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tradeFX:在線音樂未「塵埃落定」

2020-12-21 人民交通網

SamtradeFX注意到,阿里巴巴想要放棄蝦米音樂的跡象卻早有顯現。

SamtradeFX指出2019年9月,已經收購了蝦米音樂的阿里巴巴宣布在網易雲音樂B2輪融資中領投7億美元,希望以此來撼動騰訊系在線音樂平臺的市場地位,同時提升自己在在線音樂領域的競爭力。

自此以後,阿里音樂開始頻繁地與網易雲音樂進行聯動,淘寶88VIP會員的聯名權益中也將蝦米音樂的VIP權益從首頁上移除,換上了網易雲音樂的黑膠VIP。

看上去蝦米音樂果真「大限已至」。如果蝦米音樂真的在來年一月關閉,那便等於是宣告了阿里巴巴在音樂領域的落敗,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將由過去騰訊、阿里巴巴、網易「三分天下」轉向騰訊、網易「兩虎相爭」的新時代。

緣起,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海盜時代」

當然,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也不是一來就被大資本主導的,它也經歷過「百鳥爭鳴」的時代。

追溯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史,第一個浮現在人們回憶中的名字大概當屬「酷狗音樂」。

2003年,面對來自百度的競品「百度mp3」的威脅,音樂搜尋引擎「搜刮音樂網」創始人謝振宇做了一個決定,要向音樂搜索的下遊市場:音樂下載和音樂客戶端市場進行轉型。隨後,謝振宇便創辦了酷狗公司,推出音樂軟體酷狗音樂,並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裡達成了10萬人同時在線的成績,一炮而紅。

而同一時期,上海70後程式設計師鄭南嶺憑興趣開發的免費音樂軟體千千靜聽開始在網上流傳,憑藉在當時看來相當豐富的播放功能,千千靜聽同時收穫了良好的口碑和大量用戶,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

千千靜聽頁面請輸入圖說

酷狗音樂和千千靜聽的成功引來了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們。在那個版權意識薄弱的年代,幾乎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可以通過搜尋引擎免費下載,酷狗音樂和千千靜聽的成功看起來似乎並不難複製。

於是,SamtradeFX注意到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國內在線音樂市場迎來了產品的井噴,後來國內用戶熟悉的QQ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天天動聽等音樂軟體便是在這時登上歷史舞臺的。

在這個盜版橫行的「海盜時代」,通過對盜版資源的分享和傳播,國內在線音樂網站和軟體悄然崛起,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根據賽迪顧問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03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規模為7.7億元,而到了2005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26.6億元,增長約245%。迅速擴大的在線音樂市場改變了國內網際網路用戶的音樂習慣,免費下載mp3音樂到音樂軟體上進行播放成為了收聽音樂的主流方式。

「那時候根本沒人提版權這個事,隨便誰都可以做個網頁,然後掛mp3的下載連結上去。我甚至當時還在自己的個人主頁裡放梁靜茹的《勇氣》做背景音樂。」老樂迷小王回憶起當時有些感慨,「我千千靜聽裡也全是從各處下來的歌——雖然現在我知道下載盜版音樂是不對的了,但不得不說,當時下歌確實很方便,市面上也儘是免費的音樂軟體。」

坐擁盜版音樂資源,國內中小型的音樂軟體僅憑藉廣告收入就能滿足自身運營需要。

不過,「海盜」們的狂歡也並未持續多久。

自2005年起,國內版權局聯合有關部門開啟了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嚴厲打擊網絡文學、音樂、視頻、遊戲、動漫、軟體等重點領域的各類網絡侵權盜版行為。

伴隨著一批又一批的侵權盜版案件被查處。市面上流通的音樂軟體數量銳減,而剩下的音樂軟體大多無力承擔高額的版權費用,只能暫停提供版權音樂的下載功能,在摸索中向其他方向轉型。而對於仍想要在音樂軟體的賽道上發展的公司而言,朝著「洗白」重點前進成為了他們唯一的方向。

音樂App鄙視鏈是如何煉成的?

2005年到2015年這十年是中國在線音樂市場摸索前進的十年,在數位音樂銷量穩步上升的同時,高額的版權費用也成為了不少音樂網站和音樂軟體的沉重負擔。

專業音樂網站九天音樂的CEO曹茗就曾無奈地表示,在線音樂的付費下載並沒有為公司做出多大貢獻,公司每年虧損都在1000萬-2000萬元之間,而其中大部分費用用於版權支付。

2015年,國家版權局頒布「最嚴版權令」《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無力承擔高額版權費用的中小廠商人人自危,紛紛退出市場,在線音樂領域成為了資本巨頭遊戲的舞臺,獨家版權逐漸成為國內在線音樂平臺的主流形式。

而在版權競爭的賽道上,財大氣粗的騰訊一騎絕塵,在2016年收購了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盒所屬的音樂流媒體公司China Music Corp(簡稱CMC)的控股權,形成了未來雄霸一方的騰訊系音樂產品矩陣。

SamtradeFX指出,騰訊在在線音樂市場的打法非常簡單粗暴,就是通過大量購買音樂版權,迫使其他平臺下架正版音樂,從而喪失與騰訊系音樂產品的競爭實力。

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QQ音樂、酷狗和酷我的版權音樂在整體版權音樂中佔比均達到90%以上,包含華納、索尼、環球等多家頂尖音樂在內的獨家音樂版權。而其他在線音樂平臺只能通過支付高昂的版權轉授費用來保住自己平臺內的歌曲,騰訊壟斷在線音樂市場的趨勢逐漸成型。

而隨著市場局勢逐漸穩定,其他平臺明顯已經完全喪失了在版權上扳倒騰訊系作品的能力。然而,正所謂易窮則變。無法在版權上佔據優勢的各大音樂平臺開始轉換思維,試圖在平臺特色上「彎道超車」。

蝦米音樂是這批打「特色牌」的音樂軟體的代表之一。由資深樂迷王皓創立的蝦米音樂自創立以來就帶著濃濃的「匠人風情」。

SamtradeFX指出,自幼酷愛音樂、曾在大學期間組建過樂隊的王皓將自己對於音樂的熱愛灌注到了蝦米音樂中,使得蝦米音樂的產品氣質在同類產品中顯得格外突出:高達上百種的音樂風格分類,詳盡的專輯和藝人信息以及「反其道而行之」向用戶推送冷門小眾歌手和歌曲等等。

蝦米音樂通過各種「硬核」的產品設計贏得了樂迷們的極高評價,甚至一度處於國內在線音樂軟體「鄙視鏈」的頂端。

而為了增強與騰訊系音樂產品的競爭力,蝦米還推出了發掘原創音樂人的「尋光計劃」,扶持了程璧、金玟岐、左安西西、銳豆、邱比、聲音玩具等國內知名獨立音樂人,以期用原創音樂對抗騰訊系音樂產品的版權音樂。

而當蝦米音樂選擇在「專業在線音樂平臺」的方向上繼續深耕時,音樂軟體鄙視鏈上的另一位王者——網易雲音樂另闢蹊徑,開始探索在線音樂平臺的社交玩法。

「網易雲音樂很多時候看起來並不像一個音樂軟體,反倒像一個社交軟體。」已經使用網易雲音樂四年的阿冰聊起自己使用網易雲音樂的感受時表示,「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他上面的音樂,而是他每首歌曲下面的評論區,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各種科普、段子和情感故事,其精彩程度甚至遠超歌曲本身。」

網易雲的用戶評論

由評論區交流為基礎,加上以用戶偏好為基礎推薦系統,網易雲音樂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通過一首又一首歌曲的評論區不斷擴展用戶社群,並加強他們的粘性,最終將他們引向原創音樂人live和數字專輯的售賣上去。

眾所周知,網易對於自己在社交產品領域一片空白的狀態一直充滿焦慮。而這份焦慮的情緒也影響到了網易雲音樂。比起單純的收聽體驗,網易雲音樂近來來似乎在刻意將自己往「綜合性流媒體社區」的方向發展。

2020年,網易雲音樂陸續上架了K歌、一起聽等新版塊,主打社交互動功能,而播客和直播板塊的接入在讓網易雲音樂內容變得愈發豐富的同時也讓產品與「音樂軟體」越行越遠。

網易雲音樂的強社交屬性也受到了位於鄙視鏈下方的騰訊系音樂產品的注意,QQ音樂開始上線全新評論體系,酷狗音樂也開始往評論區搬運段子。過去單純由個人享受音樂的在線音樂平臺逐漸變成了依附於音樂的新社交場景。

顯然,音樂軟體,已經不在是單純的音樂播放器了。

渠道打通才能救活在線音樂

SamtradeFX認為,如今的時代是在線文娛的時代,在線音樂平臺除了要和自己競爭,還必須去跟短視頻、移動遊戲、網絡綜藝等在線文娛產業競爭,可謂壓力山大。

總體而言,在線音樂市場的表現並不突出。以短視頻為例,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短視頻用戶數量達到6.27億人,市場規模達到245.8億元。

而隨著今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在線娛樂行業的崛起,短視頻市場預計還將進一步增長。而與此同時,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為6.02億,2019年預計市場規模在103.8億元。

相比短視頻行業的迅猛漲勢,在線音樂行業的步伐顯得有些緩慢。想要在新的時代站穩腳步,在線音樂平臺需要更多的變革。

做過兩年演唱會物料負責人的老吳在聊國內在線音樂平臺轉型時表示:「近年來,國內歌迷版權意識增強了不少,但付費意識卻依舊不高。平臺僅靠付費音樂是掙不到錢的。對於國內在線音樂平臺而言,擴寬變現渠道是當務之急。很多平臺開始引進播客、直播和線上演出等新業務,來增強自己的內容孵化能力,這在未來會是一個很大的趨勢。」

網易雲音樂接入直播功能

「而且對於資本而言,他們需要進行資源整合來提高自己在整個文娛領域的競爭力,以後在線音樂平臺可能還會孵化影視綜藝、動畫甚至是遊戲的內容。只要渠道能順利打通,在線音樂平臺仍舊是未來可期的。」老吳稱。

而正如老吳所說,騰訊系音樂產品已經在新業務拓展方面邁出了腳步。依託版權支撐,騰訊音樂近年來加大了對於內容孵化的投入,不局限於過去的原創音樂、付費音頻和演唱會業務,推出了音樂主題的綜藝和脫口秀節目,取得了良好的營收表現。

而網易雲音樂也不甘示弱,先後取得了《嗨唱轉起來》《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等多部頭部綜藝版權,並憑藉濃厚的社區氛圍和強大的宣發能力將音樂綜藝歌曲推向了一個高峰。

可以預見,在線音樂平臺向上下遊延展構建產業生態閉環將成為一種趨勢,在未來,在線音樂的產業格局會更加多元,產業生態鏈越來越豐富。而如今,蝦米音樂流出關閉傳聞,也許會代表阿里「大文娛」戰略在音樂領域的失敗,而至於未來騰訊和網易誰能率先完成在線音樂平臺的轉型升級,恐怕還需我們拭目以待。

(新媒體編輯:hz)

相關焦點

  • 阿里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緣起,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海盜時代」當然,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也不是一來就被大資本主導的,它也經歷過「百鳥爭鳴」的時代。追溯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史,第一個浮現在人們回憶中的名字大概當屬「酷狗音樂」。在這個盜版橫行的「海盜時代」,通過對盜版資源的分享和傳播,國內在線音樂網站和軟體悄然崛起,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根據賽迪顧問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03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規模為7.7億元,而到了2005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26.6億元,增長約245%。
  • 蝦米音樂大限已至 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如果蝦米音樂真的在來年一月關閉,那便等於是宣告了阿里巴巴在音樂領域的落敗,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將由過去騰訊、阿里巴巴、網易「三分天下」轉向騰訊、網易「兩虎相爭」的新時代。緣起,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海盜時代」當然,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也不是一來就被大資本主導的,它也經歷過「百鳥爭鳴」的時代。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緣起,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海盜時代」當然,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也不是一來就被大資本主導的,它也經歷過「百鳥爭鳴」的時代。追溯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史,第一個浮現在人們回憶中的名字大概當屬「酷狗音樂」。於是,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國內在線音樂市場迎來了產品的井噴,後來國內用戶熟悉的QQ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天天動聽等音樂軟體便是在這時登上歷史舞臺的。在這個盜版橫行的「海盜時代」,通過對盜版資源的分享和傳播,國內在線音樂網站和軟體悄然崛起,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 阿里退場 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你看好誰?
    緣起,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海盜時代」當然,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也不是一來就被大資本主導的,它也經歷過「百鳥爭鳴」的時代。追溯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史,第一個浮現在人們回憶中的名字大概當屬「酷狗音樂」。於是,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國內在線音樂市場迎來了產品的井噴,後來國內用戶熟悉的QQ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天天動聽等音樂軟體便是在這時登上歷史舞臺的。在這個盜版橫行的「海盜時代」,通過對盜版資源的分享和傳播,國內在線音樂網站和軟體悄然崛起,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 跟誰學sam老師「空降」《親愛的小課桌》,看名師如何讓現場嗨翻天
    節目中,sam老師一身休閒裝扮,肩膀上還帶來了一隻毛絨小烏龜,強大的親和力使得他一出場就引發了孩子們的歡呼。說起sam老師,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對其十分熟悉,他的真名叫鮑碩煜,是《超級英語》創始人、CCTV專訪名師,目前在跟誰學擔任英語首席教師。作為一個非常能調動課堂氣氛的老師,sam的到來使得整個課堂都洋溢著歡快的氛圍。
  • 在線音樂「命門」
    編輯導讀:有消息稱,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份關閉。不少粉絲都紛紛表示惋惜,並開始追憶蝦米音樂曾經創造的輝煌。本文作者將對這一事件進行解讀,並對在線音樂市場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你還記得上一次聽到蝦米音樂的消息,是什麼時候?
  • 網易即將官宣牽手環球音樂,在線音樂激戰再起?
    文 | 極點商業評論 黃槍槍編輯 | 楊銘在線音樂市場,即將迎來一個「重磅」新聞。「網易雲音樂已與環球音樂進行版權方面的合作,預計將在近日正式官宣。」2017年5月,騰訊音樂集團(TME)獲得了為期3年的環球音樂獨家曲庫內容和轉授權許可,以及全球知名歌手資源的運營、推廣、開發等權益。截至8月4日早間,網易雲音樂方面尚未對「極點商業」回復相關諮詢。如果此消息屬實,是否意味著網易雲音樂將加強對騰訊音樂的挑戰,甚至有可能改變現有在線音樂市場格局?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答案是不會。「在線音樂平臺大局已定。
  • 蝦米音樂,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因此,于斌認為,即使阿里改變了策略,弱化蝦米,向網易雲音樂靠攏,也未必能夠改變在線音樂平臺在阿里巴巴體系下的尷尬境地。因為,在線音樂平臺的核心資產是主流音樂的版權,而即使網易雲音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阿里旗下蝦米音樂的版權劣勢,同時阿里也能為網易的流量不足賦能,同時藉助8億用戶量,打一個翻身仗。
  • 從騰訊音樂看,在線音樂平臺的困境與價值是什麼?
    2015年國家版權局出臺最嚴版權令,監管進一步加強了對音樂版權的管理,各大網站紛紛下線未授權作品,網絡音樂版權秩序明顯好轉。 版權監管的加強使各大平臺開始不遺餘力投入資源採購版權,平臺為了獲取獨家版權,紛紛競價,版權價格急劇抬升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用戶體驗。
  • 在線音樂正版化,「獨家曲庫戰」正愈演愈烈
    國家版權局要求,10月31日前,各大在線音樂平臺必須對未授權歌曲進行集中清理。QQ音樂旗下有索尼、華納、杰威爾等2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而阿里音樂則擁有滾石、華研等獨家版權。這引發了在線音樂平臺之間的「合縱連橫」。他們有的走向聯合,也有的開始新一輪「暗戰」。
  • 蝦米音樂被傳關停,在線音樂「老問題」待解
    早在2014年,蝦米音樂就推出了扶持原創音樂人的「尋光計劃」,當時就扶持了十年未登臺的金玟岐、被譽為「新民謠代表人物」的程璧等一批獨立音樂人。重視獨立音樂,這是蝦米音樂的第二標籤。這不僅僅是蝦米音樂「一人之過」,也是在線音樂的模式命門。模式命門王皓曾經說:「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一語中的,王皓也點破了在線音樂賽道的窘境。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因此,蝦米音樂在阿里巴巴的內部地位,也因為其一方面無法貢獻應有的現金流及淨利潤,另一方面也無法實現其布局大文娛的戰略野心,而略顯尷尬。   2019年,曾經為蝦米音樂帶來流量與人氣的高曉松離職,儘管阿里旗下已有在線音樂的布局,但是阿里巴巴卻於去年9月,聯合雲鋒基金等機構,向另一個在線音樂巨頭網易雲音樂拋去橄欖枝,並獲得了網易雲音樂10%的股份。
  • qq音樂在線收聽
    QQ音樂在線收聽全網最全的曲庫,任何歌曲一搜便有,還有精準的聽歌識曲功能讓你不錯過任何好歌,智能歌曲推薦讓你發現更多好聽的歌曲。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
    國外免費音樂下載網站MP3.com、Napster迅速壯大,但這些「生瓜蛋子」很快就被國外的傳統音樂巨頭們用版權保護法,打得一命嗚呼。從高曉松的此前境遇,也不難推斷,中國的在線音樂市場會是另一番樣子。網際網路加持下,用戶可以在網上搜索、免費收聽、下載自己喜歡的任何一首歌。
  • 可免費用 歐美在線音樂霸主Spotify體驗
    ­  (原標題:可免費用 歐美在線音樂霸主Spotify體驗)­  第1頁:帶你體驗歐美在線音樂Spotify­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對歐美在線音樂網站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Spotify,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擁有超過7500萬的活躍用戶和
  • 送走蝦米,在線音樂迎接B端市場「全面開戰」?
    2015年7月,多米音樂旗下音樂分享網站SongTaste宣布關閉音樂版塊,2018年,多米音樂宣告出局,如今蝦米音樂也即將徐徐退場,不能不說證明了網際網路時代音樂行業的廝殺激烈,而隨著音樂版權競爭告一段落,網絡版權競爭的白熱化,批量告退的音樂流媒體背後,絕不僅僅是版權內容的爭鬥。
  • 騰訊音樂一季報:在線音樂付費時代來臨?
    騰訊音樂收入在財報中拆分為在線音樂、社交娛樂與其他收入,其中,在線音樂收入20.44億元,同比增27.4%,而社交娛樂收入則為42.67億元,同比微增3.3%。2020Q1騰訊音樂付費會員數亦錄得較大增幅,其在線音樂付費會員總數達4270萬,同比大增50.4%,用戶的付費率上升至6.5%。而社交娛樂付費會員總數為1280萬,同比增長18.5%。付費會員數的大幅增長,是否昭示著在線音樂付費時代的來臨?
  • SamtradeFX:拼多多上線買買相冊
    但是從今年開始,騰訊和拼多多之間的碰撞一直未停過。  今年5月,一直沒有發力電商的騰訊開悄然入局,在微信端推出了小鵝拼拼,主打拼購的的電商平臺,可以看做是一個簡易版的拼多多。而近期出現的微信小商店,更是基於微信生態打造的電商平臺,幫助創作者、微商、電商用戶進行變現。可以說,騰訊正在轉變此前不碰電商的策略。也想和合作夥伴的口中搶奪微信裡的電商市場。
  • 魅族17系列重磅更新:相機再度升級 在線音樂回歸
    在線音樂回歸、全場景視頻防抖、遊戲模式4.1、息屏指紋盲解等重要系統更新,8月18日正式推送。此前2018年2月7日,魅族Flyme發布《關於停止在線音樂服務的公告》,公告中提到,因業務調整,Flyme「音樂」客戶端自2018年3月5日起停止提供在線播放和下載服務(不影響本地音樂的播放)。
  • 《塵埃落定》從小說到歌劇:將文學的思想力度呈現在舞臺上
    作家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問世以來廣受好評。二十多年過去了,人們對這部作品的熱情不減,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都以它為藍本不斷再創造。重慶歌劇院即以此創排了歌劇《塵埃落定》。  小說是文字的藝術,而歌劇則是音樂的藝術。如何給文字插上音樂的翅膀,擴充小說文本的表現空間,是歌劇《塵埃落定》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部歌劇對藏族音調及節奏的熟練運用,對歌劇音樂質地的精準把控,尤其是對新時代民族歌劇氣質的恰當定位,無不反映出作曲家的長期積澱和深厚功力,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