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痛風開始找上年輕人了?
在小編的記憶裡,一般中老年人容易得痛風,但是目前反而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患痛風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活方式、飲食方式也隨之改變。痛風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主場,年輕人也成了痛風的高發群體。那麼為什麼年輕人也容易得痛風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些痛風是怎麼回事吧~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症,是由單鈉尿酸鹽晶體誘發的炎症性疾病,長期嘌呤代謝活躍、嘌呤攝入過多或尿酸排洩障礙,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症。長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尿酸鹽晶體沉積,進而出現反覆發作的急性關節和軟組織炎症、痛風石沉積、慢性關節炎和關節損壞。高尿酸血症亦可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鹽結石形成。
1.生活壓力大:當下年輕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一日三餐不按時吃,長期叫外賣,就算有時間吃飯,也是暴飲暴食,長期不科學不規律的飲食生活方式,導致痛風發病率在年輕人中極高。其次,尤其是動物性高嘌呤的食物更是在辦公室一族中常常出現,包括有海鮮、內臟、大量攝取紅肉類及高湯等等,都是痛風的危險食物。以及年輕人熱愛的燒烤,火鍋,烤制、炸制類食物等高熱量的食物,大大誘發了痛風的發病率。
此外,年輕人下班後喜聚餐,必然會喝酒,一開始小酌變成了後來醉醺醺的狀態。一般來說,酒類中嘌呤較少,但是喝酒後酒精進入身體代謝過程中,會在體內轉化成乙酸,從而抑制腎臟排洩。不同酒類引發發的風險不一樣,其中年輕人最愛的啤酒,喝得越多,痛風風險越高。
普遍認為豆漿、豆腐吃太多會引發痛風,其實並非如此,黃豆是植物性嘌呤食物,而且嘌呤在豆製品中的含量其實不高,研究表明除非是急性發作期,否則每日攝取約480cc豆漿,不但不會引發痛風,還有降低膽固醇、血脂的作用。
2.肥胖:除了我們常提及的辦公室人群,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在電腦前完成,「久坐一族」,每天運動量少,大肚腩也是目前不少年輕人的標誌。身上脂肪過多是痛風的高危因素,據研究發現,肥胖的人相比正常體型的人,患痛風的機率高達2-3倍。因此體重超標,應調整飲食結構,比如上班族吃早點時,建議用低糖或無糖的高纖豆漿取代。午餐儘量攝取蔬菜瓜果,並以魚肉或豆製品取代炸高脂高熱含量的食物。
3.生活習慣:生活習慣不好也對痛風有著很大影響。年輕人長期熬夜加班,或者一玩手機就忘乎所以,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加上長期飲食不當。也會引起體內尿酸的改變,引發急性痛風。
如果本文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點讚+分享喲!
圖|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編輯|蜂鳥復健Tina
*轉載事先聯繫
關注我們,為您推送更多科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