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2020-12-23 南昌新聞網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大字 日期:2020-12-17 來源:人民日報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合作規劃》是我國和區域性國際組織籤署的第一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領域,明確了合作內容和重點合作項目,提出了時間表、路線圖。《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促進雙方優勢互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全球合作創造新機遇,為共同發展增添新動力。

  中方將與非盟委員會建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合作規劃》實施落地。

[責任編輯:劉溱]

南昌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文字、圖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並且不以盈利為目的,轉載稿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註明「來源:南昌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南昌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南昌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採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果本網所轉載稿件的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ncnews@ncnews.com.cn)或電話(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網,本網將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對於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

相關焦點

  • 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 中方同非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外交部:深化務實合作...
    在今天(18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就中方同非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回答記者問。汪文斌表示,近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同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共同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是中方同區域性國際組織籤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根據安排,中方還將同非盟委員會建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合作規劃》實施落地。
  • 中國與烏克蘭政府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2020年12月23日,在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劉鶴與烏方主席斯特凡妮希娜的共同見證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與烏克蘭經濟發展、貿易和農業部副部長卡奇卡.塔拉斯分別代表中烏兩國政府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烏克蘭政府關於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規劃》。
  • 共建「一帶一路」 攜手闊步前行
    健康絲路助力抗疫近日,中國援建的位於衣索比亞首都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項目舉行了開工和揭幕儀式,這既是中非團結抗疫和中非友誼的見證,也是中國與非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象徵。享有健康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健康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凝聚全球環境治理合力
    2017年發布《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和《「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合作規劃》,明確了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思路和任務措施,提出「推動企業遵守所在國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推動與共建國家的環境標準合作與對接,組織「一帶一路」生態環境標準系列培訓,引導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中規範環境保護行為。綠色聯盟於2019年啟動了《「一帶一路」項目綠色發展指南》項目,正在推動制定「一帶一路」項目分級分類指南,為共建國家及項目提供綠色解決方案。此外,生態環境部正在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已培訓120多個國家的環境官員、研究學者和技術人員2000餘人次。
  • 這一年丨2019,「一帶一路」發生了哪些大事兒?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對外開放全方位擴大,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並提出2019年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連續第6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 專訪:中國「十四五」規劃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訪埃及...
    ·謝拉夫日前通過網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十四五」規劃將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相關國家和世界發展提供更多機遇。「中國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強勁動力。」謝拉夫在結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以下簡稱「諮委會」)2020年度會議後對記者說。
  • 特稿丨「一帶一路」的非洲故事
    中國與非洲,遠隔千山萬水,但路途的遙遠從未阻隔雙方交流的願望。秦漢以降,絲綢之路逐漸形成,中國的絲織品源源不斷輸往中亞、西亞和歐洲,又渡海抵達非洲。又有海上一路,自唐以來,歷經磨難揚帆西行,經南亞中東,抵達非洲東岸,明朝時鄭和船隊更是為中國與非洲國家間友好交往書寫壯偉篇章。時隔千年,海陸並舉的歷史交往,演進升級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全面合作與共同發展。
  • 「一帶一路」多邊化發展有利中美基建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七年多來,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並與65個沿線國家中的56個籤署了雙邊投資協定。
  • 【中英文對照】「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全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議。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順利,成果豐碩,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臺。
  • 中國與中東共建數字「一帶一路」:基礎、挑戰與建議
    迄今,中國已與大部分中東國家建立了不同層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隨著中國全方位外交的展開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雙方在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和文化交流等領域籤署了多項協議,貿易迅猛增長。目前,中國是伊朗第一大貿易夥伴,是阿拉伯國家聯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是以色列和土耳其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訪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胡必亮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取得豐碩成果。「『十三五』期間,與我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大幅增加,到目前已有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與我國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經濟學教授胡必亮說。胡必亮表示,這既大幅度拓展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也加深了對外開放的深度。
  • 首個共建「一帶一路」與防疫合作宣言在日發布
    中國日報網3月21日電 3月的東京,剛剛走過料峭春寒,即將迎來櫻花滿開。19日下午,「一帶一路」緊急特別論壇——「新冠肺炎之禍與亞洲防疫防災食品安全體系構築」在日本參議院議員會館圓滿舉行。論壇發布了首個由民間有識之士擬定的共建「一帶一路」及防疫合作民間宣言。
  • 「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圓滿召開
    「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高級顧問、香港世界貿易中心總經理伍淑清女士表示「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以促進生命科技創新、國際合作和產業發展,讓生命科技造福全人類為目標,符合「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的願望。
  • 綠色是「一帶一路」的底色(觀象臺)
    事實證明,「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與各國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其一,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中國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一帶一路」建設整體制度安排,國際社會有目共睹。
  • 風雨同舟 風雨無阻——寫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
    由中國企業承建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橋項目是中克建交以來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取得的成果。斯裡蘭卡總理經濟事務高級顧問卡布拉爾說:「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創造了巨大機遇。」綠色、創新,是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匈牙利是第一個同中國籤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政府間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
  • 創新共建「一帶一路」
    習近平總書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指導的實踐,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的戰略創新。這個創新既是宏觀的又是長周期的,將影響今後中國發展的各方面。  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的實踐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共建「一帶一路」的構想有四個方面的戰略創新特徵。  第一,審時度勢,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原標題: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莊俊康 祁玉潔 實習生 吳風穎  12月22日,以「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為主題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隴南康縣長壩鎮開幕。
  • 共建「一帶一路」為京港合作提供新機遇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羅鑫)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以下簡稱京港洽談會)上,京港兩地籤署合作協議3個、雙向投資項目9個,籤約金額達到38.86億美元。北京市工商聯和香港貿發局籤訂的合作備忘錄提出,依託香港競爭優勢,發揮其功能平臺作用,服務兩地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致力為兩地企業創造更多貿易和投資機會。  近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為京港合作創造了不少新機遇。北京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戴穎介紹,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京港兩地積極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拓展交流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