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店故事|這朵雲一樣的舒芙蕾,只能等你五分鐘

2020-12-22 澎湃新聞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

一家可以稱得上是「網紅」的舒芙蕾甜品店「芙蕾咖啡館」,坐落在水城路上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上,周圍沒有來來往往的時髦男女和精品咖啡館,只有隔壁百無聊賴的美甲店店員向我頻頻招手。

推開門,暖洋洋的熱氣襲來。眼前出現的也不是一家典型網紅甜點店的模樣,不大的店面,暗綠的牆,深色的沙發卡座,倒是像一家特別舒服的家庭咖啡館。一整面牆用來畫卡通風格的牆繪,顏色鮮明,櫃檯前正對著門的地方擺著一臺黑膠唱機,此時唱盤緩緩轉動,是張國榮的歌。店裡的女招待忙著向我打招呼,一位老先生從櫃檯後走出,遞給我菜單,「先看一看。」

店面小而緊湊,不乏溫馨 本文圖均為 錢成熙 攝他的普通話帶著明顯的廣東口音,便是這家店的主人馮智賢了。周圍人常叫他馮師傅,因為他是大廚出身,十幾歲便開始學做法國菜和義大利菜。1980到1990年代,他先後在香港和臺灣的幾家五星級酒店工作,從大師傅、主廚做到餐飲部經理。許多香港名人都是他的客人,他驕傲地從店裡的書架上翻出當年的老照片,找到了當年接待歐洲小姐的照片,還有為劉德華製作他的拿手「巴黎20年甜酒煮班戟」的珍貴報紙報導。

當年與劉德華的合影(左為馮智賢)2005年,馮智賢在上海開了自己第一家餐廳,就是位於仙霞路的「香港點心皇」。這家港式點心店一開就是13年,直到2018年,仙霞路開始大規模改造,拆除違建,香港點心皇便在其列。即便是2年後的今天,網際網路上還能見到這家點心店當年的「遺蹟」。在「大眾點評」平臺上,還留著拆遷前,戀戀不捨的食客們趕在最後期限到來前飽餐一頓的告別留言。再在當年關於仙霞路拆遷的新聞報導中,也充斥著「最讓人不捨得便是香港點心皇」這樣的字眼。

當年的「香港點心皇」,除了傳統的港式點心外,最出名的便是兩道甜品,舒芙蕾和香橙蝴蝶(也就是巴黎20年甜酒煮班戟)。尤其是舒芙蕾,翻找當年的美食博主所寫的食評,它的出鏡率很高,博主們也都對它都讚不絕口。許多人都說,那是全上海「最好吃的舒芙蕾」。

馮智賢的招牌舒芙蕾因此,在香港點心皇閉店之後,他思來想去,決定開一家咖啡館,賣舒芙蕾。他說自己有點累了。開茶餐廳,面積大,廚房複雜,需要的人手也多,成本相應也高。雖然熟客都在,但他不想再重複那13年。

「芙蕾咖啡館」在「香港點心皇」停業78天後開始營業,距離原店不遠,只是面積上迷你許多,店裡只能容納三桌,從側門出去,是另一間小房間,又可以坐三桌客人,就是小店的全部。

雖然店面很小,但還是擺了一臺黑膠唱機這裡賣舒芙蕾,也賣紅豆沙、糖水、奶凍這樣的原來店裡就有的老式香港甜品。做好的奶凍的底,馮先生會將它放在櫃檯上晾涼,再放進冰箱。如果你提前預定或是店裡不忙,馮先生也會在你面前,現場削橙子、倒酒、點火、擺盤,做他的拿手「香橙小蝴蝶」。舒芙蕾則是店裡的靈魂。為了節省成本,小店沒多請幫手,加上女招待,就兩個人服務。而所有的舒芙蕾,都是馮智賢在客人點單後,現場親手製作的。

我好奇地站在櫃檯邊,圍觀了他製作一個舒芙蕾的全過程。

先給舒芙蕾杯邊緣抹上一層糖,「好的舒芙蕾吃起來,邊緣要有糖沒有完全融化的沙沙口感。」

再打一個雞蛋,分離蛋清蛋黃,用蛋黃和牛奶做成蛋黃醬,再細心地打發蛋清。

使用的雞蛋也有講究。「我一開始用蘭皇雞蛋(採用日本技術的可生食不含沙門氏菌的雞蛋品牌,比較昂貴),後來發現它的蛋腥味很重,趕緊換了其他蛋。」

打發的蛋白和蛋黃醬混合在舒芙蕾杯中,就可以放進預熱好的烤箱了。但是,馮智賢會最後用手腕內側輕敲碗底,排出多餘的空氣。「有時候一天要做一百多個,手都拍疼了。」他說,「這也不是誰教我的,而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烤箱中的舒芙蕾慢慢膨脹的過程很有趣這是一個原味舒芙蕾。馮智賢告訴我,原先並沒有隻加蛋奶的「原味舒芙蕾」,比較經典的法式口味是檸檬或是香橙甜酒。十二三年前,「香港點心皇」還在的時候,一位老客人帶了一位從澳大利亞來的朋友,請他做了一次原味舒芙蕾,告訴他,這是「澳大利亞的最新流行口味」,就這樣,他成了上海第一家做「原味舒芙蕾」的人,也漸漸成了最受食客歡迎的口味。怎樣的舒芙蕾算是成功的舒芙蕾呢?其實有許多標準。

比如之前提到的砂糖的口感,或是成品舒芙蕾膨脹起來的高度,得和舒芙蕾杯成1:1的比例。上層餅皮,最好有些韌,下層還有些溼度,整個舒芙蕾嘗起來像一朵蓬鬆的、捉不住的雲朵。

當然,因為是雲朵,它能留住的時間也不長,如果你不及時將它吃掉,5分鐘之後,它會塌陷。「有一位大廚做到過7分鐘,7分鐘後,也就塌了。」馮智賢告訴我。

所以他做好的舒芙蕾一上來,如果客人在忙著拍照,他就要來催一催了,「要塌啦,趕緊吃。」

達到這樣的標準,最仰仗的便是馮智賢的經驗。「舒芙蕾,我已經做了四十年了,我現在只憑受手上的感覺。」

他舉了個例子。薑汁撞奶裡薑汁的溫度,要在82攝氏度,是最完美的。他可以不用溫度計,憑感覺便把握溫度。他手下有個幫廚,在他的教導下做薑汁撞奶。有一次對他說,你教的不對,網上的配方說,78攝氏度的薑汁撞奶才最好。

他覺得很無奈:薑汁撞奶確實是78攝氏度最好,但是如果薑汁的溫度是78攝氏度,但倒入涼的碗,加進奶之後,溫度便會下降,達不到理想狀態。所以他說:「我從來不去看網上的配方。」

小店從開張以來便顧客盈門。周六周日常需要排隊,我去的時候是工作日下午,客人也不斷。

但名氣太大,有時也為馮智賢帶來煩惱。前些年流行的「日式舒芙蕾」讓許多人誤以為舒芙蕾是鬆餅一類的甜點,來此一嘗,發現大相逕庭,引起誤會的事件也不在少數。

或是他引以為豪的香橙甜酒舒芙蕾,有一次被顧客說是加了很多香精,讓他非常委屈。「我從來不加香精的啊。」他說。他拿給我看幾個君度橙酒的酒瓶,它才是這款經典的香橙甜酒舒芙蕾裡橙味和酒味的來源。而檸檬舒芙蕾,聽上去簡單,其實是加了新鮮削入的檸檬皮碎,和義大利的檸檬酒limoncello共同製成。

也有許多客人,是為了張國榮而來。牆上的留言板上,有許多榮迷的留言——「願哥哥開心」、「為你鍾情,傾我至誠」……

密密麻麻的留言牆馮智賢當年在文華東方酒店工作時,有幸見過張國榮幾次,而他本人又是榮迷,愛搜集黑膠唱片,多年來,他搜集了許多張國榮的唱片和海報。曾經的香港點心皇,便裝點著這些海報和唱片。

到處都是張國榮的小角落老店關閉,新店開張,他又將這一風格帶到了芙蕾咖啡館,唱機裡的張國榮的歌聲,牆上唱片封套上的他的面孔,或是一張「戀戰衝繩」的電影海報,都將人悠悠帶入1990年代和千禧年初的歲月。馮智賢的家裡還有更多收藏,「如果我的店可以再大一些,就可以把這些東西都放進來。」

不過他又憂慮,如果店真的更大,只怕更顧不過來。現在的,也許就是最好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爆漿雲朵舒芙蕾!感受「雲」朵的魅力!
    因為這是愛吃雞蛋的人的福利!!!爆漿雲朵舒芙蕾!讓你既能享受雞蛋的魅力!還能感受雲朵的輕盈!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準備好材料:雞蛋4個,細砂糖30g(最好對半分一下哦*^O^*)將4個雞蛋分離蛋清和蛋黃。打發蛋清,分兩次加入15g細砂糖。
  • 只有5分鐘壽命的甜品,小寨一家舒芙蕾專門店
    誰能想到《桃花扇》這段最著名的文字竟然特別適合形容一種最近特別火的甜品?這就是我們本期內容的主角,舒芙蕾。剛出爐那一刻最為美麗壯觀,但遇到外部空氣後,幾分鐘內便會開始收縮塌陷,是一道需爭分奪秒去品嘗的甜品,不正暗合了我們開始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麼?MOMOPARK 這個商場新貴樓下的一個角落,屬於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法式風情,是因為她出現在我們浪漫的夢中、經典電影的橋段中,又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小店鋪裡找到些法式風情的影子,這個小店就是一個主賣舒芙蕾的小店。
  • 如雲朵一樣的輕盈~舒芙蕾
    舒芙蕾,被稱為「雲朵一樣輕盈」「會呼吸」的高顏值甜品,翻譯自Soufflé 源於18世紀的法國的一種「輕盈到幾乎沒有口感」的甜品。「味道濃鬱但入口即化」是對舒芙蕾最好的佐證。謝霆鋒曾經在《十二道鋒味》裡形容舒芙蕾就像「女人」;香港作家亦舒在《喜寶》中把舒芙蕾比作「愛情」。
  • 上海小店故事|在菜場裡下館子,是怎樣的體驗?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
  • 火爆日本香港的舒芙蕾鬆餅來了!只能活15分鐘?!
    從東京流行起來的舒芙蕾鬆餅,如今仍然是火爆抖音ins的胖fufu,舒芙蕾和鬆餅的神秘碰撞,一瞬間就俘獲人心,自帶雲朵般的輕盈口感,簡直讓人愛到不行了!奶黃色的鬆餅和奶油,草莓藍莓相得益彰,別忘了淋上糖漿,這才是一口一個sweet。
  • 像雲一樣柔軟飄逸的雲朵舒芙蕾
    雲朵舒芙蕾的用料:蛋清 1個、玉米澱粉3克、白沙糖8克、檸檬汁/白醋幾滴雲朵舒芙蕾的做法步驟:步驟1:準備材料。喜歡甜的多加點糖,烤箱預熱150度。步驟5:我的有成人拳頭那麼大,烤箱溫度160度15分鐘後取出,如果你想吃更焦脆的,可以適當的增長烘烤的溫度或時長就可以了,之後晾涼開吃~步驟6:如果沒有烤箱可以用平底鍋來做,在平底鍋內塗上一層黃油,把打發好的蛋白放入保鮮袋中,在保鮮袋角處剪一個小口,小火起鍋,擠入蛋糊,待定型後再加高一層,滴兩滴水在鍋邊,蓋好蓋子燜兩分鐘後翻面
  • 上海小店故事|最傳統的義大利點心,好吃不貴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
  • Duang~《2020魔都舒芙蕾鬆餅地圖》來了!
    蓬鬆如雲朵般的的輕盈口感~ 小巧精緻胖乎乎的可愛造型~ 都讓舒芙蕾成為了風靡社交圈的網紅甜品 我們為你尋找了魔都5家小店~ 清新香甜的蜜桃嘟嘟舒芙蕾
  • 網紅甜品舒芙蕾香港、上海開店拓展報告
    據中商數據統計,香港和上海去年分別開出10家和14家舒芙蕾品牌首店。中商數據盤點了滬港兩地的舒芙蕾首店及門店信息,並進行對比總結了它們的選址規律。16大舒芙蕾典型品牌上海展店經不同於咖啡館、麵包店品牌往往數十家甚至上百家連鎖店遍布全市,由於是2018年才崛起的新興品類,故上海大熱的舒芙蕾品牌均僅有1至4家門店的門店規模。
  • 溫州驚現舒芙蕾鬆餅專門店,風靡日本的厚鬆餅來了!分分鐘攻陷你的少女心~
    做法好像跟普通的不大一樣?劃重點了啊!純天然的好材料,是擠不出那麼規則的圓形的!這和咱平時挑燕窩一個道理,特別好看的那些,誰知道加了多少元素周期表...賞味期僅僅黃金五分鐘噢!快去pick你最愛的舒芙蕾鬆餅吧!
  • 「舒芙蕾」雲的味道·你應該知道
    舒芙蕾,這道小甜點意味著愛情、柔軟與甜蜜雞蛋、低筋麵粉、牛奶烘焙中最基礎的三種食材製作竟能成就如此夢幻的空氣感自帶的duangduang效果讓視覺和味覺仿佛漂浮在甜美的雲中舒芙蕾,來自法語中Soufflé一詞,意思是指「蓬鬆起來」,有時也被譯為蛋奶酥。
  • 上海小店故事|Hi,這裡是蘭奇餐廳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
  • 俯身辨草|五朵雲:我至今對你心有餘悸
    我沒見到過這草,也叫不出它的名字,試探性地用小鍬子鏟了一棵,斷莖處冒出白白的漿汁。  這是好草啊!  我發現寶藏了啊!  草多,還沒人和我搶著挑。不一會兒工夫,這草就裝滿了我的大籃子。  我比平時更早地回家了,卻是收穫滿滿地回到了家裡。
  • 上海小店故事|o.p.s.café:咖啡「原創者」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
  • 2個雞蛋1袋酸奶,教你做像雲一樣柔軟的鬆餅,平底鍋就能做
    2個雞蛋1袋牛奶,不用烤箱也能做鬆餅,軟糯香甜,2分鐘學會小孩子對麵包都是沒有免疫的,女兒也不例外,就連老公也不例外,每次給女兒買的麵包都會被老公侵佔幾個。在外邊買的麵包,為了增加口感商家都會放很多泡打粉。
  • 在家也能自制網紅酸奶舒芙蕾,口感和棉花糖一樣
    周末一般都宅在家裡,自己瞎搗鼓一些自認為是美食的食物,哈哈哈~~有時候會做的比較好吃,有時間就挺失敗的,也是浪費了不少好食材啊,這段時間的舒芙蕾感覺真的是火爆了半邊天啊!心心念念也要自己做一次,就趁今天吧,周五去超市買好食材。
  • 魔都14家日式舒芙蕾測評,越醜越好吃?!
    這次測評的是日式舒芙蕾√戀愛可以慢慢談,舒芙蕾還是勸你快點吃(只要拍照速度快一點就行)我們還想替一部分躺槍的舒芙蕾,喊冤有些小夥伴一看到舒芙蕾外型收縮變形,就直接給差評但卻不知道這些舒芙蕾很大可能就是無蓬鬆劑穩定劑的舒芙蕾能以真實素顏相見的舒芙蕾,這是需要很多勇氣呀
  • 上海小店故事|一間房間,一個插畫的世界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
  • 上海小店故事|黑膠圖書館:美妙音樂,借來聽聽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
  • 上海小店故事|從擺攤到開店,原創布包夫妻的創業記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