • 【這是真的嗎】瘦5Kg全馬進步20分鐘?!
    因為還沒達到這體重之前,應該已經先進棺材了吧……人類的體重構成的物質中,可以簡單分為二種:第一種是體脂肪,第二種是其他。雖然這樣講好像太簡單一點,但是因為大家想減的都是體脂肪,所以就這樣分比較簡單一點。因為其他類中包括了肌肉、骨骼、內臟還有血液等水分,都不是我們想流失的物質。至於要怎樣才能變瘦呢?
  • 如何突破撞牆期?
    剛接觸健身重訓的人,學會動作以後,有一段時間會覺得進步神速:今天臥推10kg,下周15kg,也可以!再下一周,20kg 也沒問題!
  • 馬拉松賽前一個月,該如何科學備戰?
    此前我們發過一篇關於耐力的文章《》,其中講到全馬能量供應很大程度上依賴脂肪代謝,因此如果你的有氧耐力基礎不夠紮實,而90%的跑者是屬於這種情況,因此賽前一個月就踏踏實實地壓著有氧心率跑就可以了。所以前半程一定要控制住配速,嚴格按照賽前預定配速來執行,跑太快容易使心率居高不下,糖原提前耗盡,脂肪供能減少,越跑越累導致跑崩。如何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馬拉松配速呢?經典的丹尼爾斯跑步公式:根據5公裡、10公裡最佳成績,建立與半馬、全馬成績之間的關係。
  • 每天學點營養學3:關於能量及能量的來源
    食物裡的能量就是食物經過分解代謝釋放蘊藏在裡面的化學能,又稱為食物熱量,在營養學上,通常用卡或千卡(kcal)為單位,1千卡指的是1000g水的溫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國家上把自然界的其他能量統一用焦耳(J)或千焦(kJ)來表示,這兩個單位之間也有一個換算的公式:1kcal=4.184kJ。
  • 能量膠何時吃、該怎麼吃?看這一篇就夠了
    是的,它的主要成份就是麥芽糊精、糖、水份與各式香料與添加物等,通常一包大多在200-240克之間,有些品牌大包一些,有些則迷你一點,依其份量與內容物,每包約可提供20-25克的碳水化合物左右。第二類就是「能量棒(Energy Bar)」,它的主要成份不外乎為燕麥、果乾、堅果類、與相關的糖漿(如巧克力、香草等)調味。
  • 撞牆功——推薦一種道家養生功法
    撞牆功法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熊腰功,簡稱撞牆能量功。共有一條主線,三條分支。它是分布在脊柱兩側,線上分布著所有背俞穴,這些穴和臟腑本身的分布位置相對應,是臟腑器官的反應點,就像現在耳穴足療的反射區一樣,調節臟腑有很好的效果。 撞牆能量墊震動了脊椎,令整條脊椎都處于震顫狀,相當於正骨整肌,調整了不正的關節、筋腱、纖維等等。脊椎通大腦、腦髓,能打通所有與腦部相關的經絡、神經、血管等等,對腦部相關疾病的治療極有幫助。
  • 看Roborace自動駕駛賽車如何上演「撞牆記」
    看Roborace自動駕駛賽車如何上演「撞牆記」2020-10-30 13:51出處:cnBeta.COM作者: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據悉,當車隊Acronis SIT自動駕駛賽車從起跑線起步時,它似乎決定讓自己直接撞牆來奉上自己的表演--這得是多麼昂貴的一次學習和反思機會啊。
  • 能量棒和能量膠有什麼不同?
    我們都知道:運動時補充水分、離子和碳水化合物,可以提升表現和延遲疲勞,而長時間運動中補給碳水化合物,脂肪,甚至蛋白質,更能有效延長高強度的運動表現,避免運動後的疲勞,補充的常見方式通常為:能量棒和能量膠。
  • 科學研究,肺才是脂肪的主要排洩器官, 80%的脂肪都是通過日常「呼吸」排出人體的.
    脂肪的組成脂肪的組成成分是氧、氫、碳三種元素,代謝相同質量的脂肪和葡萄糖相比,脂肪所需的氧氣更多,同時所釋放的能量也更多汗水是脂肪的眼淚?「汗水是脂肪的眼淚」,這句話激勵過很多健身減肥的朋友,他們把運動後出汗多少作為減肥的成果。
  • 水產飼料脂肪來源及前景分析
    水產飼料脂肪來源及前景分析出處:《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 作者:胡水鑫等 水產養殖網 2015-05-06 18:06:00 &nbsp作者:浙江海洋學院 胡水鑫&nbsp王驥騰&nbsp韓濤&nbsp王浩&nbsp李新宇摘要:水產飼料脂肪源的種類主要分為動物性脂肪源和植物性脂肪源兩部分。
  • 【科學美國人】體脂肪:如何利用脂肪和減脂?
    仔細看體內脂肪:它來自哪裡,為什麼我們需要脂肪,消耗脂肪的最好方法有哪些,它到底去哪兒了? 解析:1.這裡一系列的問句,都是以疑問詞where, why, what等開頭,並且使用了強調詞does,do等。大家是否都從這一段學會寫問句?
  • 神奇的撞牆功!
    撞牆功基本要領很簡單:背牆而立,雙腳肩寬,腳與牆的距離以自己的鞋為單位計算,約1.2-1.5隻鞋的長度,人站直後往牆上後倒,觸牆剎那讓吸入的氣被牆撞擊而擠出,並發出輕微自然的聲音。此功對打通中脈極有幫助,所以對修行打坐很有幫助。我學會此功後,回到屋裡就撞牆200下,頓感神清氣爽,三焦通暢。
  • 關於能量果膠,這些你都知道嗎?
    從前跑者在半馬、全馬等長途競賽中,能量補給只仰賴水跟運動飲料、或是洩氣的可樂當作主要補給品。幸好近來對運動營養品──尤其是肝糖在馬拉松比賽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些認知已經更上層樓。我們知道該如何從眾多營養補充品中挑選適合的產品,能夠讓肝糖加速作用到我們的肌肉中。
  • 生命能量的來源
    反之,當你內心充滿怨恨、恐懼、無奈、嫉妒、煩惱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迅速流失,加速衰老與死亡,尤其是恐懼,它會讓你的能量頃刻間喪失殆盡,失去生命。  知道了這個秘密,你該知道了如何讓身體健康,如何消除疾病了吧?這一切,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絕對不能是裝出來的,虛榮心也是極為消耗你的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