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來自國內的一個四線小城市,父母共同經營著一個幾平米的小攤位。大學畢業後,小A做了幾年文員工作,不安於現狀的她,毅然選擇了到日本留學。
到日本後一個多月,小A就完全適應了在日本的留學生活。但同時也出現了一個煩惱,甚至影響到了學業。煩惱源於小A無法處理好學習和打工之間的關係。
1、日本留學生的學習狀況
小A讀的是語言學校,學校每天只有半天課。每天上四堂課,每堂課45分鐘,滿打滿算一天才上四小時課。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的成人,這點學習量對小A來說很是輕鬆,每天都很閒,每天都有大把的閒暇時間。並且,日本的紅日子(日本的國家法定假日在日曆上都用紅字標註)特別多,差不多每兩三周就會有一個三連休。就算沒有別的假期,小A每周的上課時間充其量也就是20小時。一天睡八小時的話,除了上課時間,小A每周空閒92小時,遇上紅日子就更多了。
2、日本留學生的打工狀況
到了日本後,小A發現日本的兼職環境特別成熟,只要自己肯付出,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日語好不好都能找得到。日語好點的話時薪會高一些,工作也會輕鬆一些。小A有個同學,上課時基本上不聽課,下課了就去打工,聽說一個月能掙30多萬日元,折合人民幣兩萬好幾千呢。對小A來說,就算去掉兩萬,後面的零頭也比自己以前的文員工作工資高。雖然日本政府規定留學生每周最多只能打工28小時,但實際管理根本不嚴格,很多留學生都超時打工,甚至個別僱主還鼓勵留學生增加打工時間。
面對這種情況,小A內心很是掙扎。看著身邊的同學每個月打工能掙那麼多錢,她自己也想證明一下自己。甚至都想好了自己有錢時的模樣。可是每當上課時,看到同學為高時薪熬夜打工的黑眼圈時,小A又猶豫了,那樣的生活也不是她所想要的。
在小A的心裡,還是有一個學歷情節的。小A的目標是,能夠考上一個好一點的國公立大學,拿到修士學位。只是看到同學賺錢後的樣子,自己心裡又很痒痒。大家都是一樣的,他們能,我也能啊。
聽從父母安排而到日本留學的學生暫且不說,像小A這樣工作後又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中,很多人心裡都有一種執念:不能再伸手跟父母要錢了!看到別人努力賺錢後,這種想法是會被不斷加強的。猶豫了一段時間後,小A決定不超時打工,每周工作不超28小時,拿出更多的時候備考。
筆者是非常贊同小A的這個決定的。其實有小A這種想法的留學生是很多的,當不用再跟父母伸手要錢的機會就放在眼前時,很多自尊心強的人會毫不猶豫地抓住它。但是,證明自己也不要心急。超時打工是有風險的,一旦被發現或舉報的話,以後的籤證更新就會很困難。而且,在不違法的狀態下,每周只工作28小時,自給自足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建議有類似想法的同學,要以學業為重,考上一個好點的學校,成功升學後,想怎麼打工就怎麼打工,那時也沒有太多的限制,而且日語也非常好了,可以找到更好的高時薪工作。語言學校階段,學好日語,做好升學準備才是關鍵。
如果想學習日語、了解更多日本留學生活情況,可以點擊關注一下,日語課0-N1持續更新中,定期日本留學生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