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農耕文化」 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

2020-12-17 湘湘帶你看社會

湖南日報訊(通訊員 趙亞莉 唐金華)為讓孩子們感受糧食的來之不易,8月8日,永州公益小衛士組委會聯合蔡市鎮新鄉賢聯合會在池塘鋪村舉辦了豐收活動,吸引了廣大家庭紛紛報名參與。

活動現場,小衛士管家向大家介紹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珍惜糧食,人人有責」。隨後,志願者分發了物品,如鐮刀、手套等。在農民伯伯的專業講解和操作演示下,大家心領神會,情緒高漲。活動開始後,現場呈現了一片繁忙的景象,15組家庭在炎炎夏日裡揮灑汗水、不畏辛勞,堅持不懈完成了任務。

此次活動,家長們紛紛表示,讓孩子親近大自然,親自參與割稻子的過程,增強了珍惜糧食的意識,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汲取了生活經驗,同時也提高了團結協作的能力,希望組委會能多多舉辦此類活動。

【來源:湖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本報訊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親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風光,近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蕉嶺縣城東學校大隊部組織全體隊員開展了「我為春天添色彩」的線上主題實踐活動。 此次活動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分四個主題進行開展:賞春、貼春、畫春、種春。
  • 繪本《我愛我的家鄉》向小讀者呈現傳統農耕文化
    整套繪本向小讀者們呈現了濃鬱的中國傳統農耕文化。據了解,農業農村部、教育部今年9月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農事節慶的教育價值,為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提供實踐課堂。
  • 安寧三幼600餘名師生親近大自然
    ■ 都市時報訊 (全媒體記者 李丹) 金秋時節,景色宜人,正是親近大自然的好時節。安寧市第三幼兒園近日在寧湖公園開展了以「擁抱秋天」為主題的戶外森林自然體驗活動,全園師生共600餘人參加。  迎著秋日的習習和風,沐浴著清晨暖暖的陽光,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邁著大步向前走,臉上滿是笑意。「秋天是什麼顏色的?秋天的花草樹木有什麼變化?
  • 麵包窯烤披薩、親手搭堆肥箱……親近大自然的冬令營讓孩子們玩到...
    從前我們與自然親近,如今久居城市,對身邊的尾氣、噪音等汙染習以為常,但你願意一直隱忍,並且子孫後代都居住在這樣的環境裡麼?今年,東莞市環境生態局首次舉行公益環保冬令營。近日,記者來到厚街鎮厚島參加了這次冬令營。在這個被孩子們稱為「世外桃源」的地方,種下一株苗、搭一隻堆肥箱、親手採摘一把菜並烤制披薩……親身感受過大自然的詩情畫意,孩子們都說,太有趣了!
  • 公益環保夏令營,兩個「導師」小姐姐帶孩子們親近大自然
    雖然成天領著孩子們跑,又要操心又要時刻應對他們的「十萬個為什麼」;雖然偶爾也會吐槽最近開營實在太忙了,連休息的時間都快沒了,但看著孩子們天真活潑的小臉蛋,倒也樂在其中。她們說,這都是因為大自然魅力無窮大,讓人不由得願意親近,工作再累也不覺得。
  • 北京通州耕讀世家莊園讓孩子們親近土地又長見識的親子農場體驗!
    北京通州耕讀世家莊園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京哈高速漷縣出口三公裡,這些讓大人們遠離城市喧囂,讓孩子們親近土地又長見識的親子農場等你一起去體驗!逃離城市的喧囂與雜沓,許自己和家庭一段短暫的愜意,帶上孩子,回歸自然。
  • 慢新聞丨中學打造「校園農場」,讓孩子們體驗農耕之樂和中藥之美
    在勞動中求知,在收穫中成長,孩子們也在這一片綠意盎然中,體驗到了不一樣的中藥之美與農耕之樂。▲科創園裡的黃花菜緣起 生物課怎麼講?讓孩子走出課堂!「這是車前草,整個草都可入藥,能清熱利尿。」初二1班的羅丹把車前草的藥用部位、所屬科目甚至功效都講得頭頭是道。
  • 親近大自然 感受秋天——市實驗幼兒園開展秋季幼兒戶外郊遊活動
    孩子們在農田裡尋找紅薯孩子們抱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喜悅的季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本周,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背著自己的小書包,帶著自己的小工具,一起整裝出發,去晨明生態基地參加「親近大自然、感受秋天」為主題的戶外活動。  最讓孩子們激動的活動就是挖紅薯了。老師先給孩子介紹了紅薯的生長過程,然後引導孩子怎樣去挖出紅薯。在挖紅薯的過程中,有的孩子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拿著小鏟子去尋找紅薯,把紅薯挖出來;有的孩子撿起已經翻出泥土的紅薯,剝去紅薯上的泥土,高舉著炫耀!
  • 世界地球日,App Store裡這些優質應用可以讓你親近大自然!
    每天上班忙忙碌碌,能夠記得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已經很不容易,生活之中我們如何去親近自然,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呢?其實這也不難,通過一些優質的應用,即使我們身處鋼筋水泥築成的城市中,也能夠連接感受大自然,實現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 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將自己置身於大自然中,仿佛進入了天然氧吧,空氣清新的眼前的景色亮麗了。不能因為要建造美好的居住環境,就破壞大自然。可以將長好的樹木包圍起來,設計師們多動動腦,不一定建造出來的建築更加的吸引人的目光。
  • 回歸田園 中鐵二局瑞城物業帶業主開啟探尋農耕文化之旅
    11月21日,由中鐵二局瑞城物業攜手華西社區傳媒聯合主辦的「回歸田園 探尋古蜀農耕文化」活動在成都新津區寶墩鎮龍馬村舉行。數十組業主家庭深入新農村,面對農村生活的真實情景,在泥土的芬芳中感受收穫的快樂,體驗傳統農耕文化的厚重力量。
  • 廣益中學「大自然小農夫」勞動教育研學精彩紛呈
    此次研學的主題是「大自然小農夫」,旨在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勞動教育」的號召,讓學生們走出教室,走到大自然中,親自動手,磨練意志,感受勞動與收穫帶來的快樂。廣益中學高度重視這次活動,校領導親臨指導,廣益學子秩序井然,千龍湖研學基地的運營商北京中研學旅公司的導師們的專業教學,多方配合,讓此次研學獲得了老師和家長們的高度好評,讓學生們體驗了一次意義非凡的研學旅行。
  • 原創農耕繪本《我愛我的家鄉》在農交會上首發
    11月28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推薦讀物、農耕文化原創少兒繪本《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我愛我的家鄉》在第十八屆農交會中國鄉村文化振興高層論壇上舉行了首發儀式。唐珂司長作為該套繪本的總主編致推薦辭,他強調:「今年9月,農業農村部、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農事節慶的教育價值。中國農民豐收節舉辦兩年來,展示出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展現出各地多彩的小康美景,得到了全國億萬民眾的喜愛和歡迎。
  • 學校倡議學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課不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這令人膽戰心驚的數據無不在催促著我們,讓孩子去觸碰和親近大自然,去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美好。溪水的涓涓細流,鮮花的五彩繽紛,森林的枝葉婆娑、草地、蟲鳴、鳥語......這所有的一切,都會讓孩子收穫大自然給予的最珍貴的禮物,為孩子插上「飛翔」的「翅膀」。
  • ...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杭高啟成初中部開展農耕文化研學之旅
    杭高啟成初中部秋季研學以「稻穀奇遇記」為主題,舉行農耕文化研學活動,學生們化身小小農民,體驗稻穀的一生,深度觸摸農耕文化印記。  二、挑戰人力運輸  金色的稻田裡,啟成學子在挑戰中觸摸農耕文化印記。這裡的挑戰任務主要是利用古代的一些農具,來完成最原始的運輸任務,讓每一位同學體驗人力運輸的不易。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而時莊遺址考古發現了我國最早糧倉倉城,也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糧倉城邑」,都表明周口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對於研究中原地區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農耕(民俗)文化館 來源: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在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記者看到了不少古建築構件、農耕文化器具等老物件。
  • 清明節氣:親近大自然 感受濃濃春意
    清明節氣:親近大自然 感受濃濃春意 清明節氣:親近大自然 感受濃濃春意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清明節氣:親近大自然 感受濃濃春意
  • 如何在家親近大自然
    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當孩子睜著好奇的眼睛看著超棒的光影畫面,並不時驚喜地和大人交談,這樣和諧的帶娃時光,誰不喜歡? 澳洲 在帶小朋友看這部影片的時候,不只能讓他感受到大自然的遼闊壯美,也能讓他感受到生命的美麗和頑強。
  • 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多親近大自然
    也許是感到對大自然曾犯下罪過,要作懺悔和補償;也許這些人與生俱來就有與大自然親近的情感;也許他們用得著這樣一座證明財富的領地……從1700年比斯買下這片土地,到1906年杜邦先生再次買下,一代又一代的杜邦子孫盡職盡責地照料著這片土地。經過將近300年的生態繁行,已經很難定義它是「人工園林」還是「自然景觀」,但它已成為動植物與人類和諧相處的樂園卻是不爭的事實。
  • 與孩子一同體驗抓魚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農村的空氣很新鮮,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更加豐富了童年的回憶。教育需要方法,孩子更需要引導,只有父母一起參與進去,這種體驗才是最完美的。這是孩子們忙活半天的成果,很有成就感,與大自然接觸是每個孩子的心願,家長應該都在這方面花些時間,不要一味的追求孩子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