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了,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天氣快要來了。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夏至日是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白天過長也就意味著炎熱,炎熱的天氣懶得煮菜做飯,來一碗清涼的面,享受著空調房的舒服感,別提多舒服。想吃冷麵不用買,自己在家就能做,詳細做法教給你,3分鐘學會!
夏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那麼夏至的飲食吃什麼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因為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麵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夏至這天,南北方各地普遍要吃麵條,山東人吃麵條要過涼水,俗稱過水麵。南方吃的麵條品種就比較多了,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
在我們四川,涼麵是夏至最好的選擇。即將進入伏暑天氣,冰涼爽口的涼麵,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製作簡單,而且飯菜一碗就夠了。
不過呢,荷媽今天不吃涼麵了,來試試東北人家的過水涼麵——家常版冷麵。要說是否吃過冷麵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是我在朋友圈中一位黑龍江姐姐那裡學來的,當時見姐姐的早餐上有一碗十分養眼的麵條,經詢問得知是冷麵,順便請教了一下姐姐,冷湯的做法,於是才有今天這碗家常冷麵,清涼可口,一碗下肚爽快極了!
冷麵最開始起源於朝鮮,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朝鮮冷麵吧,但是朝鮮冷麵一般是偏酸甜味的,估計大部分人不一定習慣。而東北冷麵從味道上講,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偏鹹辣酸,更有生活的氣息,做的美食會更加貼合當地人的喜好。
冷麵的製作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難,關鍵就是那一碗湯底的製作。一般最好喝的湯底當然是精選骨湯或是雞湯。今天我分享的冷麵湯沒有用骨湯,而是用牛腱肉,加上姜,洋蔥,蔥段,八角,沙姜(山奈),蘋果和適量清水熬製而成。熬好的牛肉湯過濾,放冰箱保存,再根據自家的口味,添加辣椒油、醋、麻油等,這樣的湯底伴著麵條吃非常有滋味。一起來看看這碗色彩豐富,味道清涼的冷麵做法吧!
需要的食材:牛腱肉一塊,料酒1勺,花椒數10粒,姜塊10g,洋蔥半個,八角一個,沙姜一個,幹辣椒2個(可不放),蔥結一把,蘋果半個。
湯底配料:鹽,生抽,醋,香油,白糖,根據口味添加辣椒油,味精,芝麻等
製作過程:
牛腱肉切兩半,放清水中浸泡1小時以上,去掉血水,冷水入鍋,放入料酒,花椒,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後撈出,衝洗乾淨。
將洋蔥,蘋果切塊,生薑拍一下,小蔥1把打結備用。
將焯好水的牛腱肉放入壓力鍋或砂鍋中,放入姜蔥,洋蔥,八角,蘋果等,加入沒過食材的清水,蓋上鍋蓋燉煮熟透即可。燉好的牛肉取出,放入保鮮放冰箱冷藏,目的是讓牛腱肉更好切,不易碎。
將煮過牛肉的湯過濾一大碗出來,加適量鹽,生抽,米醋,再加點糖,不要太甜哦,香油拌勻,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以上。如果想吃辣味的可以加點辣椒油。我這裡考慮到給孩子吃,沒有加,辣椒油是最後單獨加的。
起鍋燒水,放入細的意面煮熟撈出。正宗冷麵用的是特製的蕎面做的,我沒有買,就用意麵條代替,其實普通麵條也可以做的,甚至米粉也可以的哦。
煮好的意面撈出,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涼開水中,讓其變涼。
這時候我們來準備一些配菜,牛肉切片,西紅柿切片,黃瓜切絲,若有朝式辣白菜可以來一點,個人不喜歡那味道,沒放。煮熟的雞蛋剝殼,對半切開。
取個面碗,放入放涼的麵條,取出冰鎮好的冷麵湯,過濾到面碗中
最後將切好的輔料擺上就好,超級有料的一碗家常冷麵就製作完成。喜歡香菜的朋友,可以放點香菜哦,透心涼,吃一口超滿足!
荷媽碎碎念:
家常做法,看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呢,趕快去嘗試做一碗冷麵犒勞自己吧。不知道您有沒有有所收穫,喜歡的朋友們趕快下廚做一份好吃的東北冷麵和大家分享吧。
冷麵的特點就是清涼爽口的口感和風味,是炎熱夏季裡最好的美食,吃上一口涼爽酸甜的冷麵,夏日裡的燥熱和不安都可以消失掉,只剩下一嘴的美味與滿滿的幸福感。
如果腸胃功能不太好的朋友們吃冷麵還是要慎重了哦!
圖文均為本人原創,抄襲必究。我是荷媽,一個愛美食、愛分享、愛生活的兩寶媽媽。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更多家常美味做法,請關注「荷媽美食」!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讚、收藏、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歡迎評論留言,一起相互學習,交流下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