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16 小美的美食工坊

農村地區的許多俗語,琢磨一下都是很有意思的,其中的一些,看起來還與我們的常識是相悖的。

比如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這一句,就很讓人納悶,我們平時燉魚哪有不放蒜瓣的?

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燉魚不放蒜,味道減一半」,可以說是大力支持燉魚的時候放蒜。的確,在烹飪魚的時候,去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大蒜不僅是非常常用的調味料,更是去腥增鮮的好幫手,燉魚的時候要是不放蒜,味道肯定自然而然的就會差一點。

但也有的地方說,「魚不相蒜」,也就是說魚和蒜其實是「不合」的,這就與我們「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的說法吻合了。

那麼,做魚的時候到底是為什麼不能放蒜呢?

魚不蒜

做魚的時候不能放蒜,其實是考慮到我們吃魚肉的時候,本質是想嘗嘗魚肉的鮮味。

想吃什麼特定的肉,肯定都是有目的的。魚肉的特色就是一個鮮字,為了保留這種鮮味,我們就應該儘量避免使用味道比較重的調味料,把魚的味道給掩蓋了。

尤其是以前的時候,大家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那麼好,可能很長時間才能嘗到一次魚的味道。這樣的機會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難得吃到一次的魚,要吃自然就得吃最原汁原味的。所以,才會有「魚不蒜」的說法。

不過,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你想怎樣吃其實都無所謂了,畢竟都是經常吃的東西,一天換一個做法也是可以的。

牛不韭

牛不韭的意思,就是做牛肉的時候不能放韭菜。

其實我們平時吃牛肉的時候,本來就很少用韭菜做配菜,乍一說的話,還真想不起來,究竟有什麼菜是同時用到牛肉和韭菜的。

不過,雖然自己做飯的時候很少這樣吃,但在串串香店裡,我們倒是見過牛肉卷著韭菜的串串。

韭菜的味道有多衝,相信沒人不知道。昂貴的牛肉和韭菜一起吃,也確實品不出什麼滋味來,還是儘量避免吧。

羊不姜

這一條就讓人有點疑惑了,生薑羊肉湯,可是很好的一道冬季菜品啊。

既然味道上沒什麼問題,那可能就是出在營養成分上。

根據古人的理論,生薑和羊肉的性質其實是重合的,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很多人認為生薑不能跟羊肉一起吃吧。

不過說實話,生薑羊肉湯的味道還是很好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很精簡,但卻飽含著農民深深的智慧。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既生動有趣又含義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每個俗語的背後都是人們認真的總結。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豬不椒,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就比如今天小編會說到,農村常能聽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所以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下吧。魚不蒜首先,魚不蒜,我們能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煮魚的時候不放蒜。農村地區吃魚都很注重新鮮,如果說在煮魚的時候放蒜的話,就會將魚肉本身的鮮美給掩蓋住,他們會選擇不放過多的佐料,吃原汁原味。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說一下,燉肉小竅門,簡單說30個字:清洗一定細緻,別忘熱水來焯,要放大料生薑,蒜瓣加入更香,大火燒開改用小火,時間一定要長。這時候就切入文章正題了,估計不少朋友都會提出疑問,標題中不是說了嗎?肉不放薑片,魚不能放蒜嗎?你怎麼反其道而行之?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在優越的生活,離不開老一輩人的辛苦奮鬥,他們在很多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經驗,在生活上呢,則有天有魚鱗斑,曬穀不用翻。燕子低飛要下雨等等。而在農村就有一句關於烹飪方法的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魚不蒜。
  • 「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指的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對嗎?哈嘍,大家好,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魚不蒜烹飪魚的時候不放蒜,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了,因為魚就有腥味兒,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味道。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有道理嗎?
    農村有很多俗語,不得不說,這些俗語都是一些經驗方面的總結,若是懂得了一些俗語,你就會在生活上少走一些彎路。關於吃上的俗語就更多了像「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就是這樣的。每天做飯菜的人,又或者是廚師們肯定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的。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啥意思?古人做菜的講究有道理嗎
    用奶奶輩的話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其實就是燒魚的時候不放蒜,燉牛肉不放韭菜,肉不放姜。這樣的說法,雖然早就有了,但是現在不少老一輩的早已摒棄這種謠言。在他們那個年代,吃魚都很難得,過年的時候,買上 一次也就是為了聞下味道,嘗嘗鮮。
  • 古語講「魚不蒜,羊不姜」,是什麼意思?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蔥,姜,蒜,花椒是我們日常經常食用的調理品,可以去腥提鮮,驅寒保胃,殺菌消毒,適當的食用對人體也有好處。但是古人講「魚不蒜,羊不姜」,很多人都不明白其含義,我們煮魚燒羊肉的時候,都會讓如大蒜和生薑,古人為什麼有這樣說呢?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本篇文章詳細和大家解釋一下。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其中蔥姜蒜、花椒這四種調味料被稱為「調味四君子」,因為它們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在生活上起到殺菌去黴的作用,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這四種調味料用得非常廣,大部分菜餚都會用它們來增味。
  • 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
    導讀: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飲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其中蔥姜蒜、花椒這四種調味料被稱為「調味四君子」,因為它們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在生活上起到殺菌去黴的作用,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這四種調味料用得非常廣,大部分菜餚都會用它們來增味。
  • 肉不姜、魚不蒜,這樣做菜好吃嗎?農村這種俗語是什麼意思
    肉不姜、魚不蒜,這樣做菜好吃嗎?農村這種俗語是什麼意思到現在我還記得我爸說過的一句話,「吃魚家不富」,當時我就認為這樣的說法是歪理。後來聽了我爸的解釋後,也是勉強同意了他的觀點,其實吧關於「吃魚家不富」,這句話,估計傳到我爸那裡都不知道第幾代了。其實我爸那一代人,真的經歷過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也是吃過大鍋飯的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我爸水性很好,經常會到河裡抓些魚蝦回來改善下夥食。但是他說在他20歲前,吃過一整碗白米飯的次數不超過2次,基本都是紅薯 野菜。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說道一些肉菜類,想必大家都應該聽過農村這句俗語吧!「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呢?這樣做菜真的有道理嗎?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聽大廚是怎樣給大家聊的吧?羊不姜我們平常聽到的一些農村俗語,其實就是由古人流傳下來的老話。羊不姜,字面意思就是做羊肉的時候不要放姜,因為吃羊肉時本身就是吃的羊肉裡面的味道,如果在裡面放入薑片之後。就會壓制住羊肉的味道。這樣吃羊肉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 農村人說的「牛不知道角彎,馬不知道臉長」是什麼意思?
    「牛不知道角彎,馬不知道臉長」,農村這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老一輩的長輩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的物質財富,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很豐富的精神財富,農村老話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牛不知道角彎,馬不知道臉長」這句老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呢?
  • 農村老人說「早上人吃薑,中午姜吃薑,晚上姜吃人」是什麼意思?
    ,炎炎夏日,給家人適當的吃薑,可以提升體內的陽氣,達到驅寒的效果,農村老人常說「早上人吃薑,中午姜吃薑,晚上姜吃人」,姜雖然好,但也不能隨便亂吃。中午吃薑到了中午時分,天氣炎熱,人的陽氣已經鼎盛,血液循環也快,這個時候再吃薑,有點為了吃薑而吃薑的意思了,即使吃了姜之後,效果也是微乎其微,不會再有早晨那麼好的效果,對身體無益無害,所以不吃也罷,所以才有「中午姜吃薑」的說法。
  • 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導語: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社會就是個大染缸,叫你的生活五顏六色;生活就是個大染缸,叫你品味五味雜陳;廚房就是個大染缸,叫你品味珍饈美味。說到這「味」,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並不是隨意的亂加調味品,老話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就是過去農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蘊含著非常大的道理,但是也不可一概而論。
  • 農村俗語「好男不屬雞,好女不屬羊」,這話有啥說法?哪個屬相好
    在農村裡要說找個媳婦,不但要有足夠的彩禮,房產等,在農村裡找媳婦不像在城市裡,可以自由戀愛,在農村基本上都是有媒人給說媒,但是在相親之前,男女雙方父母最在意的事情就是男女雙方的屬相問題,在農村裡農民認為一旦屬相不合的話,那麼是直接影響婚姻的問題,嚴重的很有可能是導致出現一些生命的問題,所以說屬相問題一直是很重要的,在農村裡就有俗語叫「好男不屬雞,好女不屬羊」,
  • 農村俗語:「能拉千斤載,不拉一犁土」,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以前的農村,可以說牛才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到了犁地的時候,如果家裡沒有牛,就只能等別人有空的時候再犁地了,這樣難免就會耽擱時間。要知道以前的牛可是很珍貴的,就算給錢別人也不一定願意讓你用,有句俗話叫:「能拉千斤載,不拉一犁土」,說的就是牛犁地的時候很費勁,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理解呢?
  • 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文|關關說史 其實生活了那麼久,你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懂不明白的東西,往往都是需要從大人那邊學過來,或者看看就懂了,有些大家曾經聽到的一些俗語,一般都是從農村那邊傳過來的比較多,而且你會發現那些花覺得非常的有道理,所以今天小編也是為大家講一個農村老話常會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人愛說:「牛不吃田,馬不吃地」,啥意思?看完心裡有數了
    在我們的農村,有很多平時看上去很多見,但不注意卻很難認為有什麼特別,作為在農村生活的村民,卻在平時的勞動之中,經過自己細緻的觀察,往往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老人會將這些農村原本常見的情況,轉化成為一些俗語老話,在我們的農村流傳,其中都是一些生活之中經常看到的事情,但猛地聽起來,卻很難知曉所說的是什麼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比如說今年是庚子鼠年,今年生的小朋友生肖就是老鼠,這是更改不了的,這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約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