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員被判刑,行刑前對兒子說:你回去打包行李,我不會死

2020-12-21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孔子曾經說過,雖然富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不是以正道手段得來的,那麼君子是不會接受的。不過很顯然,世界上的君子沒那麼多。

鹹豐八年,即1858年,在這一年當中,清王朝發生了震驚晚清朝野的順天鄉試科場案。這一科場大案因情節錯綜複雜,牽連甚廣的緣故,被鹹豐帝親自批示,分批交由怡親王載垣等人遵旨查辦。兩批審決之後,先後共有九十餘人被查辦,其中連同主考官一品大員柏葰等共有五人被直接處斬。

然而,在處斬的判決下來之後,柏葰還自恃一品大員的身份,認為皇帝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將自己推出清朝的權力核心之外。因此,還特意囑咐兒子收拾好行李,認為自己最多會被流放,而不會被處死。

結果,柏葰高估了自己的價值,也低谷了鹹豐帝的決心,最後柏葰這位一品大員被處死,震驚了朝野。

一、案情導火索。

自從科舉考試出現以來,任何朝代的帝王對於科舉考試都非常看重。因為科舉考試可以選拔天下人才,這對皇帝統治天下是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鹹豐皇帝奕詝當然也是如此。於是,在鹹豐八年的順天鄉試中,監督考場的主考官職位落到了一品大員柏葰的身上。

當年九月,順天鄉試結束之後按期放榜,結果鑲白旗滿州附學生平齡中試第七名,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為平齡此人,素來喜歡曲調,曾經在戲院登臺演過戲。而事情的關鍵就是在這裡。

清朝認為登臺演劇是「不務正業」的下賤行業,因此是明確嚴禁旗人登臺演唱戲文。而平齡此人登臺演唱戲文的行為,被認為是「甘為下賤」。悲劇的是,平齡此人文筆真的不咋樣,他不僅登臺演唱戲文,而且試卷上還有很多錯別字被御史孟傳金髮現了。

於是,御史孟傳金在了解情況之後,直接在次月的七日,向鹹豐帝上疏彈劾中試舉人平齡,認為其朱墨不符,特請複試。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鹹豐帝奕詝非常關心,隨後立即派遣怡親王載垣還有鄭親王端華、陳孚恩等人查辦此事。

隨後,平齡被傳受審,結果在審訊的過程中,平齡只是交代了自己確實登臺演唱戲文的事實,而關於其試卷上朱墨不符的問題,卻沒有做出像樣的解釋。而後,載垣等人先是將平齡的舉人功名革去,然後進一步嚴刑審訊。

從吏部會同督察員復勘校閱的內容來看,可以看出平齡的試卷內容確實有朱墨不符的情況,其內詩句更是有著七處錯字。而考官鄒石麟在閱卷時,以為平齡的錯字乃是謄抄所產生的筆誤,因此私自將其更改了過來。

按理來說,發生這樣的事情,從大清律例來定罪的話,只要將平齡罰停會試三科,同考官革職,主考官罰俸一年便也足夠了。然而,平齡身上出現的問題不過是一個導火索,從這個導火索深入審理此案時,大臣全慶、陳孚恩等人又查出了許多徇私舞弊的情況。這下子,事情變得嚴重起來了。

作為主考官的柏葰,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牽連受誅的。

二、一品大員被罰處斬。

在審理朱墨試卷時,全慶和陳孚恩等人查出有詩文悖處以及其他問題的,涉及的考生多達五十餘人。其中,有三十八人的試卷應該在審議之後評為「應議之卷」,平齡涉及的問題便是此類問題。另外,還有一名名叫閻鏡塘的舉人,其試卷同樣錯謬過多。

隨後,平齡和閻鏡塘分別被罰停會試三科和二科,不久之後,平齡此人在獄中去世了。而此事的發生,讓鹹豐帝奕詝大為惱火,震怒之際直接將順天鄉試的主考官柏葰的職位剝奪掉,同時,副考官朱鳳標和程庭桂也同樣解任,以等待進一步調查。

在柏葰和朱鳳標以及程庭桂等人被罰俸一年九個月之後,翰林院編修徐桐等考官均被革職,同樣,郭受昌、謝祖源、潘觀保、吳心鑑等等舉子都予以了應有的斥革處罰。

然而,這一切都還不是結束。在進一步審理平齡案時,還查出了李鶴齡為羅鴻繹訂正關節,向副考官浦安代送條子的事情。這種事情涉及到主考官柏葰的家人撤換試卷一事,但柏葰聽之任之,將羅鴻繹的試卷取中,然後撤掉了劉成忠的試卷。

所以,已經被罰俸一年九個月並且被褫(chi)職的柏葰,又牽連到聽受囑託舞弊案當中。

如此一來,載垣等人奏請鹹豐帝奕詝,稱柏葰身系一品大員,但牽扯到聽受囑託舞弊案當中,雖然沒有先例可循,但應當比照交通囑託賄買關節的案例,進行處罰。其罪,應擬斬立決。

最後,在鹹豐九年二月中旬,鹹豐帝奕詝在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以及眾多軍機大臣和內務府大臣面前,判決了柏葰等人的罪行。鹹豐帝奕詝認為科場乃是掄才大典,無論何人一旦發現交通舞弊,則必定從嚴治罪。

於是,柏葰依照個各大臣所擬奏的那般,被判處斬立決。同樣,浦安、李鶴齡等人也一樣被判處了斬立決。

三、柏葰最後的下場。

柏葰所牽連的聽受囑託舞弊案發生之後,鹹豐帝奕詝以「情雖可原,法難寬宥」為由,判決柏葰這個一品大員斬立決。對於柏葰來說,一開始並不擔心。因為他知道自己一個一品大員,已經進入到了清朝的核心權力圈子。

對於這樣一個人來說,他幾乎算得上皇帝的左膀右臂了。既如此,即便是牽連到科考案當中的聽受囑託舞弊案,最多的處罰也不過是流放外地。因此,柏葰在行刑前還告訴兒子不要擔心,讓他收拾行李做好了被流放的準備。

然而,一切都是柏葰自己的幻想。對於任何一位帝王來說,敢在科考中交通舞弊,都是難以容忍的國家大事。於是,鹹豐帝奕詝直接刺破了柏葰的幻想,下令將柏葰即行處斬,並且還派遣尚書大臣肅順和趙光前往一同監視行刑。

就這樣,柏葰成為了清朝因科考案而成為唯一一個被判斬立決的一品大員。整個案件結束之後,鹹豐帝奕詝分批處罰人數多達九十餘人,除了被革職和流放的官員之外,柏葰這個一品大員的死,震懾也震驚了整個朝野。

不過,在辛酉政變之後,在肅順、載垣等人被懲治的情況下,順天鄉試科考案又有了新的變化。是否出於政治的需求,這裡暫且不提,但結果就是柏葰被「昭雪」了。

因為柏葰「聽其囑託」之罪無可辯駁,但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載垣、端華等人妄議定擬,將其罪比照於交通賄買關節的案例,實在是一種徇私報復。於是,將柏葰之子鍾濂賜了四品卿銜。在《清史稿·柏葰傳》當中記載,柏葰之子鍾濂最後做到了盛京兵部侍郎的位置。

結語:

鹹豐帝將柏葰這個一品大員,以載垣、端華等人的擬罪給出了一個斬立決的判處。到了穆宗載淳上位之後,又在御史任兆堅的疏請之下,給了柏葰一個昭雪的結果。兩任皇帝判決不同,是否立場不同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犯錯便是犯錯。柏葰既然能夠聽任囑託,那麼引起後來的下場也怪不得他人了。若非他自恃朝廷一品大員,不將此事放在心上,也不會有後來被直接問斬的事情了。

可見,不論是什麼身份,最好還是如劉備所說的那樣:勿以惡小而為之。

相關焦點

  • 一起發生在晚清的冒名頂替案:一品大員偷梁換柱,結果丟了首級!
    為了確保考試順利進行,鹹豐皇帝十分重視,派遣為官清廉、頗有美名的兵部尚書、一品大學士柏葰親自前往南京擔任主考官,戶部尚書朱鳳標、左副都御史程庭桂為副考官。這個配置可以說是非常非常之高了。按說官至一品的大員,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可是這位大佬一念之差,實在是禁不住小妾的軟磨硬泡,於是鬼使神差地暗中操作了一番,造成了平齡冒名頂替的事實,玩了一出狸貓換太子。
  • 古代御醫的官位其實很低,只有他做到了一品大員,最後是被嚇死的
    不過事情總有例外,明代就有一位御醫做官做到了一品大員,兼任禮部尚書,還被封為太子太保,在明代、甚至整個古代歷史上都是官職最高的御醫,他就是明代嘉靖年間的太醫院院使許紳。許紳是京城本地人,嘉靖初年在太醫院的御藥房做事,只是太醫院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醫生,後來因為做事勤快,醫術不錯,慢慢做到了太醫院院使的位置。但後來許紳能真正的飛黃騰達,還是因為宮中的一次變故。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說起古代的官職,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幾品幾品的大員。在很多影視劇上我們經常看到七品縣令、一品朝廷大員等這樣的稱呼。對於這些官職,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多官員都有品級。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一品,很多人都覺得一品比較厲害。
  • 古代一品大員的待遇,雙倍工資不算啥,另一個讓人羨慕!
    古代一品大員的待遇,雙倍工資不算啥,另一個讓人羨慕!在古代的時候,幾乎每一個讀書人都希望能夠有所成就,都希望自己能夠當官,但是不同的官員,所能享受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清朝的官員分為九品十八等,最高的是正一品,也就是傳說中的一品大員,要成為正一品的官員並不容易,據說清朝正一品的官員很少,大約只有15人,因此,正一品官員的待遇還是很好的,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的好奇!
  • 在古代,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員有多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比登天還難
    從九品往上升到正一品,可謂十八級打怪,道路阻且長,而且要看緣分。在清朝,想升到正一品大員那到底有多難呢?專家:超出你的想像。 文官正一品就是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加上大學士兼直省總督,武官一品就是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加上伊犁將軍、綏遠將軍。
  • 美媒:美國第一夫人已在白宮打包行李,幫兒子轉學,稱「只想回家」
    12月10日CNN報導,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已在白宮打包行李準備離開,並稱「只想回家」。據知情人士透露,梅拉尼婭認為川普2024年再度競選總統「不會太順利」。據CNN當地時間9日報導,在川普想盡辦法留在白宮的同時,一名熟悉梅拉尼婭心境的人士透露,梅拉尼婭「只想回家」,而且對川普2024年可能再度參選的勝選之路感覺「應該不會太順利」。報導稱,梅拉尼婭已經開始安排搬往佛州,包括幫14歲的小兒子拜倫轉學,以及打包白宮內的私人物品,考慮哪些東西要送往紐約的川普大廈,哪些東西必須送往海湖莊園。
  • Hi視頻丨威海老故事《一品大員叢蘭(十)》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威海老故事》,我是老王。咱們今天繼續來講明朝一品大員、出生於文登城北宮村的叢蘭的故事。上回說到,這虎父無犬子,叢蘭的長子叢磐聽從效法父親,為官公正廉潔,晚年卸任回到文登的家鄉,還潛心治學,撰寫文登縣誌,真不愧為咱威海人的驕傲。
  • 古代的「一品大員」,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那麼古代時期的「一品大員」究竟是多大的官呢? 在古代的時候,正一品是相當於現在的正國級的領導,這個正一品也是有很多劃分的,首先就是分為文官和武官,文官是「三公」既:太師、太傅、太保,和殿閣大學士,屬於榮譽上的一種虛職,並沒有實際的權利
  • 旅遊行李打包使用指南!行前這樣準備,讓你和家人快樂得更加純粹
    當然,我知道這都要出門兒了大家都知道自己該要帶什麼,但是因為丟三落四、或者有些情況自己沒考慮上而導致東西帶掉了的,你們自己說有沒有這種事?所以我就根據自己的一點經驗總結了一份「行李打包清單表格」,大家往下劃可以保存下來之後對照著整理。
  • 最全行李打包攻略,美好旅行從打包開始……
    你是不是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可是行李好難打包啊別怕團團菌這就來給你支招!↓ ↓ ↓去海島必備的帽子,誰說不能塞進箱子裡?託運是眼影和粉餅的最大剋星,碎掉的香奈兒粉餅猶如我破碎的心...裝箱前墊入化妝棉和棉花球就可以有效抗震,真的好神奇!
  • 和珅與狄仁傑同為宰相,為何和珅是一品大員,而狄仁傑只是個三品
    而說到狄仁傑和和珅,可能很多人又有些不解,為何和珅與狄仁傑同為宰相,同屬於當時的"頂級大佬",和珅是一品大員,而狄仁傑只是個三品呢?在唐朝三品就是宰相了,那一品和二品呢?莫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都說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唐朝的宰相僅僅三品,那唐朝就沒有一品和二品官嗎?他們又是誰呢?
  • 攻略 史上最萌的行李打包指南,教你一分鐘打包行李
    Tip 5:用吸管裝項鍊就不會打結啦。Tip 9: (huo)車震是眼影和粉餅的最大剋星,碎掉的香奈兒粉餅猶如主頁君破碎的心...裝箱前墊入化妝棉和棉花球就可以有效抗震,試試就知道,真的好神奇!
  • 「正一品」的清朝官員,他們享受什麼福利待遇?說出來你別不信
    當你真正踏入官場之後,就意味著你從此脫胎換骨,進入了統治階級。你可以根據不同的品級去享受不同的權力,當官做的越來越大,你手中所掌握的權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大。2.清朝時期一品官員的工資有多少,福利待遇好不好?
  • 出國行李打包一覽表終極版,行李打包不再愁!
    也許你現在就已經在為行李打包抓狂了,不過不用怕,主頁君這裡有出國行李打包一覽表,終極版哦~~保證你行李打包不用愁啦!
  • 「正一品」的清朝官員,他們享受什麼待遇?說出來你別懷疑
    人們從一出生就註定了他所處的階級,基本上是伴隨一生的,除非你能遇到天大的機遇,才有機會提高自己的社會階級。由於社會階級差距極大,所以有了高考的存在,可以說高考是一次最公平的機會,留給底層階級孩子的一次躍遷。
  • 出國行李打包,什麼該扔什麼該帶?
    許多準備出國留學的小夥伴們會問這麼一個問題:這就出國了,我要帶啥?不知道出國要帶啥了?能不能給點建議!主頁君擺給你一個傲嬌的神情,然後然後只能甩給你一個出國行前行李打包的List啦!就是傲嬌也喜歡送福利!沒辦法!  說起來出國留學,行李打包,就一定要自己提前做一個行李List!
  • 跨省搬家行李如何打包?行李打包技巧有哪些?3大要點一文詳解!
    有粉絲向小豐求助:要從上海跨市搬家到武漢,家裡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想省點錢自己打包部分行李,但是看到房間裡滿滿當當,雜亂無章的東西,實在是無從下手。其實對於跨省搬家的用戶來說,怎麼打包行李是非常頭痛的,今天小豐就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打包行李的一些方法,一起看看吧!
  • 雍正年間7大名臣,全是一品大員,其中兩人死後配享太廟
    雍正朝時,張廷玉曆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最後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正一品大員。然而晚年因與乾隆皇帝之間產生隔閡,缺少了相應的信任,最終解甲歸田,乾隆二十年,在家中病逝。乾隆念及其生前對朝廷的巨大貢獻,被封配享太廟,也成了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 在清朝,想要升到「正一品」大員很難嗎?專家:超出你的想像
    ▲科舉畫像01比如在清朝,想要升到「正一品」大員有多難呢?專家表示,其間難度超出你的想像。清朝尚書的官階為從一品,大學士為正一品,然而看似晉升近在咫尺的官階,正常晉升所需的時間可能遠不止十年。就品級來說,能夠晉升為大學士的都是從一品。
  • 史上最全行李打包指南,經常外出的你用得著!
    出門在外,打包行李必不可少,這讓很多人覺得是件很麻煩的事,現在小悠就教你如何整理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