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華,女,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外科主治醫師,大學本科,1998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就職於本院中醫外科。河南肛腸專業委員會委員,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曾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進修學習。擅長痔瘡PPH微創術、肛裂、瘻管、肛周膿腫、乳腺疾病、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形成、動脈栓塞、動脈硬化閉塞症、血管瘤、動脈瘤等的治療。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俗話說:「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黏膜下和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多見於經常站立和久坐者。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
一、 痔瘡症狀
1.肛門潮溼和瘙癢。預示著痔瘡的存在,但需與肛門溼疹相鑑別,肛門溼疹檢查時可見肛周皮膚皸裂增厚,或出現皸裂,皮膚色澤變白,而內痔引起的肛門潮溼和瘙癢,多由內痔發炎腫大時分泌物增多所致。2.大便帶血。便血是內痔的常見症狀,但並非每次大便時均有便血,一般以大便乾燥時為多見,出血量不等,可見糞便帶血。3.肛門脫出。肛緣突起,有異物感,便時不易擦淨,汙染內褲是外痔的標誌。4.肛門疼痛。疼痛是外痔常見的症狀,因外痔位於齒線以下,由脊神經支配,疼痛敏感,一旦外痔發炎,腫疼明顯。
二、痔瘡的危害
1.引起缺鐵性貧血。因長期便血極易造成患者貧血,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較重或進展較快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一些患者還可以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易激動、興奮、煩躁等。2.引發敗血症。長期便血導致肛門膿腫、肛門感染,一旦形成肛裂,細菌、毒素、膿栓容易侵入血液,引發敗血症、毒血症等。3.誘發直腸腫瘤。痔瘡若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情不斷加重,使疾病區域的細胞變性導致直腸腫瘤發生。4.內痔脫出嵌頓。長時間痔核嵌頓,還會出現壞死、感染,進一步加重肛門局部水腫,加重痔核的嵌頓。5.導致皮膚溼疹。由於痔核經常脫出,造成肛門括約肌鬆弛,黏液流出肛門外刺激周圍皮膚,易導致瘙癢及皮膚溼疹。
三、痔瘡治療
1. 一般治療。包括多飲水,多進食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和腹瀉,溫水坐浴或中藥坐浴,保持會陰清潔等。
2. 非手術治療。ⅠⅡ度內痔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包括局部用藥(栓劑、軟膏、洗劑)、改善局部血管叢靜脈張力的口服藥、硬化劑注射治療及各種物理療法,如雷射治療、微波治療、遠紅外治療、銅離子電化學治療、冷凍、等離子治療等。3. 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Ⅲ度、Ⅳ度內痔和混合痔,還包括外痔血栓形成或血腫在內的非手術治療無效者。不論採用何種手術方法,均應儘量注意,避免術後出血、肛門狹窄、肛門功能不全等併發症。
四、痔瘡預防
1.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防止蹲廁時間過長,排便時不要看書、看報。2.生活要有規律。多進行體育鍛鍊,體育鍛鍊有益於血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發生。3.預防便秘。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藥或長期灌腸,以免直腸黏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
(原載2014年4月25日《京九晚報》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