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生:「不選邊站」是韓國的外交智慧

2020-12-26 環球網

7月28日,韓國外交部長康京和主持召開第三次外交戰略調整會議,制定在安全、經濟、科技、價值規範4個領域應對中美矛盾加劇的外交原則。韓國總體的原則是在中美之間採取中立和不偏不倚立場,比如,在科學技術領域,康京和指出將在秉持戰略開放性的同時,努力維護技術安全。也就是說,韓國在美國大力施壓抵制華為問題上不會完全追隨美國立場。

實際上,自2018年中美關係惡化以來,美國一直在積極推動韓國等亞太盟國部署中程飛彈和共同「巡航」南海,並慫恿他們中斷與華為合作,在新冠疫情期間也試圖拉攏他們共同「妖魔化」和「汙名化」中國,目的在於推動建立「反華統一陣線」。面對美國的壓力,韓國堅持「不選邊站」立場,是有智慧的。

韓國的出發點主要在於中韓關係的重要性。2019年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2845.3億美元,相當於1992年建交時63億美元的近45倍。目前,我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韓國對華貿易依賴達到23.2%。2019年韓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和越南,對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順差額分別為301.3億美元和289.7億美元。

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問題的當事國,與朝鮮的關係不僅是其對外關係上最重要方向,也是其民族內部最重要議題。眾所周知,朝鮮外貿90%以上是與中國展開的,中朝在政治、地緣等方面關係密切。韓國深知,其同朝鮮合作與和解需要中國支持與幫助。

中韓兩國歷史與人文聯繫緊密。儒家文明是中韓共有的。比如許多韓國年輕人喜歡讀《三國演義》《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等。近年來不少韓國人還以能寫中文書法為榮,覺得這是有文化的象徵。有鑑於此,樸槿惠政府還曾一度積極推動中韓建立「人文同盟」,儘管最後改成了「人文紐帶」,但這凸顯出中韓人文交流緊密性。文在寅總統2017年訪華在北大的演講中指出,「中韓在地理上的親近中,長期共有相似的文化和情感」。

同時,川普政府先後退出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這和韓國支持全球化立場不符合。川普政府上臺後不僅對在韓國駐軍費用分擔問題上「獅子大張口」,而且在「美國優先」口號下,貿易保護主義更是愈演愈烈,不惜提高關稅和啟動貿易調查等強硬措施對韓國進行貿易打壓,導致韓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更加艱難。這些都使得韓國人認為有進一步加強中韓關係的必要。

但與此同時,與美國的關係又是韓國最重要的外交關係。一方面,由於在安全上朝韓分裂對峙,特別是近年來朝鮮在核武器與飛彈方面發展迅速,取得了相對於韓國一定的比較優勢,韓國認為更需要美國的安全保護;另一方面,韓國在地緣上處於中日俄三大國之間,希望通過與美國的同盟關係提升其在地區層面的戰略地位。美韓同盟的基礎在於軍事同盟。2019年數據顯示,韓國在美國國外駐軍人數中排到第三位,為2.7萬人,僅次於日本(5.5萬)和德國(3.5萬),佔美國國外駐軍總數的16%。韓國不僅是美國對外駐軍的主要國家,還是美國軍售的主要對象國。2016-2018年韓國購買美國武器達到17.40億美元,在購買美國武器的國家中排名第四,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澳大利亞、阿聯。此外,韓國與美國聯合軍演的規模與頻率在美國盟友中也是最高的。美國任何弱化與韓國軍事同盟的舉措,都讓韓國十分敏感。

此外,隨著經濟實力與文化軟實力增長,韓國從李明博政府時期就提出「全球韓國」(Global Korea)概念,一直希望能在全球議題上擔當領導角色。在韓國,不僅保守派政府這麼認為,進步派政府也持類似觀點。對此,韓國也需要美韓同盟的借力。

由於對華關係和對美關係都十分重要,韓國一直在試圖平行發展與兩國的關係。而中韓關係成功發展的經驗也是,韓國要能夠妥善平衡好與中美兩國的關係,尤其是在發展美韓關係的時候不針對中國,即「不選邊站」。正因為如此,儘管2018年以來中美矛盾加劇,但是文在寅政府上臺以來最大亮點除了推進朝韓關係緩和外,就是改善了因「薩德入韓」受影響的對華關係。

中國一直重視對韓關係的發展,中韓雙方都在努力推進務實合作。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中韓也守望相助。3月13日中韓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合作機制正式成立並舉行首次視頻會議,此後兩國外交和衛生部門多次召開視頻會議。5月1日中韓又率先開啟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正著眼於後疫情時代的兩國經濟合作。日前雙方還就中方向韓國留學生、就業人員(Z籤證持有者)、在申辦籤證時持有有效居留證的韓國公民發放籤證一事達成一致。

相比較而言,美國一直在不斷施壓韓國在中美間「選邊站」,跟著美國共同施壓中國。在這種背景下,韓國堅持「不選邊站」的立場值得讚賞。(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外資控股|財閥幹政,韓國小國外交,軍事指揮權為何被美國控制
    而韓國背後的美國和朝鮮背後的蘇聯,也是牢牢地操控朝鮮半島兩國政治,這也為兩國的統一增添了很大的難度;本篇文章由於問題的敏感性,我們不講朝鮮,只講一下大韓民國,講一講,這個在大國博弈中周旋的小國是如何開展外交的。
  • 【中韓研究】王星星:細數韓國對美國公共外交的優勢和挑戰
    上海外國語大學朝鮮半島與亞太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星星就《韓國對美國公共外交的觀察》題目發言,指出了韓國影響美國涉朝認知和決策的三種手段,並分析了韓國在美公共外交的優勢和挑戰。發言內容整理如下。本文約1000字,讀完約3分鐘
  • 拜登勝選,韓國外交部長啟程訪問美國
    (觀察者網 訊)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的消息傳來,韓國外交部、國防部、統一部等外交安保部門11月8日早上開始就繁忙奔走。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拜登的「準獲勝」宣言後僅8小時,就在推特上表達了祝賀。 據韓聯社11月8日報導,在拜登確定勝選的情況下,韓國外交部長康京和同日啟程前往美國,開啟為期三天的美國之行。
  • 暴躁大幫邊和談邊開炮,網友:這是什麼猛男外交?
    所以,在遊戲環境存在諸多不可能的情況下,聯盟出色的外交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最近,《戰意》裡就有兩大聯盟假意派出外交官相約YY和談休戰,沒想到這邊兩位外交官聊得正嗨,兩個聯盟領袖卻集結重兵搞突襲。某一方聯盟剛拿重炮攻下了對方一個小領地,沒想到5分鐘後又傳來消息自家老巢岌岌可危。兩邊的領袖這才意識到,他們都想靠外交和談麻痺對方,趁機出手。
  • 英法德決定出兵印太,日韓印澳紛紛選邊站
    英法德決定出兵印太,日韓印澳紛紛選邊站12月8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西方國家正試圖挑戰聯合國,歐盟總體上已經放棄了對 "多極世界 "的追求,完全追隨美國。拉夫羅夫認為,德國過去一段時間在一些問題上的選擇表明,柏林既想抱緊美國大腿,又想謀求在歐盟中的主導地位,美歐有意打造單極世界模式,但俄羅斯絕不會屈服。
  • 美光告聯電捲入中美貿易爭端漩渦,3大玄機揭露臺灣地區官方是否選邊站
    科技業者質疑,司法檢調乃至於民進黨政府,在本案中「選邊站」。被告與原告兩造,一家是年營收1500億元,在臺員工人數1萬2000人,子公司即將在中國A股掛牌的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另一家則是併購臺灣DRAM業者,未來在臺投資金額上看1000億元的美國半導體業者,臺灣在這一場侵權官司的背後,到底有沒有選邊站
  • 回眸2020|雲上外交
    這一年,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是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中國外交徵程中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影響了「面對面」的國際交往,但中國外交依然蹄疾步穩。習近平主席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以「雲外交」等創新方式密集開展元首外交,為全球抗疫凝聚共識。
  • 葡萄牙在港口項目上面臨中美選邊:等川普走人再決定
    中美關係自川普上臺以來,已經滑向低谷,而美國試圖在經濟、軍事還是外交方面同時遏制中國的發展。針對中美關係的惡化,選邊站問題已經成為擺在各國桌上的一道必選題,遠在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也正在面臨這個艱難抉擇。
  • 卜曉強獲頒韓國外交部長「推動韓中兩國外交關係發展貢獻獎」
    卜曉強獲頒韓國外交部長「推動韓中兩國外交關係發展貢獻獎」 2021-01-12 08:45:28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1月7日上午,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總經理卜曉強在韓國駐廣州總領事館
  • 反擊西方的污衊就是「戰狼外交」?有人跪久了站不起來
    文/行走斯圖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外交在諸多問題上態度強硬,尤其是針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他蠻橫要求中國就漫畫事件道歉,遭到中國外交部連續多天的猛懟,讓澳大利亞下不了臺。莫裡森態度也出現變化。但就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國家和網絡上有些人竟然開始指責中國是搞「戰狼外交」,是「四面樹敵」。
  • 古埃及的「武則天」:拒絕站在法老身後,外交眼光強過兒子百倍
    泰伊王后還很得國王的寵愛,在這些眾多的銘文當中,有一則記載了這樣一個事件,國王給泰伊王后在一個叫作扎克帕的小鎮或城市挖掘了一個人工湖泊,名叫歡樂湖,並且湖的規模還不小,國王還為這個湖的修建完成專門舉行了盛大的典禮。
  • 尼加拉瓜選邊站,徹底惹怒烏克蘭
    尼加拉瓜這一行為的政治意味非常明確,那便是在克裡米亞問題上公開站在俄羅斯一邊,這自然引起了烏克蘭方面的強烈不滿。在領事館開幕式的當天,烏克蘭外交部就發發表了聲明,對尼加拉瓜的這一行為表示強烈抗議,並強烈譴責尼加拉瓜,誓言要對尼加拉瓜施加制裁。
  • 「外交風雲」盡顯大國風範 如何成為出色的外交翻譯官
    近日,首度聚焦新中國外交歷史劇《外交風雲》熱播,盡顯新中國成立後三十年間的外交徵程,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祖國強大正當時,外交事業進入全新的時代。中國外交事務中的「金句」,你會翻譯嗎?新中國70風雨兼程,中國外交攻堅開拓,外交無小事。站在外交舞臺前沿的新聞發言人們,應對各種提問,準確而全面闡述中國主張,而其中翻譯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傳神而有力的翻譯字句間塑造著國際輿論場中的中國形象,微言大義。以下「金句」便是很好的案例。
  • 川普時代的美韓外交
    這一態度讓美國在東亞的盟友頗為擔憂,其中就包括韓國。目前,韓國國內政局動蕩,同時面對川普主導下美國外交政策的不確定性,並對東北亞戰略安全局勢有高度擔憂。韓國對川普政府有怎樣的顧慮,並可能做出怎樣的應對,值得中國關注。韓國世宗研究所(Sejong Institute)李相賢博士(Dr. Sang Hyun Lee)接受訪問,與我們分享了他對「川普時代」韓國外交政策的分析。
  • 無視韓國炮艦外交,伊朗警告掏70億美元就釋放!最大贏家不是伊韓
    當前,被伊朗扣押的韓國油輪已被送往伊朗阿巴斯港接受相關調查,但是就這起事件,導致雙方關係急速惡化,引發了兩國的外交爭端。 據了解,此次出動的「清海部隊」是韓國歷史上首支派駐海外的海軍部隊,第一批護航艦隊由4500噸級的「文武大王」號驅逐艦,1架「山貓」反潛直升機,1艘快艇以及300多名官兵組成。
  • 韓國立法禁止反朝傳單,美國吵著開聽證會是什麼梗?
    美國國會聽證會的職責本是針對事關本國內政、外交、立法等事宜進行研擬和質詢,何時美韓同盟關係已強化到「韓國的事即是美國的事」的程度了?這不禁讓人有種時空穿越到殖民主義時代的錯覺。儘管美國一直利用「民主」與「人權」兩大工具在全世界行使世界警察權力,但美國歷來多是將之施加在所謂的威權國家身上,站在道德高地對他國進行內政幹涉、外交施壓、經濟制裁、軍事威懾,甚至政權顛覆。
  • 韓國立法禁止反朝傳單
    美國國會聽證會的職責本是針對事關本國內政、外交、立法等事宜進行研擬和質詢,何時美韓同盟關係已強化到「韓國的事即是美國的事」的程度了?這不禁讓人有種時空穿越到殖民主義時代的錯覺。儘管美國一直利用「民主」與「人權」兩大工具在全世界行使世界警察權力,但美國歷來多是將之施加在所謂的威權國家身上,站在道德高地對他國進行內政幹涉、外交施壓、經濟制裁、軍事威懾,甚至政權顛覆。
  • 媒體:一旦薩德入韓,中國不排除與韓國「準斷交」
    選址為什麼一定要選這塊地部署薩德?去年7月,韓國國防部宣布,將把薩德部署在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北道星州郡。但第一次選址公布之後,韓國民調顯示,反對聲此消彼長,就連瓜農都爆發了大規模抗議遊行。之後,韓國政府在去年8月底宣布對另外三個地方進行考察評估。
  • 細數那些嫁給法官的韓國女明星,韓智慧就是現實版的《新娘18歲》
    細數那些嫁給法官的韓國女明星,韓智慧就是現實版的《新娘18歲》在韓國,醫生和法官是社會地位高,收入也高的職業,特別是法官,國民好感度極高,有幾位女明星因為嫁給法律界人士而被民眾津津樂道。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韓國女明星成為了法官的妻子:一、尹宥善&李聖昊演員尹宥善是韓國娛樂圈第一位嫁給法律界人士的女明星。今年51歲的尹宥善是實力派演員,在《宮》、《王與我》、《善德女王》中都擔任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