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次博士研究生婚戀調查顯示出的問題說起

2020-12-18 Ms六先生

來源:學術志 作者:浴火鳳凰

博士研究生作為高校中的一類特殊群體,其婚戀問題是大眾和媒體普遍關注的熱點。

前段時間,為便於教育引導,體現人為關懷,學院設計了一份專門針對博士生愛情、婚姻等方面的問卷,對89名在校博士生進行了調查。其中,女博士生10人,佔11%;年齡25歲以上的78人,佔75.3%;獨生子女20人,佔24.1%;已婚的25人,佔28%。

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博士生們在婚戀問題上具有總體自信心較強、注重追求感情質量、重視雙方內在協調性等主要特點,但同樣也暴露出諸多現實問題。

01、博士生婚戀中的突出問題

博士生群體生話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面對社會的發展和觀念的變化,使他們在婚戀方面產生有一些突出問題,如不及時得到解決,有可能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和異常行為。

一是價值取向多元化導致價值觀出現偏差。

與社會中存在多種價值觀一樣,博士生的婚戀價值取向顯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82%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必須考慮對方的收入、家庭條件」,僅46%表示「只要對方人品、性格好,經濟條件差一點沒關係」

52%的被調查對象希望未來的「另一半」,不僅學歷相當、事業有成,還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這表明,對「另一半」在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期望值較高,根本上改變了上幾代人擇偶標準較為單一的特點,也改變了在擇偶中「白手起家、共創事業、共建幸福」的觀點。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同時也是當前社會日趨務實現象的反映。然而,此種標準一旦把握不當,就會陷入功利色彩的極端。

調查中,有42%的博士生在婚戀標準把握上並非絕對理智,特別是對方在某一項標準明顯突出時,會影響其綜合判斷力。個別已婚博士生表示其婚姻的失敗,便是由於擇偶時標準過於物質化、功利化,而忽略了情感所造成的。

二是存在主觀幸福感較弱的現象。

婚戀雖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婚戀的好壞會影響其它生活。

調查表明,64%的博士生認為「自身婚戀幸福感的強弱會對學習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博士生雖然在學術上有較高的造詣,但由於過分專注於學業,往往疏於情感體驗,普遍存在主觀幸福感較弱的現象。

調查發現,個別博士生結婚前沒有對「另一半」有充分的了解,婚後吵架不斷、埋怨頻繁;也有人為了填補內心空白,敷衍了事,沒有綜合判斷對方,就急忙戀愛,發現兩人的差距時卻已不能自拔,整天都在花心思處理感情事務。

三是存在衝破道德約束和法律底線的傾向。

婚戀不僅是個人行為,更是一種社會行為。調查結果顯示,84%的博士生認為「有必要在戀愛觀的問題上進行法制觀念的教育」

少數博士生把「愛情至上」作為行為的價值取向,過分的「自我」導致情感隨意膨脹,出現衝破道德底線,觸犯法律的傾向。

尤其是對於「婚外戀」現象,調查的結果更讓人有些意外。雖有66%的博士生對此給予了堅決的否定,但仍有7%同意「在婚姻問題上也同樣存在競爭」,5%同意「和有家庭的異性談戀愛,只要兩個人談得來,我認為沒什麼問題」,更有5%的人認為「愛是無罪的,不用在乎別人的感受,更不必為了責任而放棄」。

這說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不良價值觀念對博士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四是對婚戀長遠問題考慮不足。

由於博士生畢業後工作去向不定,這意味著婚戀生活中各種因素並不會一成不變。

已婚的博士生要承受兩地分居的煎熬、家庭生活的重擔,而且面對畢業尋找工作的壓力與困難會更大;

對於未婚的博士生,雖然婚戀的選擇餘地大,但同樣面臨著畢業後工作去向的問題。

對於這些變數,僅7%的調查者對未來完全有把握,婚戀時並沒有考慮以後的困難的竟佔總人數的42%,而畢業後如果有困難會積極想辦法克服的佔60%,畢業後視感情而定,選擇離婚或者分手的有11%。

五是婚戀容錯能力不強。

在遭受失戀打擊後,博士生首先會想到什麼呢?調查發現排在第一位的是「調整心態後遇到合適的再找」佔43.8%;其次是「等到自己各方面成熟後再說」「隨緣」,分別佔21.2%和20%。

然而,在情緒調查方面,結果卻令人擔憂。90%以上會「抑鬱、沉重」主動找其它方式排解情緒的僅為48.3%,有33%出現較為偏執的念頭,如「一直獨身」「不再相信愛情」等想法。

這些結果反映了博士生對婚戀的容挫能力還有待提高,特別是初次戀愛者更容易一蹶不振。

02、博士生婚戀問題產生的原因

博士研究生產生婚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來自其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生活環境、家庭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原因。

一是迫於環境、隨波逐流。

由於碩士階段課程學習壓力大,做課題、寫論文時間緊,且畢業後去向不確定,即使能談也無暇顧及。

雖說博士生階段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年紀普遍超過25歲,多次延期畢業可能會超過30歲,來自家庭、社會、同學和導師的影響,以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傳統思想的壓力,導致博士生為緩解多年受壓抑和高度緊張的情緒,往往缺乏深思熟慮和慎重思考。

再者,高校生活的相對封閉性和學習科研的緊張性,使得博士生生活圈子十分狹窄,同學、同門、朋友朝夕相處,彼此的基礎和發展相對比較均衡,容易滋生攀比心理。你談我也談,如果你談了我沒談,那就顯得太窩囊了,以致於隨大流。

二是為緩解精神壓力大而去戀愛。

在親朋好友引以為豪和極大期望下,在科研成果、發表論文硬性指標的限制下,博士生無論在學業、科研、就業、輿論、人際交往和為人處世方面都承受著日益巨大的壓力,難免產生焦慮、憂鬱和恐懼心理。

少數博士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視清高、自我封閉,不願與人交流與溝通,在碰到各種思想問題的時候不願意告訴導師、同學和朋友,而自己又缺乏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導致思想壓力很難得到緩解。無所適從之下,期望能通過感情方面的滋潤來緩解壓力,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是高校對婚戀的教育引導相對滯後。

博士生雖然與社會接觸有限,但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因此他們的婚戀觀也會隨著社會潮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目前,高校和社會對博士生的婚戀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存在把婚戀問題視為博士生個人問題的現象,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監管機制。

博士生婚戀觀教育抓得不及時、不經常,會導致部分博士生美醜、是非界限模糊,把不住婚戀的基本準則;高校對其婚戀關愛程度不夠,對遇到的婚戀矛盾和實際困難不能給予具體有效的幫助,則更會致使他們陷於苦惱境地而難以解脫。

03、如何對博士生進行婚戀教育?

高校和全社會要高度關注博士生在婚戀方面暴露出的問題,重點把婚戀教育和心理健康貫穿於博士生培養的全過程,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開展婚戀觀教育、加強分類指導。

引導博士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端正對婚戀目的、擇偶標準、道德準則、表達方式諸方面的認知態度,這樣有利於追求真正的愛情,建立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

針對年齡稍大的博士生現實問題較多、考慮問題較成熟的特點,教育中要講究方式方法,更要從生活上悉心照顧,增強其自我約束、安心本分的意識;而針對年輕博士生思想活躍的特點,應注重加強高格調的教育引導,適時引用正反典型對其進行教育。

主動排憂解難,注重疏導。

對博士生關於婚戀問題的各種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對所有博士生的情況了如指掌,對掌握的情況進行逐一剖析,分析哪些可以實現,哪些實行起來有困難。

高校要站在博士生的角度上為他們考慮,多為其做實事,解決實際困難,對於正當要求儘量想辦法,創造條件去滿足。同時,重視心理疏導,幫助博士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理智的態度、冷靜的頭腦對待情感中的挫折。

相關焦點

  • 女博士才是戀愛達人丨95後初戀12歲,初夜17歲...你拖自己那代人的婚戀後腿沒?
    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2015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全國34省份地區初婚年齡都在27歲左右,其中,博士人群平均戀愛次數達到6.87次,而95後的年輕人第一次性行為發生時間平均為17歲,相比於80後的22歲提早了5年。
  • 博士群體平均戀愛6.87次?估計是把相親次數也算進去了!
    此外,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博士群體中,女博士的戀愛次數更高,平均為7.12次,男博士戀愛次數,平均為6.47次,在這點上還拖了女博士的後腿!有網友調侃道:博士原來並非是缺愛的「孤獨症患者」,而是愛並快樂著的「戀愛達人」啊!作為只有一次戀愛經歷的博士群體中的一員,我對於這個調查結果的真實性表示深深地懷疑。然
  • 你在婚戀市場有多受歡迎?珍愛網調研顯示女生長得好、男生收入高最...
    調查顯示,對女性來說,自身外貌條件好是婚戀市場具備競爭力的首要因素(77.61%),其次是性格好(57.26%)、以及教育水平高(35.05%),而女性職業發展好並不在婚戀市場明顯增加其擇偶優勢。就男性而言,經濟收入高則成為了他們擇偶的主要優勢(73.94%),其次是性格好(45.79%)和外貌條件好(44.32%)。
  • 知名大學33名博士研究生,擬被退學!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布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公示稱,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有關規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擬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學處理。本次擬退學人員中,有33人聯繫不到,校方將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8月21日—2020年9月1日。
  • 2021年內蒙古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內蒙古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研究生提不出問題?試試這4招
    作者 |孫新波 中國科學報研究生提不出問題,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想像力,而想像力往往來源於仰望星空的歷練和腳踩大地的實踐。就目前而言,前者比後者更重要。卡爾·波普有言:宇宙學的問題是任何一個有思考的人都感興趣的問題。接著卡爾·波普的話來講,研究生提不出問題、不會提問題、批判思維的缺失等,都可以歸因於過度關注狹義的研究本身而忽略了廣義的為什麼研究,這顯然是捨本逐末的結果。師生為什麼不具備無界的想像力?是什麼控制了師生的想像力?
  • 浙江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9.非全日制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申請者,具體要求詳見《浙江大學2020年非全日制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10.我校承擔的教育部各類專項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定向培養研究生計劃」、「援疆博士師資計劃」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幹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計劃」等申請者除滿足1-6外,還須符合教育部相應專項計劃的報考要求,相關部門審核通過者才可申請。
  • 2021年浙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浙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2021年北京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北京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2021年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到底是什麼關係?
    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這期為大家分享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到底是什麼關係?首先本科和研究生指的是學歷,而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等級,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你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研究生學歷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畢業授予碩士學位,學歷為研究生,相當於古代的舉人,博士研究生畢業授予博士學位,學歷為研究生,相當於古代的進士。
  • 珍愛網發布《婚戀市場內卷對單身男女婚戀觀影響》,揭真實婚戀心態
    調查顯示,對女性來說,自身外貌條件好是婚戀市場具備競爭力的首要因素(77.61%),其次是性格好(57.26%)、以及教育水平高(35.05%),而女性職業發展好並不在婚戀市場明顯增加其擇偶優勢。
  • 香港研究生申請過程中的黑話,不可不知!
    不知道你還是否對一些香港研究生申請過程中,一些常見雨裡霧裡不知所然?不要害怕,今天咱們就一起和大家聊聊,香港研究生申請過程中哪些常見的黑話有哪些?1、關於港校的學制第一,香港的研究生教育和內地的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這需要從香港的學制說起。中國大陸的研究生被分為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香港則被分為 bycourse/bytaught和 by research兩個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