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仁富硒」原始股實為「忽悠」款項流向個人帳戶 涉嫌非法集資

2020-12-23 騰訊網

當前,非法集資犯罪活動在我國呈現出一種新的動向,一些企業打著合法經營的旗號巧立名目,在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社會不特點人群中,利用其求財心切的心態公開募集資金,包裝投資項目承諾一年還本付息、公開兜售原始股鼓勵發展下線……這些到底是股權投資還是非法集資?

日前,不少市民來電來郵投訴反映,康仁富硒(205493)正在利用硒鋅寶飲料原始股投資大肆吸納資金,而且所有投資款均打人到法定代表人顏振清的個人帳戶,已有不少老年入上當受騙。

據查詢獲悉,沙灣康仁富硒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2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顏振清,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食品(以許可證為準)生產、銷售;倉儲服務;農作物、蔬菜、食用菌、園藝作物、水果種植、銷售;貨物與技術的進出口業務;有機肥生產、銷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等。而康仁富硒由一系列公司組成,主要關聯體為北京康仁富硒國際中醫藥研究院、新疆康仁生態開放有限公司、沙灣康仁富硒食品有限公司、陝西康仁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以股權投資為載體進行投資理財。該公司的原始股投資是三萬元起投,一萬塊錢100股。投資後可以享受產品代銷權(有20%的利潤) 、固定分紅24%的年利率、有股權證、生日禮以及階段性獎勵。

在該公司「股權投資委託協議中」中,第一條明確寫到: 第一條 硒鋅寶飲料原始股權認購,股權期限,收益。1、硒鋅寶飲料原始股權認購,本次擬增 9999 方股,增發價格為認購當日的實際股價。2.乙方已充分了解項目方的相關信息,認可項目方方式上市計劃及1PO前的所有融資計劃,自原出領認購本次定向增發股權,3、股權期限:陸個月,自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10月21日止,股權期限屆滿,甲方承諾回購。4、甲方承諾從協議籤署日起,連續陸個月進行公司收益分紅,優先保證本次投資進入公司股東,不低於(24%的年化收益。

其中,最重要的是24%的年利率。康仁富硒承諾,如果一年內公司沒有上市,一年到期返本付息24%的年利率;如果一年內公司上市了,那麼依舊可以返本付息拿到24%年利率,續投就開始享受上市分紅。康仁富硒未經主管部門批准,投資人所投資金未能進入第三方監管帳戶、在一定時間內給予回報的方式面向不定向公眾吸收資金,已經涉嫌非法集資。

北京市中永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金融律師,知名財經法律評論員劉興成認為「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向『不特定人群』售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行、以轉讓股權等方式變相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或者向特定對象發行、變相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累計超過200人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構成犯罪的,以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定罪處罰。」

股權投資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是指企業(或者個人)購買的其他企業(準備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直接投資於其他單位 ,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然而,在現實經濟活動中,不法分子往往通過打擦邊球或混淆概念,以股權投資之名幹著非法集資的勾當。

當前「原始股騙局」層出不窮,甚至各種傳銷組織也假借原始股之名行騙,大多都故意混淆了「股權交易中心」與「股交所」,而投資者只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承擔新三板交易結算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這三個公開市場買賣股票,才屬於法律保護範圍,除此之外的其他交易市場掛牌並不等同於上市,而這些掛牌企業拋售的所謂「原始股」,屬於私下轉讓,也不受法律保護。

相關焦點

  • 娃哈哈回應宗慶後涉嫌原始股騙局:與事實不符,將追究法律責任
    9月4日消息,針對網傳娃哈哈集團宗慶後涉嫌原始股騙局一事,娃哈哈官方在社交平臺做出澄清聲明。娃哈哈在回應中表示,該新聞報導與事實不符。報導中所提及的涉嫌「原始股騙局」的「微達公司」並無關聯。據悉,9月4日早間,據清流工作室報導,「微達公司」於2020年7月放出上市發售原始股大招,向新老會員集資,現已兜售第二期原始股期權。這種行被指涉嫌非法發行股票或非法集資。該報導還稱,北京前首富李曉華今年年初入股微達公司,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也被指和微達有合作。(文 | AI財經社 朱全紅)
  • 前中國首富宗慶後捲入河南公司原始股騙局,娃哈哈:與我無關
    文 | 華商韜略 Bonnie昔日北京首富李曉華、中國首富宗慶後,兩位首富竟捲入「原始股」騙局,無形中成了涉嫌傳銷公司微達的人肉背景板。3萬會員、5個層級,借殼上市發售原始股……微達公司的一舉一動,都與「涉嫌非法發行股票或非法集資」「原始股騙局」異常相似。所以在百度知道敲下「微達公司」後,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微達公司是傳銷嗎?」
  • 北京法官提醒市民防範非法集資
    來源:網貸天眼為進一步加強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提升民眾的風險防範意識,北京東城法院成立了由刑、民、執聯合組成的「防範非法集資風險」專題宣講團,於6月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刑事、民事、執行最新司法調研成果,總結相關案件特點,進行風險提示。
  • 「中國物聯網LCF數字貨幣」特大集資詐騙案宣判
    2017年5月份,田茂國註冊成立信網(北京)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信網物聯公司),虛構該公司已上市的事實並指使其下屬成員向會員大肆宣傳出售原始股,1元錢1股,最少購買100股,會員購買原始股的款項分別匯入信網物聯公司帳戶及其個人帳戶。至案發,田茂國以「投資購買原始股」為由詐騙2944萬餘元。
  • 宜春人,非法集資套路深,小心這些「坑」!
    2.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和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3.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 4.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 娃哈哈:「宗慶後涉嫌原始股騙局」報導不實,將追究合作商法律責任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9月4日下午,娃哈哈通過其官方微博掛出一則澄清聲明,稱關於「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涉嫌原始股騙局」的新聞報導與事實不符,娃哈哈與涉嫌「原始股騙局」的微達公司並無關聯據網易財經報導,該公司宣稱借殼香港上市公司源想集團,並開始在原有的銷售機制上大賣原始股,第一批共2000萬股原始股集資約4000萬港幣。微達公司還以5G網際網路為噱頭,通過拉人頭的機制發展了3萬會員,總層級達到5級,其模式涉嫌非法傳銷。而宗慶後曾為其銷售的「娃哈哈金花秘寶」站過臺。
  • 娃哈哈創始人疑涉「原始股」騙局幫傳銷站臺始末
    9月4日,一則關於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涉嫌傳銷和「原始股」騙局的消息引發關注。據媒體報導,一家名為河南微達共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微達公司」)涉嫌非法傳銷和「原始股」詐騙,而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曾為該公司站臺。
  • 杭州警方通報浙江之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的情況:凍結...
    2019年12月17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依法對浙江之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現將最新情況通告如下:一、自立案以來,我局陸續對47名涉案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二、現已查封涉案公司及人員名下不動產140餘處(部分房產和土地均存在抵押情況);扣押、查封涉案車輛290餘輛(部分車輛存在動態查封情況);查詢涉案銀行帳戶5449個,凍結涉案帳戶426個,凍結涉案資金3100餘萬元;第三方審計公司對相關涉案銀行帳戶進行全面梳理,審計工作仍在進行中。
  • 娃哈哈聲明:創始人宗慶後涉原始股騙局的消息與事實不符
    「娃哈哈集團宗慶後涉嫌原始股騙局」?對於這一市場傳聞,宗慶後坐不住了。昨天(9月4日),針對有關的消息,娃哈哈集團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經核查,該消息與事實不符,公司已終止對賽智公司的商標授權,並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9家P2P非法集資案獲得進展 有平臺理財經理拒不退贓被網上追逃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通報「投之家」、「利民網」、「零錢罐」等6家平臺案件進展;杭州警方通報競優理財、元泰金服等2家平臺進展;合肥市公安局廬陽分局通報了「大志投資」涉嫌非法集資案件進展。投之家根據南山警方通報,投之家本周新增回款171萬元,目前專案保證金專戶共歸集1.72億元。南山警方將犯罪嫌疑人王某以涉嫌非法吸存罪向南山區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 這金融平臺非法集資超50億,創始人被判無期,實際損失超16億
    7月17日,上海鹽商集團因非法集資詐騙,被法院依法公開宣判。上述非法集資錢款均被轉入鹽商集團、吳友建實際控制的銀行帳戶,除34億餘元被用於兌付前期投資人本息外,其餘款項被用於支付公司運營支出、歸還債務、個人消費、放貸及投資等。至案發,造成1.6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共計16億餘元。
  • 非法集資50億 1.6萬人受害!剛剛 法院判了
    上述非法集資錢款均被轉入鹽商集團、吳友建實際控制的銀行帳戶,除34億餘元被用於兌付前期投資人本息外,其餘款項被用於支付公司運營支出、歸還債務、個人消費、放貸及投資等。至案發,造成1.6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共計16億餘元。
  • 「龍炎公司」靠賣茶忽悠會員非法集資156億
    「龍炎公司」靠賣茶忽悠會員非法集資156億 21名被告人被判刑並責令退賠違法所得57億
  • 稱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高收益實為騙局丨警方詳解新型非法集資
    哈爾濱市公安局帶您詳細了解此類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徵,希望能夠幫助您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非法集資。 一是網絡化、跨境化明顯。依託網際網路、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範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控制實施違法活動。
  • 是私募基金還是非法集資?如何識破披上私募基金面紗的非法集資?
    是否公開募集是區分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原則區別之一,當私募基金突破了非公開募集的界限,或者又以其他形式來進行募集資金時,就有可能會涉嫌非法集資。私募基金作為高淨值人群和機構進行投資的產品之一,在最近幾年也經常會發生非法集資涉嫌犯罪的行為,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私募基金涉嫌非法集資的特點。做一個簡要的分析,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有所了解。1、不具備非公開募集資金的資格。
  • 粉絲集資愈演愈烈,數千萬應援款項誰來監管?
    在近年來,鬧出過集資款被捲走的新聞不在少數,國內國外都有發生:2014-2016年,AKB48總選後曝出,百度渡邊麻友貼吧吧務貪汙選票集資款項,整起詐騙行為涉及千萬人民幣。《創造101》結束後,不少粉絲因為決賽當天集資排行上的數據與選手的點讚數相差甚遠而爭論不休。有網友在豆瓣發帖質疑其他選手的集資流向,認為集資總數與實際票數中相差的金額足以讓收款者「喜提海景房」2019年,賴冠霖的一位粉絲私自挪用集資錢款20萬為自己還網貸,被發現後自殺。
  • 理財平臺假借保險名義擔保 監管再拉非法集資防控警報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獨家丨理財平臺假借保險名義擔保 監管再拉非法集資防控警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借著和保險公司合作的幌子,欺騙消費者實施非法集資的現象再次抬頭。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近日,銀保監會在行業內部下發《關於防範不法分子冒用銀行保險機構名義非法集資風險提示的通知》(下稱《通知》),再次拉響非法集資防控警報。《通知》稱,近期,部分理財公司或平臺虛假宣傳與保險公司合作,聲稱投資項目由保險公司擔保,保證投資資金安全。監測發現,相關主體涉嫌虛構投資項目、承諾高額收益、面向公眾募集資金,存在非法集資隱患。
  • 迷你貸案3人移送審查起訴:實控人和股東涉嫌集資詐騙!
    金融虎訊 5月16日消息,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消息稱,深圳市恆領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迷你金服」平臺)犯罪嫌疑人桂新建、陳偉涉嫌集資詐騙,胡琴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已於近日由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移送該院審查起訴
  • 【普法】非法集資的六大「障眼法」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欺騙手段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給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不僅使參與者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傾家蕩產、血本無歸,而且嚴重幹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影響社會治安穩定。近日,吳中法院公布五起非法集資典型案例,提醒廣大群眾遠離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