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選擇就有取捨,如何選擇就看我們在意什麼,這是我們主觀意識的選擇。若是能夠理智,或者不存在主觀意識左右的選擇,可以進行最大利益化。
面對選擇,先提條件就是有問題,有問題才會出現選擇。我們遇到什麼問題,或者追求什麼而面對的問題。出現問題後,我們針對這個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僅只有一個。當有多種方式進行解決問題時,在付出與獲得時,兩者不可兼得時,就有選擇。
這些選擇,因為可行性不同,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可能性強的選擇。當作出選擇時,我們要考慮選擇中存在那些變數,當面對這些變數時又該如何處理。同時面對多個問題,分清輕急,重點程度,時機,優先解決
變數,有自身原因,也有外界原因。我們要考慮種種原因,面對原因我們要考慮自己是否能達到解決原因的相關要求。在解決這些原因的過程,絕不能理想化,更不能把需求放在別人身上。
當對別人的需求越小,那麼實現可能性越大。對別人需求越高,那麼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在這個人身上。當別人否決時,這個方法就無法實行,本身就是失敗。
竟然需求於別人,我們得了解這個人,同樣不要只限制一個人。多個人的選擇,可行性更高。需求於人,要準備更多的理由。在交談中,要分析得失,對方會失去什麼又會得到什麼。讓對方相信你,你就要準備說服對方,表現自己的看法。在表現看法中,最好以實際有現實依據出發,不要空畫餅。
有人求穩,有人有野心,人各不相同,在交談中我們根據對方心理突出重點,讓對方第一時間對你觀點感興趣。了解這個人,我們可以從他熟悉的人,或者他所做的事,進行分析。別人做什麼事,在怎樣的條件下進行,這些信息都有利於我們了解這個人?綜合種種信息來判斷這個人,信息越少判斷失誤越大。
求人不同,在親情面前,沒必要那麼多套路。無論求誰,我們要真誠。
有的選擇,會出現物質與感情的選擇,有時候失去物質卻讓彼此之間的感情更進一步。有的感情沒必要繼續,那麼直接傷害獲得更大的利益。在選擇中,當斷則斷,不斷反受其亂。
有的選擇是眼前利益,有的是潛在利益。眼前利益,我們能夠直接得到回報。潛在利益,是投資,投在未來。由於未來存在變數,那麼這個投資可能無效。以人品而言,有的人不值得我們投資。投資未來,不要有太大的期待,做好打水漂的準備。投資多少,我們根據自己的能力,或者心理底線進行投資。
獲得就有付出,付出什麼,我們也看考慮付出的價值。現在價值,未來價值,綜合種種問問自己值得嗎?
在進行選擇中,我們將失去什麼,又將得到什麼。失去的有感情,青春,時間,等等,這是我們根據自己意願進行選擇失去或者已經失去。失去後,我們將得到金錢,人脈,權利等等。若認為得到的比失去的更有價值,那麼你的選擇就是成功。
如果無論怎樣選擇,我們都是虧損。那麼虧損什麼,我們要捨去什麼才避免更多的損失。這個捨去,優先在我們選擇。而獲得什麼,優先獲得什麼。在於這個東西有多少現在價值,甚至未來價值。
我們不要只考慮現在,也要考慮可見的未來。不要去賭虛無縹緲的可能,一切要以實際出發。實際如何,現實會告訴你,對方人品會告訴你,社會會告訴你。你一定要參考更多的信息。
我們要不停的反問自己,這樣選擇好嗎?是我們需要的嗎?只有這個可能嗎?還有沒有其他可能?選擇又有什麼呢?不停反問,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你將做出最佳選擇。
面對急事,你要先想擁有多少時間,然後決定你能夠思考多久。磨刀不費砍材的功夫!不急不慌才是王道,因為急與慌對於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你要直視這個問題才能冷靜下來。
在這些過程中,我們都將受到自己的意識幹擾。因此說出來容易,做到難。這個難,不僅僅是現實問題,更是自己的問題。有些人,能夠克制自己主觀意識幹擾,讓自己儘可能理智,才得以成功。
問題,從根源開始思考到結束,這個過程是作計劃。
有些事與其他的人有關,那麼你得考慮別人的感受。這些人,有親人,朋友,同事等,重要度不同,考慮程度不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若是觸犯了別人,你就得面對別人的反感。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怕發現不了問題。只要有問題,就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麼我們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麼還需要我們去嘗試。
文章還不夠完善,可能有點囉嗦。在此紀念我喜歡的人,痘痘。